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哥的包子那可是特别有名,在京城的小伙伴们都愿意去尝一尝,很多外地的小伙伴也都慕名而来。曾经在北京汇丰银行工作,但并不爱金融行业,反而对于创业很感兴趣,做了很长一段时间荤食餐厅。“小时候见证过父亲的艰苦创业过程。他曾是一位国企领导,后来遇上下岗潮,40岁时才开始创业做生意。那时十多岁的我看到,父亲的这个公司解决了很多人的下岗再就业问题,帮助到很多家庭。
另外,父亲很注重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里倡导“孝道文化”。我感受到,商业带给人的不仅是收入,还有做人做事的价值观。”赵超在一次采访中表示。2014年,他开因为一部揭露畜牧业真相的纪录片而开始吃素,也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不想再参与原先的餐饮工作,并退出了日常的经营管理。2020年7月,在北京开出平价亲民的社区素食小店——“一穗堂 · 放心包子铺”,主打包子、馒头与面点等刚需主食。“一穗堂 “活出一颗真心诚意的心,在金灿灿的麦田里,结出普惠的果实。这是一个社区小店。小小的店面,坐落在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上,左边是菜市场,右边是晨光烧饼。我们点餐的过程中,陆陆续续有客人进来。每一次,店员都真诚地打招呼:欢迎光临。尾声上扬,笑容温暖,带着亲切和敬意,让人想到了日本九十度鞠躬的服务员。店内陈设简单,有吧台和两张圆桌供客人堂食用餐。隔着透明玻璃,可以看到阿姨们包包子的过程。一个个蒸笼摞得老高,在暖黄色的灯光下,营造出柔和的烟火气。这真的是家素食店吗?举目四望都看不到一个“素”字,玻璃上反而张贴着一张海报,写着敢叫“放心”的原因是:我们了解到,一穗堂的创立,源于前年疫情期间,主理人超哥的一个想法:疫情期间那么多餐厅倒闭,是否可以突破当前素食餐厅人均几十上百的模式,为素食从业者趟出一条新路?也是否可以建立平价亲民的社区小店,辐射到周围的居民,真正让更多人对素食产生兴趣?
于是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2月到7月,三位大厨花了半年时间在家闭门研发,试了几十种面粉、几十种天然酵母发酵方法,面粉在家堆成了小山。为了保证品质的同时兼顾价格,最终他们选定了没有添加剂、绿色种植的河套地区的面粉。老面手艺发酵,烹饪只用天然调料,这样做出来的包子才有着家里做出来的味道。
在这一点上,超哥说:一穗堂的产品品质标准,其实就一句话,我们是否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吃。所以,一穗堂选材用料超出市场标准,甚至比大家在家里吃的都健康;在卫生上也绝不马虎。我们观察到,即便是这么小的店面,店里也特意安装了洗碗机。据说消毒柜每天都会定时消毒,让人比在家吃饭都放心。很快 ,我们的第一盘包子上了。满满一盘的黄色面点,有豆乳奶黄包、玉米面饺子和红豆核桃卷。黄灿灿得诱人食欲,小巧又精致。
趁热掰开奶黄包,淡黄的馅料在灯光下泛着晶莹的光。咬一口,面皮柔软,馅料有着浓浓的椰奶香气。甜度刚刚好,不像别家奶黄包,多吃几个也不会腻。
奶黄包中没有蛋奶,主要食材是有机豆浆和椰子油。我和同事们第一次吃的时候眼睛都亮了,走的时候还要再打包几个,惊艳!
