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0832期)综合版 第212期
各位好!《世界华人周刊》综合版第212期于6月18日在《中国日报》上刊出。
责编百草园撰写导读如下:
本期专版以文学评论和随笔为主。与读者分享了几篇文笔犀利感情深厚的作品。
在文坛富有盛名的公仲先生,借用一篇“《新文学的反思——访谈录》的读书笔记”,引用赵稀方先生的观点,深刻剖析了新文学的真髓,并扩展讨论了海外华文华的发展。公仲先生的这篇文章,文笔很是犀利到位,堪称佳作。
另一篇文章是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起步很早的开拓者之一的王宗法教授的随笔《真情堪比天地长》,文章回忆了王宗法先生与海外华文界的老一辈张诗剑先生的交往。这篇随笔让读者了解了张诗剑先生的为人,也把四十年前的中国和海外交往史实勾勒得清晰在目。王宗法教授的文章,是他心声的吐露,字字句句都含着对张诗剑先生深深的怀念。
文坛信息“珞珈花浓,澳华异枝”,分享了在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举办的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活动“流散华人新趋势论坛”盛况。
本期周刊还刊登了多幅加拿大华裔画家郑海明写生作品。这些作品色彩明快,线条立体,很是赏心悦目。
欢迎大家分享、转发。
主办单位:世界华人周刊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 欧美影视协会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 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
社长:张辉 编审:陈瑞琳
主编:黄宗之 副主编:张奥列
综合文学专版 本期责编:百草园
顾问:公仲、白舒荣、张桐、江启光、石钟山、朱文斌、苏炜、周励、薛海翔、张翎、陈瑞琳、刘荒田、陈河、朵拉、倪立秋、蔡维忠
刊头设计、版面编辑:闫利芳 郭丹丹
网址:www.sjhrzk.com
商务合作和投稿:张辉,电话:778-987-3260(温哥华)、13910272918(微信)
电邮:1065780000@qq.com
加拿大华裔画家郑海明写生作品
书 评
◎公仲
在我印象中,赵稀方老弟是一位专事理论研究的人才。为人低调,勤奋努力,埋头苦干,不多言语,不善张扬,博览群书,逻辑思维极强,加之又有熟练的外语读写能力,如虎添翼,在学术领域内,大展雄才,著作甚丰,建树颇多。这篇新文学的反思访谈录,就是新证。
我感受到他对新文学的反思,很具有一种开阔开放的世界性的视野。由于他能直接阅读大量国外图书资料,及时接受海外网络报刊各方面的文史信息,在学术研究上,比国内大多学者多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眼光更远大,消息更灵通,以至于他能及早地走到学术领域的前沿,提出一些先进超前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对于新文学,他大胆地提出,“不需要对某种已有的知识进行价值判断”“历史上是否存在另外的可能性?是不是还有一些另外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可能被我们错过了?”这反问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想当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提出过“重写文学史”,四十年过去了,似依然故我。这是不是真的应该有所反思的呢?他还追溯到当年的《新青年》派和《学衡》派的论争,说“前者是粗暴的平民派,后者是典雅的贵族派”“前者是感伤派,后者是理性派”前者“以激进的方式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出现新旧文学观的对立,有了我们今天结构文学史的二元对立的方式。”后者“他们站在古典主义的立场上,追求中西文化的融合。”以外国文学为例,前者代表可为狄更斯、卢梭,后者代表可为萨克雷、伏尔泰。而中国两派代表该是谁呢?似不好说,赵稀方文中说,香港的许地山以及台湾整个文坛,好像都是主张新旧文化“是兼容的”“强调整个中国文化认同的”。我本人相当长时间是搞新文学史的,编写了三四本文学史书。今日看来,正如赵稀方所说,“往往都是从‘新旧对立’结构出发的”“是陈旧的理论,是阶级分析的方法。”这也正是我值得反思的。他说,“阶级分析的方法并非一无所取,它也是看待问题的一种角度,”可至今日,我却认为,这已是一无所取的了。首先当看看今日这阶级该如何划分呀?阶级都划分不了,这分析方法算什么呢?又该怎么用法呢?徒然成为了一种唬人工具了。
加拿大华裔画家郑海明写生作品
