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爱你没商量(一)

健康   健康   2024-03-30 06:45   重庆  



 








素有“长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美誉的长白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东起完达山,西至黄海之滨的旅顺港,绵延2000多公里。《山海经》载:“东北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即指长白山(不咸是蒙语中“神仙”的意思),山高林密,物产丰富。除了东北虎等明星物种外,还有一种植物令人称奇,其根酷似人形,尊为“九大仙草”之首,民间却称为“棒槌”,实乃大补元气第一要药——人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人    参

 

很久以前,山东有座云梦山,山上有座云梦寺,寺中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老和尚无心在山上念佛,常常下山吃喝玩乐,谈天论地,却虐待小和尚。天长日久,小和尚面黄肌瘦。

后来,从某天开始,每当老和尚下山后,总有一个穿着红肚兜的小孩出现,帮助小和尚干活,陪伴小和尚玩耍。当老和尚回寺,小孩转眼就不见了。日子久了,小和尚脸色红润,不论多少活都能干完。老和尚深感奇妙,就威逼盘问小和尚,方知是有一童子协助。老和尚怀疑是神草棒槌,叫小和尚偷偷把一根带有红线的针别在小孩兜肚上。


次日老和尚下山后,小孩又来了。小和尚怕师父打骂,就按照老和尚吩咐办了。第三天清晨,老和尚将小和尚锁在庙内,自己带着镐,顺着红线来到一棵红松树边,真的刨出两个“参童”。老和尚把其中一棵拿回庙里清洗后,放进锅里,加盖压石,然后叫小和尚生火烧煮。

正巧,老和尚的朋友邀请老和尚下山。临行前,老和尚对小和尚万般叮嘱:“我不回来,不能揭锅。”师父走后,锅内香气喷出,小和尚好奇,揭开锅盖,原来锅内煮的是一个大棒槌。一尝,香甜异常,小和尚不知不觉将棒槌吃光了,汤也喝光了。

当老和尚回来时,见此情景,气急败坏地追赶小和尚。小和尚跑了两步就悠悠腾空飞去,老和尚后悔莫及,知道这是参童在小和尚身上发挥作用。

原来红松树下长了两颗人参,被老和尚挖走一棵,另一棵正哭哭啼啼求救。红松树说:“好孩子,别哭了,我带你到关东去吧!那里人烟稀少,我会永远保护你。”于是,参童随红松逃到关东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安家落户。

从此关内人参日渐消失,而在长白山地区则日渐发达兴旺。

人    参

 

人参,本字作“薓”[shēn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薓,人薓,药草,出上党”。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人薓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薓、神草。薓字从“濅”[jìn],亦浸渐之义。“濅”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言:“一名人微,微乃蓡字之讹也。其成有阶级,故曰人衔。其草背阳向阴,故曰鬼盖。其在五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清代森立之《本草经考注》有不同考释,其于鬼盖云:“叶状似伞,故名耳。”其对人衔之名解释为:“衔者,服食之谓,言人服之则补虚,可于人之草,故名人衔。”又据明代张自烈《正字通》载:“凡口含物曰衔。”人参历来被认作大补之品,常含食口中,由此得名。


人参始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载:“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及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上党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叶相对生,花紫色。”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载:“春生苗,多于深山中背阴近椴漆下湿润处,初生小叶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末有花茎;至十年后生三桠;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杆;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泰山出者,叶秆青,根白,殊别。”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于十月下种,如种菜法。秋冬采者坚实,春夏采者虚软,非产地有虚实也。辽参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去皮者坚白如粉。”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人参子如腰子式,生青熟红,如小黄豆大。”以上所载的人参产地、形态、生长环境和生药性状等,均与现今人参相符。




   人参一年生茎顶有一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一叶,但具5小叶,名“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名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名“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名“四匹叶”;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名“五匹叶”。人参复叶掌状,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像极了人的手指!


但此计算年龄的方法比较适合于园参,林下参及野生人参则因生长环境的不固定变化而不符合该生长规律。



《中国药典》2020年版把人参和人参叶单列,分别介绍如下:


人  参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性状】 

园参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 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上图:园参)


林下山参  或主根多与根茎近等长或较短,呈圆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长l~6cm。表面灰黄色,具纵皱纹,上部或中下部有环纹。支根多为2~3条,须根少而细长,清晰不乱,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多下垂。

饮片

【炮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粉碎、捣碎。

人参片  本品呈圆形或类圆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切面淡黄白色或类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体轻,质脆。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用法与用量】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 g,一日2次。

【注意】不宜与黎芦、五灵脂同用。

(上图:林下参)

