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名片并设置⭐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留学生也有一千种读研理由。
在RCA念过一硕后,QX意识到,哪怕是走到许多人望尘莫及的这一步,距离自己的职业目标还远远不够。
谈到为什么计划读二硕时
QX分享了《三体》中的案例:
“在《三体Ⅲ·死神永生》中有一个情节,人类在科技被锁死的情况下打算向三体舰队发射探测器,为了让探测器达到百分之一光速而采用核弹爆炸加速的脉冲推进方式。
多颗核弹被部署在飞行轨道上,核弹的每一次爆炸都使飞船的速度增加一级,很像在登一道阶梯,因此该计划被称为阶梯计划。在阶梯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重量及多方面的原因,该计划被质疑和搁置,但是维德坚持“不择手段地前进”。
最终,在核弹爆炸过程中,一根帆索断裂,探测器偏离航向,阶梯计划一度被认为彻底失败。但实际上探测器还是抵达了三体舰队,并通过隐喻的方式向人类传递了来自三体世界的情报。”
(《三体》剧照)
“我的职业规划是想做设计研究的工作,不管是在高校当老师,还是在企业当研究员,读博似乎都是一条必然要走的路。”
“但是就像人类世界和三体世界的差距一样,我知道自己的能力离优秀的博士岗位还有很大的差距,一年的实践型硕士毕竟学术积累太少了,我也没有国内高校的博士人脉资源,希望通过再读一个研究型硕士踏上一个更高的阶梯。”
一只梨优秀学员
本科|江南大学-产品设计
一硕|RCA-Design Products
二硕|IC-Design Engineering Research
(MRes) programme
01
RCA读产品设计后
我还想申二硕皇家艺术学院(RCA)
Design Products(MA)
强调用户中心设计与可持续性,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原型开发。
伦敦就读
1年制课程
雅思6.5以上(写作不低于6.0)
需要研究计划、作品集和个人视频
2025 年 9 月入学申请将于10 月开放
Design Products(MA)的“设计性”体现在学科的方方面面。
今年RCA产品设计毕设开题上公布了5个大主题,基本上就囊括了所有设计方向,最后毕设展上各种产出形式都有,包括APP、可穿戴设备、家具、家电产品、VR、服装……
提起皇艺RCA,不得不提它连续9年、以接近满分的评分,蝉联QS世界大学艺术设计学科第1名的辉煌战绩。
作为走在世界最前沿的艺术院校,皇艺要解决的是当今社会即将面临的未来问题,近年来也在不断进行着教育变革,GID/IDE/IED/Digital Direction等跨学科专业层出不穷...
从江南大学毕业后,QX入学了RCA,他发现RCA的产品设计实际更偏向实践和艺术,而他需求的设计方式则是偏学术型和研究型。
在不断开启新项目又不停修正人生方向之后,QX渐渐坚定了自己的院校目标和学术需求,他对升学的院校有三点筛选要求:
1.是一个研究型硕士;
2.时间不要太长,一年就够了;
3.希望它是自己未来生活的目标院校。
有了这三点要求,他顺利圈出了三所院校的五个研究型设计专业↓
在这份list的基础上,QX的二硕申请季有条不紊地开启了。
正如前文所说,QX因为一些实习经历以及在RCA的学习体验的双重作用下决定做学术,他志愿于研究医疗健康方面的设计。
QX与我们分享,他还是更想做一些与人本身更加相关的设计,哪怕项目会涉及跨学科的内容他也完全没在怕的,毕竟他在经历过在医疗设备公司的实习,毕竟他也说:“我其实一直都生长在学科的边缘,不存在一个转变的过程。”
我高中的时候是以文化生考入所在的高中,但是从小学画画,高中前两年也参加过一些比赛拿过一些奖,最后一年去画室集训,然后参加了美术高考。
我是江苏考生,我那个时候美术生是不分文理的,就是小高考把物化生政史地全考一遍,然后文化高考只考语数英。经常有人问我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我觉得没法二选一,就把这个学习经历讲一遍。
我本科考入了国内知名的设计院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同时我觉得有幸的是江南大学也是一所优秀的综合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我也比较珍惜这样的学习环境,在课外竞赛和毕设中都和其他学院的同学老师有过合作和交流。
RCA更加鼓励学生思考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师的立场,我认真思考过,还是觉得通过科技创新带来的设计变革更加能打动我,而且我对生物技术更感兴趣,我的毕设花了很多时间在BioLab, 但是我的导师一开始其实说没必要去,我还是坚持去了,甚至一直到毕设答辩的时候,还在问我,为什么觉得可以把科学实验和设计创新同时做好。
我最后通过用英语给他讲了一个文言文故事,把我的专业发展意愿给他讲清楚了,他现在很支持我。
明·冯梦龙 《笑府·蝙蝠骑墙》)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又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驾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何也!
