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周刊》(文学版)第223期纽约专版

健康   2024-07-26 22:01   安徽  

(总第0843期)综合版 第223期


各位好,《世界华人周刊》文学版于7月26日在《中国日报》刊出纽约专版。




责编应帆撰写导读如下:


本期推出中国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丰云的评论《移民生活的镶嵌画——论应帆的日常书写》、本版编委安静(纽约)的随笔《非典型小城和它的叙事艺术》、海外散文大家张宗子的诗作《五月》等、以及宣树铮老师《锦瑟无端五十弦》散文集的书讯;电子版部分还有关于纽约几次文学活动的报道。


丰云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华人新移民作家与流散写作。她独辟蹊径、洞若观火地看出应帆中短篇小说集《漂亮的人都来纽约了》里隐藏的长篇小说潜质和历史感,并认为应帆的移民写作注重“日常性”、关注常态生活中人们的“幽微心理”“是一种风格平实的移民历史的文学书写”。


安静来美前曾经是国内的副刊编辑和经济报道主编。《非典型小城和它的叙事艺术》以轻松自然的笔调写出她对美国中西部艺术小城帕迪尤卡的独到观察和体会。而在异乡的蓝调里,她的感悟“哪怕万里之遥,我其实并没走多远”,又何尝不是每个海外游子的感悟?


张宗子以散文出名,也是一位诗人。本期收录他朋友圈的四首即兴之作,表现诗人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准捕捉和独特感悟:“时间变得模糊/随时都是永恒”。


本期还介绍了纽约另一位散文大家宣树铮老师的书讯。他的散文精品集《锦瑟无端五十弦》去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在纽约的新书发布会上,多位作家盛赞他的文字特色、叙事风格和艺术感染力。


本期电子版还有三则纽约文学活动的报道,包括纽约华文作家协会的讲座和换届选举,蔡维忠和张宗子的散文讲座,以及《诗刊》编辑赵四在纽约的演讲和座谈会。


谢谢阅读和关注!



主办单位:世界华人周刊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  欧美影视协会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  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

社长:张辉        主审:陈瑞琳

主编:黄宗之     副主编:张奥列

纽约专版执行主编: 应帆 之光 怡然 安静

本期责编:应帆

顾问:公仲、白舒荣、张桐、江启光、石钟山、朱文斌、苏炜、周励、薛海翔、张翎、陈瑞琳、刘荒田、陈河、朵拉、倪立秋、蔡维忠

刊头设计、版面编辑:闫利芳 郭丹丹 

微信公众号编辑:褚丽君

网址:www.sjhrzk.com

商务合作和投稿:张辉,电话:604-762-2572(温哥华)、13910272918(微信)

电邮:1065780000@qq.com

纽约专版投稿邮箱:newyorkfukan@gmail.com


纽约画家、作家潘无依油画欣赏《无题》


 书 评 






◎丰云


应帆的小说集《漂亮的人都来纽约了》由15个中短篇构成。这部集子与一般的作品集有所不同,它并非单个作品的简单集合,而是彼此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宛如一幅移民生活的镶嵌画。这主要体现在作者很机智地在一些不同的篇什中给予主人公相同的名字:黛珊和献科。因此,当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就不断地与黛珊和献科相遇,即便在不同的篇什中,黛珊和献科其实有着不同的姓氏、不同的职业和具体的生活遭际,但是相同的名字让我们感觉我们一直在追随着黛珊和献科的生活脚步,旁观和见证了献科与黛珊的一段段生命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这些小说,我们就仿佛以黛珊和献科为焦点,速览了华人新移民群体40多年的移居历史——从留学、定居到跨国生存,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悲喜,五味杂陈。


