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讲解词:南京栖霞寺讲解词

文摘   旅游   2024-11-27 19:24   江苏  

栖霞山风景区导游词

栖霞山导游词

一、栖霞山风景区概况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栖霞胜境”参观游览。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北临长江,占地面积10.19平方公里。主峰为中峰翔峰,又名三茅峰,海拔286米,因峰形如伞,古代称“伞山”;东峰形似卧龙,西峰状若伏虎,故称“龙山”“虎山”。栖霞山紧邻长江,气候湿润,山中盛产野参、当归、首乌、茯苓、甘草等中草药,有滋养摄生(即养生)之效。葛玄、葛洪、陶弘景、李时珍都曾于山中采集药草,因此古代栖霞山又称“摄山”。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作为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及众多名人都和栖霞山颇有渊源。古时,秦始皇在此临江顾盼,让栖霞山在中国史册上首次显赫;而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到栖霞山的举动,更是为栖霞山赢得了“第一金陵明秀山”的美名。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于1923年10月在栖霞山寻找到了乡村教育的曙光。当代,以一首《乡愁》而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更是与栖霞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美丽的栖霞山孕育了余老最初的灵气。此外,还有明僧绍、鉴真等高僧,李白、葛洪、李时珍、陆羽等名士,革命领袖孙中山,地质学家李四光等都曾与栖霞山结缘。

栖霞山不仅是南京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在江南乃至中国的文化版图上同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份荣耀来自于“三论宗”的祖庭栖霞寺,来自于南朝石刻千佛岩、隋代名构舍利塔,还来自于让其享有了“秋栖霞”美誉的枫叶流丹、层林尽染。

栖霞山的美静谧而厚重,当然也不缺乏红枫般的热情。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领略这栖霞之美吧。

二、景区入口——牌楼

各位游客,前方的石牌楼是整个栖霞山风景区的入口。牌楼为四柱三门式,斗拱翘檐,青瓦压脊,整个建筑巍峨壮美,古朴庄重。其正中坊额“栖霞山”三字为乾隆御笔。穿过牌楼,进入景区,我们首先要带领大家参观的便是有着“三论祖庭,法师摇篮”之称的栖霞寺。

三、栖霞寺

栖霞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寺院之一。寺院位于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南京风景最佳处。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也是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汉传佛教主要有八个大乘宗派和两个小乘宗派。其中大乘的八个宗派流传比较广,影响比较大,依次是:三论宗、禅宗、律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而这八宗之首——三论宗的发源地就在我们栖霞寺。栖霞寺在唐代时称功德寺,因其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1983年4月,栖霞寺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的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创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接下去,请各位游客随我步入寺庙,开启一段佛教文化之旅。

【牌坊】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牌坊,是栖霞古寺的主入口。牌坊建于2016年,为四柱三开间样式,由花岗岩建造而成。牌坊额坊上的“栖霞禅寺”四个鎏金大字,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

明间柱上镌刻的是栖霞寺住持茗山法师题写的楹联:“千佛名蓝朗公说法宗三论,六朝胜迹仰祖印心属二伽(qié)”。各位游客,对联中提及的三论宗,是中国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祖庭为西安草堂寺、南京栖霞寺。因据印度龙树《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 《百论》三部论典创宗而得名。又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称空宗法性宗。对联中的朗公指的是南朝齐、梁时期的三论学僧——僧朗,他是新三论学派之鼻祖,高句丽辽东城人,又称道朗、大朗法师,摄山大师。曾跟随法度学习经论,尤精于华严、三论之学。僧朗历住摄山栖霞寺、钟山草堂寺弘法。梁天监十一年(512年),武帝仰其德风,敕僧诠、僧怀等赴栖霞山,从僧朗师学三论,后仅僧诠一人嗣师之法。那仰祖是谁呢?仰祖指的是宗仰禅师,宗仰是临济宗的第44代传人,他精通英,日、梵的文字,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托迹空门的爱国志士,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教育家,曾为栖霞寺的重振殚精竭虑、披荆斩棘。整个对联的意思是说,栖霞寺是千年名寺,南北朝时期僧人僧朗法师所弘扬的佛法三论令后人世代推崇,同时栖霞寺也是六朝的名胜古迹,宗仰禅师的印心深深契合佛祖的最高法要——二卷《楞伽经》,其修行境界更让人仰慕。整个盈联22个字道出了栖霞古寺的悠远历史及其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次间柱上镌刻的是由雪烦法师撰文、圆霖法师书写的对联:“隋塔唐碑留胜迹,龙盘虎踞护名蓝”。这幅对联与明间对联巧妙呼应,点出寺内最具历史的景点和栖霞寺所在的风水之地,又以“留”“护”二字衬托了栖霞寺的重要地位。

【哼哈殿】

各位游客,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建筑是栖霞寺的山门——哼哈殿,也称为金刚殿。哼哈殿为单檐歇山五开间结构。屋檐下面这块“摄山栖霞寺”匾额是集乾隆爷御笔而成,中门两侧楹联“栖山观自在,霞水乐长安”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所题,寓意将快乐自在之心寄于栖霞山水之间。两侧门上写着“登菩提道,入般若门”,寓意道在脚下,佛在心中,入了山门就是入佛国净土。

殿内两尊塑像是哼哈二将,他们是专司守护寺门的金刚力士。哼哈二将,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尊塑像,其形象仿自栖霞寺后舍利塔上金刚力士像,头戴宝冠,上身半裸,体魄健壮,神态威严,手执法器,作打击之势,守卫佛国净土。哼哈二将威武雄壮,把守山门,保卫着佛国与佛法的庄严与神圣。

■知识储备

山门: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是寺院的一般称呼。过去的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故名“山门”或“山号”。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它象征着“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三门常盖成殿堂式,或至少将中间一座盖成殿堂,所以叫“三门殿”或“山门殿”。

金刚力士:山门殿中常塑金刚力士像。金刚力士在佛教中叫那罗延(Nryana),乃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又作那罗延天,意译为坚固力士、金刚力士。或谓其为帝释天之力士,亦被视为毗湿奴之异名。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是守护四极的天神,女娲补天后,天地为了不让四极折断,派了四名金刚力士守卫,世称“四大金刚”。

【三论宗文化园】

各位游客,我们左前方现在看到的是霜红苑。2017年,栖霞山景区在苑内设计了以三论宗为主题的“三论宗文化园”。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园,去感受一下这三论大义。

1.十僧学法

大家请看,这边的十尊铜像,讲述的是十僧学法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寺院入口牌坊对联上的僧朗吗?僧朗在摄山栖霞寺弘讲三论,使三论宗在南方得以弘传,因而被推为三论宗在中国传承之第三祖。梁武帝敬重僧朗的学识和修行,乃于天监十一年(521年),派遣僧怀、慧令、智寂、僧诠等十人到摄山,师从僧朗研习三论大义,其中唯僧诠得其法要,继承僧朗之法统,成为三论宗在中国传承之第四祖。我们眼前的这十尊铜像,正是当年梁武帝派遣的十位僧人。这些铜像高约 2米,重约 200 公斤,大家看,他们或手持经卷,或身背行囊,或手持法器,又或不言不语,似乎感觉在低头沉思,又仿佛是在寻找脚下的道路,感叹寻法的不易和传法的艰难。十尊铜像再现了“十僧学法”的崇高境界。

2.吉藏法师

这位便是中国隋代三论宗的集大成者——吉藏。吉藏俗姓安,西域安息人,先世避仇移居南海,住在交广(今越南、广西)一带,后迁居金陵而生吉藏。幼年时,父亲带他去见真谛,真谛为他取名吉藏。

吉藏的学说源于摄山学系。摄山自梁僧朗、陈僧诠相继,成为江南三论宗的发祥地。僧诠门下最杰出的有兴皇寺法朗、摄山栖霞寺慧布、长干寺慧辩和禅众寺慧勇,尤以法朗为最著名。吉藏从法朗受业,深究“三论”和“涅盘”,并广弘这些经论,其学问授受的渊源由此可见。

吉藏一生的学说有三变,最初宗承他的本师法朗的学说,深究三论和“涅盘”;继而摄取天台宗的《法华玄义》;最后倾其全力于三论的阐扬,著作《三论玄义》,树立了自己的宗要。在他以前的所谓“古三论”,具有代表性的有罗什门下僧肇、道融的《关内义》,有僧朗、僧诠、法朗三世相承的《山门义》,到了吉藏集三论教义之大成,因此他的三论学说被称为“新三论”。

■知识储备

真谛:真谛,印度优禅尼国人,精通大乘佛教。在南北朝梁武帝时,真谛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乘船来到梁都建康,在准备开始译经之时,爆发了“侯景之乱”,于是他辗转到浙江富春,才开始译经。之后,真谛又多次迁移,虽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但始终坚持译经,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

3.三论宗法坛

各位游客,大家看眼前的这尊金色雕塑像什么?对的,像一朵金色圣莲。莲花是佛教圣物,在佛教中是清净、圣洁、吉祥象征。这个雕像是铜塑三论宗法坛,坛高 9.9 米,花瓣之上镌刻有栖霞寺主持隆相、灵谷寺主持传静、清凉寺主持理海等所书的九段经文,同时还有《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的部分经文。神圣的经文诉说着三论宗的前世今生,金色的法坛也让这文化之园显得更为庄严殊胜。

【彩虹明镜】

各位游客,在我们右手边看到的是“彩虹明镜”。“彩虹明镜”是彩虹桥与明镜湖的合称。根据《摄山志》记载:山上有流泉散漫无归,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始凿为池。所以明镜湖最早是桃花涧水的汇集地。明镜湖水澄碧,光可照人。湖上有六角亭,以状若彩虹的曲桥相连。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皇帝临幸此地,赐名“彩虹明镜”。

彩虹桥于清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战火。此后,桥、亭又经多次修葺。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是1992年复建的。明镜湖近似正方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湖边“彩虹明镜”的四字竖碑,系南京知名书法家尉天池题写。背面刻有《复建明镜湖碑记》,记述了明镜湖水枯桥断的时间、原因以及复建经过等。湖上建有彩虹亭,六角飞檐,亭上曾有“彩虹亭”三个大字,为当代高僧茗山法师于1991年题写。亭柱上有楹联一副:“满天星斗落明镜,十地圣贤来摄山”,为遵义田光烈撰书。现在的明镜湖,湖水澄碧,恰似明镜;彩虹曲桥,贯通其间,栖霞山色倒映在明镜湖水中,美不胜收。

【寂然法师像】

各位游客,这边山坡上矗立着的这尊铜像塑造的是寂然法师。

寂然法师于弱冠之年,在江苏东台寿圣寺出家。1921年来栖霞,后担任监院法师,在山中尽心竭力修建殿堂,综理寺务。数年间,各处殿堂房舍便相继落成,殿宇巍峨。同时,他还创办律学院,培育僧才。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清华日军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寂然法师留守栖霞,得大本、志开两位法师建议与协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达四个月之久,救护难民两万三千余人,难民多的时候,连千佛岩上的石窟、佛龛都住满了人。寂然法师还掩护廖耀湘等抗战将领脱险,把廖耀湘安全送到江北的抗日大军中。1939年,寂然法师终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中年早逝。寂然法师一生爱国护教,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佛法慈悲,实为佛门楷模。为缅怀寂然法师懿德,弘扬其爱国情操,栖霞寺于2005年建造了法师铜像供后人敬仰,也希冀寂然法师的慈悲精神长存,在此默佑苍生。

【钟楼、鼓楼】

走过明镜湖,我们看到寺前分立两侧的便是钟楼和鼓楼。寺院中一般都有钟楼和鼓楼,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通常与鼓楼分居伽蓝之两翼。寺院早晚叩钟一百零八响,寓意众生能脱离一百零八种烦恼,又因钟声能令三恶道众生暂息其苦,故寺院僧众不吝慈悲,早晚叩钟。钟楼下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寓意地狱救苦,度化众生。

寺院内的鼓楼是悬挂鼓之建筑物,其位置在大殿或讲堂之右,因与钟楼相对望,故自古有“左钟右鼓”之称。鼓置于鼓楼最顶之处,法会之时,为僧俗集会之报时器具。有高僧大德莅临寺院时,钟鼓齐鸣,以表示尊重、恭敬。鼓有时也用来比喻佛陀所说的法,佛法能令众生折伏如魔军般的烦恼,恰如两军作战,击鼓以令军士进击敌阵。鼓楼下面供奉的是大功德天。

大家看,栖霞寺的钟楼高16米,单檐歇山重楼式,是为迎接21世纪“千禧年”而建,由东南大学杨德安教授设计,1999年竣工。钟楼门前楹柱上有两幅对联,一副是林散之先生所书:“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一副为茗山法师所题:“积德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两者均为历经世事沧桑之后的人生感悟,发人深省。

钟楼一层供奉着一尊来自台湾的樟木髹金地藏王菩萨像,头戴毗卢冠,身披天衣。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地藏菩萨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即“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而供奉于钟楼,并且成为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钟楼二楼悬挂着由南京晨光集团铸造的青铜大钟一口,重达六吨。自2000年起,栖霞古寺每年元旦前夕都会举办迎新年撞钟祈福活动,活动极受欢迎,人数多时可达数万。