对我来说,其实这个蝙蝠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榜样或者例子,因为它既有翅膀又有爪子,所以它和百鸟以及百兽都是不同的,它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有了亲友鼓励和教授支持的学术道路,走起来更加稳健与浩荡。
QX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的设计变革是最能打动他的,而他中学乃至本科阶段的理论基础使然,让QX对生物技术更有兴趣,几乎顺理成章地就开启一项毕业设计项目——生物发酵。
(秦晓项目节选)
在调研过程中,QX发现了一种叫做环保酵素的发酵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厨余垃圾混合水,经过1:3:10的比例进行发酵。
但问题来了,这种发酵方式的耗时会比较长,前后需要三个多月;而且,它的操作方法也比较繁琐;甚至它发酵过程安全性无法保证,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菌。
为了逐一破解这些问题,QX泡在实验室中,试图通过一些实验的对比以及文献查找去改良发酵法,并且设计一个厨余发酵机,能够把发酵时间从三个月缩短到一周左右。
(秦晓项目节选)
经过长期调研与反复试验,QX最终获得了可以证明新方法形式有效的实验数据,并正在申请发明专利,迈出了走向研究型道路的关键一步。
本篇发稿时,QX已经入学帝国理工。
参与了一段时间的线下课程后,QX心中那些对当初拿offer的新鲜感与兴奋劲几乎快要被无尽“HARD”模式的课程和作业给吞噬了。
他说:“如果学习压力和难度有评分(1-10,10分最难),那么RCA大概4分,江南大学6分。”
——“而帝国理工可以有9.9。”
(太难了!)
前线记者【QX】从伦敦发来速报
在帝国理工学设计,到底有多难?
QX在帝国理工上的第一门课是NANO DESIGN ENGINEERING(纳米设计工程),上课的那幢楼叫Royal College of Science (RCS)。
QX认为,从RCA到RCS也意味着也踏入一个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了,但是这门课好在不要求提前具备纳米材料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入门的过程。
让QX感到压力最大的是MODELLING AND SIMULATION——这门是Design Engineering Research的必修课。
这里MODELLING指的是数学建模,每次上课讲的内容都是纯数学的内容,需要有较好的高数基础,非常难。
在RCA和IC都就读过后,QX认为,如果想做数字媒体、服务设计、时尚设计等,RCA应该是比帝国理工更好的选择。
帝国理工这几个设计相关的硕士专业是今年第一年开办,所以如果在以前,设计专业的同学想在硕士阶段接触帝国理工的资源,IDE/GID是唯二的选择,但是现在可能也得斟酌一下。
现在帝国理工,明显把新开的专业当作“亲儿子”,教学资源都往新专业倾斜,甚至开学的时候一些迎新活动都没带上IDE。但是IDE借助RCA在艺术设计界的资源,会有更多通过展览和比赛曝光作品的机会,校企合作的项目也会更多一些。
新专业“亲儿子”更偏向engineering,如果未来想进一步在帝国理工争取读博的机会,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IDE更偏向Design,两年时间更容易积累好的作品,第一年结束后的暑假也可以寻求实习的机会,对于找工作或者创业可能更好。
QX学长高亮提示:申请的时候还是应该更关注过往背景和未来发展路径的匹配。
帝国理工的课程整体上比较偏向工程和研究,有几门大课是Design Engineering Research (MRes)、Design Engineering (MSc)、Design with Behaviour Science (MSc)三个专业一起上的,既要写论文,也要做设计实践项目,对能力要求也比较全面。
刚入学的时候QX也和几位同学交流过申请经验,发现申请帝国理工,本科院校的层次、本科期间的绩点、CV这些硬性材料可能比作品集更重要,面试也很重要。
也有好几个同学没拿到RCA offer,但是反而拿到帝国理工的offer。
总而言之,帝国理工的项目含金量高但难度大,且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太过全面,或许并不适合所有人读;RCA重视自身的学科建设,资源相当慷慨地向艺术设计领域的项目倾斜,还与很多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很多实践机会。
在申请玄学降临时,拿到offer择校又是另一次“重启人生”的机会,基础原则还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如果大家还对自己的升学规划或院校选择有任何疑惑,欢迎私信梨酱↓
联系梨酱(微信:yizhili2019)获取更多申请规划信息
02
面试两个学校后
我悟了
到申请季后期,录取就是门玄学。
但为了拿到最终offer,大家还有很多“物理”层面的工作可以做准备,比如申请材料,比如标化成绩,比如软背景提升,再比如发offer前的BOSS关卡——面试。
QX申二硕一共就选了三个学校的五个项目,除了UCL,香港理工和帝国理工都需要面试。
香港理工大学
回忆面试的“那年今日”,QX的记忆还很清晰。
“(港理和帝国理工)各自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点。”
“先说港理,它是最先发面试邀请的,说时间我觉得这个面试安排不太人性化,因为时间是固定安排的香港时间,转换到我这边是英国的凌晨三四点。我为了适应面试时间,连续一周半夜一两点起来调时差。"
港理的面试一共15分钟,但这15分钟里会上阵3位老师来对面试者提问,之前在面试辅导时,老师让QX开头可以放松一下,先来个自我介绍;但实际面试开始,QX发现完全无法chill,面试官们的问题超级密集,他根本插不进话头。
三位老师分工明确。第一位老师负责身份核实和基础问题提问;第二位老师负责对前面问题的回答进行追问,或从面试者作品集中挑选一些专业的点进行确认或追问;第三位老师会从CV、PS和成绩单中找出一些所谓“漏洞”,对面试者展开围剿,比如当时面试官就针对QX成绩单进行一番质疑:为什么都是pass,是最高分只有pass吗?