《团圆》虽然在集子中位列第二,但若是从将黛珊和献科作为华人新移民群体的代表的角度来说,其实应该放在首篇更好,因为它是这对移民男女移居生活的开端。在这篇中,孔献科本来无意出国,只是为了与先期赴美留学的妻子吴黛珊团聚而勉强自学英语、考托福。虽然最终获得了奖学金赴美留学,但献科却在这个过程中偏离了情感的轨道,出轨于一心想通过他出国的女孩典典。而黛珊在美国的两年中虽未在身体上出轨,却也在孤独的等待中与台湾留学生何梦越产生了情感的牵连,精神出轨。如此一来,本应是新婚夫妻久别重逢的激情团聚,却因了彼此的隔膜、猜疑和不由自主的躲避而尴尬起来。这些微妙的心理与情绪与献科留学初期学习上的紧张不适相缠绕,仿佛便是无数留学人的一个缩影。


在《山中有千莲》中,黛珊和献科是两个留学后又留居的华人青年,相遇相恋于纽约,交往数年。怀有身孕的黛珊在结婚的门槛前犹疑徘徊,献科更是千方百计地回避婚姻的缔结。于是,两个对爱情心存疑虑的世故男女只能苟且着眼前的日子,无法真正地投入确定性的生活。


《结婚》则仿佛是《山中有千莲》中的献科与黛珊生活的下一阶段。在这里,献科与黛珊是相识相恋于校园,毕业后在纽约工作,因高昂的房租而匆忙选择同居。同居的琐碎生活其实与结婚无异,但两人仍然对一纸婚约心存畏惧。尤其是黛珊,因为仍然对浪漫的爱情充满幻想,因而时常对邻居、同事产生微妙的情愫。然而,在黛珊失业、面临失去合法居留身份的时刻,结婚成了最便捷的解决之道。于是心情复杂、心存犹疑的两人,匆忙地走进了婚姻,展开了人生似新又如旧的另一个阶段。


到了《出轨》中,献科与黛珊已经人到中年,他们“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霜雪雨,从大陆到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从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到过去十多年的职场打拼”,生活已经稳定,不需要再为身份焦虑、为经济紧张,但他们十年的婚姻却开始陷入倦怠,“似乎要说的话都已经多多少少地说完,能改变的个性也都多多少少地改变了,剩下的就是两个人模式匹配地生活着,围绕着儿子生活着,活着。”于是,他们开始面临出轨的诱惑。黛珊在40岁生日的那天,由于强烈的失落情绪而忽然关注到每天跟自己同路通勤、年轻12岁的乔治。他们从偶然目光的交流到不约而同地彼此寻找、彼此关注,最后在一次意外的火车出轨事故中发生了身体的接触,迈出了真正开始互相认识的第一步。回家后,面对献科对事故漫不经心的反应,黛珊泫然欲泣,咬牙切齿地道:“如果是我出轨了呢?”他们的婚姻未来会不会触礁?这个结尾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纽约画家、作家潘无依油画欣赏《无题》


《结婚另一种》和《天衣有缝》则仿佛是平行时空中的黛珊和献科,他们是通过跨国相亲来结缘的。在《结婚另一种》中,献科通过亲戚介绍回国与黛珊相亲,虽然黛珊不是他一心渴望的soul mate,但是“作为life mate,黛珊也许就是 next to the best person。”而黛珊则是将他作为一座还不错的桥梁,通过结婚出国来逃离原生家庭。然而,在匆忙完成的婚姻仪式背后,其实他们还有着各自的旧情怅惘。即将相聚于美国的这对夫妻,其后的生活会如何走向呢?《天衣有缝》则更富戏剧性,黛珊和献科居然是相识于著名的相亲综艺《非诚勿扰》。黛珊和男友嘉渔为了能免费去马尔代夫旅游,假作分手,各自报名上《非诚勿扰》相亲,计划在节目中牵手,达到去马尔代夫免费旅游的目的。然而,人心经不起试炼,嘉渔在节目中变卦,牵手了另外的女孩。黛珊由此与美国来的献科牵手,移民到纽约。这两对“黛珊和献科”的故事是新移民另一种典型的婚姻模式:彼此相知不深,为了完成各自的结婚目标而跨国相遇在一起,由此开始美国的婚姻生活。


