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文学|任建德专辑】 郝北镇旅游攻略

文摘   2024-11-01 05:26   山西  

 


郝北镇旅游攻略




作者|任建德



榆社县郝北镇郝北村,地处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南部,为郝北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仅 16 公里。交通便捷,太焦铁路、榆洪公路穿境而过。其历史可追溯至 1949 年,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如今人口、面积占榆社三分之一。这里属典型黄土丘陵地形,土壤以砂壤土、红黏土为主,气候适中,水源较充足,年均降水量在 450 毫米以下,无霜期为 145 - 150 天。      
新一届郝北村两委班子年轻有为、思路开阔,致力于打造村荣村貌与旅游业,以创业增收、改善村民生活为己任。
郝北镇,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景秀美的小镇,诚邀您开启精彩之旅。


 郝北寿圣寺


作为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郝北寿圣寺位于郝北镇郝北村北。始建于宋熙宁元年(1068 年),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寺庙占地面积 699.2 平方米,采用二进院落布局。山门为宋代原构,其余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寺内保存有明、清重修碑多通,见证着岁月的沧桑。2001 年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安村的红色传奇


原名龙安村的云安村,因位于三河合口处而得名。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云雾护村,朱德总司令为之改名云安村。1938 年 4 月 21 日晚,朱总司令来到云安村,八路军官兵与百姓亲密互动,宣传抗日道理。村对面南山的“消息树”下,儿童团站岗放哨。抗战时期,云安村仅 170 人,却有 30 余民兵积极抗日。


叶成焕团长壮烈殉国


长乐之战前,叶成焕虽患肺病仍坚持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接到撤离命令后为歼敌迟迟未撤,不幸被敌人子弹射中头部。战士们抬着叶成焕来到郝北村,刘伯承师长全力抢救无果,叶成焕壮烈殉国。朱德总司令参加了叶成焕烈士的万人追悼会。长乐之战中,榆社县民兵、支前民工和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抗战,榆社县成为模范县。


郝北村烈士陵园


1938 年春,日军重兵围攻晋东南地区。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与一一五师一部在长乐村急袭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晋冀鲁豫边区的形成奠定基础。此次战役中,七七二团团长叶成焕等 400 余烈士长眠于郝北村北岭。为缅怀先烈,郝北村修建烈士墓,让烈士精神世代相传。



王家沟清凉寺


     榆社县原兰峪乡王家沟村清凉寺坐落在太行山中部,榆社、左权、武乡三县交界处,距郝北镇14公里五峰山下,千年古刹清凉寺、砂明水秀树茂烟清,松柏树成林万以千计。

     唐朝时期初建佛教寺院清凉寺,此寺院属官寺,原建筑五进四院,并建有地下暗道直通正殿,建佛祖正殿、七佛殿、文殊殿、十王护法殿、三观殿、天王殿、钟鼓楼、老爷庙筹。寺内有聚宝盆、夜明珠、照妖镜等宝贝。至元二年翻修,康熙三十五年、乾隆十八年、光绪三十年等维修。因日本人战乱烧毁部分,加之文革之初盖兰峪供销社和大垴戏台折除部分建筑,现今只留下佛祖正殿。

    近年县文物局投资修缮寺院,如今善心人士捐款塑像十一尊,庙内古壁画左降龙右伏虎可见。清凉寺是榆社古寺庙之首,历朝历代高僧尼姑长期居住此宝地。传说聚宝盆老和尚埋在一棵拐弯松树底下,小和尚想取其宝盆,便问老和尚求之,老和尚告说埋在一棵拐弯松树底下,第二天一早小和尚上山去找,发现所有的松树都是拐弯的。照妖镜能照自己阴间苦难,在以前此寺院香火旺盛,方园几百里人们前来供奉!

