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热腹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种传染病很多医生都忽视了

文摘   2024-11-16 19:38   湖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结果令人意外!




撰文 | 萝卜白蔡
临床上,相信很多医生发现患者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血常规中提示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增多时,首先考虑是细菌引起的胃肠炎,然后让患者服用抗菌药物。但白细胞增多就一定是细菌感染吗?若是白细胞中的嗜酸粒细胞增多会是暗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例特殊的案例。

病史回顾:

无明显诱因腹痛、腹胀、发热......


患者,男,47岁,护林员,因“腹痛、腹胀半年,加重伴发热10天+”入院。

现病史: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腹胀,间歇性发作,无明显放射痛及牵涉痛,进食后明显腹胀不适,时有反酸、喛气、干呕不适,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咯血,无心慌、气促、呼吸困难,无呕血及黑便,无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不适。

一直未予重视及处理,10天+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腹胀向下腹部转移,以右下腹明显,并自觉发热,为低热,多次测量在37-38℃之间。仍无明显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泻、黏液脓血便,无皮疹及关节肿胀等。当时于当地卫生院口服相关药物治疗无效,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就诊我院。

既往史:肛周疼痛,便后滴血5年+,排便后有小指大小的包块脱出2年+,肛周瘙痒伴便意频繁10年+,最多可达15次/天,每次为少许黄色干硬大便,自行热水外敷后稍好转。1月+前因右侧腰痛并右侧臀部及下肢放射痛就诊外院,保守治疗后无好转,具体治疗不详。无冠心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

入院查体:T37.4℃;P89次/分;R19次/分;BP108/76mmHg;体重52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匀称,步入病房,急性病容,自动体位,神志清楚,上腹部及右下腹稍压痛,其余心胸腹及神经均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32×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N%) 66.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1.92×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18.6%。

红细胞沉降率(ESR):73mm/h。

C反应蛋白(CRP):136.19mg/L。

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2U/L。

凝血功能、淀粉酶、大小便、甲/乙/丙/梅毒/HIV均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律,HR69bpm,电轴不偏。

腹部站立位平片:1.立位腹平片示未见异常X线征象;2.腰椎退行性变。

胸腹部CT:1.腹膜增厚,考虑腹膜炎;2.右侧阑尾区结构紊乱,不能除外阑尾炎;3.直肠壁稍增厚环形高密度影;4.考虑右肺上下叶、左肺上叶感染(图1)。

图1 肺部CT可见多处结节影;腹部CT可见肠系膜明显增厚
阑尾+周围彩超:阑尾区未探及明显包块及积液

▌ 入院初步诊断

1.慢性胃炎;2.发热原因:阑尾炎?其他;3.内痔;4.腰椎间盘突出。

▌ 初始治疗方案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维生素B6注射液。

入院治疗后,仍持续发热



第二日:患者仍发热,Tmax38.7℃,全天发热无规律,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后,体温能下降,仍感上腹部及右下腹腹胀及腹部隐痛,偶有反酸、嗳气不适。查体腹稍膨隆,上腹部及右下腹稍压痛。


第三日:患者仍发热,Tmax38.4℃,更改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胃肠外科会诊:不排除阑尾炎。


第四日:仍发热,Tmax38.5℃,腹胀、腹痛程度较前无缓解。


第五日:连续发热5天,晚间及凌晨体温最高,Tmax39.2℃,服用布洛芬后能缓解,查体较前无变化,精神、饮食、睡眠一般。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93×109/L、N%44.8%、EOS4.58×109/L、EOS%41.9%;血生化:ALT64U/L、AST47U/L,ALb29.12g/L;CRP100.35mg/L;结核杆菌抗体阴性。

▌ 辅助检查

胸腹部CT:1.双肺炎性感染较前增多;2.腹膜增厚较前未见明显改变;3.右侧阑尾区结构紊乱;4.直肠壁稍增厚环形高密度影;5.肝脏、脾脏、胰腺及双肾CT平扫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为明确诊断,咨询临床药师意见


考虑到患者入院治疗后,仍持续发热,为了弄清发热原因,邀请临床药师会诊。


会诊意见如下:

患者职业为护林员,结合临床表现为发热规律、腹痛、腹胀、肛周瘙痒以及嗜酸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ALT升高,肺部CT提示存在多发结节影,使用抗菌药物无效,考虑这两种疾病的可能性大,建议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接下来,按照临床药师会诊考虑哪两种疾病呢?根据意见,完善检查进行治疗是否就可以了?


扫描下方二维码or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答案~



参考资料:
[1]Brito-BzbapulleF. The eosinophilias,including the 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J]. Br J Haematol. 2003,121(2):203-223
[2]张萨丽,徐传辉,穆荣.2012年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相关综合征风烈标准的共识[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58-59.
[3]Reimert C M ,  Fitzsimmons C M ,  Joseph S , et al. Eosinophil activity in Schistosoma mansoni infections in vivo and in vitro in relation to plasma cytokine profile pre- and posttreatment with praziquantel.[J]. 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 2006, 13(5):584-593.
[4]任翊, 谷俊朝. 中枢神经寄生虫感染[J]. 中国热带医学, 2011, 11(4): 503-506.
[5]药理学(第三版),钱之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6]HsuSC,LanRR,TsengCC,et al.Extrapulmonary tuberculous infection manifested as peritoneal fluid eosinophilia i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j].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0,15(2):284-285.
[7]贾二娜,高琛茂,刘杨等.中国医师杂志,2016,18(增刊):202-203.DOI: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6.z1.1103
[8]Twomey JJ,LeavellBS.Leukemoid reactions to tuberculosis[J].Arch Intern Med, 1965,116:21-28.

责任编辑:cici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戳“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临床技能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终于找到我啦!从这里获取消化与肝病的专业知识与资讯,有用、有料、有趣,非常下饭哦。投稿或合作请联系xh@yxj.org.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