《游泳课》《谋杀》和《夜里十一点洗碗的男人》几篇中的男主人公都叫嘉渔。一个嘉渔在美国遭遇了爱情,一个嘉渔在回国期间背叛美国的女友,一个嘉渔在美国生活的琐碎里纠结,各自的际遇不同,却都是全球化时代华人的寻常生活画面。而《天衣有缝》中,献科、黛珊与嘉渔发生了有趣的交集。


其它的篇目,虽然没有相同的人名来实现有趣的联结,但《失语》中单身汉的孤独、焦灼与窘迫,《莎拉》中已婚中年男人的短暂心猿意马,《狗嘴象牙》中异地恋的倦怠与疑虑,《阿姆斯特丹的最后一夜》和《漂亮的人都来纽约了》中的异族婚恋等,也都是华人移民生活的典型画面截取。


应帆的这些作品在写作时间上跨越了20年,记录了美华移民中通过留学而留居美国的一批人的情感历程和许多典型的生活细节,这是一种风格平实的移民历史的文学书写,关注的是常态生活中人们的幽微心理,有时是生活中的一声叹息,有时是一丝眼眸中的迷茫,有时又是回首往事的一抹轻笑。这种日常化书写不作惊人之语,也不洒奇情狗血,没有跌宕起伏、大悲大喜,如一杯绿茶,有淡淡清香,如一幅水粉,素淡悦目。


作者简介:丰云,中国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人新移民作家与流散写作。


 散 文 


◎安静


我们是夏日下午的四点半左右、进入埃伦家所在城市帕迪尤卡(Paducah)的。位于肯塔基州西部、俄亥俄河岸边的帕迪尤卡,是一个非典型美国小城。网上介绍说这里是体验正宗乡村文化的完美之地,城里著名的国家拼布博物馆则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稀有被子和体验纤维绗缝艺术。在联合国教科文创意城市网络全球排名中,帕迪尤卡以其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位列第七。


年迈的民宿主人埃伦和马克夫妇站在门口热情迎接了我们。埃伦是画家,马克精于手工,尤其是木制品。我们是他们开放“爱彼迎”民宿的第一批客人。因为是第一次,又没有网页运行经验,埃伦提供三间漂亮整洁的卧室套房,却只收70刀一晚,吸引我们改变原有行程,拐道奔向了这个偏远明亮的南方小城。


不虚此行。一路风光旖旎不说,一进入俄亥俄江边的帕迪尤卡,更觉赏心悦目,阳光格外灿烂,大地绿意葱茏。埃伦脸上明媚的笑容,顿时让我们宾至如归,一扫长途驱车的疲惫。


他们的家洋溢着出乎意料的青春气息,花朵是家居的主题。整个房子都被五颜六色的花卉点缀:有盆栽,也有布艺,墙上挂满埃伦创作的鲜花静物油画。餐桌是马克手制的厚重古老的橡木大桌子。小小的前后院里,各种鲜花怒放。卧室明亮干净,被子上都是粉粉的小花,恍如回到了少女时代。我赞美说这是一个花房子,埃伦开心极了。


埃伦的家位于下城艺术区。这一片年代久远却不失创意的住宅区近来吸引了大批艺术家进驻,在各处画廊作坊展售作品。埃伦说他们原来住在印第安纳州,有一个巨大的农场,年纪大了无力打理,得悉这里的艺术家政策后,就搬家至此,装修了这个旧房子做工作室。埃伦和当地几个艺术家还租下一个艺术中心,在那里展售他们的手工艺品。


晚餐时间,厌倦了一路吃来的麦当劳,我们在埃伦的厨房里煮了点绿豆粥,伴着老干妈炒鸡肉、凉拌西红柿和黄瓜等吃喝起来。才吃过披萨的埃伦夫妇, 被老干妈的浓香吸引过来,忍不住要尝我们家乡菜。她打开冰箱拿出果汁和牛奶,一人一杯,坐下来和我们一起畅饮。埃伦很喜欢老干妈,居然不怕辣,尝了又尝,说是生平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调料。