玉米面饺子没有掺杂其它面粉,用的是纯玉米面。香菇作为主要馅料,菌味浓郁,食材非常新鲜。看似平平无奇,却吃出了很舒服、很有能量的感觉。
红豆核桃卷,又是一个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令人惊艳的食物。论类型,这种馒头类的食物不在我的点上。如果是第一次,一个人来店里点餐,我肯定不会选它。但咬一口,核桃在唇齿间蹦开,果仁香气异常浓郁。红豆则赋予了它柔和的甜香,没有想象中的寡淡,反而令人印象深刻,一下跃居我心目中的TOP榜。
第二盘上来的是生煎包,一个个粘着黑芝麻的小小包子散落在盘中,底部是油煎后微黄的酥皮。以前去上海的时候,看着满大街的生煎包,只能望包兴叹。没想到在这儿吃到了素食版的迷你生煎。咬破包子皮,里面的馅料模拟肉馅粘合的感觉,吃起来却清爽多了!香味浓郁。
观察店里来的其它客人,也大多会点一份生煎包带走,大概可以算他们家的招牌人气必点了吧!趁着春季时令包子还没撤,我们品尝了两款时令素包:野生荠菜包和新挖春笋包。吃荠菜包的时候当然要蘸醋。不过不同于别家包子铺,他家用的是桑葚醋。这醋是店里的工作人员专程去大兴御桑园带回来的。用来酿醋的安定紫桑自古就为皇家御用贡品,有农产品地理标志,鲜摘现酿,花青素满满。我们还特意尝了口醋,有一股甜甜的味道,口感甘醇。搭配着桑葚醋,荠菜的鲜立马就被勾出来了。作为一个吃陈醋长大的山西人,吃到这样的醋是满意的。现挖春笋包则有另一种鲜,馅料混合了杏鲍菇和香菇,咬一口就是山珍海味。如果你有机会来店,这款还没下架,推荐一定要尝尝~
包子内有坚果、彩豆等八种馅料,灵魂在于包裹其中的迁西板栗。为了寻找优质的栗子,他们品尝了市面上的众多栗子,最终找到这款无农药化肥自然农法种植的板栗。据说,许多人吃过这款栗子,都会吃出欢喜来。除了包子外,我们还试吃了店内的炒面线,一如既往的高水准,黑胡椒风味搭配胡萝卜、白菜,每一次尝到都会感慨:这是什么样的灵魂美味!
最近为了让炒面线更健康,店里做了升级,将面线替换成了生产过程中没有农药化肥的有机挂面,价位却不变。超哥说:只要有能力,在能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店内的食材都会尽可能一步步替换成无农药化肥种植、更健康的食材。
我们感慨,连2.9元一碗的小米粥,选用的小米都是喝酵素水长大的有机小米!在山西人的认知里,一直以为沁州黄才是最好吃的小米。喝了这一碗,我却被折服了。入口温润顺滑,水分立马融进口腔,从没想过小米粥也会有如此生津的效果,喝完有种被滋养的感觉,意犹未尽。而在我心目中,如果只能点一份汤品,那就来一碗胡辣汤吧。胡辣汤是河南和西安人的传统早点。去河南和西安旅行的时候,曾遍寻当地的胡辣汤喝。然而私下里不得不说,那些当地人做的胡辣汤,都没包子铺这碗好喝。胡辣粉的味道浓郁却不冲,里面放了许多千页豆腐、胡萝卜丝、木耳、黄花、花生等,再加几颗刚炸好的豆渣丸子,用料十足,激发出了浓郁的香味。后来和当地的朋友笑说:如果有一天来北京,我一定要带你尝尝最好喝的胡辣汤!吃到这里,我和同事贺生都已经撑到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算了一下价格,两个人吃的包子一共24.4元(已经饱了),饺子、炒面线和胡辣汤是小碗试吃,每样只来了一点点(最后扶墙走)。
开业以来不断调整的菜单,一次次的口味、品类升级,见证了一穗堂的变化吃饭的时候,我们也和店员们顺带聊了会儿天,才知道,这小小的包子铺,居然还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团队。
主理人超哥在餐饮行业创业十年。因为看了《畜牧业的真相》,一念转心就决定吃素,到现在已经7年了。做这家店其实是想做个试验:这样的纯素主食社区小店能否存活下去?能否多开几家店,影响更多人吃素?
