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志江
我的恩师任宪如,榆社县任家垴村人,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三年在大垴学校任教。
一九五二年夏天,我和二哥相跟着放牛,二哥说大村里的孩子们都到学校念书了,咱们也能念书该有多好啊。我们俩商量着放完牛就去大垴学校念书。
盼啊,等啊,总算等到秋收完,我们也不放牛了,就向父亲提出要去大垴念书,没想到父亲还是挺支持的。
那天早饭后,二哥带着我翻过一道山岭,到了大垴村又爬了老长一段上坡路,才去了学校。在一个破旧的院落里,北边是三间老落的瓦房,东面是座破烂不堪的土窑楼,东北角有一眼土窑洞,老师就在那里办公,也是他的卧室。我们径直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见一个慈眉善目,留着黑色胡须,面容较为清瘦的老头正手执毛笔,蘸着清水在一张漆黑的纸上写毛笔字,心里嘀咕这老人一定就是任宪如老师了,我们紧张地站在一旁,谁也不敢开口。老师放下毛笔转过身来细细打量了一番问:“你们是哪里的,有事吗?”二哥说:“水坡贝的,想来念书。”老师说:“好啊,几岁了?” “我十四,他十二。”二哥说。老师端详了一会,问到:“你们是亲弟兄?”我们异口同声:“嗯。”老师接着问:“叫什么名字?” “我叫郭二江,他叫石志江。”老师迟疑了一下:“亲兄弟为啥你姓郭他姓石?”“俺娘死得早,他是姑姑养大的,改姓了。”二哥说。老师自言自语:“噢,是两个没娘的孩子。”二哥说:“他有娘,俺姑姑就是他娘。”
问罢,老师叮咛我们要念书就得努力学习,以前没上过学,还得从一年级开始学起,你们跑校路程远,一天跑两趟,尽量不要迟到。边说边领我们到北边那个旧瓦房(教室)安顿了座位,对其他学生说,这是两个新同学,水坡贝的,要搞好团结,互相照护。随后找来两套第一册课本给了我们,就这样我们总算入学了。原来老师竟如此平易近人,我们紧张的心理顿时被打消了。
那时候教材主要就是语文算术两门,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没几天我们就把以前误下的学习内容补起来了,老师说现在你们就可以跟着一年级上课了。每天上课前我们都要以年级站队,检查卫生后才进教室。由于我们年龄大,尤其是二哥站在一年级队伍里高出一大截,十分显眼,断不了其他同学指指点点,这让二哥很尴尬,念了一段时间二哥就不想去了。
隔了两天我和二哥都没去念书,父亲追问,还没念了几天,怎么就不去了?我毫不避讳告给父亲:二哥个子大,害羞。那天吃过中午饭,任老师迎着刺骨的寒风,风尘仆仆地翻山越岭从学校来到我们家了解我们为什么没去念书。当老师得知原因后说:“这俩孩子天资聪明,不念可惜。”父亲把我们叫到老师面前,老师用商量的口气和我们说:“这样好不好,你们年龄大,学得快,在学习内容上我给你们赶进度,只要你们肯努力,争取今年冬天学完一二三册内容,以后站队就站到二年级,二年级里有两个同学比你的个子还高呢。”老师对着二哥说。父亲听了十分感动,跟我们说:“去哪里找这样的好老师啊,快带上课本跟上老师去念书吧。”
当时大垴学校有近五十个学生,分四个年级,却只有一个老师,可想而知任老师的负担有多繁重,再加上我们这个特殊年级,任老师要多花费多少精力啊。第二天任老师不知从哪里找来两套二三册旧课本,给我们规划了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学完哪些内容,到冬季学段末正好把一至三册内容全部学完。老师教导我们,人要有志向,更要有志气,一旦目标确定,就要下定决心,通过艰苦努力去实现。
由于我们年龄大,接受较快,任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因材施教,面对面个别指导,单独布置作业,和一年级二年级都不同步。在任老师的精心施教下,我们基本都能按照老师的规划完成学习任务。任老师对我们的作业批改也十分认真细致,我们还常常得到他的表扬和鼓励。我没记得任老师批评过我们,他对待学生总是那样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记得有一次我们迟到了,老师已开始上课了,我们在教室门口踱来踱去不敢进去,二哥掀开门帘向里偷偷看了看,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马上出来要我们进去,他抚摸着我的脑袋温和地说:“没事没事,你们跑得路远,迟到了赶紧坐到位置抓紧学习就行了。”我们忐忑的心马上就平静了下来。
有一天,天气阴沉沉的,我们刚开始上课外面就下开了鹅毛大雪,直到中午放学也没停下来,地上已积下老厚厚的一层,任老师叫住我俩说,这么厚的雪你们不要回去了,就在我这里吃饭,把我俩接进他的宿舍(办公室),他就忙碌着做饭。父亲来接我们时,正碰上我俩端着碗吃老师的连汤饭。父亲不好意思地说:“你看看,又给任老师添麻烦了。”任老师连忙说:“没事没事,这么厚的雪让他们上路多不放心,吃了饭让他们跟你回去。”父亲说:“既吃了饭,就让他们下午接住念书吧,等放学时我再来接他们回去。”
