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剩女”是怎么剩下来的

文摘   2025-01-24 00:00   上海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刷到这篇,是你缘分。因为,今天,我将要上我的终极大招毕生绝学——生物社会学!没错,就是以生物学来研究社会学,属于最新交叉学科。这个独家原创理论绝对是你在别处看不到的。包你闻所未闻耳目一新。
话说自从我研究起了这个学以后,很多以前搞不懂的问题立马就搞懂了。
比如,都说血缘远近决定亲情好坏,那为什么血缘关系最近、基因100%相似的同胞兄弟姐妹,却并不是亲情最好的呢?远不能和只有50%基因的亲子关系相比?甚至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之事也屡出不穷?
比如,同样是“戴绿帽子”,为什么男人的愤怒程度会远远超过女人,甚至闹出血案来?而女人就相对比较能容忍?再比如说,为什么男人会有很深的“处女情结”,而女人基本不会有“处男情结”?这一切,真的是仅仅因为几千年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洗脑下来导致的吗?
……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自从引入了生物社会学,嗨,通了!一通百通,路路通。
人,有两个性,动物性和人性。
动物性也可以叫畜生性、牲口性,注意,我这里说畜生、牲口两个字,不带任何褒贬,就是动物的同名词。
前者是生物学的,后者是社会学的。
以前的学术都只研究后面那个,忽略前面那个了!
人是高级动物,不假,但再高级的动物,也是动物,所以就必然有动物性。每个人都有两个性,无非哪个多哪个少。可能有完全没有人性的人,比如狼孩这种,又比如新生儿。新生儿算人吗?当然算,否则就不会溺婴犯故意杀人罪而堕胎不犯。但他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植物人、重度智力障碍者、重度精神病患者,都可以算是“没有人性的人”。
但是!有“没有人性的人”,没有“没有动物性的人”,没有。
我们以前的学术研究都过于强调社会属性,忽略生物属性,把很多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我现在用生物属性来回答前面两个为什么。一,为什么兄弟阋墙手足相残?因为兄弟姐妹本就是竞争对手,生物进化本质决定了,只有最优秀最强大的才能生存下来。在我还不是我的时候,那个将要组成我的几微米大的重要细胞,就是打败了十亿个兄弟姐妹脱颖而出的。人类的常规生育态是一胎,但是有很多动物,它是一胎好几个到几十个的,它不可能全部存活,一定是相互之间存在一个竞争关系。如果你养过鸟你就会知道,亲鸟喂食是类似上帝般的公正,谁能抢到就是谁的,绝对不会给没吃到的再补几口,最后一窝几个蛋就活一到两只,就是这样。
只有人类父母才会格外怜爱那个弱小的孩子,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只有人类父母才会搞什么“孔融让梨”。这就是人性的体现。但这不足以磨灭兄弟姐妹竞争本质的动物性,所以你能看到,手足情深有,手足相残也有。
二,为什么女人的“贞洁”问题被提到那么高的一个高度?外因是几千年父系制压迫,内因是,这关系到孩子究竟是谁的。而男人“贞洁”与否,不影响孩子是不是亲生这个核心问题。
包括人性为什么自私这个终极哲学命题,也可以用生物社会学来解释。因为——废话!要是不自私,怎么在残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啊?
那为什么人又有无私的一面呢?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必然需要让渡一部分个人利益以满足集体利益最大化,如果人人都死咬个人利益不放,最终损害的还是所有人。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复杂人世间,损公肥私和大公无私,损人利己和舍己为人,都在真实地上演。
所以说,这个王猪猪独家原创的生物社会学,是不是很有趣啊?