我们问起帕迪尤卡城市风情。埃伦得意告诉我们,从她家步行几分钟就到城市中心。果然是非典型美国城市。据说这得益于15年前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让帕迪尤卡这个因水运衰落而被遗忘的城市起死回生,空心的老街区因艺术家入驻而开始焕发新生。


马克搬来地图给我们展示区域地理:原来市中心就在俄亥俄河边。马克对着地图如数家珍,告诉我们帕迪尤卡仅有25000名居民,却每天都有各种展览、研讨会以及表演。伊泽艺术中心等处源源不断地推出各种文化产品,帕迪尤卡交响乐团常年演绎各种经典音乐节目。


纽约画家、作家潘无依油画欣赏《无题》


最有名的,自然是国家拼布被子博物馆,藏展独特的500多件手工拼布被子以及拼布作品。馆外还有一个特别的艺术展馆,也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俄亥俄江边的防洪墙壁画。这50幅壁画是著名壁画家 Robert Dafford 的作品,它们顺着河岸边的防洪墙一字排开,有点常德澧水防洪堤的壁画作品的风味,但更轻松,有趣味性,记录了当地人的文化起源以及生活形态。


很多美国城市街道阔大,却了无人气,只适合汽车穿行。帕迪尤卡不同,她玲珑细腻,尤其适合溜达,人依然是城市主角。这才是理想的人文城市。市中心街道虽古老,却活力十足,道路两旁都是19世纪的建筑,如今依然韵味无穷,恍若巴黎。


从南北战争到民权运动,南方城市帕迪尤卡与美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劳埃德蒂尔曼内战博物馆呈现了帕迪尤卡在南北战争中的历史,大都会酒店翻新改建的历史遗产博物馆,则展示了美国种族隔离时期许多著名美国黑人在此的生活风貌。还有威廉·克拉克集市博物馆,这间1876年的杂货店至今保存完好。如果想了解这座城市的另一部分重要历史,则不妨前往帕迪尤卡铁路博物馆。


俄亥俄河在美国内陆水道的中心地带,也是密西西比河的大支流,这条河深刻地影响了帕迪尤卡的人文与地理。河流探索中心记录了这一历史。帕迪尤卡的一处城市地标就是可口可乐工厂。这座坐落在市中心的前可口可乐公司罐装厂建于1939年,如今已变成咖啡厅、酒厂和披萨店,精心维护的老建筑依然赏心悦目。


帕迪尤卡是非典型美国小城。它有着很多美国大城市没有的厚重韵味,更有历史和城市记忆。


夜晚的俄亥俄江边,凉风习习,一支乐队在江边驻唱,歌声遥遥飘荡,让人不觉悠然神往百多年前的古老历史。那遥远的1850年,创城伊始的帕迪尤卡,可以想像俄亥俄江上千帆竞发、商楫云集的芳华。这充满古老气息的城,有点像洪江古商城,唤醒我童年时故乡江边的记忆。夕阳下,静坐江边石墩上,看一江碧水向西慢流,阳光那么温暖,远方在暮色里逐渐隐退,似乎永无烦忧。成年后,经过多少挣扎,才渐渐知晓,那样的远方并不存在,可我还是好奇地越走越远。


夜深了,乐队依然毫无倦意地在演奏着即兴的蓝调。恍如置身丽江的四方老街,或是阳朔的西街。音乐与水流的背景下,它们都似曾相识。江河长流,夜半歌声婉约,一轮巨大的月亮升起来,居然是红的,宛如浮世绘的红灯笼,挂在远处江边。皎皎朗月一如故乡之月,如此亲切,如此古典。流浪的心开始莫名的思念。这让我惊觉,哪怕万里之遥,我其实并没走多远。


