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讲城市开发学堂于10月18日在同济规划大厦401会议室举行,城市开发规划院一所副主任钱仁赞和城市开发规划院七所所总工管娟分别做了主题报告。钱仁赞副主任结合赤水市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实践,通过比较法,初步探讨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内容体系,希望能够为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经验和借鉴。管娟总工对都市圈的动态发展过程开展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各项空间要素的不同发展曲线,解析空间要素驱动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机制。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及观点。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内容体系初步探讨——以赤水市为例
钱仁赞 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一所 副主任规划师
相关背景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以具有一流水平的 5A 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景区为基础,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强化景区科技应用水平,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2024年8月,国家文旅部发布了《关于推荐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培育对象的通知》和《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指引》,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申报工作进入快车道。
在2023年4月的第十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贵州省委政府提出“要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以世界级标准开发世界级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赤水市,拥有 1个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12个国家级生态品牌,是贵州省三处世界遗产+5A景区之一,拥有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难得条件。
图1 赤水市旅游资源(丹霞地貌)
相关定义
世界级旅游景区,是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景区为基础,具备世界级资源禀赋、世界级文化价值、世界级知名度、世界级旅游体验、世界级服务品质五大特征的资源丰富、配套齐全、要素集聚的引领性、示范性景区。
图2 世界级旅游景区五大特征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是为指导世界旅游景区的建设实施,对其资源保护和发展、旅游品牌建设和运营、旅游产品构建、旅游空间布局、旅游要素配置、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以《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指引》为内容指引,以《旅游规划通则》(征求意见稿)为技术标准,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可对标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或者旅游区总体规划。
内容体系比较
以《赤水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为例,将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与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在总体技术框架、主要章节两个层级上进行内容的比较分析。
总体技术框架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总体技术框架主要参考《通则》的要求,同时依据世界级旅游景区的五个特征,延伸出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技术框架。通过与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可以总结出,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弱化了市场、资源等现状分析章节,强化了旅游品牌和营销、文化展示、评价资源保护和绿色发展等内容的比重。
图3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技术框架
旅游资源评价
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必须按常规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等级的评价、类型的评价。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旅游资源等级的评价、类型的评价弱化,甚至没有必要去做,因为其本身的资源就是世界级或者具有世界级潜力。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对资源分析评价侧重分析规模、体量、完整性、特殊性和发展优势、劣势,如何在它的开发利用上进行创新,如何挖掘、激活、放大它的世界级旅游价值。
空间布局
与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相比,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应突出以下方面:突出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打造核心区域,明确打造的“轻重缓急”,避免“全域打造”;更加强调规划和和国空的衔接,以及世界级资源的分区保护;需要从更高的行政层面统筹跨区域的空间联动打造。
旅游产品
与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相比,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在旅游产品和项目设置上更具超前性、示范性和引领性,体现数字经济、数智化,打造出一定数量的具备世界级认可度及世界级吸引力的项目,从而将世界级旅游资源转化为世界级旅游产品,为游客获得世界级旅游体验。另一方面,世界级旅游景区要以保护世界级资源为导向,不搞急功近利式、土地财政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挖掘科普价值,大力发展研学和科普教育业态,让世界级旅游景区成为一项国民福利。
旅游品牌及营销
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主题形象、宣传口号的设计和策划主要考虑国内游客的喜好和文化、语言习惯。品牌形象推广和营销,主要看规划确定的目标影响力范围以及目标客源市场。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高度重视旅游品牌及营销,在章节结构上单独成章。其主题形象、宣传口号的设计和策划要考虑国内的喜好,也要考虑世界层面的共同价值。品牌形象推广和营销国内、国际并重,近期以国内为重点,中远期以国际为主。
旅游设施及要素
旅游规划都需“系统安排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更重视提升景区外部通达性,应着重解决景区和国际交通枢纽的交通快速连接问题,同时对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及要素提出规划提升措施,使一部分旅游服务设施达到国内顶级、世界级品质标准;景区的旅游服务标准的设置要对标国际旅游城市。
文化的展示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相比较其他类型旅游规划,文化被提到更高的高度。规划应高度重视文化的展示,既要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也需体现全人类共享的文化价值。
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应阐述景区的文化资源的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明确文化定位提炼文化标识、建立形象识别系统。通过特色设施和文化、旅游活动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展示景区科学文化内容和价值。
都市圈协同发展策略研究的另一种思考路径
管娟 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七所 所总工
相关背景
都市圈的协同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涵盖了生态、经济、人口、社会等方方面面,现阶段从空间出发统筹各类要素,分析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着样本数量少、赋权主观、结果不明晰等问题。一些研究已经探索了利用各类因子评价都市圈的影响力、综合发展程度等方面。本研究围绕都市圈的动态发展过程开展方法探索,通过对比分析各项空间要素的不同发展曲线,解析空间要素驱动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机制。
图1 都市圈作用
图2 都市圈样本
图3 都市圈文献综述
思考路径
动态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选取按照空间表征性、发展差异性、数据可获取性等原则,分为基础指标和附加指标。基础指标指在都市圈的各个发展阶段中都是表征该项空间要素特征的典型指标。附加指标分为阶段特征性附加指标和补充说明性附加指标,阶段特征性附加指标是推动该都市圈向下一层级实现能级跃迁的条件,补充说明性附加指标是从基础指标之外的其他维度进一步刻画该项空间要素维度的特征。
根据都市圈的阶段发展目标,随着都市圈的成熟,指标关注层由基本条件的集聚性向服务品质的全面性转变,数量上由单一向多维转变。
表1 都市圈协同发展研究评估指标体系表
——表示该项不存在,……表示该项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基础指标为必备指标,附加指标为可选指标,附加指标可根据基础指标分析结果调整为阶段特征性指标和补充说明性指标,补充说明性指标应根据研究对象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复合系统协同模型
复合系统协同模型是指在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作用下,其各组成子系统间的和谐共存,以实现系统的整体发展。将都市圈的协同发展视为一整个独立复合系统,则组成其协同发展的四维空间要素包括生态安全、产业经济、交通联系、公服设施等为子系统,表征空间要素的各参评指标为序参量。
图4 核心研究框架
各指标对于整体协同有不同的支持作用,因此在参评指标的有序计算中分为正向公式和负向公式;另一方面,由于各指标的量纲不一致,采用线性加权法和几何平均法确保各参评指标的结果在同一数值区间内。
未来展望
都市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综合体,其动态性和综合性体现在包括机制体制、发展模式、综合治理等方方面面,并非简单的预测或是梳理所能概括,重要的仍是对于都市圈发展过程的逻辑主线探究以及空间组织模式的认知,考虑到权重分配的主观性较强,本文在数据评估部分弱化了权重赋予过程,按照罗列历年数据再进行整合的思路,得到各项空间要素的协同发展水平。未来将更紧密地与大数据手段相结合,以提升研究结果的精度和完整性。
本研究受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暨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科研课题资助 课题名称“省域国土空间规划中省会都市圈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郑州都市圈为例”(编号KY-2022-YB-A12)
供稿 | 钱仁赞、管娟
编辑 | 宣传办
审核 | 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