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语言叫优化,如果用通俗口语,那就是变化。优化和变化只有语境运用上的不同,没有意义上的区别。
经常生活在“生活里”的人会有这样感受,一些涉及民生的政策经常会变化,需要不断地适应,有的时候变得快,适应不过来,生活在“政策里”蛮累的。
例如三年前就有公告,非国标电动自行车将于今年(2024年)4月15日禁止通行。
提前三年安民告示,比当年“禁摩”立即要执行讲道理多了。但是,到了今年4月15日,这条新规并没有执行,预先也没有告知。
我相信非国标电动自行车没有被强制报废,95%以上的电动车主是支持并欣喜的,但这一变,对极少数老实人就不公平了,他们相信政策,遵纪守法,已经在4月15日之前处理掉了非标车,重新购买了国标车。这些老实人无疑上了一次政策的当。
再如医保政策,先前参保人员每年的医保基金全额打给个人账户,后来改为只打部分金额,提取部分用来统筹。统筹部分的使用,原来在就诊、配药时按比例享受,现在又提出去药店购药使用统筹需提供医生处方。
我相信每一次改变都有原因,都被优化,但改来改去,民众就会问:制定政策为什么不一步到位?
根据我对以往出台的有关政策的研究分析,政策如果存有漏洞,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新生事物,大家都不了解,无法预见后果,需要摸石头过河;一种是没有想周全,或者有些后果应该能够预见却没有能预见到。这都导致了实施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不管怎么说,出台并实施后需要调整的政策,肯定属于质量不高的政策。
出现低质量政策的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制定政策者的“愚”。有些政策的制定者并不生活在“生活里”,不了解“生活里”人的处境,闭门造车想当然,搞出来的条款,要么不符合民众的需求,要么实践中无法实施,不得不经常给政策打补丁。
一个是执行政策者的“刁”。不敬畏法规,凡事钻空子,是广大民众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不得不经常给政策堵漏洞。
一个是制定政策的人与执行政策的人属于两个群体,互相对立,不在一个频道。双方都以压倒对方为目标。
为了提高政策质量,最近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针对不骑电动车的人在制定电动车新规一事提出建议:别让不使用规矩的人去制定规矩。
不骑电动车的人给骑电动车的人定规矩,难免闭门造车,不切实际,最大的可能就是骑电动车人的权益受到压缩。但按照李教授的建议也不行,如果让骑电动车的人给骑电动车定规矩,估计在很多道路上,汽车没法开,人无法行走。
高质量的政策体现公平,兼顾各方利益,要减少漏洞,尤其是涉民政策,制定政策的人一定要走进“生活里”去。
2024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