鼓楼建于2003年,其规制与钟楼相同。楼内置大鼓一面,重约400公斤。鼓楼一层供奉的是大功德天。大功德天本为婆罗门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被称为吉祥女神、幸福女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梵文音译“摩诃室利”,“摩诃”意为“大”,“室利”有二义:功德和吉祥。佛教传说她是毗沙门天王之妹,因毗沙门兼任婆罗门的财神,所以她也是财富女神。大家看,我们眼前的大功德天,容颜端正,双目修长,面部神情宁静,头上佩戴装饰着璎珞的天冠,一副雍容华贵的后妃装扮。她左手捻如意珠,右手施无畏印。背后有七宝山,顶上现五色云,云上一六牙白象,象鼻绞动一玛瑙宝瓶,瓶中倾出各种宝物。左右两边为大功德天的侍者。此外,还有老年胡人装束的咒师跪于大功德天前,手把长柄香炉,为其念咒,令宝瓶出宝。

钟楼与鼓楼分立寺前,晨钟暮鼓,为古刹更平添了一份庄严和古朴。

【庙前广场】

月牙池→受降井→明征君碑→江总碑→重建摄山栖霞寺记碑

1.月牙池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栖霞寺的庙前广场。位于钟鼓楼东侧面的月牙池其实就是寺院中的常见的放生池。池中碧水清冽,鱼龟嬉戏。《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因此放生池是许多佛寺中都有的一个设施,一般为人工开凿的池塘。为体现“慈悲为怀,体念众生”,信徒将各种水生动物如鱼、龟等放养在这里,放一次生就积一次德,象征“吉祥云集,万德庄严”的意义。

2.经幢

前方我们看到的是佛乘宝典经幢。在《法华经》中佛曾开示“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此深经,绝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 然而却极少有人知道《法华经》其实是《法华三部经》,即《大乘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微妙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因《大乘妙法莲华经》仅仅是半部经,而唯一可称为佛乘宝典的《微妙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和《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因无人能懂,已经失传一千余年。后佛乘宝典重现世间流通,十方佛子激动不已,为让佛乘宝典永远住世,十方佛子发愿兴建佛乘宝典经幢,以无上恭敬之心恭敬供养此诸佛秘要宝藏。

2017年5月3日上午9时,栖霞寺举行盛大的佛乘宝典经幢安立仪式,佛门弟子在这一天共同瞻仰这尊唯一称为佛乘宝典的《微妙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和《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经幢,当天有近千人朝拜佛乘宝典仪式并有缘聆听大善智师关于《法华三经》的慈悲开示。

3.受降井(该井与佛教主题无关,不建议讲解。如果是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放入该部分内容)

各位游客,这口井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受降井。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呢?

1945年日军投降后,在南京缴械投降的日军有几万人之多。据史料记载,在南京接收日军投降工作的,是国民党最精锐的美械部队—新六军。1945年9月时任中国战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下令在栖霞地区的日军分别在中方指定的地点—汤山、仙鹤门、栖霞镇等地集中,分批缴交武器。缴械后的日俘被集中在汤山、栖霞等地以及南京光华门外的工兵学校、兴中门(即仪凤门)内外的兵站宿舍内进行管理。有一批日本战俘、日本侨民就被安置在栖霞镇上。由于人多,吃水成了困难,就在栖霞寺前面挖了这口井。井因此被老百姓称为“受降井”。

“受降井”的存在,记录了日军侵华的不争事实,同时也见证了栖霞镇安置日军战俘的历史。

4.明征君碑

井旁的这块碑刻称为明征君碑,这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而又神奇的碑刻。

说它历史悠久,到底有多久?明征君碑是唐代为纪念和赞颂明僧绍舍宅为寺的义举而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僧绍是什么人呢?明僧绍是南朝名士,出生于山东平原郡一个有信佛传统的世族家庭。他有很高的儒学修养。最初,他在长广郡(今山东青岛)一带聚徒讲学。后到建康,定居摄山,修筑栖霞精舍。自宋至齐,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世称“征君”“隐君”。公元483年明僧绍去世,舍宅为寺。永明七年(489年),法度禅师以栖霞精舍为基础,正式创立了栖霞寺。明僧绍的五世孙明崇俨是唐高宗宠臣,为纪念先祖向高宗求立此碑。

下面和大家一起欣赏这块碑刻的文化造诣。大家请看,此碑的碑文为唐高宗李治亲自撰拟,由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碑额篆书出自于著名书法家,朝散大夫王知敬之手。碑阴“栖霞”二字,相传为唐高宗李治的御笔。碑身正文为行书,共33行、2376个字,追述了明僧绍当年信奉佛教,隐居摄山,婉谢皇帝征召的过程,同时也讲到了齐、梁二代在摄山营造佛像等史实。整个碑刻仅缺13个字,字迹清晰可辨,是全国现存唐碑当中的罕见珍品,也是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唐代碑刻。

了解完这块碑刻的历史与文化,大家一定好奇,这块碑刻的神奇之处在哪?大家仔细看,该碑的碑面上有许多豆粒状的白色斑纹,恰如朵朵含苞欲放的梅花,栖霞寺历代僧人都称其为“梅花石”。经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专家吴顺实教授考证,碑材属于沉积岩类的“海百合茎石灰岩”,地质学界称其为“栖霞灰岩”。其实这朵朵梅花是动物海百合茎的化石和中国孔珊瑚化石,距今已经有2.8亿年时间。有游客知道什么是“海百合”吗?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海百合在死亡以后,它的钙质茎、萼很容易保存下来成为化石,如果它们恰好生活在特别平静的海底,死亡以后,它们的姿态就会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这种环境比较苛刻,所以这样的化石十分珍贵,不仅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也逐渐成为化石收藏家的珍品,被当作工艺品摆放。经过观察,碑的正面有海百合茎化石有22000多个,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所以,明征君碑作为南京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不仅是文物古迹之珍品,更是地质界化石标本之瑰宝。

5.江总碑

大家接下去再去对面亭中看看。“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这是出自唐朝诗人苗发的诗句。那这个江总是何许人呢?

江总(519年—594年),字总持,今河南兰考人。出身高门,有文才,深受梁武帝赏识。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方被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陈亡后,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在扬州去世。江总是梁陈宫体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曾多次到栖霞山,与栖霞寺僧关系密切,江总写栖霞寺的诗作颇多,著有《游虎穴寺》《再游栖霞寺言志》《入摄山栖霞寺》《游栖霞寺并序》等诗多首。

陈祯明二年(588年)十一月十七日江总再次游栖霞山。同年,栖霞寺里竖起了“江总碑”。经文物专家考证,“江总碑”是我国唯一的南朝陈代碑刻,比与之相对的唐明征君碑(676年)还要早88年,也是栖霞寺建寺以来最早的石碑。然而,此碑命运多舛,立世约250年,便惨遭劫难。唐会昌年间,一场灭佛运动席卷全国,武宗皇帝下令尽毁国内佛寺四万六千余所、造像约三十万躯,江总碑也在劫难逃。明代有一拓宋代重刻之全文本,上有文字显示:“此碑经唐会昌毁废”,江总碑从此没了音讯。宋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栖霞禅寺主僧契先购石,依照样本书写碑文,于康定元年三月十七日竖了一块新的江总碑,但这块立了约800年的石碑,又毁于咸丰年间的战火之中,同治七年(1868年)一江苏句容人曾在石埠桥道上得片石,仅存六行,凡二十七字。又有一块碑石碎片,有一百多字,由于石块太重,无法携带,只好作罢。光绪二年(1876年)此人再到石埠桥访石,得知石块已经被当作废石运到江北修堤。

2000年的一天,南京市博物馆在对千佛岩三圣殿前作考古勘探时,意外的发现了一块残碑,经鉴定,此碑正是立于陈祯明二年(588年)的江总碑原碑,该残碑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内。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块江总碑于2014年年初重立,是在宋代江总碑的基础上进行复制的碑文,有碑额及雕龙之形象,碑额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言恭达所撰。同时还复建了碑亭。

我们再一起走近,看看碑上究竟写了什么呢?碑文记录了南齐永明年间,明僧绍舍宅为寺及齐梁期间开凿千佛岩的故事和传说,此碑的内容与明征君碑中所描述的内容基本相同。

6.重建摄山栖霞寺记碑

在江总碑后方的这方碑刻是“重建摄山栖霞寺记碑”。1979年11月,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栖霞寺,就恢复开放栖霞寺提出指导意见,千年古刹遂得以大规模修缮,殿堂重整,佛像重塑,旧观尽复,数十名僧人亦重返寺庙。1979年冬日,在栖霞寺恢复开放之际,赵朴初撰写《重修栖霞寺记》,记录下重修栖霞寺的过程。这篇《重修栖霞寺记》最后刻以石碑之上,保留下来,让后人永远铭记栖霞寺创建后的沧桑历史。

【弥勒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栖霞寺弥勒殿。一般的寺院供奉弥勒与四天王的殿堂都叫做天王殿,但栖霞寺称为弥勒殿。据传说是因为清朝末年栖霞的弥勒佛屡屡显灵,救苦救难,因此弥勒佛在栖霞倍受尊崇,人们便将天王殿改称弥勒殿。

大家请抬头看,弥勒殿中门石匾上书“栖霞古寺”四个字,这是由民国抗日降临廖耀湘所题。弥勒殿大门左右各有一座青铜象门兽,高2.7米,为南京德基集团于2003年捐制。铜象造型丰满,雕工精细,象鼻上各卷持一枚如意,象身上驮有仰覆莲,上置宝瓶一尊,喻意:太平(瓶)有相(象)。巧合的是,栖霞寺的大门是面朝西面,不远处就是南北象山,九乡河水川流而过,风水极好,被人们称为“两象把门”。

请各位随我走进殿门吧。迎面我们看到的是一尊弥勒佛坐像。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随释迦牟尼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先行入灭,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是未来佛,居住在兜率天宫。弥勒信仰在中国经历了世俗化与民族化的过程。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了长期流传和普遍接受的中国弥勒佛。佛龛两侧有一副楹联:“深妙圆融笑纳天下事,慈悲大度乐助世间人”,与那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弥勒殿的两侧供奉着四大天王,他们是佛国声名显赫的护法神王。据佛经讲,四大天王的任务是各自护持一方世界,即居于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罗洲。他们全是一副中国武将,打扮的威风凛凛。关于四大天王的形象,民间往往用“风调雨顺”来解释,事实上并不十分妥帖。我们今天看看四大天王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

首先看,东方持国天王,名叫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持国的意思是主持一国的事务。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一份职责。持国天王教导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慈悲为怀,尽心尽力,尽心尽责。法器琵琶表明持国天王喜欢要用音乐来教化众生,提醒大众,生活和修行要像弹琵琶那样,张弛有度。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说做事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中正调和。

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增长的意思是指修学佛法要天天增上,我们的善根要天天增长,德行要天天增长,学问、智慧、才艺和能力,也要天天增长。法器宝剑一方面寓意佛法的智慧如同宝剑一样锋利,可以斩断一切无明与烦恼,另一方面寓意佛弟子要用智慧来护持佛法。

西方广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右手捉龙,左手持珠。广目的意思是以天眼观察世界,护持众生。广目天王右手缠龙,左手拿着宝珠,意思是说龙有多种变化,表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变化无常、变化多端。我们要把它们通通都观察清楚了,才能应对自如。同时,无论世事无常多变,内心是平静不动的,就如摩尼宝珠一样。

北方多闻天王,名叫毗沙门,身金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宝幡),左手握银鼠。多闻的意思是精通佛法,以福德闻名四方。法器宝伞的意思是,千变万化的世界,有种种的污染,宝伞可以用以防止不被污染。它代表我们在广学多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的染污。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四大天王手中所持器物均不完整。据说是由于四大天王的法力武功都非常高强,所以未来佛在给他们颁发兵器也是法器的时候就留了一手。给他们颁发的是无弦琴、无鞘剑、无爪龙、无骨伞,以便他们既能够维护佛教道场的安宁和保卫未来佛,又能被未来佛所控制。

弥勒佛佛龛背后神龛中站立的是威武的韦驮将军,韦驮是寺院的护法神,相当于现在单位的保卫人员。有楹联称:“金刚体童子心三洲感应,菩提智解脱德六时吉祥”,说的就是韦驮将军为寺院护法的神圣职责。栖霞古寺的这位韦驮将军双手合十,降魔杵横于腕上。从造型姿势上可以知道栖霞寺是一座十方丛林,即行脚僧途经此地可以挂单投宿。

■知识储备

弥勒信仰:弥勒信仰主要包括上生信仰与下生信仰两种。上生信仰,即世人只要持戒修禅、积累功德,或称念弥勒名字,死后即可往生弥勒净土。进入弥勒净土不仅可以不入轮回,还可以常听弥勒讲经说法,将来与弥勒一同下生世间,解脱成道。下生信仰,即弥勒下生之后,百姓不仅生活幸福,还有受度解脱的机会。尽管佛经明文规定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才会下生,但对于在苦难之中饱受煎熬的众生却急盼弥勒早日来临,因而下生信仰很快便取代了早期流行的上生信仰,成为弥勒信仰的主流。

