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讲解词:南京城垣和中华门瓮城
文摘
旅游
2024-11-24 13:19
江苏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是南京明代城垣及中华门瓮城,简称南京城墙。南京城墙是中国明代都城的城墙,公元14世纪中后期,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设计,征集百万工匠,用了约3.8亿块砖,历时28年建成。建成时周长约35.3公里,现存约25.1公里,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砖石城墙。纵观历史或放眼当下,南京城墙的长度和规模都堪称世界第一,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期集大成之作。“城”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有长达6000年的建城史,历代君王自古就有“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安民”的理念,全国共计有2000多座城池,现存的名城有山西平遥古城、陕西西安古城、湖北荆州古城等,我们今天看到的南京城墙历经650多年依然高大坚固,是其中的经典代表。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元朝统治下的“集庆路”,随后将其改名为“应天府”。他听取了皖南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于1366年开始修建南京城墙,1393年才基本完工。明代的南京城是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修建并扩大的,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河,北带玄武湖,囊括南京历代都城于其中,巩固了南京本地的防守,也积蓄了军事力量,为朱元璋后来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京明城墙以其占地区域广、坚固、雄伟而著称于世,后人对此有“高、坚甲于海内”之感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6世纪中叶先后3次抵达南京,他给予了南京明城墙极高的赞美,他说“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南京明城墙在建造方法上,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南京明城墙更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奇迹。现在保留下来并修复建设的中华门瓮城、石头城遗址公园、神策门公园、台城等已成为南京明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京明城墙为代表的中国明清城墙早在2006年就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随着申遗工作的深入,南京的明城墙必将绽放更大的魅力。公元14世纪中叶,在明太祖朱元璋苦心经营下,南京城继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之后第八次成为都城。朱元璋以前所未有的气魄,一扫千百年来金陵偏安政权营造城池的旧规,计划将南京城扩张成具有一统大江南北、显示封建帝王气势的都城,所以建造坚固的南京城墙,势在必行。南京城墙的建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都城建设时期,主要是对六朝和南唐遗留下来的部分旧城加以整修和扩建,并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与凤阳中都并建时期,加固旧城垣,并向北拓宽到江边;第三阶段是集中力量大规模建造时期,改造修建了聚宝、三山、通济等城门;第四阶段开始修建外郭,夯土筑城,周长百里、有外城门18座,直至1393年才竣工。明代南京城墙的营建,主要是指明洪武年间的1366年到1393年之间。当年朱元璋在修筑明城墙的时候,耗费大量黄金,如此庞大的造城经费一部分由国库承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向江南的富户摊派的。其中最有名的江南富户,当属沈万三了,传说沈万三原是苏州人,明初朱元璋迁富户来京城,他也来到南京,定居于城南一带,所以至今这里还流传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地名和传说:比如马道街是他的车马队每天进出必经之道,堆草巷是他家的马料场,白酒坊是他家的酿酒厂,箍桶巷是他家专为酒厂制造木桶的地方,木匠营是他家木匠的居住地,龙泉巷有他家的酒店等等。据说当年建城费用的三分之一都是由沈万三承担的 。解决了经费,接下来就是人力的调配问题了。朱元璋为建造南京城墙,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征调了大批工匠和军工、民夫外,还包括中央官署、地方的各级官吏以及大批囚犯也参与了这个巨大的工程,总人数超过20万户、近百万人。