作者简介:安静,曾为文艺副刊编辑及经济报道主编十余年。现居纽约,归零的写作者,阅读者,跨文化交流者与跨界探索者。

 张 宗 子 的 诗  


 我的春天,我的祖国,我的故乡

四月,南方芳菲将尽,纽约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这是樱花和辛夷花的世界

风信子的浓香牵引着走过的街道

远离了湖畔的水仙

和远离了平原的郁金香

在公交车站旁的楼角闪耀


清早起来读到戴叔伦

这个非常能干的人后来做了道士

他感叹春天迟迟不来

微雨清寒中,杏花萧瑟,不见燕子的踪影


他不知道,燕子已淡出我们的生活

被顽童一样无知的手抹去

就像它栖息的那些白墙瓦屋

它蘸水的那些绿波

以及我们写下母语每一个语词的自由


我想到年轻时读到的庾信

想象他在别人的故国安然老去

钟鸣鼎食,是另一种萧瑟

因为目睹了千万人的死亡和流离

因为曾穿过焚毁了千万小园和大树的火光

只为了成就那一篇

锦绣灰上不朽的江南赋


璧台金屋里的千里江山图和溪岸图

无数的山居和行旅图,无数的平林和红树秋山

日益模糊,染上烟熏般的黄色

在暗淡的灯光下

撩拨着我们心中最温柔的情感


历史总会抵达那些人

像把一只蝴蝶

钉在博物馆的墙上


 五 月

五月无非是这样:橡树吐粉,杜鹃在雨中

疯狂燃烧,这些夜神的孩子

被剪成不自然的形状,仍然不知疲倦地

为自己编织黎明


猫头鹰总是在清晨过早地唤醒我

乌鸦与春天携手隐退

椴树夹道上,不再有锋利的红雀飞过

枪炮声里,草木疯长,连同

草地上翻滚的麻雀

仿佛时代美好而又厚颜无耻的叙事


比舌头更柔软的笔已经腐烂

留下文字弥合世界,决定我们身在何处

和对我们的遗忘

在被隐喻不断加固的黑域

谈到一个人的生死

像谈到暗夜的繁花是否芬芳


阳光真实无妄的日子和阴雨的日子

正在深入的是不同的夏天

然后是不同的我们

和镜像般无穷阵列的生活


五月爬过麦田

在视野之外,我们举杯邀饮的月亮

将开端折叠到未来


 风 已 止

风已止

风铃还响个不停


一只鸟在空中翻身


在夜不能深入的地方

鸟的翻身是为了制造响动


时代像被子盖着身上

在寒冷的日子模仿寒冷

在炎热的日子模仿炎热


雨过浮萍合

指不至

至不绝


时间变得模糊

随时都是永恒


 躲 雨

午后大雨如注

四散的璎珞在平地上一颗颗炸开


风带来被揉碎的太阳

和雷的铁锈味

又把蚂蚁

吹送到层层叠叠没完没了的彼岸


躲雨四十分钟

看有人洗牛

洗象

洗被硝烟和修辞浸泡过的梧桐树


椴树的香气迟疑不去

连同老杜古柏诗里

费尽力气也想不起来的三句


关于蝼蚁

关于文章

关于无人祭祀的空庙


作者简介:张宗子,河南光山人,旅美作家,现居纽约。著有散文随笔集十余种,含《垂钓于时间之河》《书时光》等。最近作品集有《乱翻书集》《时光的忧伤》等。


纽约画家、作家潘无依油画欣赏《无题》



 新 书 消 息


纽约华语作家宣树铮先生的散文集《锦瑟无端五十弦》2023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宣树铮过去半个多世纪创作的70余篇散文精品,地域上从苏州写到新疆再到纽约,人物上有家人、师友和学生等等,以个体的人生际遇写出时代、社会和命运的变迁和流徙。作者说:“心有所思,情有所系,意有所托,就在五十弦上弹上一曲。”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等文学组织于今年五月在法拉盛图书馆为宣老师举办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张宗子、蔡维忠、刘倩、程应铸、程奇逢、陈九、邱辛晔等人纷纷发言,盛赞宣老师散文的语言特色、叙事风格和艺术感染力。刘荒田线上发言认为“宣树铮在排在王鼎钧和木心两公后最不可错过的一位”美东地区的华语散文作者。


