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度金股:春季躁动的“科技成长”和“内循环”| 东吴研究

文摘   财经   2024-12-30 15:44   上海  

报告核心要点

  • 我们认为,明年“春季躁动”不会缺席,1月有望开启序章。由于政策刺激向盈利端传导存在时滞,年初市场由流动性交易切换至基本面交易的条件尚不成熟,1月市场将仍以流动性交易为主导,具备结构性机会。

    国内方面,总量政策的推进与落地将为股市平稳运行提供支撑。1月将公布四季度及全年经济数据,政策助力下,数据大概率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同时,增量政策将逐步实施,一是,多省市已披露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计划,化债政策将前置发力;二是,明年年初还会继续落实内需方面的增量政策,刺激消费;三是,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年初降准、降息可能性较大,流动性趋松背景下行情有望“躁动”演绎。
    海外方面,特朗普上任后,美元或由“强预期”转向“弱现实”,流动性迎来改善。1月20日,特朗普将正式接任美国总统。受市场对其减税和关税政策推升通胀预期的影响,目前美元及美债利率已升至阶段性高位。考虑到特朗普政策间存在明显矛盾,实际推行或与市场预期出现偏差,强美元定价将迎来修复。我们预计,美元有望在年初步入一轮下行通道,海外流动性改善将为A股资金面及基本面预期带来利好。
  • 1月,我们继续看好科技成长和内需顺周期。
    1、继续看好科技成长。短期催化方面,特朗普上台可能推出新的政策举措,彼时以其贸易政策为代表的外部扰动料将加剧,或为科技行情带来潜在催化。中长期来看,随着中美科技博弈升温,科技“自主可控”、“自立自强”是内循环当中的最大增量。以科技创新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在国内需求和供给之间形成新的配套产业链,是畅通“内循环”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亦即新能源、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将获得决策层高度重视。我们继续看好自主可控和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板块。
    2、继续看好内需顺周期方向。明年两会之前,面向2025年的政策预期难有证伪风险,市场逻辑将沿着 “预期政策拐点——预期斜率过高——预期斜率向下修复——预期斜率向上空间重新打开”的逻辑演绎。鉴于明年年初有望继续落实内需方面的增量政策,1月顺周期风格将迎来阶段性的配置机会。关注消费新增长点/政策潜在增量及专项债重点支持的“两重”、“两新”方向。
  •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

    报告正文

    1.  本月十大金股推荐

    1.1  海外科技:道通科技

    投资建议:公司传统业务板块业绩稳健,拓展机器人及AI新成长曲线,预期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7.2/9.2亿元,2024年11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6.2/22.3/17.5倍,维持“买入”评级。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1. 布局机器人及AI领域,协同主业齐行。公司成立机器人全资子公司,将以生成式AI为核心,以无人机、反无系统和多种地面机器人为执行器,初期聚焦智能巡检、智慧安防等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数智化、无人化、空地一体化多机异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机器人及AI布局拓展新成长曲线,围绕能源、安防、交通场景巩固生态。 
    2. 充电桩持续受益于海外增长。根据IEA,2023年美国公共交流桩车桩比分别约为中欧的2.3及2.0倍,公共直流桩车桩比分别为中欧的6.6及1.2倍,保有量尚低。公司已拥有电力电子、AI、云和大数据、车桩云兼容、智能运维、EMS等核心技术护城河,能够交付端云结合的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兼具品牌、市场、服务及全球供应链等系统性优势,有望凭借产品与销售网络的持续布局充分享受市场发展的红利。 
    3. 数字维修压舱石稳固。在数字维修领域,公司长期深耕北美、欧洲为主的海外汽车后市场,打造出兼容性强、覆盖面广、集成度高、更新迭代快的系列产品,依托于汽车协议及实车测试的技术资源核心优势,构建了庞大而丰富的车辆协议数据库和核心算法库,引领汽车后市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维修业务将为公司持续贡献利润与现金流。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欧美充电桩行业空间增长的确定性;机器人潜在业务成长性。

    股价催化剂:

    机器人业务产品落地、客户定点超预期。

    风险提示:

    1. 美国电动车渗透不及预期;2. 美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3. 政策支持不及预期;4. 公司新业务扩张不及预期。

