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的外交生涯》(连载29)他从蒙塔纪走来

文摘   2025-01-07 17:25   天津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等职。


音频

正文

世界上有许多人知道邓小平的名字,知道他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法国巴黎的南部有一个小镇叫蒙塔纪,邓小平曾在这个小镇里度过了近4年的时间?

蒙塔纪离巴黎不远,大约100多公里,人口不到1.7万。20世纪初,尤其自1919年以后,共有2000多名中国青年(16岁至25岁左右)到这里来勤工俭学。邓小平是他们中间最小的一个,当时才16岁,就漂洋过海来到法国。

我曾参加过蒙塔纪市举办的中国留学生勤工俭学展览开幕式。我们开车到蒙市,受到了市长等人的热情接待。小镇街道很干净,行人不多,但我们所遇到的蒙塔纪市居民都对我们报以热情的微笑,好像在说:我们蒙塔纪市可是与中国有特殊关系的啊!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搭乘法国邮船鸯特莱蓬号从上海出发,赴法勤工俭学。

小平是1920年乘法国邮轮从上海出发,经过40天在海上的颠簸,才到达法国南部的大海港马赛。旅途的辛苦,可想而知。他和他的伙伴们从马赛辗转到里昂,因为里昂有一所中法大学,但他们未能进入中法大学。不久,小平离开里昂,到别处谋生。1922年,他到蒙塔纪市附近的一个小城镇夏特莱,那里有一家橡胶工厂正在招工。小平便开始在这家名为哈金森的工厂里做工。

刚从贫穷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来到已完成工业革命的法国,不啻是一种震撼。出国后,在年轻的小平头脑里的第一个印象是外国轮船的体积。他可能没想到,后来与“四人帮”作斗争时,这段经历居然很有用。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记录了小平与“四人帮”关于“风庆轮”事件的斗争。197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万吨级远洋轮“风庆号”远航欧洲后返抵上海。“四人帮”不支持国内造船,借题发挥,大造舆论,攻击周恩来总理及其他革命领导干部是“崇洋媚外”等等。小平一句话就把他们顶了过去:“才1万吨的船,吹什么牛!我1920年到法国去留学时,坐的就是5万吨的外国邮船……”我想,当时江青等人可能连几万吨的轮船也没见过吧。

1924年7月,出席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国巴黎合影。后排(第二排)右三为邓希贤(邓小平),前排(第一排)右六为周恩来。

据记载,当时工厂的劳动条件很差,工资很低。后来,小平同外宾谈话时曾提到,他当时觉得最好吃的东西是牛角面包。1974年,他去纽约参加特别联大,当时中美没有建交,两国间没有通航,必须经过巴黎,回国时,他托使馆买了两纸箱法国牛角面包和一箱法国奶酪带回国,送给曾同他一起在法国留学的老战友周恩来、聂荣臻、蔡畅等人。真是“礼轻情意重”啊!

小平在法国,主要精力放在搞革命上。他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活动,写文章、印小报、组织抗议活动,非常活跃。他需要经常在外面跑,联络其他中国学生。这自然引起了法国警察的注意,因此他还不得不经常躲着警察。当时,法国警察穿一身黑制服,二人一组,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到处转,像一群燕子到处飞。法国人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叫“黑燕子”。中国革命学生一看见“黑燕子”来了就赶快躲开。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共产党的一个代表团访华,其中有一位是法共老党员,名叫福蒙泰,年轻时与中国革命留学生有所接触。小平会见他们时,福蒙泰谈到了当年中国留学生在法国的活动,勾起了小平的回忆。当时,法国警察对中国革命者的监视、追捕,50多年后在小平的脑子里仍记忆犹新。“法国警察有一个外号,我记不起来了,是什么?”小平问这位法国朋友。当福蒙泰回答说是“黑燕子”时,小平眼睛一亮,显得很兴奋,连连说道:“对,对,我记起来了。因为他们穿着黑制服,整天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转。讨厌得很!”

邓希贤(邓小平)在法国哈金森橡胶工厂做工时的档案卡。

小平当年工作过的哈金森橡胶厂和雷诺汽车厂都仍保存着当年中国留学生的档案。听法国人介绍,小平的档案卡上面写着小平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和籍贯。最后的结论是“此人拒绝工作,今后永不录用”。49年后,小平于1975年访问法国,时任法国总理的希拉克把此档案卡的复印件送给了他。

离开蒙塔纪,我思绪万千。小平在法国一共度过了5年4个月,他16岁到法国,21岁离开,这个年龄段正好是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时期。法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对他后来的革命事业有什么影响?

小平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我记得,1974年他到纽约参加联合国特别大会,当时我们正好在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小平就住在代表团里。他在纽约的时间很短,日程排得很紧,只有一个周末的时间可以放松一下。团领导征求他的意见,希望到什么地方看看?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想看看华尔街。”于是,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唐明照陪小平同志坐上自己的车,悄悄从代表团驻地的地下车库开出,甩掉了在门口值班的美国警察,直奔纽约南城的华尔街。

我不禁想起了小平逝世后的一部纪录片,“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四人帮”迫害,被送到江西劳动。工余时,他经常独自在一条小道上散步,思考问题。那时,他是否也想到他在法国的经历?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他们都在苦苦求索振兴中国的道路,为什么唯有邓小平才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为什么毛泽东未能提出改革开放,而只有邓小平才能提出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领导人没有机会到西方世界看看。毛泽东没去过西方国家,他不知道西方国家发达的情况,对开放没有亲身体会。

而邓小平在法国待过,当时已看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没有开放,就不知道怎么改;没有开放,就不知道外部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就只能闭门造车,蜗牛式地爬行。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激活了中国人的智慧,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我相信,他在法国的5年多时间对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决策肯定有重要影响。



- 未完待续 -


出处 | 《在法国的外交生涯》 (2010年出版)

作者 | 吴建民 施燕华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小慧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前言

1

离日内瓦赴法赴巴黎履新

2

递交国书的小插曲

3

向希拉克总统递交国书

4

罗伯尔

5

新年团拜

6

希拉克总统参观现代中国书法展

7

乔治五世大街11号

8

我的“施政纲领”

9

摩纳哥之行

10

里昂“历险”记

11

访问希拉克的故乡科雷兹省

12

初探希拉克的私宅碧蒂城堡

13

用画笔说话的人(上)

14

用画笔说话的人(下)

15

在羁绊中成长的印象派绘画

16

一位与大自然为伴的老人

17

法国国庆阅兵式

18

伟人巴斯德

19

参观干邑的故乡

20

出席希拉克总统的晚宴

21

凡尔登的忧思

22

我当“火枪手”

23

近观希拉克私宅碧蒂城堡

24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记江主席访问法国(上)

25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记江主席访问法国(下)

26

中华文化的魅力

27

修复文物

28

千禧年的遗憾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走近外交
展现最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以及不定期开展的外交小课堂、参与外交实践的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