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词
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今天上午10.30有一场免费的公益讲解活动,本次活动由夫子庙景区官方推出,且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如果有想要听讲解的游客可在此稍候片刻,10.30钟我们准时讲解。(第二遍可加:讲解内容是有关于夫子庙的历史文化,讲解路线是沿着我们面前的这条贡院街一直往里走,一路上会经过江南贡院,中国科举博物馆,大成殿等核心景点)
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游客来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参观游览。我是本次为您提供免费讲解的公益讲解员,我姓陈。大家可以称呼我为小陈。在进入景区之前,大家可以往马路对面看一下,那个白色的建筑就是永熙茶楼,是南京的依嘉百年老字号茶楼,在那儿呢您可以喝茶听相声。在它的旁边就是桃叶渡历史文化街区,各位一会儿可以沿着沿河步道一路欣赏秦淮河两岸的风光,一路呢也可以走到东水关看到明城墙。我们面前的这条路叫平江府路。沿着这条路往我手指的方向走大概5分钟左右,左手边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私家花园----白鹭洲公园。白鹭洲公园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并且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如果有游客对园林山水比较感兴趣的话,在我们讲解结束后也可以去白鹭洲公园逛一逛。
东牌坊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夫子庙核心景区的东侧入口,因为在入口处有一个古牌坊,所以这里又被称为东牌坊,(扩展内容:牌坊在明清时期,主要用于指示入口或做大门的装饰建筑)走过东牌坊就相当于进入夫子庙的核心地带了。请各位游客随我一起看一下,在牌坊的正中间,有古秦淮三个字,这三个字是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书。
接下来请各位游客随我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叫做贡院街,他是夫子庙的东西走向的主街,沿着这条街您可以轻松找到夫子庙的各个景点和特色商铺。
刚刚给大家提到过的桃叶渡呢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相传在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经常在此与他的爱妾桃叶相会。那时秦淮河的水面很宽,水流很急,每遇到风浪大时,若摆渡不慎,常会翻船。桃叶每次摆渡时都非常害怕,因此王献之为了安抚她特地写了一首《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急,但度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意思是说:桃叶啊桃叶,你过河的时候不要害怕,我会在河的对岸迎接你的。人们为了纪念王献之,所以把他当年迎接桃叶的渡口称之为:桃叶渡。从那以后,这个渡口就成了象征爱情的渡口,很多青年男女会选择在此地相见,桃叶渡的名字由此传开了。而且从六朝到明清,桃叶渡一带均为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萧鼓。
相信各位游客朋友都知道:夫子庙是纪念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所以以孔夫子的名字而命名夫子庙。一般也叫孔庙或文庙。(扩展内容:南京的孔庙共有三处,一处是夫子庙,一处是朝天宫,还有一处是国子监,现在是南京市政府办公的地方。)夫子庙景区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即公元1034年,在历史上经历了七毁八建,最后一次毁于侵华日军的战火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景区之内各景点建筑是在1984年之后重新修建而成的。
夫子庙景区由三大核心景区组合而成。分别是:孔庙、学宫和贡院。东晋年间,始建学宫,所谓学宫,就是供学子们学习和读书的地方;宋代,在学工的基础上修建了孔庙;南宋,又开设了科举考场和贡院。所以,南京夫子庙在古代不仅是文化教育的中心,还是学子们考取功名的地方。正前方我们即将到达的是三大核心景点的江南贡院和中国科举博物馆。
江南贡院前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4年,即公元1168年,曾经是作为县试、府试和院试的地方。明清时期,这里是乡试和会试的地方。江南贡院在鼎盛时期面积达到了30万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是有南院和北院之分的,左面是南院,主要陈列的是古代科举考试时学子们使用的笔墨纸砚以及号舍的样间。有想要参观的游客朋友可在旁边购票参观。一张票可同时参观江南贡院和科举博物馆2个景点。票价是40元每人。
科举博物馆前
