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中医药防治方案

健康   2024-01-20 07:04   重庆  


咳嗽中医药

防治方案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中医学认为,咳嗽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慢性咳嗽属于中医学“久咳”“顽咳”的范畴。中医中药对咳嗽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临床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方和成药品种繁多,神农本草精英荟汇总临床常用的咳嗽证型及方药,医者可根据患者体质,辨证选药,预防调护。






分证论治



风寒袭肺证














证候: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内袭于肺,肺气失宣。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止嗽散 (《医学心悟》)  加减。

处方:麻黄 6 g,苦杏仁9g,荆芥6g,桔梗9g,紫菀9g,百部9g,白前9g,陈皮 9g,甘草6g。


加减:若风寒外束,肺热内郁,形成外寒内热证 ( 俗称“寒包火”) ,可予华盖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或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 ;  若素有寒饮伏肺,而兼见咳嗽上气,痰液清稀,胸闷气急,舌质淡红、苔白而滑,脉浮紧或弦滑者,治以疏风散寒,温化寒饮,可用小青龙汤 (《伤寒论》)加减;  若夹痰湿,咳而痰黏,胸闷,苔腻者,加法半夏、厚朴、茯苓以燥湿化痰。



风热犯肺证














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喉燥痛,咯痰不爽,痰黏黄稠,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病机:风热犯表,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肺热伤津。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温病条辨》) 加减。

处方:桑叶9g,菊花9g,苦杏仁9g,连翘9g,薄荷6g( 后下) ,桔梗9g,芦根15 g,甘草6g。


加减:若肺热甚者,加黄芩、鱼腥草以清泄肺热; 咳甚者,加百部、枇杷叶以清热止咳; 咽痛者,加射干以清热利咽;  若内夹湿邪,症见咳嗽痰多,胸闷汗出,苔黄而腻,脉濡数者,加薏苡仁、佩兰以理气化湿;   热伤肺津,咽燥口干,舌质红者,酌加南沙参、天花粉以清热生津;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藕节以凉血; 若夏令夹暑湿,症见咳嗽胸闷,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薄,脉濡数者,加六一散( 包煎)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以疏风解暑。



燥邪伤肺证














证候: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咳甚胸痛,或痰黏不易咯出,初起可有恶寒,身热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小而数。

病机燥邪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治法: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 (《温病条辨》) 加减。

处方:桑叶9g,苦杏仁9g,北沙参9g,浙贝母9g,淡豆豉9g,栀子6g,梨皮9g,桔梗6g,连翘6g。


加减:若痰质清稀,恶寒无汗,苔薄白而干,脉浮弦,为凉燥之邪犯肺、卫气郁遏的表现,宜疏风散寒、润肺止咳,用杏苏散 ( 《温病条辨》) 加减; 若痰中带血,配生地黄、白茅根以清热止血;痰黏难出者,加紫菀、瓜蒌以润肺化痰;   咽痛明显者,加玄参、马勃以清润咽喉。

以上证型多见于西医临床急性咳嗽之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和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



风盛挛急证














证候: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咽干咽痒,痒即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呈反复性发作,舌苔薄白,脉弦。

病机风邪犯肺,邪客肺络,气道挛急,肺气失宣。

治法:疏风宣肺,解痉止咳。

方药:苏黄止咳汤 ( 晁恩祥经验方) 加减。处方: 炙麻黄6g,蝉蜕6g,紫苏叶9g,紫苏子9g,前胡9g,五味子9g,牛蒡子9 g,枇杷叶9g,地龙9g。


加减:咽干者,加玄参、麦冬; 咽痒明显者,加木蝴蝶、青果;   偏于风寒者,加荆芥、防风、生姜以散风寒;   偏于风热、咽痛红肿者,加牛蒡子、射干、马勃以散风热;   偏于痰热者,加黄芩、鱼腥草、金荞麦以清热化痰。本证多见于西医临床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等。



邪壅肺窍证














证候:咳嗽并伴有鼻塞咽堵,鼻腔、咽喉分泌物增加,鼻后、咽喉部黏液附着或鼻咽后滴流感。由过敏引起的鼻炎表现为鼻痒、喷嚏、鼻流清涕、眼痒等。鼻窦炎表现为黏液性或脓性浊涕,常伴咽喉不利,可有疼痛( 耳面部痛、头痛) 、嗅觉障碍等。

