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读完《素食者》,感觉诺贝尔文学奖韩江的这部作品被严重低估了

文摘   2024-10-21 21:47   江苏  

熬夜读完《素食者》,感觉诺贝尔文学奖韩江的这部作品被严重低估了

小巷小巷思维 

《素食者》,作者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韩江,讲述的内容是:

在英惠的丈夫郑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务,伺候丈夫,就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一样。

然而,一场噩梦之后,妻子却突然开始拒绝吃肉,拒绝为家人准备荤菜,甚至到最后,她开始拒绝自己的“人类”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阳光和水,谢绝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而随着她被动的反叛以越来越极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现出来,丑闻、虐待和疏远开始让她螺旋进入她的幻想空间。

这本书可能被低估了,为什么呢?

一、这不是素食主义者的清单

当我们在读书群里讨论这书的时候,很多没看过的人以为是一本素食主义者的清单。但看完整本书之后,会发现并不是。吃素只是一个开始,全书更多讲述的是周围人对她的反应,这些反应涉及到父母、丈夫等。所以,如果是素食主义者想从书中找到一份菜单,显然会失望了。分为分为三个部分“素食者”、“胎记”和“树火”,分别围绕主人公这个素食者,展开的故事。

二、不要简单往字面意思来理解《素食者》

在很多人看来,认为吃素是自己的选择,别人无权干预。如果以一种字面意思上来读这本书,那么会少了很多乐趣和深度。不要觉得不可思议,社会上真会有这样的人,仅仅理解书籍字面意思的不在少数。我们在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往往会高估相应群体的情况。但现实中会告诉我们,任何群体中的个体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有前置的筛选机制可能会好一点,如果是无筛选机制,那么请允许不同样的人存在。即使这些人可能会让你情绪上有波动,接受社会的多样性,同时一定、一定要保持自我。

三、小说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小说情节中,反派坠崖开席,主角坠崖无敌。经常会看到高人隐藏在深山老林或者海岛上修炼,一出山往往在江湖上带来风风雨雨。但小说终究是小说,现实生活中那样的人很少,不是主流。像鲁滨逊的一人世界往往是被逼无奈,如果有机会还是向往人类社会生活。在我们正常人类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会与周围的环境合作交流,主要是与周围的人合作交流。所以,每个人的诸多决定往往会对周围人产生影响的,真的能做到在这个社会上我行我素么?难!

四、小说的拓展

如果我们放开吃素与吃荤的讨论,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成年后,面对父母长辈的催婚,你们有好的应对方法么?不好回答。很多人节假日不敢回家,就是因为回去之后亲人朋友会问到这样的问题。如果说真的就狠下心来,这辈子不结婚了。如果作为一个传统家庭,在这个事情上真的会一点动作都没有么?显然不是,在我们成年的时候,他们会以他们的方法来想办法让我们成家,这时候的你有没有想过你正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那个素食者呢?

如果你我是陌生人,你做出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决定,大部分人可能就当吃瓜了,甚至有些人会支持你的决定。当然这里面会有真心支持的,同时也会有看热闹支持的。因为你的好坏,对他影响不大。反而因为你的这个决定,会对你最亲的人产生影响,因此他们大概率会想办法让你融入这个世界。再举个案例,小时候遇到不喜欢吃的菜,父母会用各种方法告诉你,吃不同的菜可以补充各种营养。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吃了很多自己不喜欢的菜。但,很少有父母会直接放弃吧。

五、个人与社会冲突了怎么办?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不断地面对一系列问题,就是当个人的想法和社会主流思维相矛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去调和。直接硬杠?可能不可取。直接认怂,自己心里难受。你会发现,我们会经常面对这样两难的问题。在对于坚持做自己的人看来,未来一定是好的,等未来自己变好了,再来改变世人的看法。但真的能变好么?变好是人的希望,当然允许。但现实往往会告诉你,如果你脱离社会太久,大概率不会变得很好。反而是那种在顶尖的领域,因为达到这个层级的人少,其行为往往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但这些人往往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普通人没有,如果真的特立独行,不与社会来往,未来可能不容乐观。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通过故事带给我们一些思考,而这个思考往往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经典论题,因此我思来想去这本书可能被低估了。是坚持自我好,还是融入社会好,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也仅仅通过这部小说来表达我的观点,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附上一些金句,希望大家喜欢:

