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周刊》(文学版)第217期日本专版

健康   2024-07-05 22:00   安徽  

(总第0837期)文学版 第217期



各位好,《世界华人周刊》文学版第217期于7月5日周五在《中国日报》上刊出。




责编弥生撰写导语如下:


这一期的《世界华文周刊》日本卷,刊登了刚刚出版的《潮—日本华文女作家诗歌选》一书的“序“和“后记”。刊登了和田茜的散文《初夏摘梅》、以及“日华新书快递”栏目的三本新书介绍。


《潮—日本华文女作家》诗歌选这本书,汇集了17位日本女诗人的作品,被评价为“有这么多女诗人,日华诗坛阵容可观。诗作都有质量,是日华文学的又一重要成果……”(毕光明)不仅值得推荐和介绍,也为日华文学的新诗创作板块,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研究素材。


《初夏摘梅》是一篇有趣的小文,展现了女作家在生活里的乐趣。


“日华新书快递”栏目介绍的三本书,分别是华纯的诗歌集《缘侧》和散文集《烁烁其华》、以及赵晴的诗文集《余白》。


此外,这卷的刊头画是日华女画家佟大生的丙烯画作品《花与海》,表现出日华女作家们的朝气和胸怀。


敬请分享、转发。谢谢!




主办单位:世界华人周刊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 欧美影视协会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 国际新移民作家笔会

社长:张辉       主审:陈瑞琳

主编:黃宗之    副主编:张奥列

日本专版:执行主编 华纯 弥生

本期责编:弥生

顾问:公仲 白舒荣 张桐 江啟光 朱文斌 苏炜 周励 薛海翔 张翎 陈瑞琳 刘荒田 陈河 朵拉 倪立秋 蔡维忠

美术编辑:闫利芳 丹丹 

微信公众号编辑:褚丽君

官方网站:www.sjhrzk.com

联系方式:张辉,微信:kfbook1,电话:778-987-3260(温哥华)\ 13910272918 (微信)

 刊 头 画:


日华画家 佟大生 丙烯画《花与海》







◎弥生



这本《日本华文女作家诗歌选》,是日本华文女作家们第一次以诗歌集的形式集体亮相。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是以在日华人女作家为主的民间组织,2019年在东京成立,协会以文学为本,介绍日本华文女作家的原创作品,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好交流。


作为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成立五周年的纪念,这本诗集所呈现的作品,或许也会让读者对生活在东瀛的这样一群人有一些了解。


这里被选入的17位诗人中,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步入诗坛的,有到日本留学工作之后开始写作的,有刚刚起步创作诗歌的新人,还有一位母女两代合力创作的儿童诗。


我们在分类古体诗和现代诗的时候,常常强调现代诗的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内涵比较开放,意象元素重于修辞,概括、形象、以及抒情和富有音乐性的同时,书写我们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


基于这一点,在日本这个岛国生活的华文作家们的诗,或许与祖国大陆诗人们所创造的诗,无论在生活环境上,还是在情绪感受上,都会有一些略微的不同。比如:赵晴的《冬》的一节:


冬了

窗外依然红叶满眼

倒不如

把那一窗的火红

寄给你吧


无论从季节还是风景,都是她所生活的环境,一抬眼就能看到自己窗外的红叶,也是日本各地民居常见的风景。


还有这首:《赏樱2020》,是在这里每年生活里必有的一个场景,但疫情之中的2020年,还是有很多不同。


今年的樱花开得格外鲜艳

是为了那些永远留在去年冬季的生命吗

我们在樱树下

默默地碰了碰杯


再比如:华纯的《紫式部》,写的是一个插花用的瓷器,表现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古都风采。


莫非这花器

盛的是京都鸭川的河水

“浮舟”之美

因了莫柔于水的弱胜

才如此惊艳四座

这出类拔萃的颜值啊

有“岁时记”风物诗的细腻入微

有一地紫色斑斓的从容华贵


她书写了一个被命名为“紫式部”的绝美瓷器,不仅有古都京都的鸭川“浮舟”之美,也展现了“紫式部”这个古代人物的“从容华贵”,诗人在那个紫色的瓷器里,融入了自己的情绪和感叹,让人也随她从古至今地看到了古都的人与物,看到了古都的风景以及诗人细腻的情感。


