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译并改编自 Lizzie Collingham 的书评
“Eating and Being: A History of Ideas about Our Food and Ourselves”
Steven Shapin 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24)
“吃什么补什么”,“以形补形”这是中国民间俗语,或许是对“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这一西方观念最直观的回应。两者虽源自不同的文化土壤,却都反映了饮食对人类自我认知的深远影响。Steven Shapin 在其新作《食物与存在》中追溯了这一理念的历史,揭示了食物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为塑造一个人自我与社会的基石。
古典饮食观:中西交织的哲学渊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吃什么补什么”不仅是日常饮食的指南,更是对生命哲学的具体化体现。例如,吃核桃补脑、吃猪肝养肝等观念根植于中医理论,其依据在于“以形补形”的直观类比以及五行学说的系统支持。这种思维强调食物与身体的内在联系,认为食材的形状、颜色、甚至烹调方式都可以对人体器官产生作用。
与此类似,西方古典哲学中的“饮食学”(dietetics)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Shapin 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理论,指出当时人们相信体液的平衡——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决定了性格和健康状态。例如,多血质的人热情开朗,而黏液质的人则安静温和。通过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食物,人们可以调节身体和心理,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这与中医的“阴阳调和”“五味归经”不谋而合。
饮食的演变:从直观经验到科学分析
然而,东西方在饮食观念的演化过程中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在中国,食物的选择长期受到文化符号和医药哲学的引导,而在西方,自17世纪以来,科学革命逐渐取代了传统饮食学的主导地位。
Shapin 指出,随着机械论的兴起,食物不再被视为拥有内在的特质,而是被重新定义为由微粒组成的化学物质。19世纪,化学家分离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并测定了食物的热量值。食物的意义从“补充气质”转变为“提供能量”,这种变化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饮食观念。在现代营养学中,“吃什么补什么”的观念被视为一种直觉化的民间智慧,而非科学的解释依据。
在中国,这种科学化的浪潮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吃什么补什么”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在某种程度上被重新诠释。例如,补钙的食物如牛奶和豆腐、养眼的胡萝卜等被科学赋予了新的依据,而传统的观念与现代营养学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融合。
食物的道德与社会意义
无论在东西方,食物始终具有超越生理的社会与道德意义。Shapin 通过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和现代饮食文化,指出食物不仅塑造了人的身体,也反映了人的道德与社会身份。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通过食物的选择展现其气质与性格,而在当代社会,食物的选择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体的价值观。例如,提倡“慢食”的人往往反对全球化和工业化食物体系,而素食主义者则以减少碳排放为己任,将饮食提升为一种环保的道德行为。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的食物消费也充满了矛盾。我们仍然信赖味觉,却怀疑美味;我们崇尚营养,却常被广告引导至“快餐化”的生活方式。正如 Shapin 所言,饮食既是自我塑造的工具,也是外部环境的镜子,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期望与规范。
思考与启示:平衡的本质
从“吃什么补什么”到“人如其食”,饮食观念的东西方差异不仅体现在文化背景和哲学体系的不同,也反映了各自对“平衡”的理解。在中国,“平衡”更多与个人内在的调节有关,是身体与自然的和谐;而在西方,“平衡”则逐渐演变为一种外部化的量化标准——热量摄入与消耗的比值。
但无论中西,食物的核心始终指向一个问题:我们吃什么,如何吃,以及为什么这样吃?在快节奏、信息过载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还能倾听身体的需求,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食物不仅仅是生存的基础,它也连接着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世界的理解。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还是今天的普通人,都在不断探索着食物与生命的深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