     传说先有清凉寺才后建榆社城。至今政府加强文物保护,发扬佛教文化,近年两次修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辰之日人们纷纷前来供佛朝拜!期间并有文艺演出。



邓峪石塔


     位于榆社县邓峪村的邓峪石塔,雕刻于唐开元八年(公元 720 年),高 3.2 米,圆座方柱形,由底座、塔身、塔檐、塔刹四部分套合而成,雕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虽曾被盗,后塔身回归,1965 年公布为首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风·古槐·任家垴


     榆社任家垴,距郝北镇8公里。一个仅有五百人的小小村落,却可代代出英才,辈辈有功名,千年以来,“文风”不衰,奥秘何在?

      革命先驱任悟僧就是任家垴人,曾号槐荫子。槐荫子,顾名思义,就是古槐庇荫下成长的子孙。三面二层土楼的任悟僧故居的大门外有三棵连体同根的老槐树,。据说这老槐树来历不凡,是唐朝时任氏祖先亲手所植,槐树最枝繁叶茂时,在距任家垴八里外的和平村就可以望见,树的灵气远近闻名,时有久病不治者到老槐树下祷告求药,屡试不爽、百求百应,万分灵验,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有待植物科学家去深入研究。历经千年的古槐老态龙钟,时有枯死的断枝从高空掉落,将树旁院落的院墙砸塌却不会伤到墙下的一窝小鸡。任家垴人都把老槐树奉若神明,树上落下的断枝从不捡作柴火使用,而是任其自然腐烂。在他们心中古槐是他们村的保护神,世世代代护佑任氏后代,大兴风文,人才辈出。故而素有“文风村,无白丁”之说。千百年来,任家垴人在唐槐下,休闲、纳凉、集会、议事,任氏祠堂多次重修都筑于古槐旁,后来的村民委员会也建在槐树旁。


      

相传自任氏长门起就崇尚文风,历经几十辈,一直传承至今。清乾隆盛世时任氏十五辈中的任毅然,博学多才,精通诗书,且文武双全,曾在太谷阳邑、李曼庄当私塾先生,可是学富五车的他文试科举,屡试不第,一怒之下就去投考武试,竟在一州三县(榆社、和顺、辽县)的州武场上中了武举,得了武贡生的头衔。这本来是光宗耀祖的喜事,可是他的太谷学生认为师出武贡生就丢了颜面,任毅然就因中了武举而砸了在太谷做塾师的饭碗。就回任家垴潜心研习武术,办起私塾,教习本族子弟。任氏二门第十五辈中的秉钧、秉铖乡试中秀才,秉忠、秉权州试中武举。时称“文武双全”的“任氏四秉”,皆出于他门下。此后,代代相承,文风大盛,任家垴的私塾成为远近州府县乡临村读书人游学从师的结集地。一拨一拨的读书人到任家垴拜师,一批一批读书人学成高中。任家垴村成为“牧童牛背诵诗经,秀才举子遍地生”的文风村。

      任氏历代坟茔上的文武旺柱及各门先人祖屋脊岭正中的朝天兽和立龙牌得到印证。即使考取功名未出仕为官者,就在任家垴办学兴学。此文风流行于大清乾隆年间,鼎盛于大清中后叶。从重修于大清咸丰六年的任氏祠堂碑记可见,当时“另捐钱设立义学,以明立务之源,抑望后世之作养人才而已”,大清中叶任家垴多设义学。最多的时候,一村之内就有三四个私塾,授课教徒,学生源于本村学子与周边州府县村慕名前来的学子,可贵的是,所有学子,无论贫富,一视同仁,任家垴本村没有过分地位显赫的人家,乡民以能读书为荣,互帮互助,慈善济贫,使一村族人子弟在读书年龄都能受到诗书之训,这等深厚的文化渊源,或许是任家垴出读书人的真正原因,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骨子里已渗透着耕读文化的精髓,融入了唯有读书才可改变命运的观念。


     