这其中,具有专业技能的工匠,称为“匠户”,虽然这些人在建城群体中人数不多,地位却相对突出,在一些需要技术的地方,如城楼、城门的拱券、水关涵闸、墙体填材及砌筑技术、地基处理以及建材的采造(如烧窑、烧制石灰)等方面,工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无锡的名匠陆贤和陆祥兄弟二人,还有吴县东山的名匠张宁等,成为建城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史料中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信息:参与建造南京城墙的工匠中,除了汉族,还有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所以南京城墙是元末明初千百万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丰碑。城垣自1366年兴建,历时28年修筑完成,使用了约3.8亿块城砖。这些城砖主要来自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和安徽这五省,采用这五省的城砖,考虑到的是这些地方都可以利用长江顺流而下、方便运输,这样不仅经济而且快捷。南京明城墙的城砖很有特色,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重约40斤,长宽高的比例关系为4:2:1,这一比例也成为后世遵循的“黄金比例”。由于城砖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城砖材质的土质也呈多样性,有粘土、沙土、高岭土等等。从取土、制砖到粘合材料来看,具备一定的科技含量,代表了当时筑城材料制造的最高水平。并且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独有的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南京明城墙城砖颜色丰富,有青灰、红灰、黄灰、灰白等,大部分为青灰色。在历经了650余年风雨洗礼后,城砖色泽斑驳沧桑,更显历史厚重。据史书记载,明初修建城墙时,一批产自江西袁州府,就是今天的江西宜春的白色城砖运送至南京城,引起轰动。这种砖使用高岭土烧造,俗称“瓷砖”,它质地坚硬,不透水,从外形来看,棱角分明、洁白如玉,楷书印的砖铭清秀工整,非常典雅,因此在修建南京城墙时,这些名贵的瓷砖都被放在了城墙的内部,用以稳固墙体。负责烧造白色城砖的是“袁州府提调官通判隋赟”。隋赟通判本是正六品的一个官员,由于他烧造了这一批高质量的城砖,被连升了六级,升为正三品,调到广东当了巡察使。为了确保建造南京城墙的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军队卫所的士卒,以及县以下基层组织负责人,临时劳役组织负责人总甲、甲首、小甲,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在明朝建城时,城砖运来要经过重重检验,一旦发现不合格,按照名字退回重烧。数次检验不合格,不仅要追究烧砖人的责任,还要对监造官员、提调官员加以治罪。这种严格的责任制就是“物勒工名”,不仅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也催生了形色各异的城砖铭文书法,更让南京明城墙历经沧桑依然坚固高大。现在我们来看城砖上的书体,篆书、楷书、草书、隶书、行书五体俱全,大多以楷书为主,另外还有一些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的过渡体。这些书体绝大多数为阳刻,只有少数是阴刻和双线刻。南京城墙砖文根据制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模印、戳印和刻画三种类型。其中以模印数量最多,刻画最少
。 南京城砖铭文的书写者,大体可分“书斋式”与“民间式”两类。前者属官府内的官吏文人、乡间的秀才,字体流畅工整,点、撇、勾、捺极具文人气息;后者属于粗通文墨、甚至没用笔写过字的工匠,当砖坯出模后,只是拣了身边的一根小树枝,在砖的一侧小心翼翼留下所在县、甲以及自己的名字,稚拙的字体上透出几许村野之气,却一笔一画不扭不颤,那是来自民间的书法艺术。这些铭文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填补了史料的不足,为我们更真实的认识南京城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物佐证。南京明城墙之所以能有如此的规模和气势,其实与兵器的发展有关,它是中国冷兵器发展到巅峰状态下,开始向火兵器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城墙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军事防御,在冷兵器时代,城墙用土垒、土石混筑等,就能达到军事防御的目的。但是在元末明初,当时的攻城器械有了较大的变化,已经出现了“火铳”等火兵器。正如恩格斯所说:“筑城艺术的彻底改革,是火炮改进的最初结果之一”,所以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者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结合南京地区地形、地貌,加高城墙、加厚墙体、加深城基,大规模采用砖石构造,创新使用石灰混合浆,使得南京明城墙无论在高度、厚度、基础、建材、城垣关键部位的设防等,都达到了中国城垣建筑的高峰。中国古代的城池一般是“棋盘式”四方形的格局,在南京城的建造设计上,朱元璋打破传统,没有墨守成规,采取了积极的务实态度,从实战要求出发,采取沿“岗陇之脊”筑城的方式,因地制宜,负山绕水,将城内外的制高点、河道囊括城中,使自然的山川河流成为城市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大大加强了城垣的防御能力。南京城墙因此呈现出非方非圆的不规则多边形。