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讲解词:明孝陵
文摘
旅游
2024-11-27 19:24
江苏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1328年生于安徽濠州(今凤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曾做过牧童,17岁时因父母及兄弟死于瘟疫,走投无路出家在皇觉寺做和尚。1352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他的才干在军中得到了充分施展,他作战英勇,遇事沉着,足智多谋,再加上粗通文墨,所以很快就受到郭子兴的重用,郭子兴还把养女马氏嫁给了他,而马氏就是日后辅佐朱元璋成就帝业的一代贤后——马皇后。1356年朱元璋带兵攻下南京,1364年自称为“吴王”。1368年在南京登基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朱元璋在位31年,终年71岁。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虽历经600多年沧桑,但明孝陵主体建筑犹存,历史风貌依然,是中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明孝陵开创的帝陵体制影响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寝的格局,在帝陵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3年7月,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南京明孝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明孝陵的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阜半山腰。从陵区入口下马坊到朱元璋地宫所在的宝城,纵深近3000米。其实明代的孝陵占地更广,据史料记载,围绕陵园一周的红墙达22.5公里,大约是明代南京城墙总长的三分之二。除了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外,这里还坐落着朱元璋最钟爱的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的陵寝明东陵,西侧有嫔妃墓园,北面还分布着徐达、常遇春等十几位明初开国功臣陵墓,它们共同拱卫着孝陵.下马坊遗址公园。下马坊是明孝陵的起点,它是明代谒陵的必经之地,下马坊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一间两柱的冲天式石牌坊,额上正反均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字楷书.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令,车马过陵者、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这座牌坊即依此设立,故称下马坊。在下马坊旁边还有两块明代的石碑,一块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立的神烈山碑,这块石碑在下马坊东36米处,为当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碑通高4米,碑额篆刻“圣旨”二字,碑面阴文线刻“神烈山”三个字。原建有碑亭,现仅存四角石柱础。另一块是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所立的“禁约碑”,通高2.95米,宽5.31米,碑首雕有二龙攫珠,碑面镌刻南京神宫监奉皇帝敕谕而制定的禁止损坏明孝陵及谒陵条款。明朝历代,孝陵重地均驻兵守卫,设置了孝陵卫,属禁区。卫是明代军事基层组织,孝陵卫辖士兵5600名,长官为指挥使,官阶为正三品。今孝陵卫一带,即当年守陵部队驻地,也因此得名。清咸丰年间,这里曾是清军江南大营所在地。2007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对下马坊地区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建造下马坊遗址公园。在遗址公园内新增了观音阁、“奉旨蠲免三则碑”、孝陵卫大营等景观。如今的下马坊已是一座对游客、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园,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南京市民在此锻炼身体,休闲小憩。大金门。大金门位于下马坊西北约755米处,是进入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坐北朝南,开三券拱门。明代大金门上覆黄色琉璃瓦,正面还有朱漆大门。现在朱漆大门早已不见踪影,连上面的顶也荡然无存,只留下了石头和砖的结构。大金门的下部为石造须弥座,束腰部分是浅雕椀花,上部砌砖。大金门的东、西两侧原与皇墙相接,现在山墙上仍留有连接的痕迹。栈桥。栈桥是2007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在实施下马坊遗址公园建设中,架设的空中栈道。栈桥贯通了明孝陵神道,既保障游客游览的安全,又进一步体现了明孝陵空间序列的完整性。四方城。穿过大金门,就能看到“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亭。碑亭为正方形,原来的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早已坍塌,只留下四壁和四券门,所以南京的老百姓都形象地称它为“四方城”。为更好地保护四方城,使其避免雨水侵蚀,现在四方城加上了金黄色琉璃瓦的重檐歇山顶,内部绘制蓝绿色彩漆图案。2013年7月1日,四方城加顶工程完毕对公众开放,这座历经600多年风雨的四方城终于重现当年的容光。四方城内的这块碑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为朱元璋立的。