赵稀方对新文学的反思重点谈了“华语语系文学”。他说,“海外华文文学并非殖民地文学。中国近代以来并未开拓殖民地,中国人散落四方缘于移民,有过去的战乱流落,更有当代主动向先进欧美地区移民。这些移民与中国的关系,并非被殖民者与殖民者的关系,而是平等的文化语言关系。”这就道出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渊源和应有的地位。而“长期以来,中国文学一向自居中心,海外华文文学处于边缘地位。在我们的叙述中,只强调海外华文文学的‘向心力’。这固然不错,但移民文学其实有一种双重紧张,它们不但与西方‘他者’疏离,同时也与自己的母国疏离。”“在中国文学的体系里,强调源流关系,强调怀乡、流离、叶落归根、血浓于水、月是故乡明等;相反,华语语系文学强调海外文学的异质性,强调本土性、抵抗、反中心、非正统等。在我看来,两种建构不必如此各执一端,可以异质互补。” 这也就是赵稀方的一种对于新文学反思的现代意识、开放观念:主张异质互补,融合包容。有意思的是,美籍华文作家秋尘也有个说法,她说,“我们最深层的痛苦根本不是乡愁,而是一旦回到曾经熟悉的故乡时而随之而来产生的陌生感,”“还有一种无处可依的孤独感。”这里所说的“陌生感”和“孤独感”,与赵稀方的“双重紧张”“双向疏离”遥相呼应,有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之妙。秋尘还说,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现在成为了母国和所在国的“双向继承者和学习者”。他不仅是母国文化经验的继承者,同时,也成了故国改革开放以来千变万化的新质文化经验的学习者。同样,对于在地异国文化经验,你不仅是学习者,也该是个继承者了。这是一种富有深意的身份位置和生存方式的置换,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给了我们一个与过去迥然不同的认识。这比融合兼容更进了一步,对我们认识和学习当今的世界华文文学,应该是很有启迪提示的,定将能有效地促进世界华文文学的长足进步。今日,全球华文文学蓬勃兴盛的势头,正预示了未来华文文学的美好的前景,也印证了移民是华文文学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动力。赵稀方曾在加拿大《华章》说过,现在的华文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打破中心主义大一统的作用。”刘俊说得好,“世界文化应该是多元共生的,华文文学有条件屹立于世界文学群峰之巅。”赵稀方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可惜的是,这种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汉语文学建构,并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可以试问一下,有多少人了解‘华语语系文学’?”这真叫我深为汗颜!
作者简介:陈公仲,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 中国小说学会名誉副会长, 江西当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专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等,曾获全国当代文学优秀论著奖等。
随 笔
真情堪比天地长
◎王宗法
提起张诗剑,世界华文文坛老一辈学者耳熟能详,但对于我俩40年至交却未必有多少人知道了。事情还得从1984年4月厦门大学举办第2届台港文学研讨会说起,正是在这次会上我俩由相识而相交的。在游览鼓浪屿日光岩时,来自香港的诗剑开诚布公地告诉我:他在香港可以代转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信件,我甚为感动,因为当时我大哥宗汉通过美国绕了半个地球转回的一封家书却不能回复,得到这样的承诺,自然十分意外和感激,从此他和陈娟就成为我在海外结识的第一对挚友,整整40年了!
1985年暑期大哥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他已是资深教授,我还是讲师。应他所约,9月中旬我偕母亲去香港与他会面。当年交通不便,年过八旬的母亲拄着拐杖、迈着小脚跟在我后面走过武汉、广州、深圳的漫长马路,在香港入境处大厅不吃不喝、忍饥挨饿一整天,等过关人流只剩我们母子时,海关人员才来询问香港有没有可以担保的人,我立即拿出临行前收到的诗剑来信,上面有他家电话号码,此人立即打电话联系,诗剑还没下班回家,接电话的陈娟虽未谋面,却知晓我俩关系,遂一口承诺愿意担保,这样我们才在闭关之前、暮色苍茫之际走出海关入港。这里必须交代一句:当时香港有个规定,入境者一定要有香港居民担保才行,大哥原先已经找好了人。可是当我们来到海关时此人去了加拿大,临时委托的另一个人却反悔了,把我们搁在海关等了一整天,当我们到达九龙车站打电话给此人,他仍然不将大哥住在香港旅馆的电话告诉我们,我就以十分愤慨的口吻对他说:马上去他家理论。这时,他才报出早已通知他的那个联系电话,足见此人多么恶劣!