任老师就像父亲一样关爱我们,常教导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有从小学好文化知识才能增长才干,没有真才实学,将来干什么也干不好,怎么报效祖国。在任老师的亲切教导下,一个冬天过去我们就把一至三册的内容全部学完了,冬季学段期末考试,我二哥获二年级十三个学生第一名。
冬去春来,五三年春季学段开学后,任老师说,你们就跟着二年级上课吧,夏天还要放牛,你们顺便把以后的内容预习一下,遇到什么问题找我给你们解答。二哥学二年级内容非常轻松,三两个星期就把第四册语文预习完了,遇到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基本都记住了。算术的内容,我们觉得更容易,看着教材也能学会。大概在清明节后,我们又得放牛,任老师嘱咐我们,要一边放牛一边学习,不能把学习落下,他还帮我们把第四册学习内容做了分段安排。我和二哥放牛一直带着课本,在山坡里读课文、写字、算算术,大地就是抄稿纸,树枝石块就是笔,走到哪就写画到哪,不认识的字二哥教我,回到家我们按老师的要求写到作业本上。
过了一段时间,任老师牺牲午休时间,顶着炙热的阳光不辞辛苦专程来到我们家检查指导我们的学习进展情况,让我读了两段课文,查看了我们的语文算术作业,随后又安排了下段学习内容。并向我们讲述了朱买臣的自学成才故事,启发我们努力学习,就急匆匆地返回学校上课去了。一个春季学段如此三次到家辅导我们学习,任老师实在太辛苦了。第三次到来,任老师和父亲商量,某一天要进行学年末考试,那天能不能不要让孩子们放牛,去参加考试,父亲不假思索地答应,那天一定让我们去参加考试。考试结果,二哥又荣登二年级榜首。任老师微笑着一手拉住我的手,一手搭在二哥肩膀上,语重心长地吩咐我们:“下学期你们就升到三年级了,一定要继续努力,千万不要因为放牛耽误学习,只要刻苦用功,就一定能早日考入高小。”我们心里甜滋滋的。
可是,下一学期开学了,任老师却没有到来,听人们说,任老师改行了,当医生治病救人去了,我们心里空落落的,说不来是种什么滋味。没想到,他那次嘱咐竟然是对我们的最后一次教诲。
任老师改行后我一直没有见到过他,七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慈祥、亲和、善良的形象一直在我的心目中留着;他那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记着,他的大恩大德一直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可我对恩师却没有丝毫回报,就连一句谢谢的话也没说过,深感愧疚!如今,任老师已辞世多年,只能谨以此文,对他老人家忏悔了。
愿恩师在天有灵,原谅愚生。
2024年11月1日寒衣节于家中
石志江 生于1942年2月,原岚峪乡大垴村人,中共党员。196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原岚峪乡、讲堂乡、郝北镇任学校校长、联合校长、教办主任。2002年从郝北教办退休,现住郝北村。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学生优秀习作等均在征稿之列,择优发表纸质媒体。
3.来稿文责自负,字体格式为宋体5号,首行不空两格,以word文档形式 投稿,不接收链接或PDF格式稿件。来稿请注姓名(笔名)、200字以内作者简介、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
4.稿件面向榆社籍作者及所有热衷榆社文化研究者。
投稿邮箱:1144569744@qq.com
最新征集要求
1.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医故事”为主题,分享中华中医文化故事,讲好身边的中医文化故事为内容,体裁不限。
2.要求文笔优美,主题鲜明,内容真情实感,语言活泼灵动,结构表达完整。
3.作品须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不得抄袭。
4.注明作者姓名、性别、民族、职业、联系方式(手机、电子邮箱)、详细联系地址。
5.作品将择优推广发布在榆社文学平台。
6.投稿邮箱:1144569744@qq.com
7.截止时间:12月31日
榆社文学微信公众号平台
主编:水银月亮
声 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作品均属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扫码关注榆社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