整个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现存体量最大的古碑。“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由朱棣亲自撰写,颂扬其父亲一生的神功圣德,全碑楷书阴刻,共2746字。如此巨大的碑身、碑帽在古代是怎么垒到碑座上去的呢?古人是用堆土法,即先在碑座周围堆上土使之与碑座相平并夯实,再将碑石运到碑座上,最后撤去周围的土,一座高大的碑就矗立起来了。御河桥。御河桥,俗称红桥,是明孝陵的第一道排水系统。桥下的小溪古代称“霹雳沟”,夏季大雨过后,山流下注,声响如雷,因此得名。原桥已毁,现在的桥是后造的一座水泥桥,通过御河桥便到达明孝陵的神道。石象路。明孝陵的神道分为两段,穿过御河桥来到的是孝陵神道的第一段——石象路。石象路长615米,两侧分别竖立着六种、十二对、二十四只石兽,每种两对,两蹲两立,依次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不仅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而且还各自蕴含深刻的寓意。第一对石兽是狮子,狮子为百兽之王,在此显示了帝王的威严,是皇权的象征。獬豸因为头上有一只独角,所以又被称为独角兽,它是古代传说中能明辨是非的护法神兽,代表的是明辨是非、执法公正,所以放置獬豸在此,是为了标榜朱元璋曾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第三对是沙漠之舟——骆驼,骆驼来自中国广袤的北疆,在此增加了陵墓的威严气势,还含有明代国力强盛、江山辽阔、皇帝威震四方的寓意。接下来的一对是大象,大象是周边国家送来的贡物,是异邦进献给明朝的珍贵动物。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祥之物,是传说中的“四灵”之首,它是一种不食生物的仁兽,含有歌颂明太祖的“仁德”、粉饰天下太平的意思。最后一对是石马,马是最驯良的动物,它不仅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古代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因此大部分的古代帝王陵墓中都有石马。这些石兽全部都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每个都有几十吨重,在缺乏现代化运输设备的明朝,它们是如何被运到这里的呢?其实采用的是“冻冰滚木”的方法,也就是在冬季上冻时,用泼水成冰的方法形成一条冰道,再将滚木置于石兽下,将石兽前拉后推拖到这里的。不单是石兽,明孝陵内的其他重物也基本是采用这种运输方法。相信游客们在欣赏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石兽的同时,也会不禁对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叹为观止。翁仲路。走到石象路的尽头,陵道转向东北,进入到神道的第二段,在翁仲路的入口处立有一对石柱,叫作望柱,也称华表、表或标。望柱在古代通常作为陵墓、宫殿、宗庙的标识物。这两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52米,整体造型高耸挺拔,柱体六面装饰有婀娜婉转的云龙纹,柱头为浮雕云纹,上下连成一片。柱身线条活泼华丽,是明初的石雕艺术精品。通常望柱位于神道的最前端,而明孝陵的望柱位于神道的中间,这也是明孝陵神道的一个特色。在翁仲路上站立着文臣和武将各2对,共8尊。文臣身穿朝服,手持朝笏,端庄肃穆,武将身披甲胄,手持金吾,威武雄壮。仔细看还会发现在文臣和武将中,既有年轻的,又有年长的,区别就在于年长的下巴上有胡须。这条神道为何称为翁仲路呢?其实翁仲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全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骁勇无比,秦始皇令翁仲镇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了。翁仲路右侧的小山名为“梅花山”,山上有东吴大帝孙权的陵墓遗址。棂星门。神道的尽头是棂星门。棂星门又被称为龙凤门,是一处重要的礼仪性建筑。这里的柱础和石鼓都是明代的原物,而三间两垣的门是2007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在考古清理的基础上,根据柱础的形式复建的。金水桥。穿过棂星门,来到金水桥,金水桥又叫内御河五龙桥。金水桥原有五座,正中的叫御路桥,是专供皇帝走的,桥栏上装饰有龙凤图案;左右是王公桥,供宗亲王走,最外面为品级桥,是供文武大臣走的。五桥后来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中,清朝时重新修建,只修复了三座。现在我们看到的桥面栏杆是后来配制的,只有桥基和两岸石堤是原来的。桥下的金水除了美观外,还有防火之用。文武方门。走过金水桥,前方就是明孝陵陵宫区的正大门——文武方门。明代的“文武方门”毁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战火,同治年间清政府曾出资对其进行修缮,但只是将原来的三大二小五个门改建为一个正门,并将门额“文武方门”替换为刻有“明孝陵”字样的门额。1998年年底中山陵园管理局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明代孝陵规制,复建五门,加顶覆瓦,恢复了文武方门的建筑原貌。特别告示碑。在文武方门东侧,竖有一方“特别告示碑”,这是由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于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树立的,碑文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写了关于保护孝陵的告示。碑殿。孝陵一共有三进院落,进入文武方门是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原有御厨、宰牲亭、具服殿和东西井亭等建筑物。