韦陀:韦驮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佛教护法神。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槃时,捷疾鬼把佛的舍利抢走,韦驮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院中供奉韦驮,称为韦驮菩萨,与大肚弥勒背靠背,中隔板壁。他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僧人。其形象为:作中国青年武将状,白脸或金脸,顶盔擐甲,手持金刚杵,也叫“降魔杵”,中国小说中大力武将如哼哈二将用之,力大无比的武侠如《三侠剑》中的孟金龙、贾明亦用之,佛殿镇山门的金刚也用之,是中国化的杵。韦驮菩萨的降魔杵的方向传递着不同的信息:①双手合十,横抱杵式——此寺院为十方丛林,可以接受任何来往僧侣挂单,亦可讨长单亲近常住。②单手竖持,杵靠肩式——此寺院为普通丛林,按寺院的需要接受僧侣挂单,亦可讨长单亲近常住。③单手拄杵,杵着地式——此寺院为子孙丛林,可挂单三天,不能亲近常住。④双手拄杵,杵着地式——此寺院为小庙,或小子孙庙,不接待任何来往僧侣的打扰。

【祖堂、客堂】

各位游客,前方在我们左手边是祖堂,右边是客堂。

我们先去祖堂参观。所谓的祖堂便是佛教祀祖师之堂。我们栖霞寺祖堂内供奉的便是栖霞寺历代祖师的牌位。

这块牌位写着的“法度禅师”就是我们栖霞寺的开山祖师。刘宋末年(479年),法度禅师来到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在摄山讲授《无量寿经》,明僧绍与法度禅师友善,有师友之谊。在法度禅师的影响下,明僧绍舍宅礼佛,名曰“栖霞精舍”,并请法度主持。

僧朗游于法度门下,继承了法度的栖霞寺法席,从此也开始了三论宗的传承。三论宗在栖霞山的传承为僧朗——僧诠——法朗——吉藏。我们前面在讲三论宗文化园的时候,就提到过,梁武帝派出十位僧人向僧朗学习三论大义,其中仅僧诠学有成就。僧诠一生只讲三论,始终隐居摄山,门下有法朗、智辩、慧勇和慧布四人,并称“诠公四友”。僧朗的摄山三论之学,也是到法朗时才真正在佛学界产生巨大影响。因三论宗是摄山栖霞寺弘扬光大,故而海内外称栖霞寺为三论宗祖庭。

下面我去对面的二层小楼,也就是客堂参观。客堂是接待来宾和接洽佛事的场所,也是供奉伽蓝菩萨的殿堂。步入客堂,只见堂内中柱上有副楹联:“有僧皆佛印,无客不东坡”,为茗山法师所题,意思是说寺中高僧辈出,来访者不乏高贤,正如历史上的苏东坡和佛印。苏东坡和佛印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禅机公案。传说宋朝苏东坡为居士,在江北瓜州(今镇江)为官,自认为修持有道,于是作一小偈:“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遣书童送给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佛印便在偈子后面写了一个“放屁”二字,交书童带回,苏东坡一见就急了,当下便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佛印哈哈大笑说:“哦!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羞愧不已,传为笑谈。客堂正中神龛内供奉着关羽塑像。关羽为三国蜀汉大将,后世民间将其作为神灵来信仰。隋唐以后,佛教寺院因其影响广泛,也将关羽当作崇拜的神,称为“伽蓝菩萨”,一般供在伽蓝殿。关羽也是唯一被“儒释道”三家共同供奉的人物。

【玉佛楼】

游客朋友们,祖堂旁边的这座建筑是玉佛楼。“玉佛楼”建于1987年,匾额为赵朴初题定,黑底金字。楼内正中结伽趺坐的玉佛,高60英寸(1.524米),它是由佛光山星云大师敬献的。玉佛左右分别为药师如来佛和阿弥陀佛。进门的左侧墙壁上悬挂着“佛成道在鹿野说法度生图--从度五比丘至涅相”等共计19幅图,另有一幅“四处纪念之地(即佛祖诞生之地、领悟四圣谛之道地、初次布道之地、涅之地)图”;进门右侧墙壁上悬挂着“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这些图片是美国洛杉矶西来寺捐赠的。

目前,玉佛楼二楼为栖霞文化展厅,展示了栖霞寺创立、发展的全过程。请各位随我登楼参观。

入展厅,我们首先来到的是第一展厅,展厅主题为栖霞寺总览。在展墙上看到的是前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栖霞寺自南齐永明年间创立,经历全国首届僧伽培训班的创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分院的成立、佛顶真骨舍利重光大典的举行等重大事件之后,一步步走向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们往左手走,前方展墙上是历代名人志士在游览栖霞山之后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第一幅是唐朝诗人张翚所作的《游栖霞寺》。这首诗是记载诗人游览金陵栖霞寺的所见所闻所感,全诗开篇用“跻险”“幽林”“翠微”三个词,即点出栖霞古寺所处之地的幽寂。第二幅和第三幅分别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和皮日休在游览栖霞寺时所作的《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和《游栖霞寺》。最后一幅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到栖霞山时写下的赞誉栖霞山美景的诗《游栖霞山》。这首诗的开篇,乾隆直接称赞栖霞山为金陵诸山之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栖霞山的喜爱,接下来赞美栖霞山的景色。诗中可见,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紫峰阁,后将其列为“栖霞十景”之一。诗中所写的白鹿泉离紫峰阁不远,二者可谓相映生辉。也是自该诗之后,栖霞山从此被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

大家再看,我们右手边展墙上展示的是栖霞寺历代主持的情况。栖霞寺自萧齐时明僧绍、法度禅师建寺,再由僧朗至吉藏大师创立三论宗,成为三论宗祖庭,期间多次奉诏修建,几经沧桑,几经衰替。经过多方考证,搜集资料,终于大体梳理出栖霞寺历代主持情况,从而可供后人铭记先祖。

第二展厅为栖霞古寺变迁,重点介绍了栖霞寺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栖霞寺自南齐明僧绍舍宅为寺开始,梁时成为三论宗的道场,陈时后主与宠臣江总钟情栖霞寺,隋时建舍利塔,唐时改功德寺,宋时更名为普云寺和虎穴寺,明时被赐金缕袈裟,清时乾隆皇帝五次驻跸栖霞行宫,并御赐镇寺之宝。

往前走,现在我将带大家去看这件乾隆御赐的栖霞寺镇寺之宝——紫衣金龙袈裟。据栖霞寺的法师讲述,关于这件紫衣金龙袈裟,在寺志上也没有记载,可能以前也只是一代代秘密相传。这件袈裟是1949年栖霞寺的志开法师秘密嘱咐达道法师带往香港的,后来的僧人也不知道以前栖霞寺还有这么一件宝贝。达道法师是栖霞寺下院香港鹿野苑住持,是南京人。达道法师示寂前,特意嘱咐侄女将这件御赐镇寺袈裟重新送回栖霞寺。60多年,他一直悄悄地珍藏,从未对外公开展示。在达道法师的荼毗法会上,达道法师的侄女捧出这件紫衣袈裟,表示将完成法师遗愿,让它重回栖霞寺。

大家看,整个袈裟长2.3米,宽1.1米,整体呈紫色,四周有八条金龙盘旋,两两相对,中间又有125条金龙,或抬头吐气、气贯山河,或腾云盘旋、神态各异,非常气派。这些金龙都是五爪龙,俗称“金龙袈裟”,为皇家御用。整个袈裟共绣有134条龙,栩栩如生。金龙四周还伴有祥云起舞。金龙和祥云以及上面的图案都是用金线绣制而成的,彰显出皇家威严和袈裟的珍贵。透过玻璃罩的侧面,大家可以在袈裟的背面看到“清乾隆帝五幸栖霞行宫御赐金龙袈裟永镇山门”的字样。这也再次显示了袈裟的弥足珍贵。

最后一个展厅为爱国护教。其中包括,1937年寂然法师以博大的胸怀收留了南京城陷之时2万多的难民;寺院举行的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中国佛学院栖霞分院的成立;栖霞寺的积极对外交流活动;栖霞寺举行的各项慈善活动等。栖霞僧人以满腔的爱国之情诠释了佛教的真谛。

【毗卢宝殿】

出了弥勒殿,各位游客,在我们眼前矗立着的是宏伟庄严的毗卢宝殿。宝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五开间,是明清建筑的典范之作。整个殿高25米,建筑面积680平方。大殿上层檐口之下,高挂一方巨匾,上有“毗卢宝殿”四字,为民国时期江苏盐督汪嘉堂所题

进入殿堂,迎面高大的须弥座上端坐着的是毗卢遮那佛,他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阶层的佛。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两部曼荼罗中,大日如来都是居于中央位置,他统率着全部佛和菩萨,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报身和化身;分别用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来象征。毗卢遮那佛是大日如来的法身佛。大家看,佛像高5米,连同须弥座高达8.6米,通身髹金,端坐在千叶宝莲台之上,头戴毗卢冠,手结智拳印,面容饱满宁静,妙相庄严。梵天、帝释两位天王分别手持香炉、莲花,分立在毗卢遮那佛的两旁。佛像身后的屏墙上密布着千余尊一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像,呈现出“千佛绕毗卢”的佛国胜境,更显庄严肃穆。

大殿后檐墙前安放着两座髹金大佛龛,精致华丽。这两座佛龛非一般民间寺院所能拥有,原系北京紫禁城慈宁宫大佛堂的皇家御用之物,1979年运至栖霞寺供奉。北侧佛龛内供奉的是石刻观世音,南侧佛龛里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像。

毗卢遮那佛身后屏墙背后,塑有“五十三参”群塑,表现的是善财童子参访53位佛学大家的故事,历经文殊到普贤共53处。画面定格在第27处,参访紫竹林中观自在菩萨,俗称海岛观音。大家看,观音菩萨足踏金龙,手执净瓶,从容自若。左侧善财,双手合十,神态恭谨,右侧龙女,手捧宝珠,温和娴静,他们身后的山崖洞壁之间巧妙地安置了53尊小型彩塑的菩萨像。再看观音菩萨足下,波涛澎湃,头顶祥云飞舞,将这组群雕像衬托得热闹生动。

出大殿后门,大家回头,可见门额上书:“度一切苦厄”,为当代著名女书法家萧娴的亲笔。两侧对联为:“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这两句是表现佛家至高境界的偈语。前一句说,月如佛性,千江则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一位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会有佛性。后面一句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做是佛心,云则是物欲、是烦恼。烦恼、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知识储备

大梵天和帝释天:毗卢佛两边侍立的护法神分别是梵天、帝释,他们在佛教的护法神“二十诸天”中位居第一、第二。由此可见,毗卢遮那佛在佛教的地位崇高无比。

大梵天为初禅之王,是印度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创造天地之神、众生之父。也是佛教的护法神,为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一天王。大梵天王在天界中法力无边,地位尊崇。栖霞寺的大梵天手持香炉,表示请佛说法,即“请转法轮”之意。

帝释天是印度民间传说的世界之主,类似于我国道教之玉皇大帝。佛教传入中国后,其造像常为男生女相,帝释天为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天王,作为护法神,他往往手持宝盖,与大梵天随侍在释迦的左右。栖霞寺的帝释天手持莲花,表示供养佛陀,即“广修供养”之意。

佛教印相:佛教的像,很讲究手的刻画与塑造。佛像的手,有各种不同的姿势,佛教称之为“印相”或“印契”。各种印相有其特定的含意,这是识别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据。最常见的印相,有这么几种:

(1)施无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即布施“无所畏怖”给与众生的意思,这是佛陀为了救济众生,使他们能够安心所施予的印相。这种印相与说法时的印相通用,如在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即是此印相。

(2)施愿印:即伸手掌向外,指端下垂的手相。这是佛菩萨为应众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表示以普救众生的慈悲心施予的意思。

(3)禅定印:这是佛陀入禅定时所结的手印,在膝上仰左手,并仰右手于其上,两拇指的指头相接,又称为法界定印。

(4)触地印:即伸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又称为降魔印,这是佛陀成道时所结的印相。

(5)转法轮印:两手置于胸前,右掌与左掌相反,左右诸指轻触之相。

(5)智拳印:这是金刚界大日如来的专用印相,即二手相叉,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手屈食指,拇指按在食指上。

【方丈室、藏经楼】

入方丈门,沿廊阶而上,便是藏经楼,有经书数万卷,为全寺最高处。藏(zàng)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又称大藏(zàng)经。此处“藏经楼”匾额为萧娴所题。

藏经楼底层是法堂,遇有法会时,在堂中设高坛,也称狮子座,供宣讲佛法之用。平日里,这里作为住持和尚起居之所。

大家请看,堂内金柱上悬挂一副黑地髹金的楹联,这是赵朴初居士于1979年重修栖霞寺时所撰:“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时,朗公讲席弘三论;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鉴师行踪重千秋”,说的是法度大师在南朝开创栖霞寺,后继者僧朗大师曾经在此宣讲三论宗的教法,讲解精妙,感动得天降花雨;唐朝的鉴真和尚在第五次东渡失利之后,回归扬州,道经栖霞,曾挂锡三日;1963年,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等各界人士共同举行纪念鉴真和尚圆寂1200年盛大活动,日本佛教界以鉴真和尚雕像赍赠中国,奉安本寺,犹如鉴真大师分身回归故国,中日友好,海天一色。这副对联区区38字,文辞优美,典故众多,把栖霞寺最辉煌的历史事件都涵括在内,且书法精美,堪称绝妙佳作,可见赵朴初居士的文化修养之深厚。

