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讲解词: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文摘   旅游   2024-11-27 19:24   江苏  

牛首山旅游文化区讲解词

一、牛首山概况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参观游览。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海拔242.9 米,因山顶东西双峰对峙,宛若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牛头山”。
牛首山自然生态良好,环境秀美,是南京春季踏青的首选之地,素有“春牛首”的美誉。这里植物种类多达 600 余种,稀有的古木品种有南京椴、天阙茶,还有中华虎凤蝶唯一的食物--杜蘅等等,2005年,牛首山东峰下建立了国内首个中华虎凤蝶栖息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牛首山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森林氧吧”。
牛首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有弘觉寺塔、岳飞抗金故垒、明代摩崖石刻、郑和文化园、李瑞清墓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了近 600 首诗词佳作。
牛首山佛禅文脉传承悠久。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和尚说牛首山是文殊菩萨的冬宫。山上的第一座寺庙--佛窟寺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后更名弘觉寺,为明朝南京八大国寺之一。到了唐代,被誉为“东夏之达摩”的法融禅师在此创立了牛头禅宗。牛头禅宗的创立使印度禅真正蜕变为中华禅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唐代时,牛首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佛教三大圣道场。如今牛首山为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的长期安奉地。
2015年10月27 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至牛首山佛顶宫内,现有佛顶寺、佛顶塔、佛顶宫、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景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牛首山现已成为生态名山、文化名山和休闲名山。
二、佛顶前苑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佛顶前苑,这也是通向佛顶寺、佛顶官的重要通道。佛顶前苑景区占地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共设置 15 处观景节点,包括天阙揽胜文化景墙、集贤桥、停心湖、十牛图、心铭墙、法融广场、心莲广场等。通过自然山水、景观小品呈现牛首山的历史文化。
1.天阙揽胜文化景墙
左右两侧有六幅天阙揽胜文化景墙,墙面上用佛家七宝之一的琉璃描绘主题画面,下方配以相关诗词,展现了牛首山深厚的佛教渊源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左到右依次是“皇都二陵、幽栖凭虚、仙窟道影、牛首烟岚、祖堂振锡、献花清兴”六个文化主题。最为著名的,也被列入古金陵四十八景的“是牛首烟岚、祖堂振锡、献花清兴这三处。