纽 约 文 坛 活 动


纽约华文作家协会邀请曾慧燕和周匀之分享记者生涯,并推选张鸿运为新一届会长及陈漱意和石文珊为副会长


纽约华文作协于7月7日下午在纽约华侨文教中心举办讲座,邀请两位资深会员曾慧燕和周匀之跟民众分享他们的记者生涯,并随后举办会员大会,选出新一届会长张鸿运和两位副会长陈漱意与石文珊。


曾慧燕的演讲主题为“美好的仗我已打过”,和现场听众们一起声情并茂地回顾了她在香港开始记者生涯的峥嵘岁月。她的报道文集《杰出外流人才列传》受到各方重视,她的散文集《一蓑烟雨》广获好评;她曾全程采访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造访大陆,并是当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第一个发稿记者。她从业38年,屡获殊荣,一生秉承“不为权贵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记者信条。


周匀之先生和大家亲切回忆起1970年代初入台北中央社的往事,介绍了中央通讯社的前世今生。周先生曾是非洲大陆唯一的华文记者,后在纽约曾任《世界日报》编译部主任和“世界周刊”主编等职位。他从事媒体行业40年,足迹遍布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周匀之还表示,作为一个记者,“每一分钟都是截稿时间”。


随后,现任作协副会长张鸿运主持了和两位资深媒体人的问答环节。讲座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约有八九十位民众到场聆听讲座,并不时报以热烈掌声。与会者中颇多资深会员、媒体要人和记者、社区名流,如赵淑侠、赵淑敏姐妹、《世界日报》总编魏碧州、王鼎钧夫人王棣华、李玉凤、苏彩菁、南希、梓樱、陈均怡等等。


讲座环节之后,协会会员举办了两年一届的选举环节。郑启恭会长决定荣退,并推举现任副会长张鸿运接棒。赵淑侠上台介绍了协会的传统,赵淑敏介绍了张鸿运的资历,并说他们对文学都有不渝的热爱。戏剧学博士、擅编辑、会创作、能评论、热心会务的石文珊教授被提名留任副会长,长于小说创作的陈漱意女士则被提名为另一位副会长人选。


三位新晋领导的提名获得了大家的全票通过和热烈掌声。张鸿运感言要尽力为协会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并和其它文学组织合作,合力将海外华文文学发扬光大。


(部分会员合影)


(左起:陈漱意、石文珊、郑启恭、张鸿运)


(左起:周匀之、曾慧燕)


张宗子和蔡维忠散文写作论坛5月18日在法拉盛图书馆举办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和皇后区图书馆新移民服务部联合举办的“我们这样写散文”论坛于5月18日在皇后区图书馆成功进行。


本次论坛以对谈形式展开,主讲人为近年来散文写作成绩斐然的张宗子和蔡维忠两位作者。北美中文作协的两位副会长应帆和李文心分别担任主持人和点评嘉宾。


论坛从趣味问答开始,让大家对几位嘉宾很快就有感性认识。张宗子和蔡维忠首先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经历。张宗子接着对“散文之散”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这主要是源于有别于骈文的新文体,以致到今天的“形散神不散”之说。蔡维忠则对“大散文”之“大”进行了阐释:大散文不仅在篇幅上有别于报纸副刊上的“豆腐干”,在思想境界上也需有升华和引发思考的地方。


两位作家接着分享了他们的“散文写什么”。张宗子热衷于读书、观影、听音乐、写随笔,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目前已出版近20本散文随笔集。蔡维忠以“大散文”为突破口,主动寻找人物和故事,他的作品曾获得国内重要的散文奖,并被选入上海市语文高考试卷。两位还跟听众分享了“怎么写散文”。他们表示:无论是行万里路,还是读万卷书,最终都要融入自己的思考,甚至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努力,才能写出新意并吸引读者。


