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这些发现这些食物会缩短端粒长度,并增加死亡风险

文摘   2024-10-22 17:10   四川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保护结构,发挥如“安全帽”般的保护作用,防止基因组的损坏,端粒损耗是衰老的标志之一。多项研究显示,端粒长度缩短是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因素。


超加工食品(UPF),是指在已经加工过的基础上再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通常是高糖、高脂、高盐食品,但维生素和纤维含量较低,长期食用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例如,超加工食品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风险增加相关。


根据Nova食品分类,超加工食品涵盖多种即食产品,包括甜味零食、咸味零食、糖果、冰淇淋、含糖饮料、加工肉类等多种即食食品。


2024年10月16日,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Leucocyte Telomere Length: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UK Biobank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端粒长度缩短相关,摄入量越高,端粒越短,每天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端粒长度缩短0.005(相当于端粒缩短0.22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的64690名参与者,年龄在37-73岁之间,女性占55%,通过Nova食品分类对参与者的饮食进行分类,并测量了参与者的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分析了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白细胞端粒长度之间的关联。


根据食品类型,本文分析的超加工食品包括:即食/加热食品(豆类和土豆、动物性产品、汤和其他UPF)、酸奶、乳制品甜点、面包、早餐谷物、糕点、包装零食和甜点(甜食、巧克力、咸味零食)、素食替代品、人造糖和饮料。


总的来讲,参与者每天平均摄入6.27份超加工食品,平均端粒长度为0.0128。根据每天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将参与者分为:低(少于3.5份)、中低(3.5-6)、中高(6-8)和高(超过8份)


分析发现,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端粒长度缩短相关,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越高,端粒越短,每天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端粒长度缩短0.005(相当于端粒缩短0.22年)


与每天摄入少于3.5份的人相比,每天摄入3.5-6份、6-8份、超过8份的人,端粒分别缩短了0.025、0.034、0.038


   总UPF摄入量与端粒长度的关系

按不同性别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的总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端粒长度缩短相似,但根据不同摄入量,男性端粒缩短更明显,与每天摄入少于3.5份的男性相比,中低、中高和高摄入量的男性端粒分别缩短了0.048、0.043、0.057。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BMI<18.5(偏瘦)的参与者中,每天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端粒长度会增加0.042;在BMI正常和超重的中,每天增加一份,端粒缩短0.006;在肥胖的人中没有发现显著关联。


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超加工食品,发现即食/加热UPF、豆类和土豆UPF、动物性UPF、人造糖、饮料与缩短端粒长度相关,然而,早餐谷物、素食替代品(替代肉类的食物)与增加端粒长度相关


不同类型UPF与端粒长度的关系

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的高能量密度是公认的最有害属性之一,此外,在制造的过程中会产生毒性反应产物,例如,烘焙、煎炸和烧烤等方法中,可能会形成丙烯酰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等,以及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和人工成分等,从而导致可能与端粒缩短有关的代谢变化。


总之,结果表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越高,端粒越短,即食/加热UPF、豆类和土豆UPF、动物性UPF、人造糖、饮料的摄入量与端粒缩短有关,而早餐谷物和素食替代品与端粒长度增加有关。


不仅如此,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还会折寿,增加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


2024年10月20日,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Clinical Nutrition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plasma metabolite profile,and risk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较高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6%、5%、8%。


脂质分析发现,较高的UPF摄入量与不良的脂质状况有关,包括HDL降低和VLDL增加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tjnut.2024.05.001

https://doi.org/10.1016/j.clnu.2024.10.023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
 微信加群 
为促进前沿研究的传播和交流,我们组建了衰老专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学校/专业/姓名


在看,传递你的品味

Aging
聚焦年龄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逆转衰老相关研究和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