    1.2  传媒互联网:昆仑万维

    投资建议:
    公司保持高强度的AI投入,AI娱乐应用陆续落地,商业化也显示出较大的潜力。我们看好AI大模型及应用潜力,公司有望长期受益于产业进展及前瞻投入,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大模型及应用仍然是当前成长板块中最具想象力的板块之一。海内外AI应用创新快速推进过程中,国内当前对于AI的支出仍然是值得认可的投入,相关坚定投入的公司仍然在成长赛道中最具弹性的潜力。股价层面,前期应用相比硬件涨幅也明显落后,后续我们认为存在弹性空间。
    2、公司AI布局领先,期待业绩弹性释放。公司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C端应用率先落地,包括AI搜索、AI社交、AI音乐、AI短剧等,用户实现规模化,期待后续商业化进展,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来源。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1、海内外AI产业持续突破,AI渗透率稳步提升。
    2、公司有望于AIGC领域持续取得突破,AI应用场景及商业化路径逐步清晰。
    3、各个核心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利润稳步释放。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市场认为国内模型仍处于追赶状态,能见度低,但我们看好海内外厂商对于AI的坚定投入,并看好中国厂商的应用落地能力,公司坚定投入AI,且产品落地快,具备先发优势。
    股价催化剂:
    海内外AI产业突破、“天工”等AI应用用户规模增长。
    风险提示:AI产业进展不及预期,AI布局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监管趋严风险。

    1.3  计算机:软通动力

    投资建议:
    “纯血”鸿蒙发布,鸿蒙产业化推进加快。软通旗下PC出货量快速增长。公司是市场稀缺的鸿蒙软硬件一体产品厂商有望充分受益于鸿蒙产业化推进。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1.鸿蒙生态逐步成熟,商业化进展加快。
    2.软通动力是鸿蒙产业链头部企业。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1.关键行业有望加快智能终端鸿蒙化。
    2.软通动力在行业终端鸿蒙化过程中具备卡位优势。
    股价催化剂:
    1.我们预计后续有政策支持支持鸿蒙生态建设和替换。
    2.软通动力有望受益于行业终端鸿蒙化。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鸿蒙生态建设不及预期。

    1.4  电子:沪电股份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 PCB 龙头,且 AI 相关新品放量在即,英伟达GB300即将放量,对公司业绩和市场预期有望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根据TrendForce,NVIDIA的高端GPU产品出货占比明显增长,预计2024年整体出货占比将达到约50%,年增幅超20%。此外,台积电3nm和5nm产能利用率走高。NVIDIA的出货量提升有望带动公司业绩直线上升。公司在数据通讯、高速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作为国内数通PCB龙头,率先受益800G交换机和AI服务器放量,预计AI类需求将持续贡献营收增量。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800G交换机、OAM/UBB2.0产品已批量出货;GPU类产品已通过6阶HDI的认证,准备量产;基于PCIe 6.0的下一代通用服务器产品已开始技术认证,同时支持224Gbps速率的产品技术预研已完成。
    股价催化剂:
    GB300的产品方案落地。
    风险提示:技术创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加剧。

    1.5  电子:歌尔股份

    投资建议:
    1、各类产品线的结构优化共同拉动整体盈利质量的全面提升。北美大客户3C新产品备货拉动相关零组件营收及利润率提升(TWS耳机份额回升态势明确、游戏机、智能家居需求回暖)
    2、高毛利率的XR眼镜头部客户产品迭代升级拉动出货量增长,公司持全球XR眼镜综合方案龙头地位,从光学元件(VR)、光机系统(AR)、核心算法,到智能整机设计制造能力,均具备绝对优势,与全球科技大厂长期深度合作。
    3、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7.8/38.3/48.4亿元, VR眼镜主要客户新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市场的开拓有望拉动出货量显著增长。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1、公司智能硬件技术升级,整机设计制造能力不断突破。
    2、VR/AR产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1、公司TWS耳机业务具备设计、算法和制造优势,在北美大客户中的份额与销量稳定提升。
    2、游戏机、可穿戴、微电子等领域技术优势明显。
    股价催化剂:
    1、智能AI终端爆发。
    2、多款AI眼镜持续发布。
    风险提示:VR/AR产业发展不达预期、其他产品销量不达预期。