现在我们面前看到的是北院----中国科举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一个向下的四层建筑,地下四层,地上一层,是中国首个地下博物馆。在我们的正前方能看到一个正方形的水池,看上去像一方砚台,有“积墨成池”之意。墨池里的水象征着文人墨客的文思泉涌和源源不断的中华文化。方形的设计体现了科举考场的公平公正原则,该水池面积1300平方米,象征着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之久。墨池两侧的小隔间就是仿造的抽象号舍。当时的考场是由一间间的号舍组成,所谓的号舍,就是像我们看到的这样长1米,宽1米,高2米左右的小隔间,它在鼎盛时期达到了20644间。我们再看一下,号舍的外面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样的字样,这些字都是从《千字文》中摘取出来的,以便考生对号入座。考生要在这个号舍里呆上9天6个晚上,历经三场考试,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号舍里,条件十分艰苦。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为农历8月,恰好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中暑的考生数不胜数,甚至有的被毒蛇虫蚁咬伤丧命的。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考生在进入考场之前都是“面色红润有光泽”,而出了考场大都是面黄肌瘦了。但是多年的寒窗苦读能否出人头地、加官进爵就看这一回了。
现在请各位游客再往前看,能看到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建筑,这个建筑是明远楼,明远楼是当时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的建筑,明远楼是考官们监视考场和发号施令的地方。(扩展内容:明远楼始建于明嘉靖13年,即公元1534年,距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
我们继续向前走。人们通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很多考生考了一生都没有考上功名,一生碌碌而为。从江南贡院走出来的考生年龄最大的有103岁,最小的年仅3岁,有的甚至祖孙3代一起考试。我们最熟知的例子就是范进。大家中学时肯定学过《范进中举》,文章里提到范进不知考了多少次才考中进士,在听到捷报时乐极生悲,高兴的差点疯掉。还有一个例子是诗人孟郊,大家对他的诗《游子吟》都很熟悉,孟郊还有一首诗《登科后》,其中有这么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是在孟郊46岁那年考中进士写的,46岁在古代算是很老的年纪了,所以我们说
科举考试是古代贫寒文人们走上仕途的唯一出路了。
大家可以抬头看一下夫子庙的建筑特色:是很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它的特点呢就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整个的建筑看起来黑白辉映,明朗素雅。马头墙,也叫作:风火墙,或防火墙。那么,徽州人为什么喜欢把墙头建成马头墙的式样呢?首先是因为比较美观。其次是因为在徽州,男子12.3岁就要背井离乡外出经商,留在家中的都是老幼妇孺,马头墙一般建的很高,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最后一点,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蔓延开来,马头墙就起到了很好的隔断作用,也就是可以防火了。
奇芳阁小吃群
相信大家会发现:夫子庙这一带的游客相比较其他景点来说是很多的,其实夫子庙的市井文化一直都很繁荣,慕名而来的游客非常的多。夫子庙还有一个特点呢就是“庙市合一”纵向为庙,横向为市。我们现在所走的左右两手边就是横向的市街,说到这,很多游客朋友来到夫子庙也是为了品尝秦淮美食的。在我们右手边,大家可以看到奇芳阁,奇芳阁市秦淮有名的清真老店,始创于清朝末年,这里的鸭油酥烧饼、麻油干丝就是“秦淮八绝”中提到的,在这里呢也想大家推荐几款比较出名的秦淮小吃。比如:蒋有记的牛肉锅贴和牛肉粉丝汤、莲湖糕团、老门东的小郑酥烧饼等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大家在游玩过程中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尝一尝。
在奇芳阁旁边还有一条路,这条路叫做贡院西街,沿着这条街直走可以走到夫子庙的北门,我们现在走的叫贡院街,大家只要记住这两条路,就一定不会迷路啦。
中心广场 棂星门、大成殿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夫子庙的中心广场了。右手边呢就是夫子庙的核心景点孔庙的所在地了。大家会发现:中国的孔庙是非常多的,其中最出名的两处,一个是山东曲阜的孔庙,一个就是南京夫子庙了。现在我们面前是一个六柱三门的石牌坊,在牌坊的正中间有三个字,从右往左依次是:棂星门。孔庙中的棂星门有多种说法。其一,棂星是天上的28星宿之一。在古代指天田星,《后汉书》中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祭天田星。而孔庙中修棂星门,象征着祭孔如同祭天。其二,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文曲星下凡。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三道门。