果然,一位老顾客来这里后发现原来素食这么好吃,又了解到吃素对健康的影响,便荤转素了。超哥在工作日志中写道:“一穗堂也是一个和大家结缘的平台。认真和细心地为顾客做好每一样产品,希望影响更多人吃纯净素、走上心性成长之路”。
研发菜品的龚大厨,和夫人五星级酒店面点师霞姐,也是因为加入一穗堂开始吃素的。
龚哥从业二十年,面点、小吃、川菜、火锅信手拈来。为了研发菜品吃了几个月的素,然后就再也吃不回去了。四川人热情好客,说到食材时他会高兴地从厨房拿出油展示给我们看,自豪地介绍这是好油。也会让我们看他炒制麻婆豆腐馅料、炸素丸子的过程,一边做一边现场教学……龚哥和霞姐研发和开店过程非常辛苦,甚至连店内维修都是亲自动手,真的是将心注入在工作。雪妍是一位宝妈,从一开业就来到店里了。为了让店内其他妈妈店员可以接送孩子,自己坚持上晚班,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经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毫无怨言。媛媛曾在外企工作。因为觉得一穗堂“让更多人吃到纯净素”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而被吸引而来。到现在家人看到她发自内心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就都很支持了。媛媛是环保主义者,为店内提出了很多环保建议,现在一穗堂也在鼓励顾客带饭盒打餐。同时她还负责社群售卖,在她的帮助下店里也拓展了社区团购的业务,让更多住得更远的人也能吃到新鲜的素包子。丽川姐曾是一名老师,生完宝宝后她脱发严重,就自制纯素洗发水缓解了脱发。也为了宝宝能使用无化学物的天然洗浴用品,她做了8年的手工皂和洗护用品。原先只在妈妈群中售卖,超哥和店里的其它员工知道了,就鼓励她拿到店里销售。提到超哥,丽川姐眼睛湿润了:很多年没上班,来工作之前还很紧张,却发现在这里没有上班的感觉,就像是在家一样。超哥常会关怀她有没有安顿好家里,特别细心温暖。在一旁的伟超捡完包子,就主动过来跟我们搭话,兴致勃勃介绍起店里的每一个人。他曾是《国家地理》的摄影师,现在在店里自觉承担起了照片、视频的拍摄和店内的其它工作。每当有顾客来买包子,都会热情地号召大家自带餐具打餐。
顾客自带餐具打包子,环保可持续和我们一样,原先他也只是单纯的顾客。来店里吃过包子后,感觉这里不论店员还是顾客,都像是一起生活的家人。今年三月他面临重新调整工作,确认了这里正是探寻生命之路的地方,就加入了。和大家相处越久,他也越发珍惜这里的每一个人。
还有另外两位大厨。永强兄一肩挑起后厨所有事务,晚上下班还抽空新运营了一个公众号,现在已经有几万个粉丝了。海岗兄行胜于言任劳任怨,每晚都承担了打烊的工作。
包包子的英姐、王姐、程玥,有雨花斋之前的厨师,也有西点师,每天早晨四五点到包子铺准备,中午休息一下,晚上又工作到八九点。而无一例外的是她们在每次包包子的时候,都会传达一次美好的心念,为客人送上祝福……
在琐碎而平凡的日日夜夜中,这一群有着共同信仰、追求的人,把这里当做家,共同经营着这家开心幸福的小店,也治愈着来吃饭的年轻白领、老人小孩、快递员和外卖小哥……
现在一穗堂在北苑的华贸天地,中关村北大街,辛庄都开了分店,欢迎大家前往品尝。超哥说,一穗堂的定位是:真材实价、真心诚意,敬事如神,待客如亲。帮助更多的人实现生命的成长,则是一穗堂的使命。我们期待一穗堂能够开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吃到比家里做的还健康卫生美味的纯素包子。也希望超哥的愿望,终有一天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