     任氏第三门十七辈任国治是任家垴继任毅然后的又一名师,曾在桃阳村“四珍堂”教书,是位拔贡生(国子监监生),据说百年后曾有纱帽、玉带和蟒袍随葬。他之后的同治秀才任国藩,曾两度办私学,门生多为举人、秀才,如王宁村的常书定、和平村的周佛海、金藏村的李炳英。他之后又有清光绪秀才任国华曾在辽州州试,“一独五场州案首”,连续五次考取第一。榆社县中曾有四大英才 -分别是周村的姚尔英、山晕的李堂英、金藏的李炳英、任家垴的任国英。其中李炳英出自任国藩门下,姚尔英和李堂英出自任国华的门下。后来民国文人任文锦、任文彦也先后两度兴学办学,前面说的革命先驱任悟僧、任爱生兄弟皆为他的门下。师从任国治、任国藩的任文奎,曾在省立八中、县立一高小任教。当过书艺副校长。抗战中也办过私塾,村内当时的读书人都曾从师于他。任文奎的四个儿子,先后参军抗日,成为革命功臣。而今,任家垴读书人中从教的据不完全统计有百余人。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师。已成为任家垴人的一种文化传承。这种文化传承也许正是任家垴成为文风村的真正原因。

邱园龙王庙‌


 ‌    邱园龙王庙‌的历史渊源与历史故事深厚且丰富,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场所。邱园龙王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经过多次重建和修缮,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邱园龙王庙的建立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尤其是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龙王崇拜有关。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吉祥,因此,龙王庙的建立旨在祈求龙王爷保佑一方平安,特别是对于水患频发的地区,龙王庙成为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避免水灾的重要场所。邱园龙王庙的建立,也是基于这样的信仰背景。

     历史上,邱园龙王庙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清代到民国年间,邱园龙王庙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宗教和社区活动,吸引了许多信众和游客。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人们对龙王庙的认识和敬仰,也促进了社区内部的交流和团结。

     总的来说,邱园龙王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信仰和文化的象征。它的历史渊源和历史故事,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都使其成为了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对象‌。


云竹湖


      云竹湖又名云簇湖,位于榆社县县域西南部,环湖观景彩虹公路 30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池,垂钓者众多,农家乐美味四溢。距县城 22 公里,距郝北镇 20 公里,湖区地域跨云竹镇和河峪乡两乡镇。



武乡八路军纪念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太行街 363 号,距郝北镇22公里。是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馆区分主展区和游览区两大部分,展示内容丰富。


王家峪八路军纪念馆


      位于武乡县龙全乡王家峪村,距郝北镇25公里。是八路军总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驻地。由连通的 5 所农家院落、一排窑楼和“红星杨”公园组成,“红星杨”成为武乡一大奇观。



八路军韩庄总部


     位于晋中市榆社县讲堂乡,距郝北村寿圣寺 15 公里。1938 年 8 月,八路军总部在此设立总部机械修理中心,是我军在太行山区最早的兵工厂。


讲堂赵爷庙


     讲堂上村的赵爷庙,是榆社现存少数以民间凡人(羊胡)为神供奉的寺庙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多次修缮。相传放羊人老赵乐善好施,深受百姓敬重,无疾而终后百姓建庙纪念,并约定每年七月十五起庙会三天。


     郝北镇,这片承载着历史与红色记忆的土地,期待您的到来,开启难忘的旅行。



   

     
作者简介
任建德  男,1954年1月生,榆社县任家垴村人。1978年8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学院水利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立山西省“五一劳动”个人三等功一次,主编著作有《水利水电工程师手册》等多部作品。

     文学寄语:我明白自己的坚持总不会有错,点点生活被点点时光刻录下来,你未知光耀而感苦寒、是因为他在一点一点的积累能量,总有一天点点的积累,会以最暖心的光芒回放。






《榆社文学》欢迎赐稿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学生优秀习作等均在征稿之列,择优发表纸质媒体。

3.来稿文责自负,字体格式为宋体5号,首行不空两格,以word文档形式 投稿,不接收链接或PDF格式稿件。来稿请注姓名(笔名)、200字以内作者简介、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

4.稿件面向榆社籍作者及所有热衷榆社文化研究者。

投稿邮箱:1144569744@qq.com

 

榆社文学微信公众号平台


主编:水银月亮


声 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作品均属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创作交流 ■文化传播 ■思想争鸣 

扫码关注榆社文学


榆社文学
搭建交流平台,展示会员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