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头一件事情就是柴,要吃饭,就得生火,过去液化气、天然气没有普及的时候,不少农村都烧大灶。镇江城的街巷里讲求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没空间能容得下灶台,于是,家家必备一两个煤炉,烧水煮饭都指望着它。
煤炉的燃烧材料是蜂窝煤,至今在镇江西区的一些小巷还能见其身影,购买很方便,专门有人拖着板车走街串巷地叫卖。蜂窝煤毕竟不能持久燃烧,遇到隔夜或者其他突发情况就会熄灭,因此,镇江人所谓的“着(za,入声,短平,急促)炉子”,便是过去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镇江人大规模”着炉子”,一般发生在早晨,平时虽然炉子会熄火,但只要去街坊邻居那“过个碳”炉子就又能用了。经过了一夜,炉子里的煤球也燃烧殆尽,就必然要“着炉子”以解决问题。
“着炉子”很简单,过去镇江家家户户都习以为常,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地面上的时候,张太太、王阿姨、刘妈妈等各路人马把自己家的煤球炉拎到门外,把昨天烧剩下的煤炉渣清理出去,打开炉门,在炉膛里塞上碎木头,旧报纸,破棉絮等易燃物,所谓“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塞东西的时候不能一个劲往里塞,填满了的必定是生不了火的,要一层码一层,一层垒一层,一层叠一层,等准备妥当之后拿一张废报纸作引子,点燃,放进炉内,顿生青烟,少顷,火势蔓延,一把破蒲扇顺势扇扇,片刻就能充分燃烧。精明能干的家庭主妇常常还借火势顺便烧一壶水,然后用火钳夹起一块蜂窝煤放在最上面,待火将其燃透,“着炉子”就算大功告成,要是一块煤球即将烧尽的时候,将其换到最下面,重新加上一块新的,如此循环,一天的生活起居用火基本无忧了。
现在回想起来,每天都发生在镇江街巷的“着炉子”事件简直具备了生活美学的品质。特别是在某个初秋的清晨,夜霭未尽,阳光微透,朝阳欲出不破,薄云清风,伴随着早起忙忙碌碌的人群,卒显一个城市的生机勃勃。“着炉子”时的青烟袅袅,应和着江南初秋独有的凉风阵阵,纵是略显刺鼻的烟火味,一旦调和起初秋朝晨的气息,却也流淌着一种叫生活的味道。“着炉子”时邻里街坊的相互问候,家长里短,插科打诨,或是闲来琐事唠叨几句,或是胸中不平需众人排解,抑或是生活插曲供大家一乐,无不彰显着镇江市民和谐、和睦、和善的关系,处处昭示着江南市井生活的一种充实、淡定、祥和,时刻都在用一种生态艺术形式诉说着一种世俗的、常见的、也是最真挚的生活美。这种美注定载入不了三皇五帝的族谱,但其却如”着炉子”时的阵阵青烟一样,云淡风轻间书写着源远流长和万古恒昌的秉性。只要是在以平民文化为主的江南,处处都有神灵相通的韵致,难道仅仅是“着炉子”?
随着物质文明不断的进步,镇江需要”着炉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生活方式会渐渐演变成一种品格,最终会溶解于镇江发展的文化中。
一艘小船,只能承载5个人。四个警察执行任务带着两个坏蛋上船后,船却没有沉。问:这是什么原因?
在本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内给我留言 “船”, 就能知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