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一个不被大众熟知,却在科学界赫赫有名的名词。
2009年,Elizabeth Blackburn等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学家们发现,端粒这个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保护结构,像骑士一样,守护着我们的基因组,一旦端粒长度过短,染色体会因失去保护而融合或断裂,加速衰老,引发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近日,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发表在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发现,过度摄入某些超加工食品,会缩短端粒长度。
研究团队分析了UKBiobank数据库中的64690名参与者,年龄分布在37-73岁,55%为女性,根据每天的食品摄入量,参与者被分成以下几组:低(少于3.5份)、中低(3.5-6份)、中高(6-8份)、高(超过8份)。
实验分析发现,与每天摄入量少于3.5份的低组相比,中低组、中高组、高组的参与者端粒分别缩短了0.025、0.034、0.038。同时,根据不同摄入量来看,男性端粒缩短更明显。
换言之,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会影响端粒长度,摄入量越高,端粒越短,每天多吃一份超加工食品,端粒长度会缩短0.005(约等于端粒缩短0.22年)。
这项研究发现为大众饮食敲响警钟,日常所钟爱的方便面、糖果、冰淇淋等超加工零食,正在"杀戮"健康于无形之中。
由此,如何保护端粒健康,减缓衰老速度,就成了急需被破译的"密码"。
去年8月,索科尔生物研究所发表于《Nature》上的一篇论文,发现线粒体和端粒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机体衰老提供全新思路。
此前,线粒体与衰老一直是学界单独研究的热点。线粒体因其"细胞发电厂"的重要地位,是人体90%活动能量来源,但线粒体功能会随着年龄增加下降,导致能量(ATP)减少,引起细胞损伤,诱发早衰(如脱发、骨密度降低等问题)。
尽管人类还没找到完全延缓老化的方式,但已有部分团队进行科研实验,在京东、天猫等平台落地初步成果。例如生科企业Bioagen在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的指导下,开创Mitolive®靶向机制("柏岁维"核心),旨在增加线粒体生物发生因子PGC-1α,优化线粒体质量、数量。
除此之外,Bioagen柏岁维增加SPF自噬修复程序,有效放大Mitolive®专研技术,助力"燃料"ATP产生,高效清理"老旧"细胞。同时,东非山茶多酚GHG等自然成分的融入,进一步稳定体内能量代谢平衡。
显然,线粒体干预是人类破译衰老密码的重要准备,在此基础上落地并得到"提振精力"反馈的柏岁维,便是如此。现在,索科尔生物研究所的发现--证明衰老特征端粒、线粒体、炎症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为人类跨向抗衰大门提供又一助力。
该研究指出当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变得非常短时,他们会向线粒体发送RNA信息,与线粒体进行"交流",从而触发一组复杂的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反应,杀死可能癌症的细胞。
对此,研究者之一的Karlseder教授表示:"很高兴发现端粒与线粒体的对话"" "显然两者在控制良好的生物过程中协同作用"。
Audrey Geisel生物医学科学主席、圣地亚哥Nathan Shock衰老基础生物学卓越中心主任Shadel也指出:"这突出表明需要研究这些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充分了解衰老,并可能进行干预,来增加人类健康。"
我们的寿命上限有多高?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亘今的难题,无论是中国古代玄之又玄的炼丹术,还是古埃及神秘的木乃伊,都是人类对永恒存在的幻想和渴望。
如今,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细胞、免疫、衰老的神秘面纱正被逐步解开,虽然不能立刻实现永生,但我们都将有机会健康、缓慢地老去。
参考文献:
1.Li,Chunhao,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s Consumption and Leucocyte Telomere Length: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UK Biobank.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24).
2.Nassour,J.,Aguiar,L.G.,Correia,A.et al.Telomere-to-mitochondria signalling by ZBP1 mediates replicative crisis.Nature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