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关于会议精神,我们学习如下: 本次政治局会议基调积极,新提法频现,对于财政/货币政策定调积极性超出市场预期
二、货币政策:时隔十余年首提“适度宽松”,2025年货币宽松空间将打开。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2011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明显转变。2025年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一方面有利于压低实际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为财政加码提供更为宽裕的流动性支持,降准降息均有望加大力度。
三、消费内需:外部风险加剧下,活跃内循环成为重中之重。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外需不确定性扩大,因此内需的提振变得更为关键。本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关于内需的表述更为积极且位置上排在了科技创新之前,表明活跃内循环,尤其消费领域的发力是明年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消费方面“两新”与民生政策的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四、股市楼市: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提“稳住楼市股市”,明确2025年中央对于股市楼市的维稳将持更为支持的态度。对于房地产而言,相较926政治局会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本次表述具有一定延续性。资本市场方面,自926政治局会议提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目标以来,A股市场逐渐走出底部区间,此次会议明确提出“稳住股市”,表述更为直接、有力,彰显中央对于股市维稳的支持态度。
五、产业政策: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科技创新在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战略位置明显升级,科技创新的定位已由“驱动发展新引擎”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叠加“大国安全”对于国内科技产业的增量需求,“内循环”视角下的科技自立自强仍为关键。
六、对外开放:稳外贸外资。三中全会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5年预计美对华贸易拉锯背景下,双边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强,对于全球开放扩大的重要性明显提升。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增强外贸竞争力、加大外资吸引力成为重点。
A股:短期市场情绪有望提振,中长期重视内循环方向配置
短期来看,政策宽松预期进一步升温,市场情绪有望得到提振,短期建议关注顺周期等方向的配置机遇。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提出,历次经济周期拐点前后,由于投资者对于政策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年末市场交易往往会围绕政策预期展开。当前类比2012、2014、2022年,随着岁末年初宏观靴子逐步落地,市场风格可能阶段性向大盘顺周期切换。12月政治局会议表述超出市场预期,为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明年两会做出积极定调,有望重新打开市场预期斜率的向上空间,叠加两会前政策预期难有证伪风险,我们认为短期内大盘情绪将明显提振,顺周期风格有望迎来配置机会。
中长期来看,在国内经济弱复苏、特朗普胜选加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2025年国内增量政策有望不断加码;同时美联储降息将从政策空间、基本面、流动性三个维度对A股形成利好。我们判断2025年中国资产将延续修复。行业配置建议围绕3条主线:1)内循环方向,重视“两重、两新”,“化债”,和消费领域新增长点;2)科技自立自强:关注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可控、新型能源科技、空天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3)扩大对外开放:关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免税、入境旅游等。
港股:政策预期叠加估值低位,关注港股新一轮配置机遇
债市:“适度宽松”或意味降息力度超预期,宽松流动性下“股债双牛”
风险提示:对政策理解不深刻、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风险;外部冲击超预期;国内经济增长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股票、债券、基金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