法堂正中高悬一块金字红匾,上书“正法眼藏”四个隶书大字,笔力苍劲,为当代书法家章炳文(明子)所书。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正法眼藏”指的是佛的一种境界,只有到达这个境界,看到的世界才是完整的。匾下悬挂一幅白龙山人王震所绘的巨幅达摩祖师画像,高旷清奇,虽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将达摩祖师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左右两侧墙上悬挂的是汪嘉棠的篆书《吉祥咒》四条屏和民国知名画家常熟无诤居士俞忏生的《虬松图》四条屏。

法堂楼上即为藏经之处,正中精美的佛龛中供奉一尊释迦玉佛,用整块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玉色莹润细腻,雕刻精细,是不可多得的玉佛精品。楼内左右两壁前,放置10个楠木大柜,各有三米多高,每个柜子内按千字文的字序设72函匣,每函内置佛经10卷,外加4函40卷,这便是佛教史上最后一部官刻大藏经——乾隆版《大藏经》,世称“龙藏”。龙藏自刊刻完工以来,只印制了103部,颁赐京内外各大丛林,200余年来,历经太平天国与“文革”,所剩无几。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焚毁栖霞寺,片纸无存,历代收藏的经书字画与寺院同为灰烬。现存的龙藏是1959年中共江苏省委征用古林寺土地建造省委省政府机关大院时,拆毁古林寺,将寺内龙藏一部迁至栖霞寺安置,现为栖霞寺镇寺之宝。楼上梢间还藏有日本弘教书院所印《缩刷藏》及宗仰上人校刊的《频伽藏》各一部,都是佛门珍贵的宝典。

【法师摇篮】

各位游客,我们继续往前,前方就是被誉为“法师摇篮”的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原址。该院1983年成立,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任院长,栖霞寺主持茗山长老任第一副院长,第一届为僧伽培训班。两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为培育僧才,言传身教,鞠躬尽瘁,建院以来,近七百名毕业学生遍布了全国各地,成为当代佛门的精英骨干。

现在的栖霞山分院新址位于栖霞寺入口处,已初具规模,教室、斋堂、宿舍、厨房等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阅览室内各种佛学文献、文化知识的书籍、佛学研究著作与日俱增,更兼栖霞寺藏经楼珍藏的八千余册经、律、论等佛教典藉,足使学僧们漫游于知识的海洋中。栖霞山分院拥有强大的师资阵容,全院有十余名专职教师,更兼寺内茗山、圆湛、雪烦、养真、吉慧等法师亲临授课,赵朴初、刘大任等也多次作学术报告,外省市各院校的教授、专家也曾多次授课。近年来,部分佛学院毕业的年青法师也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增加了新的血液。

对于学僧,佛学院十分重视其文化、品性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入学者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核和各种文化知识的考试,择优录取。学院本着“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学修一体化”的要求,强调学僧必须重视修持,过严格的宗教丛林生活,保持佛家本色,经常参加寺内的水陆法会和受戒活动,自戒自警、严格戒律、坚持信仰、勤奋学习。为了提高学僧与寺僧的文化修养和佛学素养,学院成立了三论宗研究所,举办“三论宗”研究班,使之成为现代“三论宗”的研究基地。

当前,该院拥有三年制研究生班约10人,四年制本科班约60人,还有两年制的预科班,总计在读学生人数100人左右。已培养出的学僧中有三分之一已考入中国佛学院深造,有的在国外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有的已到各寺任职,成为骨干。学院还多次组织参加国外的佛教活动,1996年到1997年初,学院派出以隆相、理海为团长的12名师生护送佛牙舍利去缅甸供奉,学院师生面对恐怖袭击,舍身护教,大大提高了中国佛教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重建栖霞山观音菩萨像记碑、重建栖霞山佛像记碑】

在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原址门口有两块碑刻。大家看,一块为“重建栖霞山佛像记碑”,另一块为“重建栖霞山观音菩萨像记碑”。两块碑刻记录了毗卢宝殿后檐墙前安放的观音菩萨和弥勒佛当年重建的事宜。关于那尊观音菩萨像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据记载,民国十年,日本东京化学家益田玉成游览栖霞寺,因千佛岩早年遭太平军破坏,在荒草间发现了一枚精美异常的观世音头像,心生喜欢,运回日本东京家中供养。1923年,东京发生大地震,江户雄都尽为废墟,益田的四邻全都罹难,唯独益田一家因供奉菩萨头像得以保全。事后,益田梦见菩萨,指示将其送回栖霞。于是益田请专人乘船渡海将这尊菩萨头像送回栖霞,供奉在大殿之上。后来,林则徐的曾孙,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林翔,来到栖霞礼佛,认为仅以这尊菩萨头像供在法座上不庄严,遂发愿补塑菩萨身,并定制佛龛一起供奉。后经“文革”动乱,菩萨头像再次佚失,现在这座佛龛里的观世音菩萨雕像,其身座即为林翔补塑,头部则为栖霞寺请南京艺术学院根据历史照片重新雕刻。那尊石刻阿弥陀佛像头部为寺内收藏的古物,佛身为南京艺术学院张祥水先生根据北朝石刻用石膏制作后着色仿旧。

【舍利塔】

各位游客,从栖霞寺东南侧的后门出去,我们便来到了闻名遐迩的舍利塔。此塔坐落于八角形台基之上,通高18.73米,五级八面密檐式,由石灰岩雕琢而成。周围有石栏,南面垂阶。台阶之上又有两层台座,之上以须弥座承托五层塔身。整个舍利塔布满佛教雕刻,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建筑史上和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1988年舍利塔被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客朋友们,舍利塔是供奉舍利的宝塔。据《舍利感应记》记载,隋文帝杨坚未登基之时,“有婆罗门沙门诣宅,出舍利一裹”相赠。杨坚登基后,深信自己能当上皇帝是佛的保佑,曾言要“重新佛法”。仁寿元年,隋文帝两次下诏,诏令天下83州建塔供奉舍利。诏曰:“分道送舍利,先往蒋州栖霞寺”。栖霞寺被列为榜首,足见其声望之隆。栖霞寺在全国率先建成舍利塔,供奉隋文帝分送的舍利。

下面我们走近舍利塔来细细观赏塔上的精美雕刻艺术。此塔的雕刻代表了隋唐时期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20世纪30年代,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专程勘察栖霞寺舍利塔,并给予高度评价,赞其“堂皇富丽、雕刻极精”。

大家看,舍利塔的塔基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雕刻有缠枝莲纹图案,第二层镌刻飞凤、莲花等图案。塔基的八面雕刻海水纹,还有龙凤等神兽。塔基之上的须弥座八面雕刻有释迦牟尼八相成道图,将释迦牟尼为了寻求真理而获大智慧、大解脱的传奇一生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我们按顺序来一一了解八相成道的内容。

这边是第一幅兜率转世,指释迦牟尼佛以菩萨的身份从兜率内院降世;第二幅乘象入胎,指佛祖从右肋投胎的阶段,象是释迦牟尼佛为菩萨时的坐骑;第三幅右肋诞生,说的是农历四月八日,释迦摩尼的母亲摩耶夫人蓝毗尼园,手攀无忧树枝,释迦牟尼佛渐渐从其右肋出生;第四幅是逾域出家,说的是释迦牟尼佛当太子十九岁时,出游四门,见老病死之相,厌世无常,心思出家;第五幅是降魔修行,指释迦牟尼佛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第六幅是树下顿悟,指释迦牟尼佛在腊月八日菩提树下入定,然后豁然大悟,得无上道;第七幅为鹿苑说法,指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苑说法,普渡众生;第八幅双林涅磐,指释迦牟尼佛度化世间四十五年,在农历二月十五日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涅槃。

须弥座上雕刻有一宽大厚重的重瓣莲花,莲瓣之上,雕满了宝相花,精美至极。再往上便是塔身,共有五级,首层高大,正南、正北面雕刻版门,上有门兽门环。南门左右,刻有浮雕天王像各一尊。大家再看,首层塔身西面,雕刻骑象普贤菩萨像,面带微笑,宁静端庄。可惜的是,与之相应的东面浮雕被人铲去,据推测,应该是文殊菩萨像。塔身二层至五层,每面各雕佛龛两座,内雕佛像,一共64尊。

古代佛塔下都有地宫,栖霞寺舍利塔也不例外。舍利塔建成千余年,虽经战火或人为破坏,但主体结构基本保存完好。最重要的是,塔基始终未经过人为的扰动。塔下地宫安然无损。据隋代著作郎五劭《舍利感应记》与隋文帝《立舍利塔诏》所述,隋文帝杨坚亲自用七重宝箱将当年智仙法师赠送的30粒舍利用金瓶封印,由30位高僧护送至30州,连同石函等圣物埋于塔下。也就是说地宫里应该埋有隋文帝得到的舍利子,此外还应该有许多稀有珍宝。真相究竟如何,至今还是个谜。

【千佛岩】

千佛岩又名千佛岭,也叫千佛崖,西与栖霞寺、舍利塔毗连,向东北方延伸,经纱帽峰至中峰涧,窟区全长约200米,宽约40米,分为无量殿、纱帽峰、中峰涧三个窟区,另有毗连的龙山1窟。石窟大小不等,错落有序,远望如蜂房鸽舍,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级。根据最近的一次调查,全区现存石窟佛龛254个、石像 532尊。它与明征君碑、舍利塔合称“栖霞寺三宝”,是南京惟一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岩如何建造的呢?据史料记载,法度大师曾于山舍之中为明僧绍讲《无量寿经》,半夜忽然发现有金光照耀室内,光中好似有宫殿及佛像映现其中,二人异常感动,认为是如来应化,于是发愿开窟造像,但未及实施明僧绍就去世了。其子明仲璋继承乃父遗志,与法度禅师一起,历时4年,在西岩一共雕凿成三尊巨型佛像,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为三圣殿。三圣殿是千佛岩石窟中开凿最早,规格最大的石窟,殿宽11.2米,高15.5米,进深9.7米,殿内大佛龛宽9.1米,高11.26米,进深6.1米;现有佛像9尊,大佛龛正壁前方的石坛上,凿刻一尊高大的无量寿佛,结跏趺坐,通高9.72米,是千佛岩石窟中最大的一尊石佛。在佛坛前两侧各雕刻了胁侍菩萨,左侧一尊为观音菩萨,右侧一尊为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现在的无量殿是明万历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1600年—1606年)对千佛岩石窟佛龛和佛像全面修缮时重新修建的。

永明六年(488年)正月,三圣殿龛顶之上突放光芒,传为佛祖显灵,一时朝野震动,声闻遐迩,齐梁贵族纷纷前来凿石造像。齐文惠太子萧长懋、豫章文献王萧嶷、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始安王萧遥光、雍州刺史王奂等王公贵族,纷纷前来栖霞山,在三圣殿周边开窟造像,大小佛龛依山而建,逐步形成石窟群。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年)八月,临川王萧宏又复加营饰,绘以丹青,镂以铣璗(dàng),石崖造像金碧辉煌。至梁中大通二年(530年)竣工,历时46年。栖霞寺佛窟佛像的建造年代早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17年,晚于山西云冈石窟31年。

千佛岩中最富有神话色彩的是石匠殿的故事。石匠雕像在千佛岩大佛阁东侧的最后一个佛龛。龛额有“石匠殿”三字,龛内有一个石匠雕像,一手握锤,一手执凿,神态憨厚朴实。相传,在千佛岩石窟雕凿工程的最后限期,石匠们数来数去只有999尊石佛,此时限期将至,而最后一尊佛像却屡凿不成,为免众石匠遭误时杀戮之祸,一位石匠急中生智,跳进洞龛,化身为像,立地成佛。事实上,佛龛内供奉的是一位手执降魔杵、脚踩两小鬼的金刚力士。

千佛岩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洞窟,各位可以亲身探索,发现其中的乐趣与奥妙。

【栖霞寺修造记碑、重修栖霞寺记碑】

下面带大家欣赏几块重要的碑刻。在三圣殿前有两块高大的石碑,一块为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状元焦竑所著《栖霞寺修造记》,碑高2.7米,宽0.96米,青石质地,立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春。碑文由时任东宫日讲官焦竑撰写,主要记述嘉靖年间,陆光祖与法会禅师募资修造栖霞寺的过程。开篇为“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充分说明了栖霞山山水之胜,景色宜人的景致。

与之相对的一块石碑,是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进士祝世禄所著《重修栖霞寺记》,碑高2.7米,宽0.96米,青石质地,立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暮春。碑文记载了三空法师僧定与明通法师“自庚子至丙午历七载”重修栖霞寺的过程。

