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字质量云关注微信号 ┊
“双十一”,所谓的“职业打假人”迎来了一年之中的活跃期。
我国《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规定,遭遇消费欺诈可以要求“退一赔三”。不少“职业打假人”正是依照这两条规定,打假并索赔。
交完学费后,“徒弟们”一般会按照“职业打假人”指导,下单相应的问题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存在风险,比如广告语中含有被禁止的宣传措辞、可能存在虚假宣传、产品未标明生产日期和地址、假冒其他品牌,或是包含被禁用的成分等等,打假人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问题产品或可能存在问题的产品,购买后和商家协商赔偿。
面对这些或职业或兼职的“打假人”,商家时常选择破财免灾。
澎湃新闻调查发现,职业打假早已成为一门生意,部分职业打假人甚至因此衍生出收徒、卖课等完整产业链。在抖音、贴吧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少自称是职业打假的人通过分享所谓的“打假日入过千、月入过万”的经历,以此吸引人“拜师”,价格在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拜师后,这些“职业打假人”会拉群分享打假案例、打假思路,线上指导打假,会教人薅羊毛、“吃货”(仅退款)。更有甚者,这些“职业打假人”声称不但可以打假商家,还可以帮商家“搞”同行。
尽管风险巨大,但高额的收益和模式化的操作还是让不少人入坑,一批批新的“职业打假人”或“兼职打假人”,就这样出现了。
就职业打假人的身份而言,其确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环境的作用。但当打假这事成为一种民间的职业行为,有人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靠打假吃饭,就难免在利益冲动下,剑走偏锋,让打假这种充满正义感的事业沦为某些人敲诈勒索商家、借以牟利的工具。此次部分职业打假人收徒、卖课,同样给人这样的担忧。
平心而言,打假也成了职业,甚至衍生出了打假培训产业,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市场上假货依然没有绝迹,甚至在某些行业、品类中盛行。这对相关部门也是个提醒,如何对制售假行业进行全链条监管,还需拿出更多治理办法。
“一位职业打假人一口气提交了七百件投诉,我们头都大了”、“上半年我们局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里,职业打假人就占了大部分,他们一般不到场但还要走完全部程序,实在是浪费基层干部的精力。”这让本就任务重人手紧张的基层市场监管机构有些“雪上加霜”。
为了遏制恶意投诉,《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而发起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这意味着以“打假”等名义实施恶意投诉的“职业索赔”行为将受到规制,但部分一线工作人员表示,如何认定“不以生活消费为目的”有难度,作为基层,也没权限判定举报人是否为职业举报人。
来源:澎湃新闻 新京报评论等
星标“质量云”持续接收推送!感谢转发、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