“牛首烟岚”是指东峰、西峰之间云雾缭绕、山谷幽深的美丽景象。每年的4至5月,春雨烟水朦胧,可欣赏牛首烟岚的幽梦意境;6至7月,梅雨霁,暑风和,可感受牛首万木葱茏的诗情画意;9至10月,金风飒飒,秋雨绵绵,可尽享牛首佛禅之浓厚意趣,从春到秋,皆有美景。“祖堂振锡”是指祖堂山在明代以前也属于牛首山,原名幽栖山,唐代法融禅师就是在那里开创了牛头禅宗,成为牛头禅的第一祖师,因此更名为祖堂山。“振锡”的意思是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杖头有装饰环,拄杖行动时装饰环振动有声因而称振锡。“祖堂振锡”所描绘的是当时佛教盛行,僧人众多的场景。“献花清兴”是指祖堂山上的黄色建筑所在的那片区域叫献花岩。传说唐代贞观年间,法融禅师在献花岩下讲《法华经》,冰天雪地中竟然生长出灿如金色的鲜花,天空中百鸟翔集,衔花来献,一派祥和人瑞的景象。2008 年,这个传说被江宁区政府列入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2.停心湖
佛顶前苑的湖叫停心湖,所谓停心,即停下脚步,慢慢感受身边事物,修身养性,感悟人生。
3.李瑞清墓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李瑞清墓。李瑞清先生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和字画鉴赏家。他原籍江西临川。光绪年间中进士,并授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任江宁提学兼两江师范学堂的监督即校长,两江师范学堂就是南京大学等南京诸多著名高校的前身。李瑞清先生对书法艺术有独到见解,还善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古画鉴赏。先生一生诲人不倦,门下桃李芬芳,著名学者胡小石、国画大师张大千均出自其门下。1920年8月初,李瑞清逝世,享年 54岁。康有为曾致挽联,弟子胡小石、张大千等治丧,将他葬在牛首山东麓。因先生生前最喜欢梅花,胡小石曾在墓的周边种植了300多棵梅花,形成了一片雪梅岭。1992年3月李瑞清墓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玉梅轩
玉梅轩以李瑞清先生的名号“玉梅庵主”命名,采用古朴自然、庄重大气的仿唐式建筑风格。
5.集贤桥
集贤桥因桥身刻有与牛首山相关的高僧、社会名家典故及其诗句而得名。这座桥是连接佛顶前苑东西两侧的交通,全长约60米,桥身5拱,是佛顶前苑中最佳的观景点。
两侧各有浮雕14幅,共28幅,左侧表现的是牛首山上僧人的相关典故,右侧是历史名人与牛首山相关的事迹。
6.十牛图
“十牛图颂”是宋代临济宗的廓庵师远禅师所作,反映了禅宗修行的整个过程,“十牛”是比喻人的佛性显现,十种不同的状态;“图”即以图显示,“颂”,就是用偈颂的方式,说明十牛图的含义及其中的道理。“十牛图颂”用十幅图画描绘牧牛的过程,以牧童比喻修行者,以牛比喻妄心,依次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的心路历程。
7.心铭墙
心铭墙总长约 23米,墙高1.9米,墙面材质为汉白玉,采用阴刻的雕刻方式。这里展示的是牛头禅的重要著作《心铭》。《心铭》中,法融禅师以“无心”为起点,强调“无心用功”的修行方法,反对任何有计较的修行,认为心是空寂的,对它的态度应该是“一切莫作,一切莫执”。
8.法融广场
法融广场上的这组雕塑描绘的是牛头宗的创始人法融大师修行弘法的经典场景。雕塑以法融坐像为主,周边有鹿、虎等动物。法融禅师于唐贞观十七年来到牛首山幽栖寺修行传法。相传以前牛首山一带虎狼成群,打猎的人也不敢入山,法融却在山中往来自如。这就是“法融说法,群兽听禅”的经典典故。
9.心莲广场
心莲,意思是心如莲花般清净,即清净心。心莲广场呈螺旋状地形地势,一块干净纯粹的下凹草坪、一棵挺拔的高大乔木乌桕、一湾螺旋不息的生生之水。流水象征万物之源,向中心不断旋转的螺纹状象征轮回永不停息,如同万物生长的规律,营造出清净自然的场景。
三、佛顶寺
1.概况及特点
佛顶寺是牛首山一期工程的三大文化项目之一,是护持佛顶骨舍利僧团的弘法道场,占地面积为 23000 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8000 多平方米。佛顶寺建筑是仿唐式风格,采用传统中轴对称格局,朴实自然,庄重大气。佛顶寺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北片区包括礼佛区和弘法区,共有殿堂7座。
南片区是僧寮区、斋堂区和禅茶区。
佛顶寺是典型的禅宗寺院,按照伽蓝七堂布局。佛顶寺有几大特点:一是采用了仿唐式建筑风格,重现盛唐遗韵;二是佛顶寺内的楹联是由江苏省楹联协会专家结合牛首山的特色进行编撰,邀请全国著名书法家写就,并选用优良材质雕刻而成;三是寺内佛菩萨造像工艺精湛,宝相庄严传承匠心;四是是唐式园林风格,自由灵活的园林布局为寺院增添了灵动感。