人参叶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叶。秋季采挖,晒干或烘干。

【性状】本品常扎成小把,呈束状或扇状,长12~35cm。掌状复叶带有长柄,暗绿色, 3~6枚轮生。小叶通常5枚,偶有7或9 枚,呈卵形或倒卵形。基部的小叶长2~8cm,宽1~4cm;上部的小叶大小相近,长4~16cm,宽2~7c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及刚毛,上表面叶脉生刚毛,下表面叶脉隆起。纸质,易碎。气清香, 味微苦而甘。

【性味与归经】苦、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用于气虚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

【用法与用量】3~9g。

【注意】不宜与黎芦、五灵脂同用。


其实,人参全身都是宝,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按照记载年代顺序总结如下表:






道地产区


人参最早产于山西上党(潞州)及辽东等地,后因资源枯竭,至明代后,基本以东北为主产地。东北人参被历代医家所推崇,被奉为道地药材其产地沿革如下表所示:


吉林长白山区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年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0.6℃,一般积温在2700℃左右。由于地质地貌、成土母质、植被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差异,形成了长白山明显的土壤垂直分布带谱,自下而上依次为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带、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带、亚高山疏林草甸土带和高山原士带。长白山区的大部分地区无霜期短,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200h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400mm~950mm,非常适宜人参的生长。

长白山是人参的主要分布区,长白山脉为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上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

目前人参种植以东北长白山山脉为中心,核心区域包括吉林抚松、集安、靖宇,辽宁宽甸、桓仁及周边地区,也包括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地区。


采收加工

栽培参(圆参)种5~7年,9~10月采挖,洗净,除去茎叶后加工。

生晒参:鲜参剪去支根须根,硫磺熏或入沸水内微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支、须根加工或成白参须。

红参:鲜参洗净,蒸2~3h,烘干或晒干;支、须根加工成红参须;不定根加工成红参艼。

糖参(白参):鲜参经沸水浸后,顺扎排针,浸入浓糖汁后,晒干或烘干。

野生品(山参)采挖时防止折断支根及须根,保全整个根系,多加工成生晒参或糖参。



商品规格



野山参


干货。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五形全类(芦、艼、纹、体、须相衬)。有圆芦。艼中间丰满,形似枣核。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须根稀疏而长,质坚韧(俗称皮条须),有明显的珍珠疙瘩。表面牙白色或黄白色,断面白色。味甜微苦。


特别说明: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下的、具有15年以上参龄(含15年)的人参,采挖后未经加工则为鲜野山参经过洗后烘干或晒干的定为野山参。其中具有30年以上参龄(含30年)的人参则定为特级野山参

野山参 · 形状特性


五形完整的野山参性状特性:芦、皮、体、纹、须。其鉴别口诀有:“长脖圆芦横灵体,珍珠疙瘩皮条须。”“长长芦头密密碗,细密横纹顺自然,颈部最好能长节,须根上生珍珠点。”


①芦头——指参体顶端的根茎连接处,有的野生山参的芦头与参体近等长或超过参体的长度。

②芦碗——秋天人参茎叶枯萎后在人参的颈部留下的凹陷的圆形疤痕,1年一个;年份越长芦碗越多,也就是芦头越长。

③横纹——野生者横纹细而密,且顺着一个方向环生到底。

④长节——很多野山参在主根之外,多能在芦头一侧或者两侧生出枝根,称之为“节”亦即参艼”,为山参特征之一。

⑤珍珠点——山参一般保留有完整的须根,须根上生者许多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


野山参 · 等级


野山参作为世界上最贵的一种人参,其药用价值与保健作用是其他人参所不及的,价钱也远远高于普通人参的数百倍、千倍。2019年11月30日,首届上海野山参拍卖会上,一支重达21.68克,参龄60年以上的“天王出山”的参王以100万元的价格竞拍成交。

野山参有3个等级,依次为:特等野山参,一等野山参,二等野山参。

1、特等野山参是指30年份以上,从种子自然落地发芽生长,30年以上,中间环节从未有人工干预。

2、一等野山参是指20年份以上,参龄超越20年,跟特等参比起来,须比较多,也就是芦头上的不定根多。

3、二等野山参是指15~20年份,俗称籽海参的野山参为多,人工播种在野地山林里,让其自然生长15-20年而成的人参。

另外,野山参的年份确定应根据芦碗个数和圆芦上的芦碗痕迹点及皮色老嫩,体形特征,环纹紧疏,须根的形态而综合判断。



根据国家颁布的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18765-2015)可知,野山参是指播种后,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而野生人参是指自然传播,生长在深山密林的原生态的人参。

显而易见,野山参不具备“自然传播”这四个字。这意味着野山参并非野生。除了播种方法不同外,野山参的生长方式与野生人参相似。因此,称其为野山参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实话,现在寻找到一支野生人参何其难也!!!