在2020年到2023年这个与“新冠病毒”共舞的四年里,在日本生活的女作家们,除了关注自己所居住国发生的事,还把自己的视线投向远方,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作家们在经历着自己人生中值得记忆的一段路程的同时,也把她们对世界的关注体现在她们的创作里,比如,华纯的《要和平,不要战争》,


那条雪地泥泞的道路

轰隆隆滚过庞大的坦克

战车拉住女人的一根长辫

女人的辫子没了

人也没了

与很多尸体一起被埋于地下


她对发生的“俄乌战争”的关注的同时,也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


再比如在发生地震之后,弥生所写的《摇晃的夜》:


夜摇晃着 发出吱吱的声音

声音来自远古 来自黑暗 来自地球

它忍受人类已经很久了

它笑话自以为是的我们也已经很久了

它想警告一下

它想愤怒一下

它有这个权利和自由


以及在《想起你,这个时候》的诗中,在抒发想起母亲的时候所写到的对疫情和战争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看到战争

我终于知道生命的含义

经历疫情

我渐渐明白珍惜是什么

遇到地震

我懂得了自然和尊重


翠儿的诗散发着独特的风格与味道,她在《序曲》里写2023年与2024年交替:


旧岁还停在酒杯的沿边,仿佛邀约

你所打开的叙事,浸染了霜雪,枯意

像一首阔别之吟,成为昨日的延续

成为大年初一以后,没有预谋的一句问候


在另一首《这凉薄的模样,未必不是情深似海》中也写:


用新的年,慢慢覆盖旧的

暗藏的花期开始灼灼

冬天也可以开花啊,开黑白的单一

像悲喜从未发生


而且告诉大家,不必担心孤独在外的我们:


我也会千里单骑,或者

垒砌文字的小舍,拣回散落的自己

从旧街、从古巷

从初一之后,从第一声呼唤


女诗人们的诗歌里还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乡愁”,这些乡愁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表现在她们的字里行间,有对故国亲人的眷恋,又对家乡味道的怀旧,有对生长土地的吟唱,有对一山一水一城一镇的书写,有对花树草木的情感,有在疫情中对家人的牵挂。她们说:


诗人漂泊天涯觅得的柔情

此刻地球上每一颗心都变成了女人和孩子(金蔚)


我想 有一个

孩子

给他 最动听的

名字

一声一声呼唤

我的孩子

一遍一遍呼喊

我的孩子的名字(妮蒽)


在绵延的土地上

父亲们微微地颔首

他们把汗水交给了母亲

一串又一串地女人

像成群地子宫与鱼

没有人肯在汗水里游弋

如同水草从不在深海啼哭(妮蒽)


槐树,如果来生我成为你的儿女

请你赐我一个被我认同过的名字

在我尚未出生之前的你所举行的婚礼上

也请邀请我的名字参加(妮蒽)


她们写:


下一个冬季,也许不再漫长。

下一个春天,也许更加芬芳。

举起心中的太阳,照亮心中的前方。

挥别眼中的风沙,飞向自己的梦乡。(高兰)


夜已经深了,请让我找到回家的方向。

霜已经重了,请让我枕着遥远的家乡。(高兰)


……


在我一边阅读一边编辑这些诗的过程里,我跟着她们一会儿微笑,一会儿忧伤,一会儿沉浸在爱情的喜悦里,一会儿又为她们的分别洒下眼泪,尽管她们年令不同,经历各异,但每个人在诗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她们敏锐的感觉和多彩的个性,至于她们每个人的美丽和诗歌魅力,读者可以自己从诗中慢慢体会和感受。


时光流逝,在这个世界变数未定,战争依旧存在的年度里,我希望这本诗集能减少人们的些许焦虑,能安慰一些漂泊的心灵。


日本华文女作家诗歌选

后记


 ◎赵晴



有人曾经问过某位诗人:“你为什么要写诗呢?”那位诗人回答说:“我不知道,就如同我不知道为什么呼吸一样。”在读作者们的诗稿时,我惊喜地听到了她们有力的呼吸,随之眼前出现了一个字,那个字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于是我捧起这本诗集的初稿,轻唤了它的名字 ---“潮”!