佛顶寺展现了唐风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外观简洁、屋檐舒展、斗拱硕大、殿上鸱尾、木板门、直棂窗,与白墙、朱漆、黑瓦这样色调简洁明快的“赤白造”风格相映衬。屋顶舒展,如鸟之双翼,斗拱大、立柱粗壮,灵巧生动又气度非凡,体现了唐式建筑的独特风格。
2.山门
山门又称三门,分别是中间的空门,左手边的无作门和右手边的无相门,象征着三种解脱。门楣上方“佛顶寺”三个大字由传印法师书写。两侧的楹联由楹联专家秦志法创作、书法家尉天池书写。上联是:“佛心朗现,舍利重光,一脉玄门开觉路”,下联是:“牛首立宗,金陵仰圣,千秋宝地启禅关”。上联中“舍利”指的是供奉在牛首山的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下联“牛首立宗”指牛首山是牛头禅宗的发源地,牛首山迎来佛顶骨舍利,从此千秋宝地光彩重现。
3.天王殿
天王殿是山门后的第一重殿,正门两侧的楹联由楹联专家谷万祥创作,书法家孙晓云书写。“将(qiāng)我笑容,合牛首春光,化作众生欢喜相;与君肚量,还本初善性,修来一世大悲心”。
佛顶寺供奉的是天冠弥勒,他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是弥勒菩萨的真身像。与现在一般寺庙中常见的弥勒像袒胸露腹、大肚笑颜的形象有较大区别。
4.伽蓝殿
伽蓝是梵语,指代寺院,我国寺院的伽蓝殿多供奉关羽。关羽一生辅佐刘备征战群雄,被后人作为忠信义勇的楷模,是唯一一位被儒、释、道三教共同供奉的神。佛教普及后逐渐民间化,融合各种信仰,将仁义的关羽称为“伽蓝菩萨”
5.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佛顶寺的核心建筑。之所以叫“大雄宝殿”,是因为大雄宝殿一般主供释迦牟尼佛。大雄是佛的德号,是对他的尊称;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佛顶寺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释迦三尊”和两大弟子,分别是中间的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五尊塑像采用江西香樟木雕刻而成,将国家级非遗技艺莆田木雕技艺和金箔锻造技艺相融合。
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代表聪明智慧。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象征实践,两大菩萨分别代表智慧与行愿,能够完整地体现佛法的内涵。
大雄宝殿周围是十八罗汉像,他们是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
背后供奉的观音菩萨的三十三化身,正中为水月观音。水月观音观水中月,度化苦难众生,坐姿洒脱,又称“自在观音”。水月观音在桧木上雕刻而成,采用清刀木雕技艺,就是完全没有泥稿和草稿,雕刻过程中,要求以刀代笔,刀刀见力,每一刀下去都不容更改,每一刀都决定着这件作品的成功与否。这幅作品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之美,更能领悟独具匠心的艺术智慧。
6.观音殿
观音殿内供奉的是准提观音,手持利剑、三股杵、法轮、绳索等,表示消灾、去惑、增福等愿望。采用江西的香柏木雕刻而成。
7.法堂
法堂,也叫讲堂,是高僧演说佛法的场所,是佛寺中仅次于大雄宝殿的第二大主要建筑。
8.药师殿
殿内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药师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愿护众生。其中第七大愿是愿他成佛后,解除众生的病痛疾苦,因此药师佛手持药罐。
9.祖师殿
祖师殿内以供牌位的方式,供奉了禅宗四祖(达摩、慧可、僧璨、道信)、牛头禅六祖(法融、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忠),还供奉着精忠报国,取得牛首山大捷而收复"建康城的岳飞;七下西洋最后归葬牛首山的郑和,以及牛首山的土地神。