【栖霞山赋碑】

大家再随我往这边看。一直以来,栖霞山是有山有寺,但没有找到赋文。2016年3月26日,由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辞赋学会会长许结先生撰写,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先生耗时两天两夜,一气呵成写成了《栖霞山赋》。《栖霞山赋》碑亭在栖霞寺千佛岩旁举行了揭牌仪式。整篇《栖霞山赋》由隶书所写,全文900多字,从秦始皇驾临栖霞山,一统六国,巡视天下说起;赞扬了南齐永明年间栖霞寺开山鼻祖明僧绍舍宅为寺的丰功伟绩;记载了六朝时期王公贵族开凿千佛岩的传奇故事;描述了舍利塔的千年沧桑;再现了唐初增置庙宇四十余所,成为天下四大丛林的辉煌;回顾了鉴真东渡、历代修缮千佛岩的沧桑巨变;重现了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题诗留匾,徜徉于栖霞山中的皇家风范。短短不足数千的文字,将栖霞山和栖霞寺的历史一一展现,文字优美,大气磅礴,饱含深情,言简意赅地将栖霞山的文化都涵盖其中。《栖霞山赋》的出现增加了栖霞山及栖霞寺的文化内涵。

【地藏殿】

最后带大家看一下位于栖霞寺舍利塔南侧的地藏殿。地藏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2008年于原址复建。地藏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开间,辅以耳房。殿中供奉着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佛教中掌管地狱中的神,钟声响起时能解救罪恶的灵魂。眼前的这尊地藏菩萨像,侧骑神兽谛听,右手持锡杖,表关爱众生,也表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愿。在南京市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成果资料中有“律学院外东厢后墙上嵌有一块‘新建地藏碑记’,该碑为崇祯元年孟冬吉旦成方、刘光济、李科、贺贵、段进忠同立,上元人朱裕镌”的记录文字,可见明崇祯年间即有重建后的地藏殿。

各位游客,我们栖霞寺之旅已接近尾声,此行我们了解了数位栖霞名僧为了爱国护教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做出的伟大义举,也领略了佛教艺术的魅力和风采。希望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也能带给你心灵上的慰藉!接下去,请各位随我登上栖霞山,一起去探寻栖霞山的自然美景。

四、栖霞山

【虎山凌云栈道】

寺庙旁的桃花涧入口处就是虎山凌云栈道,“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虎山凌云栈道”因建于虎山,取意于乾隆行宫内“有凌云意”匾额,故而得名。该栈道也是名副其实的景观栈道、生态栈道、文化栈道。

整个栈道依山势而建,从栖霞古寺始,至虎山碧云亭止,中间一“亭”二“台”相连,全长近860米,宽2.5米,共有台阶1046级,采用塑木材料建造,于2010年10月建成。栈道蜿蜒曲折,迂回纵深,架虚构空,藏奇露险,将虎山南坡的著名景点叠浪岩、德云亭、碧云亭、读枫阁很好地串联起来,中途再点以“虎”“叠浪岩”“福”“佛”,以及“劝君得意,静观福寿”等石刻,使整个栈道充满了浓重的文化气息。此外,栈道中段观景平台还是俯瞰栖霞古寺的最佳地点。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最高处的观景平台——有凌云意。平台面积约60平方米,石材栏板环绕四周,中间青石碑分别刻有“有凌云意”“虎山”。“有凌云意”为现代书法家戴登科所题,意欲凌驾彩云之上,取自乾隆诗词:“卧云在下,德云在中,碧云在上;转角过来,面朝四方。”“虎山”二字由现代书法家蔡志新所题,笔力雄厚,大气磅礴。远远望去,虎山犹如定海神针屹立在山腰之上,顶天立地,似虎伸出的爪子一样,让人敬畏,真乃虎甲天下。

行走于栈道,抬头苍峰屏峙,低首怪石嶙峋。游客登行栈道时,不仅可在此沐风、游憩、赏枫、观景,寻找山林野趣,感受大自然的造化,还可欣赏沿途石刻文化、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是一处将自然造化与人工雕琢、文化审美与身心陶冶完美融为一体的景观栈道。

【桃花涧】

各位游客,位于栖霞山西峰虎山的那一处兼容山水的胜迹便是桃花涧了。据清《栖霞新志》记载,桃花涧的源头在中峰与西峰之间,自一线天逶迤而下的山水,流至山麓的巨石矗立处,形成潭涧。据说以前涧旁种植许多桃树,所以得名。桃花涧是栖霞山“三峰两涧”中的一涧。青山因涧生辉,古寺缘水灵净。清乾隆皇帝驻跸栖霞山期间,作《题桃花涧诗》:“一气鬯百昌,洪钧善陶冶。山中亦有桃,夭夭而洒洒。静非时世装,是真阿兰若。精舍忽对之,窗前数技写。齐隐晋征士,其致岂殊也”。此后,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不缘枫叶,只为桃花。

为恢复桃花涧曾经的景致,栖霞山管理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景区内桃花涧等景点遍植桃花,如今的桃花涧,每到清明前后,各色桃花争相绽放,云蒸霞蔚。景区以桃花为主题,自2016年开始,举办“山寺桃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盛桃美景,成为栖霞山重要的节庆活动。

【高奇峰墓园】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高奇峰墓。高奇峰先生祖籍广东番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画家,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与其兄高剑父等人同创岭南画派,是岭南画派名家关山月的师叔。高奇峰17岁东渡日本学画,他的新国画画风兼高剑父与陈树人之长。在1931年比利时万国博览会国际艺术展览上,高奇峰先生的画作代表中国参展,被评为最优等奖,享誉国际。高奇峰曾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民国建立,功成不居,毕生从事绘画。1933年,高奇峰病逝于上海,原葬广州,他的英年早逝,是当时中国画坛的一大损失,当时朝野皆为之震动。作为同盟会早期会员,高奇峰对推翻满清帝制、讨袁运动建有功绩,又是画坛高手。在其弟子张坤仪等人多方呼吁下,国民政府批准对高奇峰实行“公葬”的请求。1936年12月,高奇峰的“公葬”仪式在景色秀丽的栖霞山隆重举行。

大家面前的这座牌坊就是高奇峰先生陵墓的入口,牌坊为民国时期所建,坊额上书“岭南高奇峰先生墓道”9个字,为高氏再传弟子、台湾著名画家欧豪年先生题写。顺着鹅卵石铺筑的墓道向前走,大家看到的半身青铜雕像就是高奇峰先生,像座底座正面大理石上镌刻徐悲鸿先生手笔“发扬真艺,领袖画坛”,左侧有蔡元培的亲笔挽诗:“革命精神澈始终,政潮艺海两成功。介推岂肯轻言禄,笔底烟云供养丰。访若曾到天风楼,一别无缘再聚头。曙后孤星茫作作,继若绝世有千秋”。继续向前,可见圆形陵墓,陵墓面北朝南,围以半圆混凝土墓圹。墓碑上镌刻着遒劲有力的正楷大字“民国二十三年秋:画圣高奇峰先生之墓”,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手书。墓碑背面是《高氏墓园重修记》。墓圹上以天蓝色大字横书欧豪年题词“高山仰止”,充分表达了海内外高氏弟子、同仁以及社会各界对这位民国画坛领袖、近代美术开拓者的崇敬。2014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桃花扇亭】

各位游客,接下去请各位一起去欣赏一下桃花扇亭。桃花扇亭位于高奇峰墓上方、桃花涧边。其东有桃花湖,南面为明代圆通精舍遗址,西面是栖霞古寺,环境幽雅,周围景色宜人,春有桃花飘落,夏有绿树倒映,秋有枫叶晕染,冬有白雪素裹,可谓“一年有四季,季季景不同”。

大家请看,桃花扇亭为砖木结构,长约10米,进深5米,仿明清风格,白墙黑瓦飞檐。桃花扇亭的造型设计与亭名相得益彰,亭子整体为扇形,后墙窗户也为扇形,两边小窗则采用桃花花瓣造型。桃花扇亭取名于清初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作品《桃花扇》。明末清初时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不仅才艺出众,更因其爱国情操被世人乐道,根据她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孔尚任撰写了著名的剧本《桃花扇》。在该剧本中,李香君因执守气节,与侯方域情尽恨绝,最后在葆贞庵出家为尼,从此青灯古佛。据考证,香君出家的葆贞庵就在栖霞山,香君死后亦葬于涧畔丛林之中,可谓故事始于桃花扇,传奇终之桃花涧。为此,景区沿涧补植150亩桃园,恢复古貌,于1980年建桃花扇亭以示纪念。现在这里已成为游客驻足休息,赏桃怀古之地。

【桃花湖、珍珠泉亭】

沿桃花涧向上行走,各位游客,前方我们看到的即是桃花湖,它与李香君墓隔路相望,亭榭蜿蜒,四周古枫、桃林环绕其畔,叠浪岩、天开岩、乾隆御花园与之相邻,思幽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桃花湖虽为人工开凿,但环境宜人,清幽古香,宛如天开。大家看,湖中有一个小亭,名为珍珠泉亭。珍珠泉为明代“金陵二十四泉”之一,原坐落在栖霞寺北桃花涧旁,开凿于明朝。据史载,当年住在般若庵中的僧人苦于汲水不便,在“庵外凿地得泉,其吐如珍珠,号珍珠泉”。不管是居住在栖霞山的隐士高僧,还是远方到来的香客行人,路过此地,“人多汲之”。后僧人在珍珠泉之上建亭,供人休憩驻足。相传游人拍手呼笑,有白珠点点上浮,似成串的珍珠应声而出。

1979年,泉眼被埋没,泉水枯竭,仅存有镌刻在泉侧墙基条石上的“珍珠泉”三个篆体字,为明代李言恭所题。2004年,景区将“珍珠泉”碑移至桃花湖畔,并建造珍珠泉亭,其上雕刻清朝乾隆皇帝曾就珍珠泉写过的一首《题珍珠泉诗》:“一泓无滓印空澄,山脚泉喷珠颗砯,凭槛不殊昔年况,剔疏犹忆尹家曾。”

【红叶谷】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位于御花园和凤翔峰西南山腰交界处的一片谷地。谷内栽植了各类红叶观赏树木近万株,每到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游客置身其中能充分感受到晚霞栖落的美景,故而得名红叶谷。红叶谷占地约5万平方米,内有“铺翠”“揽红”二池,并建有“夕佳亭”长廊,谷内奇石嶙峋,丹枫摇曳,古藤缠绕,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红叶谷气候环境独特,谷内除了保留着古枫香、古滕等植物,还生长着栖霞山特有的山蛙、赤红石蟹等动物。近年来,由于景区在生态保护方面作出的努力,这里还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中华虎凤蝶是江苏的生物名片,是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物种,1989年被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另外,红叶谷还有甘草、当归、沙参、桔梗等多种珍贵中草药,是一处生态环境极佳的赏景胜地。

【始皇临江处】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始皇临江处。该地北朝长江,地理位置绝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东巡洞庭、九嶷山,钱塘、会稽、苏州后,西行至金陵,驻跸江嵊,顺道登临摄山(栖霞山)。史志记载:“始皇此次登临摄山纵目,并埋双壁以祭告天地,更敕李斯篆文、立石以明示天下。皆表明此次登临,非一般仅巡视大江与觅渡,实为体现统一四海,雄视千古之意。”

2006年春,景区在此恢复“始皇临江处”,为一组仿古建筑,包括重檐亭、廊、轩以及观景平台。凭栏远眺,大江东去,百舸争流,长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展望未来,我们这一片江域更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邮轮母港将会作为发展新引擎出现在我们眼前,该项目串联整合栖霞山风景区、华侨城欢乐谷、江南水泥厂、栖霞古镇等文旅资源,将有效促进长江下游邮轮旅游产业基地的建设。届时国际邮轮母港将会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新门户、港湾休闲的文旅新胜地、山水城林秀美的滨江新客厅。待到建成之时,欢迎各位再次登临始皇临江处,一睹邮轮母港的风姿。

【天街】

各位游客,旁边这个充满了民国气息的街区就是栖霞山的天街了。此处是凤翔峰配套服务用房通过加固出新改造而成,取名“天街”。天街,顾名思义,即天上的市街,这是栖霞山借鉴泰山岱顶天街的成功经验,打造而成集商铺、工艺美术、游客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景区街市。天街建成后,很好地解决了徒步登山游客在山上的用餐问题,延长游客在景区的欣赏逗留时间,为景区提档升级、争创五A打下基础。

【凤翔峰】

大家前方看到的就是栖霞山最高峰,海拨286米的凤翔峰。据栖霞新志载:“凤翔峰,一名最高峰,因峰上有三茅宫,所以又名三茅峰”。山峰卓然矗立,雄镇群山,自古以来多有文人雅士,鼓勇登凤翔峰览胜,俯视江南,引为一快。明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皇帝朱由校懦弱昏庸,不理国事,朝政尽委阉党魏忠贤。东阁大学士、宰辅叶向高(1559年—1627年)见宦官擅权,滥赏淫刑,知长此以往,朝事决无可为。遂于天启四年(1624年)辞官告老还乡(福建),途经江宁,郊游栖霞,不顾年迈,持杖登顶,赏景抒怀。另据《南巡盛典》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登顶凤翔峰,第四次来栖霞行宫时正好赶上七十大寿,乾隆独自一个人登上凤翔峰,赋诗《登最高峰作歌》:凌晨肩舆陟紫峰,万松幽居循径从。奇松诡石太古踪,槎枒诘曲披蒙茸。豁然开朗神心泰,是乃造极最之高。此外,江东才子袁枚与蒋士铨二人也曾偕游栖霞山,共攀凤翔峰,以《登最高峰》为题,赋诗抒怀。“群峰齐俯首,争把一峰让,一峰果昂然,独立青天上…”。才子登山,相携抒怀,千秋佳话,传为美谈。