病机: 风邪留伏,邪气上逆于肺窍。

治法疏风宣肺,止咳通窍。

方药:苍耳子散 (《严氏济生方》)  合止嗽散( 《医学心悟》) 。

处方:荆芥9g,桔梗9g,紫菀 9g,百部 9g,白前9g,陈皮6g,甘草3g,苍耳子6 g,辛夷6g,薄荷 6g (后下) ,白芷6 g。


加减:鼻涕有清、浊之分,清者宜温宣,可加防风、白芷;  浊者宜清,可选用蔓荆子、桑叶、连翘等药。火热甚者,加黄芩、栀子、鱼腥草;肺经湿热,郁热上蒸,清阳不升,不闻香臭者,可用辛夷散 ( 严氏济生方》) 加减; 伴有风邪搏结咽喉者,加蝉蜕、僵蚕; 伴有痰气交阻于咽喉者,合用半夏厚朴汤 ( 金匮要略》) 化裁。本证多见于西医临床慢性咳嗽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痰湿蕴肺证














证候: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黏腻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清晨咯痰尤甚,因痰而嗽,痰出则咳缓,胸闷,脘腹胀满,纳差,舌苔白腻,脉濡滑。病机: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痰湿蕴肺,肺失

宣降。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合三子养亲汤 (《韩氏医通》) 加减。

处方:法半夏9g,茯苓9g,陈皮15g,苍术9g,白芥子6g,莱菔子9g,紫苏子9 g,炙甘草6g。


加减: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沫,怕冷者,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痰; 久病脾虚者,酌加党参、白术以益气健脾。



痰热郁肺证














证候: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痰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病机:痰热郁肺,肺失清肃,热邪久郁,热伤肺络。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医学统旨》)  加减。

处方:桑白皮9g,黄芩9g,栀子9g,知母9g,浙贝母9g,瓜蒌仁9g,桔梗6g,橘红9g。


加减:痰热甚者,加竹沥、天竺黄、竹茹以清热化痰;   痰黄如脓或腥臭,加薏苡仁、冬瓜仁、金荞麦以清热化痰解毒。



胃气上逆证














证候:阵发性呛咳、气急,咳甚时呕吐酸苦水,平卧或饱食后症状加重,平素上腹部不适,常伴嗳腐吞酸、嘈杂或灼痛,舌红、苔白腻,脉弦弱。

病机:胃气上逆,痰浊壅中,肺胃失和,气道受累。

治法:降浊化痰,和胃止咳。

方药: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加减。

处方:旋覆花9g( 包煎) ,赭石9g,法半夏6g,党参15g,干姜5g,黄芩9g,枇杷叶9g。


加减:如反酸、烧心较甚者,加吴茱萸、黄连、煅瓦愣子以降逆制酸; 若呃逆较重者,加丁香、柿蒂;   痰多者,加款冬花、紫菀以化痰止咳;兼痰气交阻者,可合用半夏厚朴汤;兼寒热错杂者,合用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   兼肝胃不和者,可用柴胡疏肝散 (《医学统旨》)   合左金丸( 《丹溪心法》) ; 兼胆胃郁热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合温胆汤 (《千金要方》) ; 兼胃阴不足者,可用沙参麦冬汤 (《温病条辨》) 。本证多见于西医临床慢性咳嗽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肝火犯肺证














证候: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病机:肝失条达,郁结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肃降。

治法:清肺泄热,化痰止咳。

方药:黄芩泻白散 (《症因脉治》)  合黛蛤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加减。

处方:桑白皮12g,地骨皮12g,黄芩9 g,青黛6g,海蛤壳15g (先煎) 。


加减:火热较盛,咳嗽频作,痰黄者,可加栀子、牡丹皮、浙贝母、枇杷叶以增清热止咳化痰之力; 胸闷气逆,加枳壳、旋覆花 (包煎) 以利肺降逆; 胸痛配郁金、丝瓜络以理气和络; 痰黏难咯,酌加海浮石(先煎) 、浙贝母、竹茹、瓜蒌以清热化痰降气; 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以养阴生津敛肺。



肺阴亏虚证














证候: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见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咽燥,起病缓慢,日渐消痩,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滋润,肃降无权。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 (《温病条辨》) 加减。

处方:北沙参9g,麦冬9g,天花粉9g,玉竹9g,桑叶9g,知母9g,川贝粉2g (冲服) 。


加减:久咳气促,加五味子、诃子以敛肺气;痰中带血,加牡丹皮、白茅根、仙鹤草、藕节以清热止血;   潮热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  (后下) 、鳖甲  (先煎) 、胡黄连以清虚热; 盗汗加乌梅、牡蛎(先煎) 、浮小麦以收敛止涩;咯吐黄痰,加海蛤粉 (冲服) 、黄芩以清热化痰; 手足心热,梦遗,加黄柏、女贞子、墨旱莲、五味子以滋肾敛肺;   兼气虚者,可用生脉饮 (《千金要方》)加减。