1、如果一个人彻头彻尾地改变了,那么另一个人也只能随之改变。

2、我不知道那个女人为什么哭泣,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一口把我吃掉似的盯着我,更不知道她为什么要用颤抖的手来抚摩我绑着绷带的手腕。我的手腕并无大碍,一点也不痛,痛的是我的心,好像有什么东西塞在了胸口。那是什么,我也不得而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就在那里了。现在即使不穿胸罩,我也能感觉到那里有一块东西。不管我怎么深呼吸,都觉得胸口很闷。

3、某种咆哮和呼喊层层重叠在一起,它们充斥着我的内心。是肉,因为我吃过太多的肉。没错,那些生命原封不动地留在了我心里。血与肉消化后流淌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虽然残渣排泄到了体外,但那些生命仍旧留在了那里。

4、他觉得自己把要讲的话都说完了,于是不抱任何希望地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那份冰激凌,上面撒着碾碎的花生和成片的杏仁。冰激凌在慢慢融化,静静地流淌着。

5、他曾经觉得自己很阴郁。他很阴郁,总是躲在黑暗里。他此时经历的缤纷色彩是过去那个黑白世界里所不存在的,虽然那个世界美丽而宁静,但他却再也回不去了。他似乎永远失去了那种宁静所带来的幸福,不过他无暇感受失落,因为忍受眼下这个激烈世界所制造出的刺激和痛苦就足以让他筋疲力尽了。

6、她站在往十里站的月台等待着迟迟不来的换乘地铁,遥望月台对面临时搭建起的、破破烂烂的简易房屋和毫无人迹的空地上长满的野草,她突然觉得自己仿佛从未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这是事实,她从未真正的活过。

7、儿子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都会把她逗笑,也会让她突然愣住。有时,她不敢相信自己在笑,所以会故意笑得更大声。每当这时,她发出的笑声与其说是快乐,不如说更接近于混乱。

8、事实上,所谓的家庭制度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归属不同姓氏和部落的人们会透过某种合约和交换建立起新的关系,即使彼此之间实际上没有任何文化上的、情感上的密切交流,可是基于合约的关系,还是必须演绎出亲密感。但这种亲密感必须是法律界限之内的亲密感,也就是说必须在法律允许之下。就算是始于义务的亲密感,但如果强迫去感受或调节亲密感程度,也是会摧毁所有的意义吧(non-sense)?

9、如果一个人拥有超于常人的精神能量,命中就注定要经历如此羞耻和羞辱。当从不参与日常生活、扮演着世界旁观者的他,背起鲜血直流的女人,任由她的血染红自己的衬衫时;当他允许她在自己的人生里立影成像时,他已经做好了成为新活跃分子的准备。为了那些具有比喻含义的「写作」以及所有的创作,他欣然地打开了自己的身体。令他大吃一惊的是,激情引领他发现了之前所不知道的肉体的质感与量感。被他人的鲜血浸染之人,结局竟是如此的激烈,然而破灭得又是如此意想不到的安静。

10、人类是容易变质和腐烂的有机体,为了生存需要摄取食物,也必须遵守这个自我保护的法则。人类明明知道摄取食物是实质性的生存条件,但还是让这种行为符合文化的标准,朝着尽可能减少进食时间的方向「进化」。既不必拿出一定量的资本来展示「捕获」的猎物,也没有与之分享的东西,很多人只是独自进食。狩猎和捕食,本来就是如此孤独的行为吗?


老秦说教
我的身份:教育观察员。“说教”,说说教育,不仅实说,而且直说,我就是言笔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