会中,张宗子和蔡维忠还就他们的专栏写作、如何避免“掉书袋”、怎样克制和表露个人情感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点评嘉宾李文心是石溪大学文学教授,他从英文教学角度阐述了中文散文写作的不一样,以及张蔡二位为人和写作的独特之处。


海外散文大家刘荒田先生、评论家陈瑞琳女士也分别寄来评语。刘荒田说张宗子是个读书写字的“痴人”,而蔡维忠则是一位融汇东西文化的“通人”。陈瑞琳表示张宗子的散文属于“性灵派”,而蔡维忠的则是“重金属派”,都有自己的腔调和特色。大纽约地区的写作者宣树铮、唐简、程奇逢等也与会发言,肯定和赞赏张蔡二位的散文成就。


近30位听众与会,并表示获益匪浅。曾是医生的李欣音女士有意撰写回忆录,庆幸自己从这场论坛获得很多启发。画家方书久先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希望有机会参与更多这样高质量的文学讲座。主持人应帆和新移民服务部负责人陈曦都表示,机会合适时,可以再办类似的散文、诗歌和小说读写讲座,让更多爱好写作的人士受益,并找到自己的社区和朋友。


(部分听众会后合影,前排左一为皇后区图书馆移民事务部总监陈曦女士)


左起:李文心、张宗子、应帆、蔡维忠


法拉盛图书馆4月20日举办《诗刊》编辑赵四演讲及分享会


大陆《诗刊》编辑赵四的演讲及英文新诗集《在一道闪电中》分享会于4月20日在法拉盛图书馆成功举办。这次活动由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和法拉盛图书馆协办,吸引30余名观众到场。大家就中国诗坛现状、纽约派诗人们的中文诗歌写作、诗歌的语言、翻译和发表等问题展开丰富有趣的对话,并在会后聚餐联谊,继续畅谈诗歌话题。


赵四的演讲主题是“中国当下诗坛现状及外播”。她认为诗歌写作可以分成“经验型”和“实验性”两类,中国当下诗坛可以说是“繁而不荣”,而现代中文写作基本上是在学习西方技法。赵四也给大家介绍了《诗刊》的选刊标准和“同质性”,以及她对诗歌语言的要求和见解。赵四还说她最新英文诗集成书过程历时7年之久,而AI翻译和写作目前来看还很难匹敌人类的创造性。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长蔡维忠博士与会,并致欢迎辞。他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诗)”,并表示赵四的演讲一定会给大纽约地区的诗人们带来新的思考和创作。石溪大学李文心教授十分赞赏赵四的诗歌观,认为赵四是他在纽约有幸见到的、极有见地的一位大陆诗学家。旅美评论家李丽华也高度评价赵四的学术成就和诗歌水准,并在会上力荐“纽约派”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本次分享会由应帆主持。活动内容包括丰富多彩的致辞、演讲和问答,以及形式多样的朗诵和迷你翻译工作坊等环节。洪君植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人。他是赵四多年的老朋友,表示很欣慰能帮助纽约的诗人们和大陆的诗坛大咖们接轨对谈。与会的苏拉是一位年轻诗人。她和大家分享了与“四哥”相识相惜的过往,以及赵四在时报广场朗读《恋舞》的视频,引发一片赞叹声。


大纽约地区的多位诗人、作家和诗歌爱好者参加本次活动。会上,饶蕾的“童声”朗诵,何进的双语诵读,唐简和安静的两人对读,李笑虹和常少宏对赵四一首小诗的中英文再翻译等等,都让大家击节赞赏。王渝、冯桢炯等人拨冗与会,并表示度过了一个“十分美好、也很有收获”的诗意下午。


会后,大家纷纷购书支持赵四的新诗集,并祝福她在南美洲的诗集推介之旅等活动圆满成功。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中排右三为赵四)



世界华人
世界华人周刊,聚焦全球华人,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助中国走向世界。2007年美国芝加哥创刊,2011年移师加拿大温哥华。13910272918/778-987-3260,1065780000@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