四、天阙路
我们现在行走的这条上山的道路叫天阙路,历史上牛首山也曾经被称为天阙山。相传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之后,想在皇宫南门外建立象征皇权的双阙,丞相王导考虑到国库空虚,不宜大兴土木。恰巧南郊的牛首双峰对峙,像天然的双阙,王导便赞叹说“此天阙也”,于是赋予了牛首山新的名字--天阙山。
道路两侧种植了一年四季的代表性植物,春天段种植樱花,夏天段保留了牛首山原生态的竹林,秋天段种植果树,冬天段种植雪松和梅花。四季轮回代表生命的生生不息,寓意佛教的智慧存在于自然之中。
五、无忧广场
万字墙上“佛顶圣境”四个大字由星云法师题写。
右侧的门叫无忧门,是佛顶尊胜道的入口,根据悉达多太子出生于无忧树下而设计。佛祖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门上方汉白玉雕刻的人物形象就是刚出生的悉达多太子。太子一出生便会说话和走路,他向东南西北的各走了七步,步步生莲,他还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天上出现九条龙口吐香水为其沐浴。无忧门内是佛顶尊胜道,长 240 米、高 18 米,建成后,游客可以从无忧门经佛顶尊胜道进入佛顶宫。
六、佛顶塔
佛顶塔高 88 米,九层四面,面积约 4677 平方米,是仿唐式建筑风格。塔的1到7层展示的是佛教传承脉络、各种经藏的壁画。塔的第8层安置了一口全铜铸的佛顶金刚钟,钟上刻有隆相法师书写的《金刚经》全文,每年元旦和春节,可登佛顶塔撞钟祈福,迎接新一年的好运气。第9层供奉了一尊毗卢遮那佛。登高远眺,山间美景尽收眼底,可以放松心情、洗涤心灵。
七、牛头禅文化园
1.弘觉寺塔
牛首山东峰上的塔是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1956年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了鎏金喇嘛塔,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2002 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唐书》记载,唐代宗李豫感梦辟支佛,醒来之后就让太子李适(Kuò)修建了弘觉寺塔,因为始建于唐代,所以又称为唐塔。我们目前看到的弘觉寺塔是明代重修的。弘觉寺塔是牛首山悠久佛教文化的见证,弥足珍贵。
2.法融雕像
弘觉塔的前方是一尊法融禅师的雕像。法融禅师是牛头禅宗的创始人。唐朝贞观年间,法融来到了南京的牛首山潜心修行。他道行高深,得四祖道信传法,创立了牛头禅宗,成为禅宗支脉。
八、佛顶宫
(一)外观
牛首山因有东、西双峰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右侧是牛首山的东峰,左侧曾是西峰的所在位置,西峰山体因铁矿开采形成一个巨大矿坑,佛顶宫就建于西峰的矿坑之上。
佛顶宫是深坑建筑,建筑面积约 13.6 万平方米,相当于19 个足球场的面积,地上三层,地下六层,高度为 89.3 米。2017年,佛顶宫荣获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双料大奖。
佛顶宫建筑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大穹顶以自然的弧度曲线,贴合残留的西峰走势,将西峰缺失的山体轮廓修补完整,恢复了牛首山双峰对峙的格局,实现了“补天阙”的创意理念。小穹顶下方的56座飞天菩提门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上方的三角体构件整体采用云母黄的颜色,由于佛顶宫处于牛首山群峰之间,周围被绿色植被所包裹,在这样的环境下,以黄色调点缀其中,宁静中更增添了一份神圣感。
(二)佛顶摩崖·文殊圣山
大穹顶的下方是佛顶摩崖·文殊圣山,整幅摩崖石刻共分为两层,总高约 16 米,整体形象如同一只巨型佛手握着一串无量宝珠。
佛顶摩崖上层依照北方石窟的形态,取天然巨石雕凿。相传牛首山是文殊菩萨的冬宫,这里以五方文殊和文殊五变为造像主体,与右边的释迦灵山说法主窟相伴,彰显牛首智慧圣山的庄严与殊胜。下层以石刻浮雕为主,以一幅独特的“佛·牛”图为中心,两边分列十二生肖的动物造型,以此来代表芸芸众生,描绘了牛首众生听禅悟道的奇妙景象。
(三)禅境大观
