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选之前,我跑了一趟义乌

文摘   2024-10-31 00:01   上海  

今天是个标题党。我确实是在“美国大选之前”,跑了一趟“义乌”,不过这两者没啥联系,我又不研究国际政治,我就是一个专注于吃喝玩乐的肤浅之人。

还记得7月16号发表的《我都快要成川粉了》吗?在文末结尾我说过:

这不,言必行,行必果,我还就真去了。

义乌这个地方,我已经是第三次来了,应该以后还有第四第五次吧,因为真的蛮好玩的,交通又方便——前两次都是坐长途汽车,四个半小时,这次,高铁直达一小时二十分钟,还没有11号线从浦东到浦西的时间长——中国速度,棒棒哒!

第一次来,2004年,跟同学。

第二次来,2014年,跟家人。

这一次来,2024年,一个人,抓起一只帆布袋,周末下班,说走就走!

这次,也是我目前所有旅游中行李最少的一次,真的就是一只帆布袋,回来的是两只——买小商品了嘛!

话说一下火车,我就觉得义乌这座城市不同凡响,比如,在火车站看到了这个,四国文字:

后来我坐公交加轻轨到了国际商贸城,又骑上了我心爱的小黄车兜风,这一兜,不得了,乖乖隆地洞,这辈子我都没见过那么多外国人,除了在外国!

真的,即使是在上海,号称“国际大都市”“东方小巴黎”,也都没有那么密集过。

你懂的,外国人多,外国菜就多,所以在义乌的这两天,我就居然没吃到什么义乌本土风味,吃的不是外国菜就是外地菜。

义乌本土风味,唯一有点沾边的,就是金华酥饼和兰溪肉饼,这两个城市,就在义乌隔壁。

咱们就按吃饭顺序简单介绍一下吧!

雷锋果汁

老板来自埃及,雷锋是他的中文名,或者说是仰慕雷锋精神?反正这家现在已经是义乌网红了,生意不错。

果汁按量分20元30元40元三档。

奶昔按量分30元40元50元三档。

我选了个最小杯的招牌奶昔,牛油果加坚果加椰枣搅和在一起。

没有糖,甜度来自椰枣。

我想起长辈说过特殊年代吃伊拉克蜜枣的往事。伊拉克蜜枣初尝很好,吃多了有点甜,齁甜。

椰枣肉碎比较重,沉在下面,喝到最后,揭开盖,全部倒进嘴里。差不多,就这感觉。

虽然名字叫奶昔,其实一杯挺厚实,要减肥的,可以当晚餐。

新疆烧烤和抓饭

义乌街头餐厅分三种:本土的,外地的,外国的。新疆馆子当然不是外国的,但是论顾客成分,往往外国人比中国人多。

要了一串烤羊肉、一串烤蹄筋、一串烤肚儿,三个生蚝,还想试试羊腰子。

话音刚落,小哥就抓起一坨血淋淋白花花的,往铁托盘里放,我尖叫起来:嘛玩意儿?!

羊腰子啊,大哥,你不是要的羊腰子么?

还操着浓重的“疆普”,朝我眨眼:这个,吃了对男人好。

不是,羊腰子不是这个么?我指了指旁边摆放整齐一串串的,那是已经洗好串好的“羊腰子”,看起来跟腰花面里的猪腰花,很像。视觉感觉比较清爽。

啊,这个啊,这个是牛腰子,大哥,你到底要哪个?

这个,这个,就这个。

不管牛的羊的,我实在没有勇气尝试那个看上去特别原生态的。

所以最后就烤了这些。

烤羊肉和烤牛腰端上来的时候,还配了生洋葱。

我现在,很能理解新疆人民为什么那么喜欢洋葱,他们叫皮牙子的。真的,肉,尤其是羊肉,吃多了,就喜欢了。

牛腰子有点那个特殊的气味,还好,不重,可以接受。烤得比较老,谈不上好吃,试过一趟拉倒。想来羊腰子只会更重,幸亏没要。

以后想吃腰子还是腰花面吧!上海腰花面,真是一绝哪!

抓饭不错,是我吃过的、难得的、做得好吃的抓饭。

红色胡萝卜和黄色胡萝卜,还有葡萄干,和大米一起用羊汤羊油煮出来。

一份抓饭35元,抖音购买25元,我没有抖音账户,小哥说他帮我买,给他27元,成交!

潮汕果捞

有梨、李、桃、甜瓜、芒果、菠萝、芭乐、杨桃等。有新鲜的,也有腌制的,最后统统浇上酸梅酱、撒上酸梅粉。

很奇怪的口感。

直接吃新鲜水果不好嘛?

里头最好吃的是芒果,最难吃的是芭乐。

果然,在交通和保鲜技术如此发达的年代,为什么有的水果只在当地存在而没有传遍全国,是有道理的。

四川蹄花

谁能想到在义乌吃得最满意的一顿饭居然是川菜呢?不辣的川菜。

因为川人嗜辣,很多人便以为川菜就是辣,就是烧什么都放辣。其实是不对的。

你们想想,要是川菜就是家常菜加辣,它还能跻身四大菜系吗?

爱吃辣的地方多了,有几个上得了台面的?

江西菜辣不辣?湖北菜辣不辣?贵州菜辣不辣?云南菜辣不辣?陕西山西菜辣不辣?哪个排得上号?

八大菜系中,唯一跟“辣”沾点边的,也只有川菜、湘菜。

不辣的著名川菜有开水白菜、鸡茸豆花、甜烧白、蹄花。

开水白菜、鸡茸豆花太过高档,至今无缘相见。烧白、蹄花倒是吃过,这次吃的蹄花是我有史以来觉得最好吃的。

四川人叫蹄花的,上海人叫脚爪汤,区别在于,一,四川人放芸豆,上海人放黄豆;二,四川人炖得更软烂脱骨入口即化。

吃蹄花要配蘸水。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上海人啃猪脚爪从来都是直接上手。转念一想,算了,入乡随俗嘛,别让老板以为我是洋盘,后来证明,蘸水确实是需要的。

说来也奇怪,汤是有味的,甚至以我的口感来说,偏咸了,但是那蹄花却是极淡极淡的,非要配蘸水不可。

蘸水看起来红彤彤油汪汪的,微辣,带点酸,带点甜,里头有芝麻、花生米和葱末儿。

蹄花一旦和蘸水相遇,好比王猪猪素颜照加滤镜,立马量变到质变,全体飞升三个档次。

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哆哆嗦嗦地,把蹄花里的骨头都抿完、吐出,把浓浓酽酽的汤水都喝光,把绵绵烂烂的芸豆都捞起……

我就是说,假如你条件允许,从现在开始,每天一碗白白嫩嫩、圆圆润润的蹄花汤,喝到冬至,你一定也会收获白白嫩嫩、圆圆润润,外加二十斤体重。

相关文章

我都快要成川粉了!

各国大选,且看小三斗大奶

鄙人新作《吃·生活》,一书带你吃遍大上海!

欲购鄙人新作《吃·生活》的朋友们:

线上购书,联系我的经纪人大卫·王。

电话/微信:13816803930



线下购书,书店地址、营业时间请戳

春节沪上逛书店指南


不失
联,请大家“设为星标”,并且读完之后经常点“赞”和“在看”。
欢,就关注我吧~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转载~

人间可亲,美食可贵

猪眼看天下
一个爱玩的吃货,一个好吃的行者,世界这么大,跟我去探索,专做原创深度个性化体验游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