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亿经济刺激远远不够,地方债还在滚雪球

文摘   2024-10-23 09:57   北京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提出,以发行超长期国债为主筹措资金,在两年内形成不低于10万亿的经济刺激规模。

刘世锦是比较偏向市场的官方学者。像他这样的学者有不少,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偏市场,但支持部分干预,尤其是支持凯恩斯主义。

在美国,当华尔街精英发现长期主义的改革无望时,他们就大力呼吁短期主义的刺激经济。现在中国呼吁刺激经济的声音越来越高,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目前资产价格普遍下跌,被宏观经济学者称为“通货紧缩”。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失衡型衰退”理论非常流行——当资产价格普遍下跌时,企业和个人尽力减少负债。所以,他的建议是,政府花钱扩大负债,以刺激经济。

辜朝明的这个“理论”,无疑为当下高呼刺激经济的声音提供了“依据”。所以,放水不可避免。

问题是,10万亿的刺激规模,能在短期起作用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当时的M2是多少呢?47.52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占到M2的8.4%。当然,这仅仅是计划。实际上的刺激经济规模,肯定不止4万亿。

现在的M2是多少呢?305.05万亿。10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只占M2的3.3%。可以说,刘世锦的10万亿刺激经济建议,连短期效果都不会大。因为,经济对凯恩斯主义的耐药性是急剧上升的。

10万亿相对于庞大的货币躯体来说,已经只是毛毛雨了。如果比照2008年,那得提出30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才行。

即便这10万亿,现在财政也拿不出来。只有一个办法:财政发国债,央行买。只是这样一来,必然是滔天大水。当然,短期效果肯定就有了。

问题是,再往后怎么办?还是回到长期主义的市场化改革吧。哪怕回到10年前也好啊。
与此同时,化债这个词近期很火热,甚至股市都有了“化债概念股”。

化债,意思很简单,就是解决地方财政的债务问题。

怎么化债?

一个方面是地方自己努力还债。地方卖资产还债,是大好事,但是在地方权限范围内,能卖的资产只有那些。有些地方还加大罚款力度来还债。

1990年代,地方债务问题更严重,财政靠银行输血维持,叫“输血经济”。最后中央大改革、大放权,允许地方放手招商、发展经济,到2000年代,债务问题就解决了,地方财政还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飞起来了。能不能再次给地方大放松,化债的同时再次实现经济腾飞?这个目前似乎并不在计划中。

另一个方面是中央财政替地方还钱,也是大家当前最关注的内容。

如果中央财政减少支出,省下来的钱给地方还债,假设每年还个几万亿,那可是天大的好事。那意味着,财政减少了对资源的支配,而民间新获得了几万亿的资源支配权,那中国经济肯定飞起!

可是,这也不是现在的计划。现在的计划是,中央财政借国债,帮地方还债。也就是说,财政不会减少对资源的支配。

有人说,国债利率2%多,地方债利率7%、8%,以国债换地方债,合算。财政上肯定是合算的。可是,你不缩减支出的“还债”,那肯定不是你在还债。那谁在还债呢?

所以你得佩服汉字的精妙。

还啥债,化债!

国债未来也要还,但肯定是借新还旧,也就是,永不会缩减支出。对于地方来说,如此化债,地方肯定会继续增加债务。化债,只会越化越多。随着货币规模的扩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也不显眼。比如M2是100万亿,借2万亿就显得很多。但如果M2增加到400万亿呢?2万亿算啥。

这也是美国一直在采用的方法。美国联邦政府目前的债务是35万亿美元。比起来,中国的国债真的算克制了。

3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如果放在100年前,可以买下几十个美国了。而现在,这个数字相对于充水的美元体量来说,也不算什么。
美国政府打算过缩减开支还债吗?它当然从来没有这打算。它的打算是不断印钞,不断摊薄纸币购买力,这就是美国的化债。其实是让所有持有美元的人来还债。

警惕美元!警惕纸币!

法经网
法律咨询,经济顾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