各位游客,当我们登上凤翔峰顶后,江山万里,风光无限,沧海桑田,耐人寻味。

■知识储备

三茅真君:三茅宫供奉的应为三茅真君,三茅真君又称“三茅君”。道教茅山派创教祖师,指的是出生在咸阳的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据说,汉景帝时期,三兄弟看破红尘,离开咸阳,来到句容茅山,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之后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栖霞山距离句容茅山仅60公里,历史上茅氏三兄弟来到摄山采药炼丹是很有可能的。

【太虚亭】

沿着凤翔峰拾级而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太虚亭。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1757年)时曾题写匾联“太虚亭”,并题诗“太虚亭上纵遥目,一片晴光千里俱。快意不关林壑美,却因农庆忆杭苏”。后太虚亭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争之中。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南京临时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居正,以及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等国民党要人共33人为重建摄山太虚亭捐款4300银元。当年共修建了两亭,其中一亭名“太虚亭”,另一亭为在太虚亭旁边的碑亭。

民国重建的太虚亭,成为当时栖霞山的一个新景点。这里是栖霞山最佳红叶观赏点之一,深秋时倚栏欣赏红叶满山,尽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妙意境。亭子为四角形,上有两层飞檐,结构精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太虚亭题匾:“寥廓虚明”。旁边的碑亭内有国民党元老褚民谊撰写的《重建摄山太虚亭记》碑。碑的正面讲述了栖霞山的历史,背面为所有捐建人的名单及捐建款数。太虚亭建成后所有捐建人和栖霞寺主持寂然法师等都在太虚亭前合影留念。

现在看到的太虚亭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景区在原址重建,其形制与民国时期的老亭子相似。

《道德经》中说:道大而虚静,“太虚”即为之“道”。太虚亭作为栖霞山的一处道教文化景点,其地理位置绝佳,登临其上,山风拂面,小坐片刻,栖霞胜境,尽收眼底,正所谓“道法自然”。

(一)线路一

【了凡问道】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人物雕像称为“了凡问道”,它再现了明代袁了凡先生与一代高僧云谷禅师在栖霞山天开岩的一段传奇故事。

大家看,左边的这位就是袁了凡先生。袁了凡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江苏吴江人,本名袁黄,字坤仪,号学海,后改号了凡,早年被云南孔先生将一生命运算定,深信荣辱生死皆有定数而湛然无求,故终日静坐,不阅文字,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对面的那位僧人就是云谷禅师,云谷禅师为避世俗隐遁栖霞山苦修,平日接待众生,绝不言语,只掷一蒲团叫其反观“自己本来面目”。

这二位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袁了凡35岁时到栖霞山参访云谷禅师,俩人默然无言相对静坐三日三夜。云谷禅师感叹与了凡先生有着时节因缘的特殊缘分,遂师之“命自我立”之学,开示其“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积功累德”,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改变自己命运。了凡先生依教奉行,尽其一生实践“改过、积善”之法。命里无功名,他得功名;命里无子女,他得儿子;命中只能活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成为世人行善修德,改造命运的杰出典范。

云谷禅师的开示改变了袁了凡一生,栖霞山亦因之成为袁了凡转运福地。袁了凡一生致力于积德行善,帮助他人,在晚年著有《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四篇家训,文理俱畅,寓理深刻,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书中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章,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论证了“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了凡四训》深奥而不迷信,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成为后人积善累德、改造命运的经典。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其也和《曾国藩家书》被列为晚清以来著名的“一书一训”。胡适先生认为,该书是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时至今日,《了凡四训》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佳作。

【天开岩】

各位游客,前方削立如截的山岩称为天开岩,又名污西凹、唐公岩,岩壁崎峭峥嵘,中通一线,宛若天开。《同治上江两县志》载:“峰之迤西,矗石凌空,为天开岩。两岩削立,其直如截。阔可三尺,为磴数十,磴尽为台,所谓唐公岩也。”传说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风雨之夜,随着雷声巨响,电光闪处,岩石自开,故名天开岩。周围丛林环抱,密林相间,期间流水潺潺,错落有致,宛如仙境一般。

天开岩多有名僧来访。明朝云谷禅师曾修禅于此,袁黄曾来拜谒,大获教益。岩旁曾有一座石壁轩,栖霞寺僧大觉在此结茅以居。明人王随有《天开岩》诗记此事:“栖霞山后峰,天开一岩秀。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饥餐岩下松,渴饮岩下溜。爰步岩石前,白云起孤岫。”大觉圆寂后,草轩不存。

大家细观岩壁,可以发现摩崖石刻众多,自六朝、宋代、明代、清代直到民国有石刻约30处。在天开岩的后面有“迎贤石”三字,大小约二三寸。据《栖霞山志》记载,宋癸卯年仲冬之季,会稽人钱伯奇独自来栖霞山,登山途中,见有一块山石挡在拐弯处,又因此石与中锋之颠相对,似迎接他人之状,故题名“迎贤”。此外,还有宋代的“千古名岩”,明代的“壬子春僧兴善住山恢复寺业”,清代的“光绪已丑十月江宁翁长森招同闽郑孝胥上元蒋师辙顾云同邑邓嘉辑游此”以及民国的“天开岩”和尚不知年代的“秋光”等等。许多古代爱好拓片的人士,都来此寻觅和临摹,乐此不疲。

天开岩,怪石嶙峋,曲折通幽,许多小路只能勉强一人通过,时而弯腰弓背,手脚并用,时而曲膝而行,左顾右盼。抬头间一处石刻跃然眼前,低头寻觅时,又一处石刻从头顶越过,总能让你目不暇接,惊喜连连。这里是您访古探幽,寻觅先人足迹的绝佳场所。

【禹王碑】

游客朋友们,我们下面看到的这块碑刻是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石刻的禹王碑,因原刻于南岳衡山的岣嵝峰,故称岣嵝碑。据说岣嵝碑为夏时所刻,以颂扬大禹治水的功绩,所以又被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岣嵝山铭》曰:“南岳密云峰,有神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关于这块碑,唐代韩愈、刘禹锡都曾著诗咏之。韩愈诗《岣嵝山尖神禹碑》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坡。鸾飘凤泊挐龙螭?”

岣嵝碑在中国历史上被历代书法家和文学家视为瑰宝。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游南岳时,在祝融峰下摹拓岣嵝碑全文,分别置于夔门观与岳麓书院。后明代长沙太守潘镒在岳麓山草莽中寻觅得到此碑,明代大思想家湛若水刻于南都,管大勋复刻于岳麓书院。明嘉靖年间,文人张素将岣嵝碑文拓片带回云南,送给谪戌云南的学者杨慎。

栖霞山的禹王碑位于天开岩之阴,原碑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二月,由时任金陵吏部左侍郎的杨时乔重刻。据史料记载,杨时乔得其先人传下的潘镒所刻拓本,担心碑文随年代久远磨灭,便于栖霞山重刻而为之记。杨时乔对碑字进行校译后,以楷书写释文于碑文之下,又征引《尚书典谟》解释碑辞,粗略记载古篆存殁源流,并详述留此碑的由来始末。原碑高五尺有余,三石并立,每石宽约二尺,碑语77字,与原《岣嵝碑》无差。并建三楹房屋覆盖其上,以期碑刻流传久远。

此碑于“文革”时被毁,栖霞山景区在山道施工时,于天开岩附近发现了400多年前的禹王碑和禹王碑解说碑。出土的禹王碑残碑有8块,共32个字;解说碑有残碑12块。碑面原有碑文77字,9行,第1至8行每行9字,最末一行5字。碑文非隶非蝌,义密难晓,字体奇特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文和钟鼎文,也不同于古篆溜文,学者称之为蝌蚪文或岣嵝文,被考古学界视为天书。

解释禹王碑文的人,自宋元至明,除杨时乔外,还有杨慎、沈镒、郎瑛、王朝辅、杜壹诸家,只是所释文字各不相同,或以意会,或以神告,诙诞不经,莫衷一是。据说著名甲骨文专家郭沫若专研三年,才认出三个字。残碑现存放于半馆中。今考碑共六石,其中三块岣嵝碑,三块解说碑。1998年景区在原址上复建了禹王碑,碑亭合一

【高僧塔林】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栖霞山民国高僧塔林。塔即为墓塔,是僧人圆寂后殓骨之所。栖霞山的塔林主要集中在济生台与天开岩两处。2014年,由于建设需要,济生台处的塔林分别被迁往天开岩和桃花涧附近。我们现在拾级而上,这边是金山寺青权禅师塔,以及栖霞寺中兴以後第四代住持僧大本、觉民、志开等墓塔。上了两层台地后,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中兴第一代住持宗仰上人墓塔。天开岩南侧有中兴第二代住持若舜禅师及弟子方廉、卓成、明常、寂然、仰三墓塔。这些墓塔均为青石质,以仰覆莲承托六面体塔身,塔身正面题刻安葬僧人的名号及传承宗派世系,最上为宝盖塔刹,造型都比较简洁。

(二)路线二

【小营盘遗址】

沿着试茶亭、白乳泉的小道拾级而上,我们便来到了小营盘遗址。小营盘遗址位于景区半山腰处,海拔约135米,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圆形,地势北高南低,占地面积约8300平方米。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区清理发现围墙、道路、房址、院落、挡土墙等多处遗迹。通过对小营盘遗址的清理,并结合本地传说,判断此处就是当年乾隆皇帝驻跸栖霞行宫时,负责保卫乾隆皇帝安全的御林军所在地。

遗址中的围墙断断续续,共有300多米长,高约1.3米。残剩墙体的上部宽度约0.5米,外墙体有收分现象,主要用本地砂岩叠砌而成,叠砌时利用小石块支垫,下部石块较其上部的石块稍大。道路位于整个遗址的右部,是进入遗址区的主道。道路由四个平台、四段台阶相间组成,均用砂岩质块石铺作。为了防滑,块石表面均有斜条形凿痕。第三段石阶后平台上有房址遗迹。主体建筑群共有九处房址,有三开间五进深、单间两种结构,遗留下的墙基都是用石块垒砌的。景区复建了瞭望台,瞭望台约三层楼高,是整个遗址的制高点,站在瞭望台上,整个遗址的风貌、建筑遗迹都能看的十分清楚。

在清理小营盘遗址过程中,还出土了陶瓷器、观赏石、铁器、缸片等遗物数百件,是断定该处为御林军驻扎地遗址的重要物证,这些遗物目前都存放在旁边的半馆中。

【半馆】

原半馆始建于2009年,紧邻小营盘遗址,建筑面积约715平方米,主要用于中草药展示、售卖,中草药文化宣传,以及小营盘遗址以及部分山中所出土的瓷器、构件、石碑、钱币等的陈列。“半馆”二字由栖霞寺住持隆相题写。为什么叫“半馆”呢?“半馆”之名寓意有三:一是栖霞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称,而“半馆”所展示的文物资料远不能代表栖霞山所有的历史文化,故称“半馆”;二是“半馆”的地理位置刚好位于栖霞山的半山腰处;三是从展示的形式来看,可理解为一半展馆内展示,一半是在小营盘的露天展示。

半馆一方面开发和利用栖霞山珍贵的植物资源,将栖霞山的中草药资源引种下山进行人工栽培,开发其药用价值,创造综合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集中栽培展示,建成中草药科普基地,发挥其综合的社会效益。半馆还积极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通过对中草药品种的展示,对中医药历史的介绍以及日后各种中医药讲座等活动的开展,使更多的游客了解中医药文化,进而起到弘扬和宣传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此外,半馆另外还展示了近年来在栖霞山陆续发现的各种古碑、拓片、瓷器和相关书画图片等,有明代杨时乔的《禹王碑说明碑》《禹王碑》、董其昌的《栖霞寺五百罗汉画记》拓片、清乾隆的《第一金陵明秀山题诗》《金陵返驻跸栖霞》《人自蒙茸得以深诗》、民国释仁山的《寂然上人碑》(拓片)等。

半馆丰富的馆藏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栖霞山文化进行挖掘和研究。新半馆于2019年进行原址改建。

【饮马池】

在半馆右侧约200米处的这个小池子叫饮马池,是当年乾隆皇帝驻跸栖霞行宫时,守卫乾隆皇帝的御林军饮马的地点。由于这里的土质含有五色土,即高岭土,因此饮马池的池水常年不干。2016年,景区对饮马池及周边进行了环境整治,并勒石刻字:饮马池。

【陆羽茶庄】

沿着山路,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一处幽静所在就是陆羽茶庄。茶庄得名于唐代茶圣陆羽。陆羽(737年-804年)字鸿渐,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精于茶道,以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茶圣”。为撰写《茶经》,陆羽在唐大历年间品遍各地名泉名茶,并专程来到栖霞山种茶、采茶、炒茶、品茶。据说《茶经》的初稿就是在栖霞山完成的。据史志载,陆羽在栖霞山种茶的范围就在栖霞山中峰和龙山之间的坡谷地,即如今的白乳泉、青锋剑、试茶亭一带,他的住处称为“陆羽精舍”。一时间,高僧隐士、文人墨客雅聚精舍,赏枫品茗,吟诗作赋。到了宋代,茶废泉枯,亭仅存荒基,只剩“白乳泉、试茶亭”六个隶书大字。