近年来,经考古勘探和清理,发现并整理出了御厨和具服殿基址。御厨坐东朝西,面阔五开间。御厨前有一井亭,井亭平面呈六边形。亭周围内外有两圈柱础,柱础石保存完好。西面的具服殿是供皇帝谒陵时驻足休息和更衣的地方,现已无迹可考。面对文武方门的建筑是碑殿,因殿中立有康熙、乾隆皇帝题字的碑刻而得名。殿内共有五块石碑,中部三块,后部东西两侧各有卧碑一块。碑殿在明代时是一座门,称为享殿前门,后在战火中损毁。现在的碑殿建于清代。正中一块石碑,碑高3.85 米,宽1.42米,上刻“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谒明孝陵时亲手书写了“治隆唐宋”四字交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曹寅制匾并刻石,以颂扬明太祖朱元璋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治隆唐宋”碑东西两侧是乾隆南巡晋谒孝陵时的题诗,乾隆效仿祖父康熙,六下江南六谒明孝陵。后面的卧碑分别记述了康熙第一次、第三次谒陵的盛况。走出碑殿,在东西两侧各可见一座神帛炉,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主要用来焚烧祭祀时用的神帛和祝版,这是2006年由中山陵园管理局依照北京明十三陵神帛炉的样式,于旧址上重建。享殿。走出碑殿便进入明孝陵的第二进院落,前方的建筑就是享殿,享殿原名孝陵殿,是孝陵原来的主体建筑,这里是供奉朱元璋和马皇后神主牌位。享殿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火,从殿基上仍然保存着的柱础推断,当年的享殿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建筑,其规模与北京十三陵明成祖长陵的祾恩殿相似,而现在我们看见的这座单檐歇山式三开间小殿,是清同治年间经过两次重修而成的。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内外交困,财源枯竭,无力承担,最终只能草草了事。现殿内可以看到朱元璋肖像,上面写着:开基定制,左右两侧提一副对联:戡乱安民,得统正还符汉祖;立纲陈纪,遗模远更胜唐宗,这幅像既不是明代之物,也不是太祖真像,而是1980年修整明孝陵时,按清末的肖像重新复制的。在享殿前后各有踏跺三道,中央踏跺上置陛石三块,从上到下依次为“二龙戏珠”“日照山河”“天马行空”。在殿基上共有56根直径0.91米的石柱础,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当年这座殿宇的宏大规模,据记载,这些支撑起高大殿宇的柱子,都是取材于南方深林中的名贵树种金丝楠木。内红门。穿过享殿便是殿后门,习惯称内红门,这道门将陵宫分为“前朝”和“后寝”。孝陵的前朝是祭祀的场所,后寝是朱元璋和皇后亡灵的安息之地,由少数守灵太监在内部守护,除皇帝和经特许的大臣之外,一般人不得入内。升仙桥。升仙桥为石制单券拱桥,长57.5米,宽26.6米,两侧石栏、螭首多残毁,2006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对此进行了接补修复。桥身体量宏大,结构牢固,做工细腻精致,是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方城明楼。方城明楼是陵区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方城是宝顶前的一座大型条石建筑,方城的下部为石须弥座,在束腰部分刻绶带纹和方胜纹,方城的东西两侧有“八字墙”,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都是明初原物,历经600多年,仍然精致生动。在方城正中有一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深长的隧道,共有54级台阶。隧道前后原先有门,现仅存门臼石等遗迹。走出隧道,可以看到前方墙壁上“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楷体大字。折而向上,即是明楼。明楼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9.15米,南北宽18.4米。南面开拱门三个,东、西、北三面各开拱门一个,楼内以方砖铺地。明楼顶部原来为重檐九脊,覆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十分壮观。太平天国的一场战火烧毁了明楼屋顶,徒剩四壁。2008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对明楼实施加顶保护工程,加顶后明楼不仅气势壮观,而且有效的解除了雨水侵蚀的安全隐患。宝城宝顶。明楼之后就是宝城宝顶的所在地了。所谓宝顶,是指一个直径325 米到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城是指环绕宝顶周围约1公里长的砖墙。宝城内中部隆起,坟丘利用独龙阜山岗,依山就势而筑。考古调查发现,坟丘上面加筑了卵石层,以防雨水冲刷,同时也可防盗。宝顶外侧开挖了排水沟渠,局部地区还加砌了沟渠石岸。宝城顶部有马道和垛口,以作巡视防卫之用。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由朱元璋创立,它开创了明清五百多年帝王陵墓的规制,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前方后圆,明代宝顶大致为圆形,而清代宝顶改为椭圆形。宝顶之上树木参天,下面就是埋葬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地宫。那宝顶内的地下玄宫情况如何、有没有遭到破坏呢?1999年年初南京市文物局组织对明孝陵进行了调查勘探,并用高科技精密磁测(GPM)技术探明,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玄宫就在明孝陵独龙阜玩珠峰下数十米深处,至今保存完好,未被盗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