1.总概
,禅境大观呈椭圆形,南北长 112 米,东西宽 62 米,内部净高约 38米。禅境大观通过空旷的空间、舒缓的音乐、柔和的灯光和各类艺术点位,营造出纯净的视觉效果,让人的心灵安静下来。
2.卧佛
”禅境大观正中央的是释迦牟尼涅槃像,侧卧在莲台之上,又称“卧佛”,全长 7.5 米。佛教界认为涅槃就是指释迦牟尼修行圆满,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佛陀80岁涅槃后,弟子将其遗体进行火化,在灰烬中找到的未烧化的遗骨,被后世尊称为“舍利”。佛顶宫佛宝层供奉佛顶骨舍利,所以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涅槃像。
“卧佛”周围是一个硕大的如莲剧场,这是国内罕见的室内升降式围合剧场,可升降、可旋转、可打开、可合拢,是一个集演艺、会议等多元一体的空间。正中的卧佛可 360度缓慢旋转,卧佛周围隐藏有 36 片莲花瓣。当禅境大观的仪式开始时,36 片莲花瓣徐徐升起形成一朵巨大的莲花,与宏伟建筑气势相呼应,整体形成一种浓郁的禅意。
3.无忧树
禅境大观内,紧紧围绕着和佛祖一生相关的三棵树,展现了佛祖一生的故事。代表佛祖出生的是无忧树,全铜铸的无忧树,叶片采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据《释迦牟尼传》记载,佛祖的母亲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生产的途中,经过蓝毗尼花园的一棵树下时,佛祖便从其右肋降生了,后来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为劳苦大众解除苦难,人们把这种树称为“无忧树”。
4.菩提树
代表佛祖成道的是菩提树,佛祖曾在寒林里苦修六年无果,最后他来到一棵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后,终于悟道。因此“菩提”在梵语中为“大彻大悟”之意。
这棵菩提树也是铜质的,但和无忧树不同,菩提树采用纯手工锻打技艺,人工敲打出树叶和纹理。菩提树继承传统技艺,无忧树开拓创新,使用现代科技,一老一新共同呈现中国最精湛的技艺。
5.穹顶
佛经中记载,佛祖在娑罗树下涅槃,那娑罗树在哪呢?您可以将目光上移,顶部就是娑罗穹顶,仿照娑罗树树权的形状设计。四层钢架叠加交错,像娑罗树延展开的娑罗树权。这里还有一个设计细节,就是每层钢架叠加时交错的角度为17°,这是南京中轴线的角度,南京城中轴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偏正南正北约 17°,牛首山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地理位置优越。
6.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高浮雕壁画,材质为米黄大理石,雕刻手法是迄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技艺曲阳雕刻技艺。您看画面中,立于芦苇上飘逸洒脱的这位老者就是中国禅宗的开山鼻祖--菩提达摩。整幅作品从面见梁武帝、一苇渡江到传法慧可,将不同时期的事件描绘在同一幅场景中,勾勒出了初祖达摩历尽艰辛弘法一生的轨迹。
7.丝毯画
这幅丝毯画叫金陵梵刹妙染,整幅丝毯长 28.8米,宽3.45 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幅手工丝毯之一,由南通如皋丝毯博物馆耗时一年半完成。30多名手工艺人们,将非常细的蚕丝进行打结,织出上面的图案及文字。丝毯画中包含诗词 10 首,寺院 34 座,地名 38 处。这幅丝毯画,体现的是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牛首山打造文化圣山的决心及南通手工丝毯艺人的匠心,也感召着游客信众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8.法雨流芳
现在我们乘坐法雨流芳电梯,前往佛5层。法雨流芳寓意佛法像雨露一样,滋润众生,法水长流。相传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在生下悉达多太子七天后就去世了,佛陀为了报答母亲,到忉利天宫为天人讲法三个月,将讲法的功德回向给母亲。佛陀为母说法三月后返回人间,帝释天从天宫到人间变出一条天梯,众神站立在天梯的两旁,天女散花,落花如雨,因此得名法雨流芳。扶梯两侧,是石头与琉璃的结合,用以表现传说中落花如雨的情景。