大家往右边看,茶庄为一栋四层仿唐建筑,屋顶出檐平缓,严整开朗,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不失活力。茶庄面积约800平方米,登顶茶庄,可瞭望长江、紫金山,栖霞山的美景一览无余。再看周边,山野小径,曲径通幽,流水淙淙,是一个游客可以凝神静气的禅意世界。

五、补充景点

【环山栈道】

各位游客,我们旁边能看到的这个环山栈道,是栖霞山管委会针对车行道局促不能满足双向通行、人车混行、乘坐观光车排队无序、绿化景观不精致等问题进行集中改造而建的,总计投入约0.9亿元。该环山栈道依托主干道而建,目前景区两个入口均有栈道起点,一些重要景点,如千佛斋、财神殿、桃花湖等也建有栈道,总长共计7.39公里,铺设防腐木栈道约计10公里、石材步道约计1公里,栈道为游客漫步林中,移步换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畅观亭】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畅观亭。畅观亭西连千佛岩纱帽峰,东临玲峰池,为六角亭。畅观亭最早建于清乾隆时期,《南巡盛典》中的栖霞十景图中,仍有畅观亭的记载,但后毁于咸丰年间的战火之中。民国23年(1934年),国民党元老褚民谊等人重建畅观亭,当时亭的两边柱子上有褚民谊所书“林间风月增清价,眼底江山豁壮怀”及“畅观亭”的牌匾。同年11月25日畅观亭建成,当时正值红叶满山之时,游客众多,景色宜人,当天褚民谊和张静江先生以及南京各界知名人士参加了落成典礼。我们眼前的这个畅观亭重建于上世纪80年代。

各位游客请随我步入亭内。畅观亭因建在高坡之上,观景地势绝佳,站在此处,远看可见对面的虎山之巅,右边可仰望栖霞山之最高峰——凤翔峰,而山脚下正是千年古刹的栖霞寺,正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枫林湖】

枫林湖位于栖霞山最高峰凤翔峰西南侧,与红叶谷相邻,海拔200米,面积1500平方米。周边遍植桃花、海棠、红枫等,与周围自然山貌和成片的枫林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受,是观赏四季景观的佳处。

【叠浪岩】

各位游客朋友,在桃花涧中的这块岩石称为叠浪岩,又称迭浪岩,是乾隆御封。明代盛时泰在《栖霞小志》中记载:“山势至中峰而下,乱石蹉岈,其色苍黑,人称为叠浪岩”。民国陈邦贤在《栖霞新志》中记载:“叠浪岩在西峰之侧,桃花涧中。涧水自岩上泻下,叠浪层层,岩山受水的侵蚀,也露出许多的浪迹来。”这些记载描述了叠浪岩的环境和形成原因。桃花涧水奔腾下泻,涧中伏有嵯峨怪石,尖削如刀,下泻之水受阻,倏然激起波澜,如大海潮汐,波澜万叠,蔚然成观。后因地质结构变化,涧水日渐干涸,露出山岩,乱石错落,高低起伏,形成“伏石万叠,状若波澜”的沧浪景象,叠浪岩之名由此而来。

其实,从地质学角度而言,形成叠浪岩“伏石万叠,状如波澜”的原因,主要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岩被溶解侵蚀,长年累月的滴水穿石后形成溶沟;凹穴、沟穴的交界处成脊,形成“石芽”;当溶沟与石芽交错在一起时,便出现起伏不平,状若波浪的“水面”效果。

历史上,许多文人志士关于叠浪岩的吟咏诸多。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翰林院编修蒋士铨与袁枚同游栖霞,探幽觅奇,徘徊叠浪岩前,感叹自然神功,遂题叠浪岩诗:“惟石称至刚,惟水称至柔。峨峨叠浪岩,乃学江河流。皴劈开层波,磊占悬浮沤……”。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行宫,尤其喜爱叠浪岩之有形无声。五游叠浪岩,次次题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二下江南,初履栖霞,便钟情叠浪岩之奇,当即题诗《叠浪岩》,曰:“海涛称排山,崖容谓叠浪。称谓岂本然,名字出想像。翘首眄层峰,诚有翻波状。谷神不独工、冯夷宛相向。僧绍昔乘桴,依稀于此放。”叠浪岩的魅力可见一斑。

【德云亭】

德云亭位于栖霞山西峰虎山之麓,是古德云庵的旧址所在。这里四周幽篁环绕,清荫弥望,环境幽静,是虎山的一处胜景。《摄山志》中曾有对其记载:“德云庵临桃花涧,奇石玲珑,万窍穿溜,雨后涧水悬瀑而下,屈曲环流于庵外,清响泠泠,自成丝竹之音”。

【卧云亭】

各位游客,远处位于栖霞山中峰枫岭的是卧云亭。因山林整治和大雨冲刷,一处如厚云浮动的岩体在枫岭显现,经挖掘整理,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卧云景区被发现。在巨型岩壁表面尚留有明代侯恪的题刻“卧云奇观”。侯恪是什么人呢?他是《桃花扇》中侯方域的二叔。题刻下方还刻有“是日,程德懋、于孟武、赵玄□、吕日、章雪员、桓觉上人同游”二十二个字。

为了再现明代“卧云”景观,栖霞山风景区管理处投资200万元,在卧云景区修山道,广植名贵花草树木,建“卧云亭”,供游客驻足赏景。

【定照庵碑刻】

各位游客,你们知道栖霞山除了山下的栖霞寺外,还有别的寺院吗?其实啊,曾经山上也是遍布众多寺庵,在盛时泰的《栖霞小志》、陈毅的《摄山志》中均有记载。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庵庙均不见踪影,甚至连遗址都无处找寻。

2010年,栖霞山景区在小营盘遗址东南约300米处,发现了明朝素庵法师塔院——定照庵。说到定照庵的修建,就要先说说明代高僧素庵。素庵出生于湖北襄阳一户姓钟的名门望族,自小便以孝顺而名闻乡里,成年后出家修行,博通大小乘。他相貌奇古,头颅方直,面目有光,声音如钟。曾北游五台,南礼普陀,后来到南京,在栖霞寺讲经十年,广受欢迎,弟子云集。一天,素庵法师打算离开栖霞山,因受到弟子的极力挽留,复又留下,并在寺院的西边选址,又建了一座庵,面钟山而背岣嵝,俯清流而荫茂树。庵名初为“观音庵”,后来定名为“定照庵”。

庵内现存碑刻5块,这5块碑呈东西对面而立,一面两块,另一面三块,分别是《定照庵记》《大明赐紫素庵节法师塔铭》《大明赐紫一心敬和尚塔铭》《栖霞影斋珠法师塔铭》《兀斋、幻斋二比丘塔铭》。大家先看这边的《大明赐紫素庵节法师塔铭》这块碑,这是由国史检讨征仕郎——王肯堂撰文,撰额出自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董其昌手笔,由此可见石碑的重要性。碑额的仙鹤图案,是典型的明中晚期用于石碑碑额的图形。再来看旁边相邻的这块《定照庵记》碑,碑宽0.81米,碑高1.74米,座高0.22米,厚0.2米,阴刻楷书,共20行,行50字,字迹清晰,除少数字迹漫漶外,其余全能识读。碑文简要介绍了明征君舍宅后,法度、法绍居寺,禅风并盛,被称为北山二圣,衣钵传承,以及定照庵修建的过程。

游客朋友们,庵内这五块碑中的两块碑均提到了皇家赐于栖霞寺两件袈裟,分别是紫衣袈裟和紫金袈裟,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栖霞寺曾得到皇家的垂青,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定照庵碑刻群由于处在栖霞山的后山丛林之中,因此保存相对完好,碑刻群由素庵法师的弟子所立,歌颂和赞扬了素庵法师弘扬佛法、振兴佛教的一生,和对栖霞寺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4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香君墓】

各位游客,在桃花涧向东约50米丛林中,我们再探寻一下李香君墓。传说李香君从南明皇宫逃脱后,在战火中颠沛流离,避难于栖霞山葆真庵,与“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为伴。葆贞庵旧址在桃花涧附近,相传,李香君死后,就埋葬在这一带。景区在此修建“李香君墓”,以示纪念。因此,喜爱《桃花扇》的人除了去夫子庙寻访“媚香楼”,就是来栖霞山凭吊香君墓。每逢阳春三月,万株桃花竞放,灿若云霞,这里成为南京人踏青赏桃的好去处。

【有凌云意平台】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登临的是虎山栈道最顶端的观景平台。大家看,石台中立“有凌云意”碑,题字迎面望山,为现代书法家戴登科先生所题,有凌云意取自乾隆行宫匾联,意寓:“卧云在下,德云在中,碧云在上”,凌驾于祥云之上。碑阴刻有“虎山”二字,由现代书法家蔡知新先生所题,笔力雄厚,大气磅礴,虎虎生威。

平台四周石栏环绕,视野开阔,美景如画。平台虽未睹山之全景,然四桥天险如过江卧龙横空出世,使人有凌云意。在此眺望,无边无际,伸手可到长江,眼睛可达四方,心灵可比天地,南京的“山、水、城、桥”一览无遗。

【读枫阁】

各位游客,在虎山之巅,碧云亭旁的雅致建筑便是读枫阁。此阁建于2008年,歇山卷棚式,不设门窗,轩敞洞达。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栖霞山廓及红叶全貌的绝佳之处。倚栏远眺,虎山读枫阁与龙山陆羽茶庄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向上仰视即见栖霞山顶峰凤翔峰,宛如凤凰展翅遨游天际之间。凤翔峰、龙山山峦以及苍翠掩映的栖霞古寺均尽收眼底。每至深秋,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映入眼帘。

【碧云亭】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碧云亭。碧云亭位于栖霞山虎山峰顶,是仿古八角重檐亭,取名碧云亭,意为亭高入云,名字虽雅,但不易记忆,所以又习惯称之为望江亭。这里是观赏大江风光,感受摄山千古绝唱的好去处。碧云亭临江而立,仰视苍穹,但见碧云万里;俯视平野,不尽长江滚滚来。碧云和长江成就了栖霞山的大江景观,真可谓双绝!此处也是观赏南京长江四桥的绝佳位置。四桥是中国首座三跨吊悬索桥,是国内跨境最大的双塔三跨悬索桥,在同类桥型中居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

【青锋剑石】

各位游客,从白鹿泉遗址岩山径而上,不远处的左侧道旁可以看到一块侧立的灰色的石灰岩山石,其上有一斜长的黑色燧石条纹,长1.2米,宽0.06米,宛如一把利剑镶嵌其上,石头因剑得名,称为青锋剑,又称剑石。民国时期宁墨公《题剑石》诗写道:“一石神奇不计年,剑痕深处起荒烟。冶城曾得吴王铸,百炼千锤亦自然。”

关于青锋剑的来历,有着这样一则故事,相传乾隆皇帝驻跸栖霞行宫期间,一日漫游山中,闲赏山景,行至此处,微觉倦怠,便解下随身佩带的青锋剑,信手挂在岩壁上,闭目小息,哪知醒来后,青锋剑不翼而飞,而岩石上却留下了与原剑大小相同的剑影,乾隆皇帝转嗔为喜,遂赐名该石为“青锋剑”。这当然只是传说故事了,那这块神奇的石头究竟如何形成的呢?据专家考证,栖霞山的岩层以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的灰岩为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岩易风化,而以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燧石则不易风化,燧石颜色深黑,因而显现于石灰岩表面。至于燧石形状像剑,只不过是巧合罢了。

【白鹿泉遗址】

各位游客,大家看,春雨桥上方约150米处的便是白鹿泉了。明代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卷四记载:“山中缺水,居民逐一白鹿,至此发现一鸿清泉。”遂以“白鹿”名泉。

明代白鹿泉泉水自隙中流出,在此回流,方圆数尺,清澈照人。清代时,乾隆命人清淤疏导白鹿泉,以利观赏,惠及山民。乾隆观赏之余写下《题白鹿泉诗》。此后文人雅士流连吟咏,白鹿泉名声日著。1947年,一位游客在《栖霞之游》文章中记载:“石壁上有明李言恭篆书白鹿泉三字,书法间架极好,现在白鹿泉未竭,水清澈,紫盆峰倒影清晰,相映成趣。”这说明,岩壁上原有“白鹿泉”三个隶书大字,系明代盱眙人李言恭的手笔。后此碑消失。这位民国游客还用铅笔将“白鹿泉”三个字用纸临摹了下来,这才让我们今天有幸遇见了“白鹿泉”的真迹。

2014年4月,栖霞山的工作人员在上山的途中,偶然在一桥边发现了一块疑似的残碑,将这块石头翻出,露出了字迹。经仔细辨认后,残碑左边清晰可见“大明嘉靖四十年五月凤郡秀岩道人李言恭立石”字样,左下角还有李言恭的两枚印章,右边则是“白鹿泉”的泉字左半边。经确认,这就是当年消失的李言恭所书“白鹿泉”。旁边还另嵌一石,镌有《白鹿泉供观音大士石像记》,碑文岁久剥蚀,字迹仍隐约可辨,只是石像已不存在。此外还有阴刻竖书题记,约400字,据考证,为明代万历栖霞寺僧定撰写。现在大家看到的“白鹿泉”三字为民国时期若舜法师重题,原“白鹿泉”残碑现存放于半馆之中。