加拿大华裔画家郑海明写生作品
在我们母子俩乘火车到达九龙车站时,刚下班的诗剑就匆匆赶到,陪同我们在万家灯火之际找到大哥下榻的华晖旅馆,母子久别重逢,大哥长跪不起、泪如雨下,母亲也泣不成声,诗剑目睹全过程,回家说给作家陈娟听了,她据此写了一篇《母子情》散文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情”征文,获特别奖。我们留港半月间,诗剑伉俪多次看望,并邀请我们母子仨乘缆车登临太平山顶,一览港岛辉煌灿烂的夜景,留下难忘记忆。其间,他还热情邀请我们住到刚买的新宅去,大哥婉谢了。诗剑、陈娟从此成了大哥和我的好友,大哥在台北接待过他们、我也在合肥接待过他们,并在深圳、汕头、泉州、昆明、南京、北京、武汉、福州等多次学术会议上愉快相聚,尤其2012年10月福州17届世界华文文学会议召开前夕,我与白舒荣、谢馨应邀到他俩老家长乐小住游览。此前,大哥将陈娟名作《昙花梦》推荐在台湾出版了,我则联系黄山电视台跟上海电视台合作将这部佳作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后万人空巷。后来,我还将此书评论收入我主编的《当代台港文学名作赏析》,将我就她另一部长篇小说《玫瑰泪》写的评论《新视角的展开》与写诗剑的《八年辛苦不寻常——从<香港文学报>说到张诗剑》(原载《台港文学选刊》),收入我的专著《台港文学观察》。这两本书出版较早,一直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后者还被教育部列为研究生参考书挂在网上。2011年来美国后,我又就诗剑新作《香妃梦回》写了评论《别具一格的艺术构思》发表在《新象周刊》我开的“书海拾贝”专栏,我的研究生刘云则写了评论收入当代诗歌名作专著出版,在赴香港拜访他们时受到热情接待,也成为朋友。
加拿大华裔画家郑海明写生作品
应大哥之约,1989年5月我送母亲转道香港去台湾,也由诗剑、陈娟伉俪接送,随后又应邀住到他们家,每天给诗剑就职的中国新闻社写电讯稿一篇、1500字左右、千字百元,以顶替该社刚离职的一位朋友留下的空缺。其间,5月31日由他俩创办的龙香文学社邀请盼耕、周密密、傅天虹等一批作家举办了座谈会,由我即席发表了一个演讲,主题是“寻找香港文学的突破口”,兼及诺贝尔文学奖话题,反响热烈。会后,诗剑要我把发言写成文稿,连夜送到《新晚报》副刊主编陈雄帮先生手里,次日一早就见报了,套红标题、版面豪华,速度之快让我大开眼界。隔日,我在诗剑陪同下连夜赴陈先生宴请。一见面,陈先生不禁有点意外地说:“我还以为你是一位老先生呢,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对于香港文学看得那么透彻,文章那么老辣,难得呀,希望你今后多多赐稿。”我诚恳谢过,这才得知陈先生既是主编、又是编辑,所以只能晚上工作完毕才能宴请我们,由此也才知道在香港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有几次会议在深圳召开,香港朋友总是晚餐一结束就匆匆往回赶,原来他们本职工作还等着回去处理呢。然而,即使人手如此紧张,工作效率却出奇地高,这对于人浮于事的内地同行业界那简直是不能想象的,来美国后进一步知道海外报刊大抵如此。与此同时,《香港文学报》、国内《台港文学选刊》与《台港文坛》全文刊载,《光明日报》则大篇幅摘登,影响深广。无疑,没有诗剑组织开会并督促写稿送稿,也就没有这一切好事发生。
巧的是,此文发表时台湾著名诗人洛夫先生刚好路过香港,看到后十分欣赏,立即给《香港文学报》写了一封致我的信,完全认同此文观点,希望与我交流。诗剑立即发在报上,成就了海峡两岸文坛之间的链接,由洛夫而张默、痖弦,我与台湾《创世纪》三驾马车有了直接联系,分别将他们的名作《春川踏雪》《上校》《漂木》写评论收入专著《台港文学观察》《山外青山天外天——海外华文文学综论》里,并先后与他们会面、交谈、同游,建立起可贵友谊。有趣的是,洛夫、痖弦还是我大哥在台湾大学校友、张默则是安徽同乡,早就是熟悉的好友,加上我就是亲上加亲了,诗剑为两岸三地文坛牵线塔桥功不可没!还要补一笔:洛夫驾鹤西去时我即在《新州周报》发表了《洛夫先生,一路走好!》,沉痛悼念。
加拿大华裔画家郑海明写生作品