精英荟点评


咳嗽是临床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每每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成为困扰广大临床医药工作者的棘手难题。本文从诱发咳嗽的外感、内伤两个角度,系统全面区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风盛挛急、邪壅肺窍、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胃气上逆、肝火犯肺、肺阴亏虚共十个临床证型进行分型论治,每一证型下详细列出各类型咳嗽证候特点、病机、治法,代表性方剂及根据临床症状加减用药方法。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对症状典型的咳嗽类型进行了相应的中西医对照分析参考。文中所载咳嗽证治方法严谨准确,对于咳嗽各类型寒、热、虚、实症状用药详尽细致,并注明了方剂的经典来源,对于具体的药物使用方法也进行了说明,称得上是一篇治疗咳嗽集大成的宝贵参考资料,值得广大临床中医、中药工作者学习借鉴及收藏应用。






中成药应用

辨证使用中成药,可单独或与中药汤剂或西药配合应用。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类














通宣理肺丸 ( 胶囊、口服液) : 口服。丸剂: 水蜜丸,每次7g,大蜜丸,每次2丸,每日 2或3次;  胶囊剂: 每次0.72 g,每日2 或 3 次; 口服液: 每次20ml,每日2或3次。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适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类














1)杏贝止咳颗粒: 开水冲服。每次4g,每日3次,疗程7天。清宣肺气,止咳化痰。用于外感咳嗽属表寒里热证,症见微恶寒、发热、咳嗽、咳痰、痰稠质黏、口干口苦、烦躁等。

2)治咳川贝枇杷滴丸: 口服或含服,每次 90~180mg,每日3次。宣肺降气,清热化痰。用于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咯痰、咽干、咽痛、发热、全身不适;   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状者。

3)肺力咳胶囊 ( 合剂) : 口服。胶囊剂:每次0.9 ~ 1.2g,每日3次;  合剂:<7 岁每次10ml,7~14 岁每次 15 ml,成人每次 20 ml,每日3次,或遵医嘱。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用于痰热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痰黄,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见上述症状者。



疏风宣肺, 利咽止咳类 














苏黄止咳胶囊: 口服。每次 1.35g,每日 3 次。疏风宣肺,止咳利咽。适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干咳无痰;   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   或夜卧晨起咳剧,感冒后咳嗽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符合上述症状者。



养阴清热、利咽解毒类













     

养阴清肺口服液: 口服。每次10ml,每日 2或3次。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养阴敛肺、镇咳祛痰类 














强力枇杷露 ( 膏剂、胶囊) :口服,糖浆剂:  每次15ml,每日3次; 膏剂: 每次20 g,每日3次; 胶囊剂: 每次0. 6g,每日3 次。养阴敛肺,止咳祛痰。用于久咳劳嗽、支气管炎咳嗽。



精英荟点评


上述所载治疗咳嗽的中成药,主要应用于风、燥、寒、热诸邪所致的咳嗽证型,以外感证候为主,可单用或配合西药协同使用。对于风寒束表所致咳嗽,常用通宣理肺丸;痰热咳嗽常用杏贝止咳颗粒、治咳川贝枇杷滴丸、肺力咳合剂(胶囊)等;风邪犯肺者,常用苏黄止咳胶囊;燥邪伤肺者,常用养阴清肺口服液;久咳不止者,用强力枇杷露(膏剂、胶囊),但不适于肺肾两虚的哮喘病症。由于中成药使用简、便、验、廉,更受广大西医工作者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治疗咳嗽缺乏辨证的情况较为突出,尤其是治疗痰热证候的中成药往往被过度滥用,应该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和卫生监管部门重视。





其他治法



针刺 













主穴: 肺俞、中府、列缺、太渊。

风寒袭肺证,加肺门、合谷; 风热犯肺证,加大椎、曲池、尺泽;  燥邪伤肺证,加太溪、照海;  痰湿蕴肺证,加足三里、丰隆;  痰热郁肺证,加尺泽、天突; 肝火犯肺证,加太冲、行间、鱼际; 肺阴亏虚证,加膏肓、太溪; 肺脾气虚者,可加脾俞、足三里;  素体阳虚,咳嗽遇冷加重,证属虚寒者,以火针点刺督脉及膀胱经背俞穴。实证患者针刺用泻法,虚证患者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艾灸 













