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 双剑合璧,精准编辑:CRISPR-Cas9与病毒载体的结合

文摘   2024-12-29 07:31   新加坡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如同一场科学界的“启蒙运动”,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到如今的CRISPR-Cas系统,科学家不断追求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的基因编辑手段。然而,随着CRISPR-Cas9的普及,科学家们发现,如何高效且无毒地将多种编辑组件引入目标细胞,成了制约这项技术进一步应用的关键瓶颈。

      在这一背景下,来自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Manuel A. F. V. Gonçalves实验室的LI Zhen博士领衔的团队,发表了一篇题为“Precision genome editing using combinatorial viral vector delivery of CRISPR-Cas9 nucleases and donor DNA constructs”的研究论文。他们巧妙结合腺病毒(AdV)和腺相关病毒(AAV)作为载体,实现了精准且高效的基因组编辑,为基因治疗及生物医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研究核心:突破性策略与多重优点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双病毒载体策略:AdV主要负责携带高特异性CRISPR-Cas9核酸酶,而AAV则提供用于同源重组(HR)或同源介导末端连接(HMEJ)的供体DNA模板。这种搭配充分利用了两种载体各自的优势——AdV可携带大尺寸的基因编辑工具,AAV则以其高效的供体DNA整合能力著称。

      研究表明,使用第三代AdV与单链AAV联合递送,不仅能在目标细胞中实现高达93%的精准整合效率,还显著减少了因脱靶效应引起的非特异性基因组插入。同时,他们进一步证明,AAV转导效率与CRISPR诱导的双链断裂频率呈正相关,这为优化基因编辑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深入解读:分段解析科学内涵

1. 病毒载体的“黄金搭档”
      AdV和AAV因其特性互补,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AdV能够携带完整的CRISPR-Cas9系统,解决了传统方法对导入工具长度的限制问题;AAV以其高效的重组能力,将同源性供体DNA精准插入目标基因位点。

2. 提高编辑精度的关键——高特异性Cas9
       团队特别选用了经过定向进化优化的高特异性Cas9酶,避免了常规Cas9因脱靶效应导致的染色体异常插入。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编辑精度,还降低了对细胞潜在的毒性。

3. 新型AAV设计——效率与安全并重
       研究对比了单链AAV和自互补双链AAV(scAAV)的性能,发现不同的供体DNA形式对编辑效率和精确度有显著影响。这为今后针对不同细胞类型设计个性化编辑策略提供了参考。

反思与展望:技术潜力与未来挑战

     这项工作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也引发了对基因编辑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利用病毒载体系统的“协同效应”,科学家实现了高效、安全的基因编辑。然而,如何进一步降低脱靶风险,以及在体内应用中的免疫反应仍需解决。

      在基因治疗、功能基因研究甚至农业生物技术领域,这种创新的编辑方法无疑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Li Zhen博士团队所示,这种双剑合璧的策略,或许正是破解基因组编辑难题的“金钥匙”。

文字写作:大bo
责任编辑:er不er
文章编号:320
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a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ar/gkae1213/7919506


胡纯一实验室 Hu lab
新国大胡纯一实验室Hu Lab (2023~)的官方公众账号。实验室宗旨是文体艺术不分家,科研科普两开花。加油加油!欢迎访问www.chunyihulab.org获取更多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