这三个门的走法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在古代,皇帝祭祀时要先祭棂星。所以,中间的门在当时只有皇帝和新科状元年能走,而两侧的门则是文武百官才能走的,想我们这种既不是皇上又没有不是官员的小老百姓怎么走呢?就是绕过这三个门从两侧的空地上走了。请各位随我往里看,过了棂星门就是大成门。大成,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意思是说:孔子已经达到了集古圣先贤的最高境界了。从大成门进入能看到一块汉白玉大照碑,在孔庙中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北上记载了夫子庙的千年经历。再往里面看,就是孔子的青铜像,高4.18米,重2.5吨,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在古代,南京夫子庙类似于今天的大学,是很重要的教育机构,在这里受教育的名人非常多,比如:南宋抗金英雄文天祥、《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孔子的后代,也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清代的文学家袁枚等等都曾在这里上过学。如果有对大成殿感兴趣的游客可在讲解结束后自行购票参观,他的门票价格为30元每人。
天下文枢坊、双龙戏珠照壁、秦淮河
现在我们往身后走,身后是一个大牌坊,因为牌坊正中写有“天下文枢”四个字,所以这个牌坊叫做“天下文枢坊”。这四个字是从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帖中摘取出来的,天下文枢四个字也表明夫子庙是天下文化的中心,是培养人才的中心所在。
我们眼前看到的设有双龙戏珠灯组的红墙称为照壁,在古代风水学说中讲究“前有罩后有靠”,其中“前有照”指的就是照壁,他的作用是藏风聚气,再加上下方的秦淮河水,就印证了风水学说中的藏风聚气,以得水者为上。双龙戏珠照壁建于明万历年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照壁,它全长110米,高10米,代表着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全长110公里,流经夫子庙前的内秦淮河段全长十里。现在也成为了夫子庙的地标建筑了。
在照壁前方的这条河就是南京市的母亲河,在这里也作为泮池。泮池的名字来源于周朝时“天子之学为雍,诸侯之学为泮”,鲁国学宫设于泮水之畔,以后相沿成习,孔庙也叫泮宫,庙前半圆形的水池就这样被称为泮池了。南京夫子庙是将广场前的这一段秦淮河改造为泮池,这也是全国孔庙中仅有的一座用天然活水作为泮池的庙宇了。
秦淮河,古称“龙藏浦”又称“淮水”或“小江”,秦淮河是有内外之分的,它发源于镇江句容,汇成一条河流流向长江,在南京主城外被分流,一条在城外,也就是在今天的中华门城堡和大报恩寺之间,在古代是重要的护城河,我们现在叫它外秦淮河。另一条流经城内,从东水关入城,西水关出城,流经夫子庙这一带长约十里,因此被称为“十里秦淮”。从古至今,秦淮河的两岸就是一派繁华的景象,“秦淮”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人的诗句当中,最有名的就是我们很熟知的杜牧所写的《泊秦淮》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首诗也是说尽了秦淮河的繁华。
我们刚刚给大家介绍过,秦淮河也叫作“龙藏浦”、“淮水”或“小江”的,那么秦淮河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相传是和秦始皇有关系的。据传当年秦始皇南巡祭奠大禹陵时,途经南京,见南京有王者之气,于是下令凿方山,段长垅为渎,引淮水入长江,以泄王气,从此便有了这条河。因是秦始皇下令开凿,所以后人在淮水前加了一个“秦”字。秦淮河的得名便因此而来了,那么这个事件的准确性我们现在也是不可考证了,但是这个故事却是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
魁星亭、聚星亭
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一起往左手边看,在左手边有一个三角六面的亭子,叫“魁星亭”,一般也称“魁光阁”或“文星阁”。亭内供奉着“魁星点斗”的塑像。所谓的魁星,指的是专门掌管文运的神仙,是读书人的守护神,魁星一手拿毛笔,一手捧斗,单脚立于鳌鱼之上,据说她的毛笔点到谁谁就能高中状元,所以古代参加科举的士子们都喜欢在开始之前去拜一拜魁星,以吸取魁星身上的文气,期盼能科举夺魁了。
那么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找我们右前方还能看到一个亭子,这个亭子与魁光阁相对。在亭子的正中间写有两个字,是篆体字,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先猜一猜,从右往左分别是“聚”、“星”两个字,聚星二字的意思是“人才荟萃,群星毕集”的意思,聚星亭在古代是学子们休息聚会的地方,也是夫子庙风水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的风水眼了。大家看整个夫子庙的桥梁建筑似乎很普通,但其实夫子庙的的建筑完全是顺应了风水原则。据说,明代有一位姓周的太长寺少卿认为,自嘉靖以来,南京人在科举中很少中试的原因就是风水出了问题,于是就在广场上修建了文德桥和聚星亭以镇风水,建成的第二年,南京人焦红就考中了当科状元。而且据统计,仅在清一代,科举共举行了112场,其中有58场的状元都出自夫子庙,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数量,这其中是不是巧合,现在也是无从考证了。不过却是印证了“江南出才子,北方多豪杰”的说法。