【白乳泉试茶亭摩崖石刻】

游客朋友们,走过青锋剑,上行十余步,在苍苔斑驳的山崖上,我们可以看到六个古朴苍劲的竖书隶体大字“试茶亭白乳泉”,相传为唐人墨迹。阴刻六字刚劲有力,分为两竖行,每字长约0.6米,宽约0.7米,其书法堪与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三个石刻隶字相媲美。我们在前面也曾提到过,唐代陆羽曾在栖霞山采茶、试茶、品茶,后山僧于陆羽试茶处笠亭以纪念,名为“试茶亭”,并刻石为记。一时之间,高僧隐士、文人墨客常常雅聚亭畔,赏枫品茗,吟诗作赋。

然而试茶亭也是几经命运多变。宋代,试茶亭久废,泉枯水竭,荒草萋萋,游人至此,已不知典故来历。据南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载:“昔有人伐木,见石壁上刻隶书六大字,曰白乳泉试茶亭,不知得名所自始。今亭则惟余荒基,泉亦久涸。”

明代嘉靖年间,金陵名士盛时泰偕挚友游历栖霞山时,见摩崖虽在,亭泉荡然无存,心下黯然,不禁发出“因泉植茶,因树无亭,无奈茶废泉绝亭毁”的伤感之叹。后在山僧的帮助下,盛时泰将六个摩崖大字拓片带回珍藏。

清初,有僧人于摩崖石刻畔复建笠亭,以供登山览胜的游客歇脚。乾隆皇帝驻跸栖霞行宫期间经常漫步山径,静坐笠亭,心神激荡之际赋诗留念:“石壁隶书六,岁久霉苔生。适自高峰降,遂缘曲栈行。小憩笠亭幽,慢试云窦清。冉羽茗迹邈,若复传其声。”并命人将此诗勒石上碑,钤上“乾隆御笔”和“圣听御览”两方印章,立于摩崖石刻南侧,试茶亭、白乳泉因此名躁江南。清咸丰葵丑年(1853),太平军攻进金陵,试茶亭被毁,只有饱经风雨的摩崖石刻和乾隆御碑侥幸保存至今。

现在,景区在品外泉至摩崖石刻之间的山道边建了一四角亭,亦名“试茶亭”,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典雅怡人。游客朋友,您不妨去亭中一边品茗,一边眺望四野景色,感受一下这深秋的栖霞美景。

【乾隆行宫遗址】

游客朋友们,据《南巡盛典》记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除第一次南巡是到栖霞山中狩猎以外,后五次均驻跸栖霞行宫,前后共计45天,留下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120首,匾联44副,佛赞1篇,御碑多通。乾隆皇帝初次来栖霞山,便对此山大加赞誉,写下了“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画屏云罨紫峰阁,乳窦春淙白鹿泉…”诗句,至今脍炙人口。那乾隆皇帝当年驻跸的栖霞行宫究竟在哪里呢?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探寻。

各位游客,此处遗迹便是当年行宫的位置。乾隆行宫位于栖霞寺东北,栖霞山东峰之左的龙山和中峰之间,为两江总督尹继善于1751年—1757年,前后历时6年督造而成。行宫主要由地方官员、两淮盐商等修建完成。整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北接玲峰池,东临青锋剑,西连春雨桥,南与春雨山房相互依偎,规模宏大,包括了春雨山房、太古堂、武夷一曲精庐、有凌云意、白下卷阿、夕佳楼、石梁精舍等建筑,是乾隆南巡诸行宫中最大的一座。

175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首次驻跸栖霞乾隆行宫,乘兴游览了紫峰阁、春雨山房、白鹿泉等景点后去宝华山隆昌寺,返程又驻跸栖霞行宫,观赏玲峰池、石梁精舍、叠浪岩、德云亭、九株松、玉冠峰等景观。这次游览栖霞山,乾隆共留下诗词25首,佛赞1篇、匾联17处。从1762年至1784年,行宫多有扩建,增建话山亭、万松山房等建筑。特别是乾隆第四次驻跸栖霞行宫时,适逢他七十大寿,乾隆竟独自登上山巅——凤翔峰。乾隆最后驻跸栖霞行宫时已74岁,但他仍不用近臣搀扶,登上虎山之巅。

遗憾的是,如此气势恢宏的皇家建筑群于清咸丰年间被太平军放火烧毁,现在只能看到一些遗址。现在还残留着宫门、古桥以及完整的排水系统、部分墙基的基础和一些柱础、青砖构件等。整座行宫内有多处排水设施,且完整、发达的排水系统至今仍然发挥着排水泄洪的作用。每当雨水过后,山中的溪水顺流而下,沿着古老的排水沟川流不息,发出哗哗的声响,给人一种安静、自然和质朴的画面。

2014年乾隆行宫遗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接下去,围绕乾隆行宫,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年建行宫时的取材之地、行宫建筑构件,以及乾隆皇帝留下的相关御碑。

2015年春季,景区工作人员在玲峰池附近发现了一处绝壁,岩壁下方散落了很多各类形状的石头,还发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通过种种迹象可以判断,这里曾经是一处采石场。而距这个采石场西侧约10多米处,就是栖霞山乾隆行宫的外宫墙遗址。当年整座乾隆行宫被宫墙所完全包围,宫墙长度在800米左右,宽约0.5米。由于栖霞山山体岩石基本上由砂岩、石灰岩等构成,而栖霞山乾隆行宫外宫墙所用的石料为砂岩,与该采石场的岩石材质是一致的;而且该采石场位于玲峰池下侧,万松山房遗址的上方,与外宫墙的距离非常之近,也就是说,建造外宫墙时,应该是就地取材。

接下去,给大家介绍的行宫的建筑构件。2012年景区在李香君墓附近出土了六块龙纹石雕,每块厚度约20厘米,宽度约39厘米,长度不等。其中的一块上刻着龙纹,可惜只剩下龙身和龙尾。“双凤”石雕则比较完整,中间一段是凤凰头部和部分羽翅,中间有如意纹,两边各有一段为对称的凤尾。另两块石板上,则刻着象征吉祥如意的花草纹。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敦煌学权威黄征教授考证,这些龙纹构件应该和乾隆行宫有关,很可能就是乾隆行宫中万松台的建筑构件。

最后,给大家再说说乾隆皇帝当年留下的御碑。刚刚介绍行宫时,给大家讲到,当年乾隆皇帝五次驻跸栖霞行宫,留有御碑多通,其中有1999年在佛学院内发现的著名的《游栖霞山》,碑中将栖霞山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还有摩崖石刻“试茶亭 白乳泉”处的乾隆御碑,落款有“乾隆御笔”以及“圣听御览”的印章。同时在半馆内,还出土了有关《叠浪岩》等乾隆残碑,但一直没有发现完整的乾隆御碑。直到2015年的秋季,景区的工作人员在维修玲峰池附近的道路时,无意间发现了完整的乾隆御碑。该碑长约65厘米,宽约60厘米,厚约15厘米,由于石碑长期埋在地下,表面有黑色的附着物粘在石碑上,经过反复清理和水洗,特别是进行拓片后,隽秀的字体一一呈现。碑的正文共计100个字,最左侧落款“壬午暮春御题”,下方还有两枚印章,分别是篆书“乾隆宸翰”和“惟精惟一”。根据碑文的内容和落款、印章以及史书的记载,可以肯定这是乾隆皇帝描写“玲峰池”的诗句,这块碑也是栖霞山历史上首次出土完整的乾隆御碑。

据《摄山志》记载:该碑是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第二次驻跸栖霞行宫时所题《玲峰池》的诗句,碑中的“壬午暮春御题”是乾隆二十七年,即1762年,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壬午年乾隆皇帝共题诗23首,有《紫峰阁》《万松山房》《叠浪崖》等,同时还题有行宫匾联3副,各名胜匾联15副。从史料上来看,壬午年是乾隆皇帝题诗、题匾较多的一年。新发现的御碑整篇碑文感情丰富,富于联想,真实地描绘了栖霞山春天的景色,以及乾隆皇帝怀幽问古的内心世界和对栖霞山的留恋。

【春雨桥】

我们右侧的这道山涧因顺着中锋流下,所以叫做“中锋涧”。中锋涧上横架着一座单孔石桥,叫做春雨桥。春雨桥,以春雨而名。这里林深谷幽,不时可以听到山鸟啼鸣,有空谷传音之妙,游人行至此处,驻足桥头恍若仙境。清代著名文人袁枚咏《春雨桥》写到:“桥下三春雨,年年落翠微,淡流花影去,寒咽馨声稀,履自行来湿,僧从何处归,烟丝吹未尽,散作野云飞”。

【品外泉】

各位游客,这一眼位于栖霞寺千佛岩东南石壁的泉水称为品外泉,又名“云根泉”。据史载,唐朝“茶圣”陆羽嗜茶,喜评天下佳泉,定其次第。如庐山康王谷的谷帘泉为第一泉,无锡惠山石泉为第二泉,蕲水(今浠水县)的虎跑泉为第三泉,皆为陆羽所品定。唯独此泉味甚佳,却不为陆羽所知。后世文人墨客品味之余,认为陆羽沧海遗珠,未免可惜,遂名“品外泉”。清朝同治年间汪士铎等人编纂的《上江两县志》云:“曰品外者,为陆羽解嘲也。”

明朝文士张怡息隐栖霞山近50年,据其《品外泉铭》所述,品外泉最初源自中峰涧,涧水流至千佛崖附近时,改由地下暗槽流到无量寿佛前,汇聚成池。池呈六棱形,池中雕刻有石莲座,泉水自高而下,从莲心涌出,水柱高丈许,如散花喷雪一般,足见匠心。泉水绕过舍利塔前,从暗槽流入禅房,供僧众使用。由此可见,品外泉为栖霞寺僧侣的生命之泉,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品茗烹茶的作用。民国宁墨公《品外泉》诗称赞道:“一泓清心石为池,僧瓮留香水亦奇。只为在山流不远,品评故使陆仙遗。”

品外泉与白乳泉、珍珠泉在明代并列为栖霞山三大名泉,跻身“金陵二十四泉”之列。只是由于地下地质结构变化,泉水已干涸见底,枯叶汇集,早已无复昔日旧观。为了恢复这一景致,2014年,景区在水池与旁边的岩壁中间铺就叠石,池边驳岸造景,岩石中有流水溢出,沿着叠石一直流进池中。同时在周边配置了一组组憨态可掬的小沙弥雕像,使该处景致动静相宜,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栖霞山之旅到此就结束了。借用一下陈作霖的《入栖霞山寺》中的诗句,希望各位此行“世事观云悟,名心听水凉”,从此“眼前无障碍,夷险两相忘”。

【栖霞老街】

宋元时期的“栖霞街”

栖霞街,位于栖霞山下,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长约200米。说起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宋代。宋代《景定建康志》记载:“栖霞市,在上元县长宁乡摄山栖霞寺之前,去城四十五里”。而元代张弦的《金陵新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市”,为古时候的集市,由此可见,栖霞街在宋朝和元朝时,就已经形成了集市,而且是相当繁华。

到了明代,这里不再称为“栖霞市”,取而代之是的“栖霞街”。由于栖霞街的西面,有一条九乡河,跨过河上的栖霞桥,再穿过栖霞街,才能到达栖霞山。因此,栖霞街也就成为游览栖霞山的必经之路,而“栖霞街”也就成了当时文人游记里的常客。

明礼部尚书姜宝在其所著《游摄山栖霞寺纪略》中说,明万历乙酉年的春天,他到栖霞寺来游览,穿过栖霞街,向东走不了多远,经过白莲池,就可以到达栖霞山的山门。

清代时,栖霞街依旧热热闹闹,那时,栖霞街被称为“官街”。原来,乾隆来栖霞山的时,除了水路外,官员们还特意在九乡河上架起了一座桥,名曰“御龙桥”,栖霞街也因此成了“官街”。太平天国时期,“御龙桥”遭到毁坏。同治年间,乡民捐资重修。

清代陈毅《摄山志》中也说到了“栖霞街”,这使笔者对“栖霞街”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南京人李圭《金陵兵事汇略》有这样一段话:“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十六日,……(太平军)自东阳窜栖霞街焚掠……”。既然说太平军在栖霞街焚掠,那么说明当时栖霞街的商户与住户,肯定不在少数。

老街的其他记载

太平天国灭亡后,栖霞街的居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山东以及苏北各地迁的,他们以錾石为生,至今栖霞山上还有开凿石磨的遗址。另一类是从江北六合迁来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在这些民国的栖霞街居民中,孔广财的名气最大,他曾任栖霞镇镇长。抗战初期,孔广财曾募集粮食送给设立在栖霞寺难民收容所,今天在栖霞山千佛岩还留有孔广财的“只知六朝不知松”题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栖霞山历代题刻较多,栖霞街也衍生出一个有趣的行当——拓碑。当时,老街上最著名的拓碑要数李祯祥,向他购买拓片的人很多。1914年,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来栖霞山考察时,李祯祥曾为黄炎培作向导。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官方认证:诗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