尽管诗歌属于小众的文学式样,但喜爱诗歌的读者依然很多。从审美意义上讲,诗歌被认为是最高的艺术形式,所以诗歌首先是美好的,它在选择意象以及安排节奏上应该具有足够的美感。诗歌为我们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它给人类带来了勇气和温情,它唤起了人们对个体和世界,以及对某些事物的思考。它是生命与美学的连体,因此写诗或读诗,实际上与作者以及读者的审美能力有关。审美标准不同,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诗就会各有不同,这是非常自然的。此外诗歌具有看不见的内在价值,洛夫先生曾说:“写诗不仅是一种写作行为,更是一种价值的创造,包括人生境界的创造,精神高度的创造。诗可以使生命增值,使我们民族的语言丰富而精致,诗是语言的未来。”


这本诗集中一共收集了17位日本华文女诗人的共158首诗歌作品,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她们的笔触都是富有美感的。她们的文字既有女性的细腻,也有豪放和粗犷;既有生活细节又有对世界的宏观;既有汉语的韵味和深厚内涵,又可见海外华侨华人特有的华文表现之处。所谓华文,我个人认为是指海外华侨华人的带有居住地文化影响或语言特点的汉语。这是她们的诗歌,也是她们的价值创造。“我只拿笔,拿起笔,就是我与世间的不和解;拿起笔,就是我与世间的和解”,这是我写给诗友的一句。每个人都在和解与不和解之间游走,在执着与淡然之间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妥协,而所有的这些如果付诸于文字,表现出来的其实往往不过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眸一笑,一茶一饭而已。这本诗集令我深深感受到的是,对作者们来说,写诗与其说是她们的写作方式,倒不如说是她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捧起这本诗集的时候,我看到了层层推进的浪,一波紧跟一波,一波高于一波,瞬间将那巨浪推向了天际,然后化作无数的浪花弥漫开来,一束强烈耀眼的光柱显现于海天之间。我相信它将会掀起一场新诗的热潮。


你看,《潮》!



 随 笔 


初 夏 摘 梅


◎和田茜



每年六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我们几个朋友都会约着一起去安齐先生在千叶的老家摘梅子。虽说今年的梅子是小年,却也是收获了不少。


与先生起个大早,去女儿家接了小雀(4岁的西施狗),怕堵车,急急忙忙上了高速。每次去都是过了最容易被卡住的东京湾AQUA LINE才会放下心,会有种逃离了都市的轻松感。这回当然也是。经过长长的海底隧道,穿过人工岛“海萤”,跑完那连接着海陆的横断道路,才长吁一口气,并不禁雀跃,我们又回归到了大自然。


下了高速,满眼尽是新绿。悦耳的鸟声传来,树丛中偶尔还会看到探出头来的猴子,清新的空气令人忍不住放慢车速,贪婪地深呼吸数次。30分钟后到达在枫叶大道边的安齐先生老家时,大家都已整装待发了。每次参加人数不一,但是总有几位已是固定成员了。这次都是些老搭档,有安齐先生本人,AYA女士,佐久间女士与她5岁的女儿TOKO,我们夫妻两人与小雀。于是,两车人带着道具,愉快地开往1公里外安齐先生家的后山。


车,小心翼翼地往山上开去,因为稍不小心,就会掉入悬崖。虽说已是熟路,每次坐在车里心都是悬着的。到了目的地,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迎接我们的首先是纷纷扬扬的胡桃花。飘落着的白色花瓣红色花芯的小小花儿,带着一缕清香,给绿色的草地铺上了一层漂亮的地毯。跨过只能一人通过的山径,两棵梅树正在等待我们的到来。



往年的梅树,远远就可看到的结得密密麻麻的梅子,今年望去却只能看到绿叶,要不是安齐先生提前一周回来探过情况,真怕会是摘个寂寞。走近梅树才看到,数量虽然无法和去年相比,却也可以说是果实累累。记得第一次来摘梅时,当我还在为摘完一颗颗梅子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而担忧时,眨眼间梅子已落了一地。原来,带来的我以为那是挑担用的竹棒竟是用来敲树枝的。


与其说是摘梅,还不如说是拾梅。竹棒敲打着树枝发出的砰砰之音在山谷里发出回响,伴随着枝叶的沙沙声和梅子齐齐落地之声,被敲落的梅子砸了头顶的叫痛声,追着滚落的梅子跑的叫唤声,爬在梯子上摘的梅子扔偏了筐的遗憾声…… 各种声音汇集成了一首名叫收获的交响曲。我们时而的说话声都似乎被这首交响曲给覆盖了。心情如此愉悦,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这一幕,真的会让人上瘾的。