不料,生命力旺盛的诗剑竟也于5.13凌晨追随洛夫远去了。刘云得此噩耗,立即与我联系,决定代表我赴京参加5.17追悼会并送花圈,我的挽联是:“张诗剑先生千古/一生行好事 千古留芳名/40年至交王宗法全家敬挽”;刘云的挽联是:“张诗剑先生千古/剑胆琴心歌壮志 诗韵流芳照古今/刘云敬挽”不言而喻,两幅挽联概括了诗剑在行善、创作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算是我们对他的最后致敬吧!不料诗剑大女儿开冰获悉后立即发微信给我儿子王晨:“听白舒荣阿姨说宗法叔叔特地安排学生刘云教授从安徽来京参加爸爸的追悼会,太感动了!请代向叔叔转达我们的感恩之情,感谢宗法叔叔的深情厚意!”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秘书长白杨教授得悉后不禁赞道:“这真是难得的情谊!”原来,开冰与王晨早已相识,在北京、新泽西、纽约多次相聚,她二女儿已在新泽西留学就业,两家相距半小时车程,你说地球是不是太小了?缘分是不是太巧了?
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堪比天地长!
作者简介:王宗法,安徽大学教授,曾任合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监事长等,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教学和研究,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报刊发表论文、散文三百多篇,出版《当代文学观察》《台港文学观察》等著作20多种、获奖多项。
文 坛 信 息
珞珈花浓,澳华异枝
珞珈花浓,澳华异枝 华中重镇武汉地处三江之汇,四月的珞珈山下林荫花盛。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活动“流散华人新趋势论坛”。这场交流是国内大学首次将澳华文学推升到研究层面,可谓开启了澳华文学研究的里程碑。论坛邀请了中国多所高校专家学者,西裔教授,三位澳华学者作家和诗人。整个交流会共分八场报告。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忠教授致开幕词。
加拿大华裔画家郑海明写生作品
澳裔女教授温切讲解流散文学在几十年中的发展,并介绍了一位华裔作家在实验文学中的状况。资深翻译家、王光林教授讲解了流散文学中对各种文化的角力和文本翻译中的歧解等。四位女专家分别论述,马丽莉教授和白文革导师畅谈他们在翻译澳洲作品中有关华裔人物形象塑造及分析;张晶教授论述了华裔澳大利亚小说中饮食书写的模式;田卓玲博士概述了散居澳洲的华人将食物视为怀旧文化的象征。张威教授讲述九十年代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澳,一波文学高潮掀起。他解析作品中异化了的男女情爱。澳华作家沈志敏叙述当年华人淘金者由南澳小港登陆,行走千里的苦难历程。在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新移民重走了这条路途,体验先辈的足迹。澳华女诗人西贝论述了跨国语境中移民文学,她对故土的向往和童年的记忆,声情并茂朗诵了诗歌。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吕丽盼,华东师范大学学者陈贝贝和武汉大学博士裴蓓论述了澳华文学小说中的记忆和身份认同,并解读了鄂籍作家欧阳昱张劲帆和韦敏的作品。武汉科技大学副教授卢秋平、武汉大学李欣然女士分别讲解了澳大利亚文学中的空间书写。最后刘鲁蓉博士介绍了从2019年起,由黄忠教授牵头,武汉大学建立起“汉澳文学数据库”,收录19世纪至今的澳中文学索引作品,包括英文和中文两种版本,该数据库还将包括文学批评和研究,以提供对澳华文学的全面了解。
学术交流活动从上午八点至下午六点半,时间紧凑,富有成效。珞珈花浓,情深意重,学论畅怀,给参会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澳大利亚华文作家沈志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