明代的南京城垣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宫城俗称“紫禁城”,平面呈正方形,坐北朝南,设城门6座,为都城核心,分为前朝和内廷,周围有御河环绕,是皇帝起居、理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觐以及皇室成员居住的地方。皇城是中央行政机构和国家宗庙、祭坛的所在地,与皇城合称为“皇宫”,也是中国封建统治中枢的象征。京城,又称内城、城隍,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三道城垣,如今所说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多指京城城墙。其城垣形制独特,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在建造中,朱元璋放弃了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没有中轴对称,而是根据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势,从防御的需要因形随势而建,成为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特例,为后人所乐道。京城共设有十三座城门,《儒林外史》中用一首歌诀串联起城门的名字:“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达太平,神策金川临钟阜,仪凤(定)淮清(凉)到石城”。城门因防守需要建有瓮城,一城一瓮、一城二瓮、一城三瓮的都有,充分显示了南京城垣修建时因地制宜,从实战出发、不墨守成规的思想。外郭,又称外城,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四道城垣,是为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23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下令开始建造的。建造时把聚宝山、也就是今天的雨花台和钟山、幕府山等城外制高点全部囊括进来,从而进一步确保了京师的安全。此外,还建造了玄武湖上集中全国户籍的“皇册库”、太平门外的“三法司”、钟山脚下的明孝陵,这些中央的重要机构及皇家陵地,也都被外郭包围起来,从而免除了后顾之忧。外郭城由西北据山带江,向东南阻山控野,范围广大,周长号称180里,实测为120里,围合面积超过230平方千米,城高8-10米,城宽6-8米,城门18座。外郭城墙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依山带水修筑而成,只在地理形势险要的地方才用城砖砌墙开门。就方位而言,外郭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至长江边。现在的外郭只在夹岗门至观音门等地可以看到当年的城垣遗迹。外郭城因多为黄土夯筑,所以也被老百姓习惯地称之为土城头。今天这些城门都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土城头的地名。南京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丘岗连绵,河湾如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为了防止雨水对城墙的侵蚀破坏,南京城垣的城墙顶部用砖砌成外高内低的斜坡,城墙两边内侧有水槽。在女墙上,每间隔60米,就设一个出挑70厘米的石水槽,将城墙上的水排到城内石明洞,再由排水沟将水排出城外。南京明城墙地基建造非常扎实,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是“沿岗陇之脊”筑城,就是利用山体、把制高点掌握在手中,既利于防守和攻击,还可以省时省料、缩短工期。有的城墙顺山势而建,墙体与山体岩石连结成一个整体、非常牢固;由于南京许多地方土质松软,承担不了城墙的压力,就打下10余米长的木桩,上面铺设圆木呈井字形木排,借以达到转架城墙压力的作用,这就叫“架桥转移法”。用于南京城墙最大的条石,每块重达千余斤,城砖每块一般重20余斤,层层叠叠垒砌成高达12-24米、底宽8-27米、顶宽3-18米的墙体,其重量可想而知。如此沉重的负荷,城墙能够屹立迄今,与牢固的地基密不可分。南京明城墙建造时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了不同墙体的处理方法。有的地段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条石作为城基;有的地段全部用城砖垒砌;还有的地段以条石、城砖砌筑墙面,中间填以片石、城砖、黄土混合夯筑等。古代没有水泥,聪明的工匠们把产于江浙两省的蓼草和石灰、细沙、桐油搅拌成浆,制作成粘合剂,用来砌墙非常牢固。明城墙屹立650多年坚固依旧,这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明代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都市,发展了当时最先进的城市防灾科学体系和技术。尤其是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调蓄系统,更是可圈可点。江南一带水乡城市中的水系,本身就具有给水、排水、交通、防火、军事防卫等多种功用,被喻为“血脉”。其排水、排洪和调蓄上的作用,又使之成为城市防洪的重要设施。南京城墙就利用秦淮河和玄武湖等水系作为护城河,并在河流进出及泄水口处设置水门、水闸或涵洞,这些统称为水关。为了控制城内河道的水位,避免水患,在秦淮河、玄武湖、金川河及其他河流、湖泊出入水口处设置涵闸。南京城墙一共设置了水关、涵闸、涵洞达20多处,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在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武庙闸以及东水关、西水关。