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方关注,青海“水源山宗”遭遇强拆一案,获得转机。强拆事件发生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经青海省高院指定管辖,该案改由海东市平安区法院立案审理。
2024年8月27日,平安区法院一行多人,从青海飞抵北京,与“水源山宗”创始人陈青山、律师王才亮等举行听证会。长期关心此案的学者周天勇、刘正山等亦出席了此次听证会。
不过,在听证会上,双方没有对赔偿问题进行实质性商谈。法院人员离京之后,又没了下文。
水源山宗案子是一面镜子。法律界、律师界、经济学界呼吁,请青海省海东市领导看看数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分省营商环境指数2023年报告》,青海省的营商环境排名从2006年的第23名,跌落到2022年的第29名,排名全国倒数第三。不能不说与“水源山宗”被违法强拆等事件群发,并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关。建议青海省领导应当督促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免得青海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
此前202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曾就此展开调研,并形成一份报告。以下为报告核心内容的摘要——
“水源山宗”是青海省最大、具有标杆性的文化旅游综合生态园,位于海东市民和县。尽管手续齐全,证照合法,但被当地县政府违法强制拆毁,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省市县营商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这个问题已由新闻界、法学家、律师及经济专家多年多次呼吁,没能得到解决,企业和家庭生计深陷困境,背负重债,账户冻结并被限高,度日如年。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在社会调查中获悉,青海省民和县存在非法强拆民企的事件。2019年3月遭强拆的民营企业“水源山宗”,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合法合规经营的情况下因当地政府“扩大化拆违”,而使一个总投资约1.4亿元的民营企业濒临破产,经济损失极为严重,社会影响亦极为恶劣。
该事件具有典型意义,在当前党和国家对拆违“一刀切”“扩大化”问题高度重视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该类案件进行关注和探讨对于全国其他类似案件的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一、“扩大化拆违”存在多处违法行为
1.当地执法队伍强拆过程存在严重的程序违法问题。
2018年12月30日,民和县政府对“水源山宗”进行查封。先是单方面发出“大棚户”整改的口头通知,对企业负责人及律师的申诉完全不予理睬,在事实上构成了对企业负责人行政申诉和复议权利的剥夺;在未正式告知企业做好整改或拆迁准备的情况下,民和县近百人的执法队直接进入“水源山宗”进行强制拆除,中断了当时企业正在进行的正常合法的经营活动。
民和县人民政府的强拆行为,违背了《行政强制法》第34条至第38条、第44条规定的法定程序。
2.当地政府的强拆行为存在侵害企业权益的事实违法。
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的相关文件以及法律专家对文件的解释,“水源山宗”不在“大棚房”集中整治行动之列,因为其所使用的土地的性质是“国有土地”,并且已经依法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换言之,“水源山宗”在涉事的土地上投资建设,实际取得了相应的许可,其投资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并不是所谓的“大棚房”。
当地政府在企业证照齐全和规定明确的情况下,无端地将企业的合法经营划入违法范畴,构成了事实上的违法行为。
二、“扩大化拆违”造成对当地社会经济的重大破坏
“水源山宗”是民和第一铁合金厂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成立的。
当初国营园艺场连年亏损,引发员工不断上访追讨工资。成立“水源山宗”的目的即是试图通过产业转型和改善经营等方式解决工业产业下岗员工的安置问题,以及此前亏损企业员工不断上访的社会问题。
该企业成立后,前后投资8000多万元,经过多年苦心经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缓解了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成为青海省最早、最大的生态园。
“水源山宗”是在企业与政府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土地和建设等各项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开发建设的,在投入运营时曾获得地方领导的高度认可,是青海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该企业的成立和经营带动了海东地区百里长廊及河湟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为当地著名企业和文旅景点,“水源山宗”运营期间状况良好,发挥了较大的经济带动和就业吸纳作用,年均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年均纳税额近百万,安置下岗职工300多人次,吸纳农民工、季节性务工、大学生假期短工等兼职就业2000多人次;在创业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该企业作为以农业为核心、集深加工、餐饮、旅游、文化和物流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项目,产业融合示范效应显著,并获得了青海省海东地区著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水源山宗”秉承“兴企为民,回报社会”的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当地模范企业的代表。而所有这些经过艰苦创业取得的成果都因一次扩大化拆违而化为乌有。
“水源山宗”被强拆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1.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损失严重,导致大量员工失业。
“水源山宗”在当地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筹划、投资、建设、经营和发展,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其上下游涉及数千名员工及再就业员工。
由于遭遇非法强拆,不仅凝聚了许多员工心血与智慧的企业被付之东流,而且受此直接牵连,大量员工遭遇失业困境,包括许多刚摆脱贫困的农民工。
2.严重打击了本地对人才的吸引力。
“水源山宗”是由从北京返乡的大学毕业生陈青山注册建立的。陈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创业,并取得了成功,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声誉,其建设家乡的热情也受到赞誉。对边远和落后地区而言,像陈这样怀有家乡情怀的大学生创业者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本应得到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而“水源山宗”遭非法强拆,不可避免地使得这类人才对家乡营商环境失去信心,这将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更长远的破坏作用。
3.司法不作为对当地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水源山宗”负责人曾在2019年和2022年先后两次对非法强制拆除行为提起过行政诉讼,但在两次诉讼中,各级法院的法官都希望通过调解来解决问题或回避问题,但事实上调解根本难以达成。
由于企业正当权益得不到伸张和保护,在企业遭遇困境之后,经营者因负债全部个人财产均遭查封,企业和个人都找不到生存出路。
三、 建议解决方案
1.当地政府应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来“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指示,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对农村用地乱象进行整治的政策,精准依法执行“拆违”政策。
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本地农用土地违建乱象,准确把握“拆违”工作的正确方向。对于证据确凿的违建问题,要坚定地依法处理。同时,对证据不充分的“违建”企业,应予其申诉的权力,杜绝“一刀切”的简单工作方式。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新评估“水源山宗”“违建”问题。如确属“拆违”扩大化的问题,则应及时纠偏。当地政府应客观评估该企业遭受的各种损失,并依法给予赔偿。可考虑由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对企业损失进行合理的评估。
同时,无论以何种方式处理违建问题,都必须依据法律,并从本地经济的全局出发,给予企业复工复产的发展出路。当地法院应根据调研的结论,尽快解除因“拆违”而造成的一系列连带后果——对企业的失信判定、资金冻结等限制性措施。
3.明晰此次涉事的299.53亩土地的属性,考虑到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建议省委省政府协调自然资源厅申请给予民和县相应的商业用地指标,并在其他区域扩大耕地,进行占补平衡,以此来盘活这块土地。
建议按照建设用地指标盘活土地,对这块土地进行出让,明晰土地属性,避免企业后顾之忧,并用土地出让款按照独立第三方出具的评估报告,依法对“水源山宗”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其他地上付作物、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停产停业损失以及土地使用权在内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
4.建议青海省高法应当将“水源山宗”事件尽快提审,不能久拖六年不决,在三级法院轮流转,实质矛盾问题得不到纠正和化解。
同时,青海省高级法院协调民和县政府和受损民企进行协商,应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明确赔偿事实和标准,盘活资产、各方受益和解冻企业,化不利为有利,恢复经营。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