园  参


有边条鲜参、普通鲜参、边条红参、普通红参、全须生晒参、生晒参、白干参、白糖参等规格。


(1)边条鲜参根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有2~3分支,须芦齐全。

(2)普通鲜参 根圆柱形,有分枝,须芦齐全。

(3)边条红参 干货。根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断面角质样。

(4)普通红参 干货。根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

(5)全须生晒参 干货。根圆柱形,有分枝,体轻有抽沟,芦须全,有艼帽,绑尾或不绑尾。表面黄白色或较深,断面黄白色。气香味苦。

(6)生晒参 干货。根圆柱形,体轻有抽沟,去净艼须。表面黄白色,断面黄白色。气香味苦。

(7)白干参 干货。根圆柱形,去净枝根,断面白。

(8)白糖参 根圆柱形,芦须齐全,表面黄白色或白色,体充实,支条均匀,断面白色,味甜、微苦。不返糖,无浮糖、碎芦。

此外,还有干浆参、皮尾参、红参须、白参须及轻糖直须等规格。






配伍禁忌


人参为贵细饮片,为避免与它药同煎时成分被吸附,药效损失,故在入汤剂时需要另煎沸腾后保持微沸,煎煮30~40分钟,将参汁兑入药汤内服用。

服用人参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虽然长期以来有学者研究“十八反”、“十九畏”的饮片在临床上相互配伍并无不良反应发生,有的甚至临床效果特别明显,但在没有充分的临床研究基础上,还是应该严格遵照其用药禁忌。另外,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服药期间,不宜喝茶,忌食萝卜、萝卜子等。


药理作用

人参主含三萜类、糖类、氨基酸类和肽类、维生素类、挥发油、微量元素、有机酸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抗疲劳、抗应激、改善记忆功能、抗抑郁、镇静及镇痛、保护心功能、抗休克、抗脑缺血、保护脑损伤、增强消化、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解毒、增强免疫等作用。



四季轮回,年复一年。

人参,

吸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

出深山于沃土,赐人类以安康。


注:本文非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马艳平 2014级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

单位: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声明:凡《神农本草精英荟》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神农本草精英荟”。欢迎来稿,投稿邮箱:zhongyaochch@163.com。


成果宣传
神农本草精英荟拥有中医药界优秀的编审人员,编写、编排文案水平处于业界领先水平;文案终审者曾荣获全国政府机关文印系统文字录入和文稿校对比赛三等奖。平台可承接各类文案及软文的编撰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精英荟现覆盖多个中医、中药专业微信群、QQ群,关注者逾万人,有较强的推送力和宣传能力,为促进中药特色技术交流,推动中医药传承事业发展,热诚欢迎需要宣传推广中医药特色产品、专业技术、学术专著的个人、企业与我们联络。经评估后,可在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平台及其它媒体上宣传推广。
欲推广者请递交相关产品、图书的文字、图片介绍等背景资料。相关资料请发送至邮箱zhongyaochch@163.com。

点击了解 

 
  神农本草精英荟合作项目 



责编:李 玥   

审核:邹天志 程华尧 张力强

复审:张亚囡


神农本草精英荟 


 向上滑动阅览  

神农本草精英荟 发端于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发起者及创始人为原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传统医学部技术官员、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原副司长,现任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副会长、正大制药集团副总裁吴厚新先生。



神农本草精英荟 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中药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专家团队,覆盖中药种植栽培、加工炮制、生产流通等全产业链,涵盖全国各省市260余家著名三甲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部分科研院校、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的1200余名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精湛的中药特色技术专家。致力于促进中医药经典学习,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培养中医药传承后继力量,努力改变“医不识药,药不懂医”的现状。


神农本草精英荟 是全国中药人之家,始终秉持精研创新、与时俱进、携手传承、共谋发展的理念,定期组织业内专家探索解决中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积极向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进言献策,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广泛开展与国内外有关单位、企业、咨询机构、学校、社会团体等的合作,提供精准中药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培训、中药产业发展和中医药养生保健咨询,帮助客户规范中药产品的设计及生产流程、解决药品检测过程中发生的难题、协助制定中医药企划宣传方案并在各媒体发布中医药专业及科普文案等技术支持服务,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神农本草精英荟 殷切欢迎博学多才或在中医药某一领域有一定建树的富有奉献精神的中医药专家加入。


神农本草精英荟 欢迎热爱中医药,励志中医药传承事业,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中医或中药专业青年才俊加盟。诚邀中医药专业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踊跃加入,共同发展!



欢迎合作交流!欢迎扫码关注!

业务负责人:吴镝

微信:snbcwd

添加微信请附留言说明相关事宜

业务联系邮箱:zhongyaochch@163.com



2024年第期12总第441期

欢迎点评、点赞、收藏、分享哟!

动动手指点“在看”,送我一朵小黄花


神农本草精英荟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