(四)佛殿层
这是位于佛5层--佛殿层,距离地面约 33米,核心空间是千佛殿和万佛廊,向人们集中呈现了一个非常殊胜、神秘、有强烈视觉冲击的佛国世界。
1.千佛殿总概
千佛殿,通高 28 米,这里供奉了 1343尊佛菩萨,所以称为千佛殿。
千佛殿是根据唐代密宗金刚界曼陀罗第四会供养会进行设计,曼陀罗是梵语,翻译为坛城、道场。坛城在藏传佛教地区多以平面绘画比如唐卡的形式出现,千佛殿是国内罕见的以建筑加佛像的方式呈现曼陀罗坛城的,这种形式也是佛教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创新。
不仅如此,千佛殿更是艺术的殿堂。游客在佛顶宫除了感受建筑的精巧、震撼外,还能欣赏到一大批精美绝伦的顶级艺术珍品。这些艺术珍品由全国 100多位工艺美术大师、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携手创作,每一件都为佛顶官量身打造。我们将佛教文化和国家级非遗工艺进行融合。用了几十种艺术形式,致力于将中国优秀传统工艺传承下来,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
2.舍利大塔
千佛殿的核心就是中央的舍利大塔,高 21.8 米,大塔以锡青铜铸胎锻造,表面鎏金,集合了雕刻、錾刻、掐丝珐琅、水晶琉璃、宝石镶嵌等技艺,由工艺美术大师王金林先生领衔,带领400多名工艺美术师历时2年才得以完成,其中仅鎏金就用了3个多月,这座大塔精美绝伦,是可以流传千古的佛教艺术瑰宝。
塔刹:大塔的顶部是塔刹,塔刹屋檐下起承重作用的是斗拱,颇具中式建筑的特色。斗拱下方是一颗牟尼宝珠,直
径约 1.5 米,水晶材质。水晶是佛家七宝之一,它很纯粹,晶体通透,象征着佛国净土和光明的世界。
塔身:高9.24米,分为倒锥形的相轮和蓝色的覆钵两个部分。相轮呈倒锥形,总共9重,供奉了 207 尊小型的琉璃佛。
9 层相轮下是覆钵,形如倒扣的钵,是塔的主体。覆钵整体采用掐丝珐琅工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景泰蓝。景泰蓝是国家级非遗工艺,烧制难度较大,要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制、抛光和镀金等多道程序木能完工。之前掐丝珐琅艺术品最大的高度只能达到1米,这里的掐丝珐琅高 2.8 米,直径 5.4 米,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在覆钵东南西北四个佛龛内,供奉着四尊阿富汗玉雕刻的“四波罗蜜菩萨”像(金刚波罗蜜菩萨、宝波罗蜜菩萨、法波罗蜜菩萨和业波罗蜜菩萨),在灯光映衬下,玉质温润通透。我们非常有缘找到一块重达 25 吨的玉料,一切为四,雕刻成了四波罗蜜菩萨。
塔基:塔基高5米,分为塔厅和莲台两部分。塔厅呈四方八角形,上面雕刻了莲花和金刚杵纹饰。塔厅四角供奉了四大天王青铜雕像,护持佛顶骨舍利。
3.佛顶真骨舍利图片
目前佛顶骨舍利供奉在佛6层佛宝层,全年对外瞻礼21天,这是佛顶骨舍利被放大后的图片。在佛祖的舍利中,佛顶骨舍利是最殊胜的,是圆满智慧的象征,至高无上。佛顶骨舍利长约8厘米,高约5厘米,表面呈褐白色,蜂窝状,经过放大之后,能从舍利的发孔中看到很多舍利的结晶体。被称为舍利子。
据史料记载,佛顶骨舍利是公元 10 世纪,由于佛教在印度逐渐衰弱,印度高僧施护为保护佛顶骨舍利不被毁坏,将舍利带到中国的金陵,供奉在当时的皇家寺院-长干寺的地宫中。直到 2008 年,南京市的文物工作者在考古过程中,才将其发掘出来。
4.四方佛
千佛殿依照华藏世界的五方五佛来布局,中央的大塔代表大日如来,在大塔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尊主佛,统称为“四方佛”。四方佛采用铸铜工艺,表面贴金箔,肌肤上喷金粉,眼睛和眉心使用水晶镶嵌。工艺精湛,华丽庄严。
5.四幅漆画
千佛殿内用四幅漆画展示了佛陀一生中重要的四个阶段,被称为“四相成道”,分别是太子降诞、菩提证道、初转法轮和双林涅槃。“四相成道”漆画采用的是国家级非遗技艺、江苏省传统工艺--扬州漆器工艺,人物造型生动,画面动感十足。
6.八大灵塔