(是的,RCA的成绩单是这样判定的~)
面试流程-PolyU
(15分钟,3位面试官)
在申请递交系统上需要选择practice or research pathway, 发的面试链接也会标注具体哪个pathway,我选的是research。
面试正式开始前会有另外一位老师提前连线帮助检查视频状况,并核实身份证件。
面试正式开始后,还会再核对一下身份证件。
由于15分钟内三位面试官都要分别问问题,所以时间被把控得非常紧,没有机会做自我介绍和阐述项目。
第一位面试官问的比较笼统,会问“哪里听说我们的项目”和“why school and IME”这两个经典问题。
第二位面试官主要问专业相关的细节问题,可能会从刚刚的阐述或者作品集中挑一些细节进行追问。
第三位面试官主要针对CV、PS和成绩单中一些可疑的点进行质疑,如果没有的话可能会问一些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关的问题。
最后自己提出想问的问题。
帝国理工大学
IC的面试流程就很明确,会在发面试通知的同时发来一份面试框架,内含建议面试者参考的面试准备的框架和思路,以及一些比较宽泛的大问题。
QX学长高亮提示:“我觉得这些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需要提前做一些思考和准备。”
作为一个研究型硕士项目的面试,它会对面试者的数据分析能力比较在意。
QX就对面试官讲了自己当时正在做的毕业设计,他介绍自己的生物发酵相关项目,通过举例说明证实自己有在实验室做跨专业研究的项目经历,有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正因为拥有RCA读硕士的经历,QX发现自己在申请和面试时准备的项目也会比本科的同学更丰富些,总体而言申二硕虽也上了难度,但在经历和经验上也富有优势。
面试流程-Imperial-Mres
(25分钟,1位面试官)
1.收到面试通知的同时,帝国理工还会发一个面试框架。
2.第一部分5-minute presentation,这部分没有强制要求做PPT,但是我自己做了一个10页以内的PPT,在面试开始的时候请求屏幕共享,帮助我讲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之前做过的几个项目。
3.第三部分15-minute Q&A,这部分都是面试官问问题,然后回答,都是和专业学习相关性很强的问题(研究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向、相关技能等方面)
4.最后自己提出想问的问题。
“梨的押题率真的很高,正式面试中,基本都是自己准备过的问题,心态会放松许多,应对也更加自如。”
(成功的Interview原来是“设计”出来的!)
事实上,一只梨对同学的辅导不仅仅是院校申请,而是全程陪伴式的,关注同学的整体提升。每年一只梨都会为获得面试邀请的同学提供针对性辅导,为求学求职申请的每一步保驾护航。
(成功的Interview原来是“设计”出来的!