    1.6  电子:中芯国际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495.4/584.8/65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0/48.9/64.1亿元,对应P/E为205/159/121倍,当前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公司估值低于A股历史高点6倍PB及港股高点3倍PB,受益于需求复苏+技术创新+国产替代三要素,以及政策支持估值提升,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1、短期看,本土化需求推动收入逐季提升,12寸部分节点价格环比显著提升带来毛利大幅改善。半导体行业整体温和复苏,消费类市场在逐步恢复,随着单价更高的12寸占比提升,公司预计Q4收入环比+0~2%,毛利率在18%~20%的区间。
    2、中期看,公司近年来正积极进行产能扩张,预计Q4再释放3万片,年底月产能预计达到95万片左右(折合8寸),随着新增产线设备陆续到位,预计明年来自CAPEX的压力减少,叠加晶圆本土化需求增长公司有望进入业绩释放期。
    3、长期看,公司作为本土先进制程领头羊,随着产业整合和政策支持,国产替代需求趋势下,公司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未来盈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市场关注短期稼动率及行业景气度波动,我们认为长期看公司作为大陆唯一具备先进制程的晶圆厂领军者具备稀缺性,有望持续受益国产替代及行业整合。
    股价催化剂:
    产业进一步整合;国产替代政策支持。
    风险提示:1)半导体行业周期扰动;2)行业竞争加剧;3)技术升级风险;4)新品量产风险。

    1.7  机械:纽威股份

    投资建议:
    1.全球工业阀门龙头,产品覆盖油气开采、储运到炼化全产业链。受益于LNG、海工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中东地区认证取得突破,公司业绩增速稳健。我们看好公司业绩增长持续性:(1)收入端,我们判断24年公司海外订单增速维持30%以上,持续兑现业绩。未来随其在海外油气大客户认可度提升、中资EPC总包商出海采购增加,增长可持续。(2)利润端,LNG、海工为高毛利率下游,中东地区业务则以上游开采为主,利润率同样较高,高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叠加规模效应,公司盈利水平有望稳中有升。
    2.公司产品布局+技术实力+客户资源优势显著:(1)产品覆盖产球阀、蝶阀、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调节阀等十大系列,已具备为各行业提供全套阀门解决方案的实力。(2)阀门制造环节全覆盖,产品稳定性强、交期有保障,高端新品持续填补国内空白。(3)已进入SHELL、TOTAL、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供应链,未来订单有望随着国内牵头的EPC总包商(中石油,中石化,杰瑞集团等)招标快速起量。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关键假设:
    1、全球油、气资本开支维持增长,海工造船景气度延续。
    2、中资EPC公司海外承接项目量增长。
    3、公司持续拓展中高端产品线与下游。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公司阀门产品具备研发、渠道壁垒,船舶、LNG等壁垒较高的下游景气可持续,公司最为受益。
    股价催化剂:
    油/气/船产业链景气度上行、新签订单增速可持续。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

    1.8  食品饮料:泸州老窖

    投资建议:
    短期看,公司24年年中以来淡化回款要求,通过控货去库巩固渠道化解风险,年内国窖开箱开瓶保持稳定,窖龄和泸特开瓶保持较高水位,扫码红包、千一万三、双 124 工程等举措持续做强消费氛围。当前消费不振背景下,公司产品真实开瓶成功经受压力考验。近日出台中期分红预案,合计 20 亿元(含税),切实增强股东回报、
    中长期看,目标坚定,内外干劲足。公司前三目标坚定,叠加股权激励加持,团队内外士气充足,步伐稳步推进。当前,公司策略灵活务实调整,全国化版图扎实扩张,持续精耕成熟市场,核心大城市加强核心意见领袖和核心消费者的拓展,华东和华中品牌知知度也逐步提升。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1、普五批价有上行机会,国窖批价预期有望随之改善。
    2、大本营基地市场表现稳固(华北和四川)、华东华南市场持续扩张。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1、公司产品矩阵能适应长期消费承压下的降级需求;
    2、数字化优势突出,真实开瓶消费稳定;
    3、真实库存的合理性。
    股价催化剂:
    旺季表现超预期、去库存进度超预期、高端酒批价上行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1.9  汽车:上汽集团

