大厂HR爆料:最近面试了很多40岁+的求职者,之前他们在大厂年薪80万,现在只要1万月薪,已经妥协成这样了吗?

文摘   2025-01-31 12:58   北京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在互联网大厂里,曾经年薪百万的技术大佬,转眼间就沦为投简历都难的“中年困境者”。这是我在职场见过最扎心的反差。


一位HR朋友跟我吐槽,他们公司最近收到不少40+的简历,清一色大厂背景。


其中有个面试者,3年前还是某独角兽公司的技术总监,年薪80万+。


可如今,他说“能给个一万月薪就行”。


这位HR说这话时,语气里满是唏嘘。


我在大厂工作15年,亲眼见证了太多这样的职场故事。那些曾经在朋友圈晒年终奖、秀offer的人,现在都销声匿藏了。


互联网大厂的40+现状,比很多人想象得还要残酷 。那些曾经叱咤职场的大佬们,现在投简历如同泥牛入海。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整个就业市场对40+群体都很挑剔。


记得在大厂时,我们部门有个技术专家,业内小有名气,带过几个过亿用户量的项目。但是等他到了41岁,公司开始优化人员结构,他就成了被优化的对象。


这些大厂出来的人才,放在几年前都是各大公司争抢的香饽饽。可现在,他们投递简历时往往连面试机会都很难获得。


薪资方面的落差更是惊人。 从年薪百万到月薪一万,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断崖式下跌,更是一种职业生涯的重创 。很多人不得不接受“大跳水”式的薪资调整,只求能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技术迭代太快,一些技术栈很快就会被淘汰。管理岗位就那么些,而且企业更倾向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在大厂工作久了,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形成“大厂思维”。等到重新找工作时,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和想象中很不一样。 在大厂养成的工作方式和处事习惯,在中小企业未必行得通 。


有意思的是,一些传统企业反而更愿意接纳这些40+的大厂人才。因为这些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非常需要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


不少40+的大厂人后来去了传统行业。虽然薪资大幅下降,但胜在工作相对稳定,压力没那么大。这或许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一个新起点。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大厂待得越久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的市场价值。 有些人总觉得凭借大厂的光环就能横着走,但现实往往会给他们当头一棒 。


尤其是那些在大厂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到了新环境很难适应。以前在大厂,有完善的技术体系和工具链支持。但在中小企业,可能要自己从零开始搭建很多东西。


就拿技术栈来说,大厂里用的往往是最前沿的技术。但在很多中小企业,可能还在用些相对保守的技术方案。这种落差感,不是所有人都能快速调整过来的。


有个残酷的现实是, 对于40+的求职者来说,与其和年轻人竞争一线岗位,不如考虑转型做顾问、架构师这类对经验要求更高的角色 。


职场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折点在哪里。那些曾经让人羡慕的履历,在某些时候反而会成为求职路上的绊脚石。


祝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