选穴大椎、肺俞 ( 或风门) 、膏肓。采用麦粒灸,3~5 日治疗1次,5次为 1个疗程;  或予艾条灸,每日1次,每次5~10 min,以皮肤潮红为度,可与针刺配合应用,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穴位贴敷













可用疏风宣肺、止咳化痰药敷贴胸背部腧穴,取穴天突、大椎、肺俞 ( 双) 、中府等穴。







调摄与预防

1)不同季节所对应的外感类型亦有不同,夏季咳嗽多见湿热证;   秋季多见燥咳;   冬季多见寒咳、痰湿咳,治疗及用药亦有侧重。注意气候变化的同时,更要注意调摄。

2 )对于风热、风燥、肺阴虚等咳嗽反复不愈者,应首先注重生活饮食习惯,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品,以免伤阴化燥助热;   咳嗽痰多者,忌饮食油腻、肥甘厚味,以免蕴湿生痰。

3)长期卧床或痰多难咳患者应定期护理,翻身拍背、时常活动,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但操作时要避免刺激或损伤咽部。

4)增强体质,对慢性久咳的肾虚患者,应嘱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肺的通气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5)雾霾天更应注意健康,减少外出及室内通风,使用防雾霾口罩、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雾霾吸入,预防对身体的损害;亦可采用传统中医食疗方法  ( 如雪梨、银耳、川贝、百合等)   预防保健。

6)药物预防:可根据患者体质,辨证用药,预防调护。平素自汗,易于感冒属肺卫不固者,可服用玉屏风散; 气阴两虚者,可服用生脉饮。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的优势,首先是以三因制宜为特征,体现个体化、精准化的辨证论治;其次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的复方发挥效应;第三是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综合管理模式。希望今后现代医学结合中医药理念,能挖掘出更多指征明确、疗效肯定的中药制剂。希望神农本草精英荟汇总的咳嗽中医药防治方案,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些许益助。




注:本文非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凡《神农本草精英荟》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神农本草精英荟”。欢迎来稿,投稿邮箱:zhongyaochch@163.com。


成果宣传
神农本草精英荟拥有中医药界优秀的编审人员,编写、编排文案水平处于业界领先水平;文案终审者曾荣获全国政府机关文印系统文字录入和文稿校对比赛三等奖。平台可承接各类文案及软文的编撰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精英荟现覆盖多个中医、中药专业微信群、QQ群,关注者逾万人,有较强的推送力和宣传能力,为促进中药特色技术交流,推动中医药传承事业发展,热诚欢迎需要宣传推广中医药特色产品、专业技术、学术专著的个人、企业与我们联络。经评估后,可在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平台及其它媒体上宣传推广。
欲推广者请递交相关产品、图书的文字、图片介绍等背景资料。相关资料请发送至邮箱zhongyaochch@163.com。

点击了解 

 
  神农本草精英荟合作项目 



责编:杨娉娉   

审核:程华尧

复审:张亚囡


神农本草精英荟 


 向上滑动阅览  

神农本草精英荟 发端于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发起者及创始人为原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传统医学部技术官员、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原副司长,现任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副会长、正大制药集团副总裁吴厚新先生。



神农本草精英荟 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中药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专家团队,覆盖中药种植栽培、加工炮制、生产流通等全产业链,涵盖全国各省市260余家著名三甲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部分科研院校、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的1200余名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精湛的中药特色技术专家。致力于促进中医药经典学习,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培养中医药传承后继力量,努力改变“医不识药,药不懂医”的现状。


神农本草精英荟 是全国中药人之家,始终秉持精研创新、与时俱进、携手传承、共谋发展的理念,定期组织业内专家探索解决中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积极向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进言献策,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广泛开展与国内外有关单位、企业、咨询机构、学校、社会团体等的合作,提供精准中药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培训、中药产业发展和中医药养生保健咨询,帮助客户规范中药产品的设计及生产流程、解决药品检测过程中发生的难题、协助制定中医药企划宣传方案并在各媒体发布中医药专业及科普文案等技术支持服务,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神农本草精英荟 殷切欢迎博学多才或在中医药某一领域有一定建树的富有奉献精神的中医药专家加入。


神农本草精英荟 欢迎热爱中医药,励志中医药传承事业,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中医或中药专业青年才俊加盟。诚邀中医药专业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踊跃加入,共同发展!



欢迎合作交流!欢迎扫码关注!

业务负责人:吴镝

微信:snbcwd

添加微信请附留言说明相关事宜

业务联系邮箱:zhongyaochch@163.com



2024年第3期总第432期

欢迎点评、点赞、收藏、分享哟!

动动手指点“在看”,送我一朵小黄花


神农本草精英荟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