每个人的分工不同,我每次都是牵着小雀,自告奋勇地担任起摄影师,把忙碌着的人和满满的收获留下。有时还会让镜中人摆几个姿势,最配合的一定是TOKO小朋友,而那最不配合的一定是我家小雀。在把落地的梅子捡到筐子里时,其实也是一个选择过程,要挑完整的才能入筐(有疤痕的梅子容易繁殖细菌,在制作梅酒或梅汁过程时会产生气泡,影响口味,此为后话)。虽说今年因为气候关系影响了梅子的生长,倒也收获了50公斤左右,足够了。



摘完梅子,下一个节目必定是挖土豆。安齐先生几乎每个周末会回一次老家,做些整地,施肥,插秧的农活。他这次为我们种了两种土豆,分别是男爵薯和五月皇后。把满身泥巴的土豆洗干净,也是一道体力活。我原来以为只要用水冲洗就可以去掉泥土,其实不然,必须在冲洗的同时用木棍不断搅拌才能洗干净。



去年年底把我家的烧烤用具都搬了过来,所以今年还多了一道节目是BBQ。以前每次都要开30分钟车并排着长队才能去几家有名餐厅用到餐,这次则大家动手,一起从摆桌子到烧烤,没多久就准备完毕了。在这露天餐厅吃饭真是太香了。尤其是将刚收获的土豆做成的一锅色拉可是最受欢迎的一道菜了。邻居阿婆被我们的笑声吸引,送来了红豆米饭,让我们品尝到了当地的风味。



在都市生活久了,难得放松一下自己,彻底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觉得心情都会变得格外轻松。离开东京才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身处其中,不仅环境优美空气清晰,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会变得简单。没有烦恼,没有束缚,如果能在此生活一段时间我想也会是一种幸福。你看,连我家小雀都知道要闭眼来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作者简介:和田茜,原名陈茜。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1989年赴日,在日本生活三十余载。




【日华新书快递】


华纯散文集:《灼灼其华》文汇出版社 2024年5月


《灼灼其华》作为华纯最新的散文集,一方面一如既往地体现着华纯创作的整体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现了华纯创作近年的发展,她的散文在内涵上气象更为灵动扩大、在体式上更加自由飘逸,呈现着中日文化中的“空”“寂”之美。构成了华纯散文新的美学突破。这是一种跨国界的书写,一种跨文化交融、跨语言交融的书写。它所打捞的吉光片羽能勾起我们对一个特定时代的世界图景的拼图、一种回忆与怀想。


(葛红兵: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会长,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管理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纯女士的散文集《灼灼其华》,华而有实,华而有魅,华而有思。真实描述其经历过的人生,真切营构散文的篇章结构,真挚表述其人生的所思所想。俯拾即是,不取诸邻;碧桃满树,风日水滨,形成其自然纤秾的散文风格。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诗人、小说家、散文家。)



诗歌集《缘侧》中国电影出版社2024年5月


华纯的诗几乎都与大自然一体。作为诗人,她是一位生态诗人。《缘侧》运用了多种诗体进行抒情言说,有自由诗,有微诗,有汉俳,有俳句与汉俳联句,以及配合每首俳句的艺术插花作品。这是诗人的才华。


华纯的汉俳,既有汉语特点,又鲜活地保存了日本俳句的古雅,这是很不容易的。


她是以一种生命的热忱、视野宽阔的方式,致力于完成一种从“缘侧”上延伸的带有灵视和哲思的新诗形式,为这个动荡的时代安放了一颗诗歌之心。


(吕进,西南大学教授,诗人。中国新诗研究所创建人,重庆市第一届文联主席)



《余白一赵晴诗歌随笔集》 香港先锋诗歌协会2024年4月28月出版


含蓄,是诗歌艺术最本质的特征。赵晴把她的新作命名为“余白”,追求的就是中国绘画理论的“计白当黑”,从空白处显现意境,在虚拟处隐含匠心。读她的诗,如饮醇酒,如品佳茗,既清香满口,又回味无穷。古人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她的诗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蔡毅)


世界华人
世界华人周刊,聚焦全球华人,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助中国走向世界。2007年美国芝加哥创刊,2011年移师加拿大温哥华。13910272918/778-987-3260,1065780000@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