那这个学跟“剩女”又有什么关系呢?嗨,别急,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东非大草原
如果有机会,我推荐去一下东非大草原。有一年我去了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动物园,在此之前我对动物园的概念就是上海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就是比动物园面积再大点儿,一群动物散养着,车开过去,扔几口吃的下去,然后大家很兴奋地哇哇叫叫、照片拍怕。
然后我到了马赛马拉。特么的这哪是动物园啊,这分明是大自然,最原始、野性、原生态、赤裸裸的大自然!哪怕我后来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到了天山脚下的牧场,都不能与之相比,多少还是有点人工存在的痕迹。
我们住在公园外围的帐篷旅馆里,每天早晚两次开吉普车出去,在热带稀树草原上乱逛,看动物,看到哪个算哪个。
总的来说,食草动物见得最多,什么瞪羚、斑马、角马、水牛、大象、长颈鹿,随便一眼就能瞅到,食肉动物相对稀少,最少的则是花豹,基本都在树上睡觉。难易程度完全是按食物链来的,越顶端的越罕见,这就和动物园不一样了。
草原上本没有路,车开多了,就形成了车辙,被压过地方草长得缓慢,就像一条路一样。然后我就多次发现,这车开过去的时候啊,路两边,是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一群瞪羚,一个世界是几只瞪羚。瞪羚成年个体,公的有长犄角母的没有,所以还挺好区分,就是一边是一只公的领着几十乃至上百个母的,一边则是几只落单的公的。
咦,我就产生了兴趣,回来后开始研究这个动物的求偶和繁殖情况。原来动物啊,它是搞一夫多妻制的,除了鸟类,因为鸟类抚养幼体需要双亲一起加入。其他的,只要是雌性独自抚育幼儿的,都是一夫多妻制,就是一个雄性占有很多个雌性,然后有很多个雄性啥也没有。
这个发现挺有意思的。动物当然不可能搞一夫一妻制了,对吧,但我本来以为是群婚制,就是大家交叉的,你和我,我和他,他和你,这样一种乱七八糟的关系。
哎,居然不是!有意思吧?它是赢家通吃模式,强者三妻四妾,弱者终身光棍。
金字塔和纺锤
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要知道,大自然的一切都不是随便来的。为什么动物,或者严谨点是哺乳动物范畴,全都是这样一种繁育模式?赢家通吃。
因为这样才最有利于进化。
一个群体的繁殖数量多少是取决于雌性不取决于雄性的,这个能理解吧?一个女人和十个男人能生十个孩子,一个男人和十个女人能生一百个孩子。所以雌性的质量比较稳定,雄性的质量则非常参差不齐差距极大,为的是让他们自由竞争,留下最强的那个就行了。
其他的?其他的不重要,那都是参与进化的耗材而已。
你看人类诞生就知道了嘛,卵子就一个,精子十亿颗。
对应到人类是怎么样的呢?
人类男女智商分布形态,男人金字塔型,女人纺锤型。
男人一小撮聪明,一部分中等,大部分愚笨;女人则聪明和愚笨都是一小撮,大部分中等。
我经常看到一个关于孩子智商随谁的“理论”,说什么男孩随母,女孩是父加母除以二。我告诉你们这是扯淡!
如果男孩随母,那就应该不分男女都是纺锤型,然而并不是。所以孩子智商随谁的真相是什么呢?真相是,女孩随母,男孩既不随父也不随母,随机。
是的,随机。一个处在金字塔顶端的男人,他生下的孩子,仍旧遵循金字塔原理:优秀的只能是一小撮。
一代一代,只有金字塔顶端的,才有资格传承。一代一代,越来越强壮,越来越进步。
女人不下嫁,是刻在基因里的。
你骂“剩女”挑三拣四,但是你知不知道,所有独自抚育幼儿的雌性动物都是这样,她们绝对不和看不上的雄性交配!
女人不接受无爱的性,是刻在基因里的。
当然,男人花心,男人滥情,男人好色,男人乱搞,男人可以一边鄙视某个女人一边照样上床不误,也是刻在基因里的。
几千年的父系社会只不过推波助澜了男人的这些特性,但究其根本,是百万年的进化导致。
以前人结婚率高?呵呵,以前结不起婚的男人一抓一大把,只不过女人作为性与生育资源倒是没有浪费的,因为包办婚姻,因为买卖婚姻,都充分利用了而已。
而现在强迫女人结婚的枷锁再也没有了,除了某些在网上叫嚣的,当然,也只能叫叫而已。
所以这才是当今社会为什么会有“剩女”的真正原因:
女人不下嫁、男女不匹配。
怎么解?
无解。
所以,都洗洗睡了吧!晚安,好眠!
说个题外话,为什么现在读书好的女学生远多于男学生?真的是因为教育制度不合适?男的天马行空,女的死记硬背?扯犊子吧!封建科考八股取士了一千年,那会子全是男的,难道行的是素质教育?
原因就是上面那张图,金字塔对纺锤,如果说顶尖都差不多的话,那中等一栏女孩远大于男孩,女孩读书超过男孩不是很正常的吗?从前看起来“女不如男”是人为刻意打压的结果,只要解除了束缚,以后优秀女性只会越来越多。
不失
联,请大家“设为星标”,并且读完之后经常点“赞”和“在看”。
欢,就关注我吧~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转载~
本能而已!

猪眼看天下
一个爱玩的吃货,一个好吃的行者,世界这么大,跟我去探索,专做原创深度个性化体验游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