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浑源古城鸟瞰
浑源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隅,西汉时称崞县,唐定名浑源,意为“浑水之源”,是北岳文化的起源地,上世纪二十年代考古发现的李峪彩陶文化遗址和青铜器遗址名震海内外。其作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厚重,古迹众多,拥有北岳恒山和悬空寺等著名景点,现存国保单位7处、省保单位8处,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浑源县不仅文化资源富集,而且自然资源丰富,探明矿产有44种,曾经是全省的产煤大县和山西黑花岗岩的主产地,也是正北芪的道地产区,被誉为“中国黄芪之乡”。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面临人口流失、产业空心化、城市建设落后等问题,正处于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时期,转型更新势在必行。
浑源县城鸟瞰
近年来,浑源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禀赋,与国内一流规划团队合作,以规划为引领、文化为内涵,确立“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发展战略,演绎老城保护、新城开发“双城记”,推动城市高质量建设,开启了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悬空寺景区
自2019年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规划院)深度参与、全过程陪伴山西省浑源县城乡规划与建设工作,与大同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同市规划院)相继编制《浑源县城区风貌规划》、《浑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浑源县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规划》、《浑源县绿色低碳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在当地政府与设计单位通力合作、全社会参与模式下,浑源县成功迈入更新转型发展新篇章。入列全省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和城市更新“双试点县”、文旅赋能型县城,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文旅康养集聚区。2024年上半年,恒山景区接待游客 140.77万人次,门票收入3913.2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04%、38.31%;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6.74%、77.1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4.45%。
二
主要做法
(一)坚持保护为主,展现文化魅力
《浑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重点保护浑源历史城区的古城墙、古关墙、龟形城廓和蛇形街巷。提升环境品质,进行城市整体风貌协调控制,古城修旧如旧,与新区相得益彰。发展历史街区展示和民居大院游览,特色民俗商品街、文化博览等功能”。
2019年以来,浑源县深度挖掘以圆觉寺、永安寺、文庙等金元时期遗存为核心的古城北区金元文化,以北岳行宫为核心的南区传统祭祀文化,恢复近30座复古建筑和构筑物,修复古建筑近200座;分段分类对古城墙遗址进行保护与再利用,打造古今相宜的古城墙带状公园;强化街巷肌理改造,将古城内历史建筑与民俗风情有序连接,再现北岳文化。
浑源古城历史文化资源
(二)开展风貌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以恒山南北路、永安东西街为切入点,依据《浑源县城区风貌规划》,针对恒山路、永安西街部分地区风貌较差、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对整体街区形象进行改造升级、美化亮化。
将恒山南北路、永安东西街人行道整修一新,美化道路两旁建筑外立面10余万平方米;道路两侧配套特色餐饮和特色民间工艺,形成古城文化休闲特色街;在浑州八景、北岳真行图、忍冬纹等传统文化资源中提炼北岳文化元素,在位置显著、人流量大的地方,打造集文化展示、休闲怡情于一体的景观小品;对街区进行统一的亮化管理,发展夜间经济。
浑源永安西街街景改造
(三)加快城市更新,赋能文旅振兴
紧扣“文化复兴、文旅振兴、风貌提升、民生改善、安全韧性”五大行动计划,建立动态项目库,有序开展城市更新。
历史街巷不仅可以唤起人们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也是“兴趣”游客的必到场所,是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之一。浑源县在城市建设中延用石牌楼、鼓楼等20多条小街巷的传统名称,通过布置特色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城市小品、美化墙体外立面等,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浑源城市建设的特色符号。
浑源传统街巷(左)
老照片(右)
通过梳理边角地、低效闲置空间,结合穆岳小学周边、永安寺门前、大同大学浑源校区门口、步云路两侧、凌云街与朝阳路交汇处等地区,建设口袋公园、城市广场,将城市9.6万平方米不协调建筑和消极空间进行改造升级,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
(四)践行绿色低碳,统筹生态治理
根据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优化县城生态网络结构、加强安全底线管控,浑源县启动河湖连通及神溪湿地补水工程,连通县城周边4条河流和7座中小型水库,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提升县城配套水系,使浑源县成为山水林田湖草于一体的绿色城市
柳河公园远景改造示意图
以柳河公园为例,柳河公园是绿色低碳四大示范项目之一,综合运用本土绿化、渗水铺装(雨水回灌)、绿色能源等方法实施改造,辅以绿化景观设计,打造亲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化绿色公园。
(五)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幸福感
扎实落实山西省城市更新九项任务,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和住房品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慢行街道建设和老旧街巷整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等。
以公共厕所为例,浑源县建立“布局合理、数量适当、舒适方便、美观大方”的公厕体系,满足浑源城市环境卫生提质和文化休闲旅游双需求。保留现状水冲公厕(12座),逐步改造旱厕(23座)为水冲厕所,规划近期新建16座厕所,远期规划39座厕所。
古城内公厕
(六)修复废弃矿山,发展乡村旅游
依据《浑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行分类治理和过程性保护,因矿施策,分类型分区域,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合理利用空置农房、废弃地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二岭村、净石、上达枝、东葫芦头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湿地生态旅游
以神溪村为例,大力推进湿地生态旅游深度开发,完善景观绿化、步行栈道、娱乐设施、商业服务、住宿餐饮等服务功能。
三
经验启示
(一)校地合作,相互成就
同济大学、同济规划院与大同浑源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共同的发展意愿,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为恒山风景名胜区编制了首轮规划,一直以来发挥人才、教育、科技等优势,围绕地方所需,聚焦人民城市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立足互利互赢,深化双方合作。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来同济大学调研
(二)全程参与,见实见效
规划师从调研踏勘、前期策划、整体规划、动态更新、项目落地、本地服务等方面长达五年全过程参与,见证浑源蜕变,助力这座北方文旅小城的新生。
书记、县长聆听汇报
(三)在地服务,同频共振
同济规划院与大同市规划院作为长期合作服务本地的规划技术团队,在地工作经验丰富,规划过程中宏观、中观多团队协作,推动规划的落地实施。
供稿 | 空间规划院都市三所 陈进
编辑 | 宣传办
审核 | 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