在漆画之间是八大灵塔,材质为珍贵的老金丝楠木,同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大师设计并制作,在选料取材、结构、制图、雕工、后期贴金等方面做到了精益求精。
塔是佛教三大建筑之一,在千年的发展传承过程中,演变出不同风格的塔,八大灵塔是众多佛教流派中不同风格佛塔的汇集展现,风格上包含亭阁式塔、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藏式塔、金刚宝座塔、花塔、未来塔、傣族塔、印度佛塔。将佛教的庄严神圣展现其中。
7.万佛廊
"千佛殿的外圈是万佛廊,在这条环形回廊上,有许多艺术点位。两侧供奉的的不同材质和工艺的造像(文殊菩萨、不动明王、大势至菩萨、千手千眼观音),佛像之间是 16幅佛本生故事的瓷板画,顶部是彩绘藻井以及东阳木雕的横梁。可以说这个空间汇集了当代最著名的工艺大师毕生最好的作品,给人庄重震撼之感。
8.造像
两侧墙面上是不同材质的造像,有古法琉璃材质的文殊菩萨、紫砂材质的不动明王、锡金铜材质的大势至披萨和德化白瓷材质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另外还有佛本身故事、蕴含深刻的教义。万佛廊藻井彩绘优美大气,东阳木雕的横梁精美绝伦,堪称艺术珍品。
(五)佛宝层
佛宝层位于地下 44 米处,整个空间定名为舍利藏宫,佛顶骨舍利长期供奉在这里,因此也是一级安保区域。2010年,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盛世重光,星云法师曾说过:“这可能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块佛顶盖骨了”。这一层全年有21天对外开放,分别是元旦3天、春节7天、国庆节 7 天,释迦牟尼佛佛诞日、出家日、成道日和涅槃日。
九、其它景点
牛首山上还保留有一段 200米长的岳飞抗金石垒遗址。南宋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 1130年,金兀术率金军逼近建康,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这就是牛首山的著名战役--牛头山大捷。岳飞抗金石垒,就是用赤褐色石块垒成的围墙,围墙底宽 0.5 米,高约 1.5米,蜿蜒起伏,高低错落,在当时的战争中,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
郑和文化园位于郑和湖畔,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慕园,包括郑和墓和史料陈列馆两部分。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七下西洋,历尽艰险,与沿岸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缔结邦交,促进友谊。郑和去世后被宣德皇帝赐葬于牛首山。据清朝《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年命下西洋,宣德初覆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当地村民称之为“马回回墓”。
郑和墓呈南北走向,墓前有四个平台,每组有7级台阶,共28 级,寓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遍访近40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事迹展厅是一个四合院的形制,四合院的中心是郑和的半身雕塑。展厅分三个部分,介绍了郑和的故乡、七下西洋的故事以及各国领导人对郑和七下西洋事迹的评价。展厅内布置多媒体展项“航海体验”,将传统史料展陈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让我们切身感觉到航海的魅力与艰辛,是集爱国教育、文化传承与航海知识科普于一体的文化园。
今天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文章来源: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官方认证:诗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