    投资建议:
    上汽集团“破旧立新”值得期待,维持买入评级。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1)变革一:管理层密集更换,改革方案加速推进。2024年下半年公司完成从集团到主要子公司&合联营公司管理层更换。涉及调整人员多达十余位高层。同时上海市政府坚定支持上汽转型发展,形成支持上汽坚定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实施。
    2)变革二:合资板块推动资产梳理&反向合作。产能利用率较低背景下合资公司工厂将进行改造/减值。同时合资车企也转变原先“决策、研发在外,生产、销售在华”的传统合资模式,反向取经,与公司共同开发新能源车型,探讨合资合作新路径。此外大众/通用2024年集中处理库存问题效果显著,后续有望轻装上阵。
    3)变革三:自主品牌整合&技术持续迭代。2024年5月上汽集团“七大技术底座”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未来两年七大技术底座2.0将全面赋能上汽集团旗下整车品牌,推出近30款全新车型。品牌方面飞凡回归上汽荣威,作为上汽荣威的高端序列发展。智己或将拓展增程技术路线。产品矩阵拓展&品牌整合背景下自主品牌有望持续向上。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管理层更换,多方位变革持续推进。
    股价催化剂:
    改革方案发布等。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进度不及预期等。

    1.10  汽车:宇通客车

    投资建议:
    上轮大周期:2012-2016年,宇通借助国内新能源公交红利稳固了国内龙头地位。战略维度,公司管理层通过MBO控股公司,利益深度绑定,“提早布局,顺势而为”把握校车/新能源公交行业红利,大中客份额从2012年的28%提升至2016年的33%。财务维度,上轮周期宇通在资产负债表扩张/研发高投入的压力下实现量利齐升,2012-2016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6%,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27%。总结来看,天时为先(校车/新能源公交周期),地利次之(宇通在所有客车企业里最“卷),人和为本(积极求变的管理层),天时地利人和具备稳固行业龙头地位。
    本轮大周期:2020-2027E,宇通借助海外新能源普及红利将成就世界龙头地位。从出口销量角度看,宇通本轮周期始于2020年,但国内受疫情拖累表观业绩承压,故国内基盘稳定是研究出口逻辑的前提。从业绩角度看,本轮周期红利体现于2023年,2023全年收入同比+24%,归母净利润同比+139%,主要依赖于大中客出口销量同比+79%,海外收入同比+86%。展望本轮客车出口周期,行业贝塔复苏显著,2023年大中客出口同比+47%,我们预计2024/2025年出口量维持30%以上增速,新能源客车海外渗透率不及20%尚处快速提升通道。本轮周期,剩者为王,格局稳定为这轮周期自上而下逻辑成立的第一要素,宇通/金龙作为行业龙头2010年至今合计市占率维持50%以上,出口市占率接近60%,海外车企势弱基础上中国客车全球市占率提升空间较大。高成长性是本轮宇通估值上移的核心原因,据我们测算,2023-2027年我国客车海外市占率有望从22%提升至44%,海外新能源渗透率有望从14%提升至31%。出口高盈利性是高成长的根源,2023年宇通出口毛利率为32%,显著高于国内毛利率的23%。高红利是股价的强支撑,本轮周期宇通不具备新投产能的需要,现金流显著好于利润,高分红我们预期可持续。
    关键假设及驱动因素:
    1、旅游客车需求提升叠加公交车替换周期,国内客车需求复苏,国内市场价格战结束。
    2、海外客车持续复苏,公司在一带一路、欧洲及其他市场市场取得突破,海外市占率提升。
    3、出口新能源比例持续提升,海外新能源客车盈利能力较好,带动龙头企业盈利高增。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1、市场普遍担心公交车实际需求可能不及预期,我们认为换车周期需求驱动下公交车销量有望触底反弹。
    2、市场普遍担心国际政治形势变化会对客车出口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全球碳中和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客车有望借助新能源东风实现海外市场快速突破。
    股价催化剂:
    月度产销超预期,季度/年度业绩超预期,海外新能源需求提升,地方公交招标需求回暖。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外客车需求低于预期。

    2.  本月十大金股财务数据


    3.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会影响企业盈利修复,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2)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策落实不及预期影响经济复苏进程,可能加大资金外流压力,影响股市表现。

    3)地缘政治风险:极端地缘事件的发生会压制整体市场风险偏好,加大股市波动性。

    免责声明(请下滑)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CHEN_G9011_clyj)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东吴策略陈刚团队
    陈刚,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曾就职于招商证券,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大势研判,市场行为分析、产业趋势研究、赛道比较等,曾以核心成员身份获得过新财富、水晶球(入围),第一财经、新浪金麒麟、Wind等最佳分析师奖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