南京明城墙保存至今已有650余年,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外郭、皇城、宫城仅存残迹,而京城城墙现仍保存了25.091公里。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2006年12月,南京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组合申报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5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将现存的20多公里明代京城城墙及宫城城墙,以及总长达60多公里的明城墙外郭都纳入保护范围。南京明城墙的过去是辉煌的,而现在的它依然焕发着迷人的魅力。2014年8月10日,南京城墙景亮化工程一期正式落成,总长度近14公里的城墙段被点亮。2014年8月南京青奥会火炬传递线路中更是有一段“共筑未来线”,全程都在明城墙上传递,线路从明城墙东水关遗址公园出发,途经中华门瓮城,最终在集庆门进行收火仪式,全程5200米,共有45棒火炬手,这次奥运火炬接力活动让世界认识了南京,也认识了南京的明城墙。今天,现存25公里的南京明城墙经过历年修缮以崭新的面貌向游人开放,可供登临游览的城墙长度达23.3公里,游客可通过沿线33个通道登上这座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砖结构城墙,饱览南京山水城林、虎踞龙蟠的独特风貌。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如果把城墙比喻成“龙”的话,城门便是“龙头”,是一座城池最具魅力的所在。下面我们就去看一看中华门。中华门是明代十三座城门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初建城门时,因为它正对着而聚宝山而得名为“聚宝门”。明代的聚宝山即为今天的雨花台。1931年因修建中华路而更名为“中华门”。门上的字是蒋介石所书。据专家考证,“聚宝门”旧址三南门,最早建于公元943年间,就是南唐时金陵府城的南大门。到明朝时在原基础上重新扩建,成为应天府城的南大门。南京东有钟山,西有石头山,北有长江天堑。唯独正南是一片开阔地,中华门成为重点防守之关卡,地势极为重要,是内外秦淮河距离最近的地方,正是交通要道,扼路咽喉,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当我们从瓮城外窥视这个封藏密固的庞然大物的时候,似乎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之感。迈进城门,顿觉城中有城,门中有门,意境深邃,气势不凡。瓮城,又称月城、曲城,多数为半圆形,少数为方形,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主要功能就是增强城门的防御能力。它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城垣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成熟的建筑设施。元末明初开始出现了威力较强的火兵器,对城垣特别是城门的防守,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对城垣的建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古代传统瓮城均设在城外,而南京城门的瓮城一反传统,将瓮城设置在城内,形成了中国古代瓮城中极为罕见的新形制,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首创。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重要壁垒,这点外瓮城无法做到。南京城南一带地势平坦,是战略要冲,明代时城南的聚宝门、通济门、三山门都是一城三瓮的格局,其中通济门和三山门的瓮城都是船型,这在全国的内城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因地制宜建造不同形制、规模的瓮城,在增强城门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南京目前保存最小的明代城门是清凉门。此外,石城门保留下一半,现已建成“汉中门市民广场”。三山门、通济门、正阳门的内瓮城,已与城门一同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毁了,从保留下来的照片等资料看,当年也是非常壮观的。神策门拥有形状独特的外瓮城,在明城墙中是保存最完整的,它规模较小,城门在里、瓮城在外,相传神策门是由刘伯温亲自勘察建造,他认为这里能攻能守、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他城门都是只开一个门洞,唯独神策门有左右两个门洞,充分体现了当时因地制宜的务实筑城思想。我们面前的中华门瓮城为南京城南的门户要塞,地势极为险要,历来是重点防守之关卡。它由一座主城门、三道瓮城、两条马道、27个藏兵洞组成,南北长129米,宽128米,占地16512平方米,高大的内城墙将瓮城内三座瓮城连为一体,瓮城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登城的马道,整个瓮城形如汉字的“目”字结构。现在我们进入中华门瓮城内,大家可以亲身感受瓮城的精妙结构。瓮是一种肚大口小的容器,中华门瓮城就如同这样,从城门口看,感觉较为狭小,但其实内部蕴藏了巨大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也是从实战的需要出发的。