除了押题很稳,梨每年还帮助大量梨学员完成转专业申请,在打破设计围墙的道路上,一只梨全程陪伴。
联系梨酱(微信:yizhili2019)获取更多面试指导信息
一只梨不仅在设计留学的方向上深耕整整十年,在梨学员们的设计生涯道路上也全程陪伴。
我们不仅有关于各个年龄段丰厚的留学申请经验和教学经历,也有活跃在行业内外的梨亲友和梨导师,打破设计的信息差,一只梨先锋出击。
这是关于一只梨第N+1个顶校学员的申请故事,故事的结尾到此结束,但QX的学术生涯新阶段却在无止境地开启。
在设计的道路上,一只梨无限突破,且全程陪伴。
近期最受欢迎
康奈尔·Albert | 华大·廷尉 | 卡梅·余导 | 卡梅·Jolene | 华大·洁琼 | 密歇根·yibo | 纽大·Anna | 卡梅·彭晶 | 加州大学·weijun | 哈佛·yiqi | 伯克利·彭晓 | 芝加哥大学· yoyo | 密歇根·奕颖 | 卡梅·Lizzy | 华大·Ariel | 卡梅·怡然 | 卡梅·思林 | 伯克利·亚妮 | 宾大·Annie | 伯克利·舒羽 | 加州艺术学院·侦侦 | 宾大·keyu | 伯克利·禹彤 | MIT·夏磊 | 哈佛·徐汉 | CMU·琢璠 | 伯克利·Adorey | CMU·魏来 | 伯克利·亚妮 | 哈佛·婧含 | ACCD·Alpha | 宾大·Chris | 哈佛·Connie | 康奈尔EDI·Sherley | 卡梅·卢薇 | MIT·蓝萱 | 纽约大学·胡润晴 | 密歇根·Mia | ACCD·山丘小狗 | 华大·悦诚 | 密歇根·刁越 | 宾大·Jenny | 哈佛·刘轩 | 卡梅·Peiyun | Brown-RISD 张钟月 | UC Berkeley·Shuyang | 伯克利·Aubrey | 东北大学·夏子迪 | 华大·Lilian | 纽约大学·宋辞 | 密歇根·马青洲 | 华大·汪明阳 | 萨凡纳·Karen | 卡梅·liu jing | 卡梅·Ivy | 纽约大学·Crystal | 辛辛那提·Timmy | 佐治亚理工·曾曾 | 普瑞特·蔡玉婷 | 华大·罗心怡 | 萨凡纳·Tina| 罗德岛·李佳璇 | NYU肖梦真 |ACCD·张晏妮 | ACCD·史珺珺 | 罗切斯特理工·siqi Xu | Cranbrook·郭志豪
英国⬇
伦艺·小丁 | 利兹·云路 | 伦艺·大仁儿 | 金匠 · 乐宇 | 皇艺·Bryan | KCL·旭东 | UCL·游若昕 | 穗子·UCL | Billy·中央圣马丁 | 皇艺·keqing | 皇艺·史今未 | 皇艺&帝国理工IDE·Lueng | 布鲁内尔·Yueyun | 伦艺·夏源源 | 爱丁堡·王妍冰 | 皇艺·孙悦慧 | 金匠·史雨欣 | 格拉斯哥·Jackie | 中央圣马丁·Missy | 格拉斯哥·季书珩 | 考文垂·Yilei | 格拉斯哥·赵雨禾 | 拉夫堡·朱白玄 | RCA·朱迪 | 金匠·许文哲 | RCA·雷思雨 | 圣马丁·分享会 | 考文垂·张泽宇
欧洲⬇
埃因霍温理工·大卫 |
chongbei·阿尔托 | 米理·刘锐一 |埃因霍温理工·方舟 | 埃因霍芬·吴爽 | 阿尔托·黄冰蝶 | 米兰理工博士·李承俊 | 阿尔托·KIKO | 埃因霍芬理工·Arya | 埃因霍芬理工·许源源| 米理·辛昊堃|代尔夫特·zhuo chao| 阿尔托·王琛 | 米理/阿尔托/代尔夫特·Tracy | 阿尔托·李蒙晓 | 代尔夫特·胡傲歌 | 代尔夫特·Joyce | 米兰理工·陈思蓓 | 米兰理工·苗雪晴
德国⬇
柏林艺大·孙梦璇 | 柏林艺大·邓宇航 | 德国汉堡· 盐盐 | 德国科隆·王子秋旻 | 魏玛包豪斯·赵婧施瓦本·格明德·邵荔 | 不莱梅·Elias
亚洲&澳洲⬇
NUS·yoyo | NUS·魏同学 | 莫纳什·蒋浩 | 中科大·雨霏| 新南威尔士·孟洁 | 九州大学·Shuhai | 港大·王鹿 | 港理工·黄馨迪 | 港理工·唐雷 | 加拿大谢尔丹·Philip | 南洋理工·汤包 | 同济·罗艳 | 千叶大学·siyu | 埃森哲·闫夏诗 | 墨尔本皇家理工 | 同济·朱越 | 浙大·suqi | 北师大·王心怡
一只梨的优势&态度
定位 | 只针对全球Top院校和企业,致力于UX、交互、服务、产品创新、人工智能等前瞻领域。
高度 | 庞大的资深导师团,拥有全球顶尖院校背景,及多年工作经验。
收费 | 教育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保值的投资,但大多数人都是工薪阶层,我们杜绝乱收费,甚至发起过众筹资助学员。
理念 | 我们是设计师蜕变平台,秉持亦师亦友的培养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个梦想。除了面试指导、作品集规划,还提供后续的职业规划,这也是为何梨学员都把一只梨当成家,愿意常来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