得月台、文德桥、文源桥
我们继续往前,历史上夫子庙一直是文人墨客们聚集的地方,大家所熟悉的李白、杜甫、唐伯虎、王安石、朱自清等数不胜数的名人都曾和大家一样,来到秦淮河畔参观游览过。前方能看到很大的三个字“得月台”,相传这里曾是李白醉酒捞月的地方,虽然故事的真实性不可考,但是我们这里确实是有一个赏月的好地方。前方的文德桥就是了。“文德”二字是取儒家思想“文章道德天下第一”的意思。在文德桥上有一个“文德分月”的奇观。因为这座桥刚好是正南正北方向,与在地球的本初子午线平行,所以每年的农历11月15号夜里子时,也就是月上中天的时候,月亮的影子北平分为两半,这时站在桥上看桥下两侧各有半个月亮,这就是著名的“文德分月”。当时的文德桥还是木质结构的,文人墨客们为了争相到桥上看这一奇观,以至于文德桥的栏杆都被挤塌了,落水的人很多。所以在南京呢有这么一句歇后语:“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现在文德桥已经改为石质了,大家不必担心落水问题,可以放心的依靠牌照。
(扩展内容)现在我们站在桥上往左手边看,对面的那座桥是文源桥。文化的文,发源的源,寓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这座桥在古代也叫作“黄公桥”,是为了纪念洪武24年的状元黄观而得名,因为黄观在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殿试中均为第一名,有“三元及第”的美誉。在持续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中,仅有17名考生连中三元,也是非常难得的。右手边为来燕桥,名字取自刘禹锡的诗《乌衣巷》。
乌衣巷、王谢古居
下了桥之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在前方我们可以看到“乌衣巷”,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就叫《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前方有一块石碑,碑上所刻的字是由毛泽东主席所写的《乌衣巷》。乌衣巷在东吴时期,是孙权麾下禁军驻扎的地方,因为禁军所穿都为黑色的军服,所以此地称为乌衣巷。但这条巷子出名的原因在于:这条巷子里有一个王导谢安纪念馆。当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就居住在这里。
王导曾任安东司马,随司马睿出征建业。联合南北士族一起拥立司马睿为帝,成为东晋王朝的开创者。也因此官至丞相,总揽元、明、成三帝国政。谢安在东晋孝武帝时的重臣,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谢安指挥的。王导谢安家族出了许多名人贤士。有句话说得好“王家书法谢家诗”。王家擅书法,例如《兰亭集序》的作者,也是“书圣”王羲之、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王徽之等都是书法大家;谢家擅作诗,山水诗派创始人谢灵运,诗人谢眺,还有那个有咏絮之才,被赞有林下之风的才女谢道韫等都出自谢家。可惜六朝繁华转瞬即逝,曾经的都城名门后来成了百姓居所,那些缓带轻裘,衣冠博带的名士们也只留存于历史的长河中,让人十分叹息。大家如果对东晋时期的历史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购票进入王导谢安纪念馆参观。
各位游客,走到这儿,相信大家都发现了,刚刚贡院街上的文化气息很浓厚,但走过桥后就改了风格,酒家林立,老字号众多。在古代,桥的北边是尊师重教的夫子庙,桥的南边则是烟花柳巷,商铺林立。古代的学子们都是很注重自己的名声的,所以有这么一句话:“君子不过桥,过桥非君子”。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学子们会偷偷坐船来到南岸一睹美人风采了。在我们这条路的尽头还有一个景点,李香君故居。也就是当时有名的青楼----媚香楼。是当时出名的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住所,以及对其他七艳的介绍。
各位游客,刚刚为大家介绍的是夫子庙核心区域的景点和历史,当然,在夫子庙周围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景点。从李香君故居出门后右拐直走大概5分钟左右,是金陵第一园---瞻园,也是徐达的另一处私家花园,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有部分镜头是在此取景的。李香君故居左拐直走到尽头,然后右拐直走10分钟左右可以抵达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那儿的建筑很有特色,很多文艺青年喜欢在那里拍照,那里也有很多南京美食。从老门东的主干道走到尽头能看到明城墙,沿着城墙根往右直走5分钟左右就能抵达中华门城堡了,各位游客对南京城墙感兴趣的话,不妨去那里逛一逛。
结束语
那么,本次的公益讲解到这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各位如果在景区内遇到问题可以前往游客中心咨询。最后,预祝大家在秦淮、在南京玩的开心愉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