在古代一旦发生战争,敌军攻破城门,涌入城内,守城的士兵就立即放下瓮城城门的千斤闸,迅速切断敌人退路,将敌军困在瓮城之中,藏兵洞中伏兵四出,居高临下,或万箭齐发,或礌石滚木齐下,令进入瓮城之中的敌人措手不及,无处逃生。这样的打法在军事上叫做“瓮中捉鳖”,老百姓形象的称之为“关门打狗”。中华门瓮城共有三道瓮城,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拱门设有双扇铁皮包裹的木质大门,门洞内设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闸虽然不存,但通过门洞两侧的闸槽可以想象到当年千斤闸的规模。如此沉重的闸究竟如何来控制呢?原来,每道瓮城上正中原先都设有绞关车楼,楼内有升降千斤闸的绞盘,利用绞关车可以轻松地控制闸的升降。中华门的绞关车楼已毁,但通过藏兵洞内保存的一对千斤闸绞关石柱,以及城门内深深的闸槽,令人可以窥知千斤闸的机关原理。中华门瓮城共有27个藏兵洞,它是如何分布的呢?在主城门下,我们可以看到在主城门的第二层有七个较大的藏兵洞,坐南朝北一字排开,其中中洞最大、面积约300平方米。一层的门洞两侧,各排列着三个较小的藏兵洞,在东西两侧的马道下,还各有7个较小的藏兵洞,这些大大小小的藏兵洞平时可供士兵休息和存放军用物资,战时可用于藏兵,共能藏兵3000人。士兵们可以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守城3个月之久,这种设施在我国其他城门中也极为罕见。登上主城门,走进最大的藏兵洞,面积约为300平方米,里面设置有城墙建造展览以及明代城砖的部分实物陈列。主城门第三层原为木结构的城楼,通高三层,高大壮观,可惜毁于1937年日本侵华战火中。历经战火沧桑的中华门瓮城在军事上是古城的一大屏障,对守护南京起着重要作用,也见证了南京的诸多历史: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和清军在此一次次激战;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徐绍桢指挥部队击溃了张勋率领的清军,为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奠定了基础。最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是抗日战争中的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国命党将领唐生智率领守军88师顶住了日军30多次进攻,60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用血肉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中华门南端潺潺流动的是外秦淮河,河上就是长干桥。这里就是古长干里,长干里地势高亢,雨花台陈于前,秦淮河卫其后,大江护其西,又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古代的军事要塞越城就位于此。范蠡之所以选择在此筑越城,就是看到这块地方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人员密集,同时,这里有山水卫护,攻守皆宜。秦、汉、六朝时期,长干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唐代大诗人李白著名的《长干行》诗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的典故就出自于此。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大报恩寺塔也与中华门相距不远,原为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生母碽妃所建,通体为琉璃构成,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15年重新修建的大报恩寺塔。新复建的沈万三故居,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古朴而富有韵味。在周边还有雨花台景区、镇淮桥等诸多景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往一游。为了更好地展示城墙主题文化,2021年12月28日,南京城墙博物馆开放试运营。新的南京城墙博物馆位于城南秦淮区老门东地区的边营1号,毗邻中华门瓮城,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基本陈列围绕“旷世城垣”的主题,展示、展览各类精品文物2000多件套,一方面展示南京城墙的宏伟建制和深厚历史,另一方面综合展现建国以来对城墙保护、修缮的相关成就。作为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建设南京城墙博物馆,自然少不了城墙元素。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率领设计团队以当代建筑语汇,将中华门瓮城的马道、平台等建筑元素加以提炼,实现了古城墙与新展馆之间的和谐交融、古今呼应。在设计理念上将折板造型的屋面和宽敞的广场绿地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采用半透明的玻璃幕墙作为外立面,让博物馆消隐自身的建筑体量,与周边的古城风貌融为一体。现在我们可以从博物馆外部沿着三段斜坡式马道登上屋顶的观景平台,一览周围古城墙、秦淮河、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