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 精准革命:mismatch pegRNA引领基因编辑新突破

文摘   2025-01-08 08:00   新加坡  

引言:精准基因编辑的美好愿景

         随着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人类对遗传密码及其对健康的深远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何精准修复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成为基因治疗的核心挑战。从CRISPR-Cas9系统的诞生到碱基编辑(Base Editing)的应用,再到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技术,基因编辑领域经历了一次次革新。然而,即使是功能多样的先导编辑技术,也面临着效率与安全性的双重瓶颈。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张学礼实验室与毕昌浩博士联合提出了一项全新策略——错配引导RNA(mismatch pegRNA, mpegRNA),为先导编辑的效率提升与安全性优化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标题为“Mismatch prime editing gRNA increased efficiency and reduced indels”。

先导编辑的科学蓝图与技术瓶颈

      先导编辑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能够实现碱基替换、小片段插入或缺失等多种DNA序列改造。其应用潜力覆盖了约90%的人类遗传疾病,使其成为基因治疗领域的“明星技术”。然而,这一技术并非毫无缺陷,其应用往往受限于引导RNA(pegRNA)的结构问题和插入缺失突变(indels)带来的安全隐患。

      先导编辑系统的核心包括pegRNA和编辑复合物(由Cas9 H840A变体与逆转录酶RT融合而成)。pegRNA通过其引导序列靶向特定DNA序列,利用PBS(引物结合位点)与DNA互补结合,并由RT完成DNA序列的改造。然而,pegRNA的3'延伸区域往往与protospacer序列高度互补,容易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这种结构不仅阻碍pegRNA与Cas9蛋白的协同作用,还显著降低了靶向效率。此外,PE系统中DNA长期处于持续打靶状态,会导致不必要的indels,进一步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错配pegRNA策略:先导编辑的新突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张学礼实验室与毕昌浩博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mpegRNA设计策略。在pegRNA的protospacer区域引入错配碱基(mismatch bases),从而降低其与PBS区域的互补性,减少二级结构的形成并优化编辑过程。mpegRNA策略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RNA结构:通过减少二级结构的形成,mpegRNA能够更高效地与Cas9蛋白和目标DNA相互作用。


  2. 降低非目标效应:mpegRNA避免了Cas9的持续活性,显著减少了indels的形成,从而提高了编辑的安全性。


       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pegRNA相比,mpegRNA的编辑效率提升高达2.3倍,同时indels水平降低了76.5%。当mpegRNA与增强型pegRNA(epegRNA)联合使用时,其效率提升幅度可达14倍。在高效编辑系统PE4max和PE5max中,mpegRNA的表现也尤为出色。


技术优势与科学意义
        研究团队利用AlphaFold 3对mpegRNA的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优化后的分子构象是实现高效编辑的关键。这一发现为先导编辑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mpegRNA策略在多个基因位点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均展现出卓越性能,显示其在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中的广泛适用性。


从技术演变看先导编辑的前景
       回顾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史,CRISPR-Cas系统的发现开创了基因组编辑的新时代,碱基编辑技术让无痕修复成为可能,而先导编辑则被誉为最接近“万能工具”的创新技术。然而,如何在效率、安全性与广泛适用性之间取得平衡,一直是科学家的核心挑战。从早期对pegRNA序列进行结构优化,到此次mpegRNA策略的提出,每一步创新都在不断扩展基因编辑技术的边界。


科学创新的驱动力
        mpegRNA的提出不仅为先导编辑技术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基因治疗的未来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这项研究充分体现了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的相辅相成。通过对pegRNA设计的细微调整,研究者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因编辑效率和安全性的问题,为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结语: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希望之光        

      本次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先导编辑技术的优化,更在于其对基因治疗未来的深远影响。张学礼实验室与毕昌浩博士的团队用行动证明,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来源于对细节的不懈探索。正如论文标题“Mismatch prime editing gRNA increased efficiency and reduced indels”所揭示的,mpegRNA为先导编辑技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搭建了新的桥梁。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创新技术能够早日走出实验室,造福更多生命。


文字写作:风
责任编辑:er不er
文章编号:328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5578-z


胡纯一实验室 Hu lab
新国大胡纯一实验室Hu Lab (2023~)的官方公众账号。实验室宗旨是文体艺术不分家,科研科普两开花。加油加油!欢迎访问www.chunyihulab.org获取更多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