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街头这么做,确实很震撼

楼市   2024-11-28 07:07   上海  

最近一次路过张园的时候,随手拍了一张照片

过了很久翻看相册,被一个小细节惊呆了

看出来了么

张园这个门头两侧的摄像头竟然穿着迷彩服,和墙面融为一体了

这难道就是摄像头中的隐藏款
没想到上海街头的设计竟然细腻到这个地步
很多时候我们提到上海,都是它大开大合的一面,其实这座城市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作为一个用脚观察世界的地产号,我紧急去上海街头进行了一场扫街
而这次的发现,比我想象的还要惊喜

01
这座城市的精致,在地面隐藏的细节中
地面是最细枝末节,也是最容易被所有人都忽略的地方
可能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抬头赶路,所以忘了低头看一看
而这座城市,就连地面也在被最有腔调的审美趣味装点
城市建设的细腻就在地面的细节中溢出来
有句话说“梧桐树下是上海”
我们的第一个发现是,上海的地面真的有好多梧桐树叶
如果你经常去巨鹿路,一定能看到
在正值深秋的巨鹿路,很容易低头就能看到两片树叶
一片是梧桐树叶,另一片也是梧桐树叶
巨鹿路今年年初做了提升改造,地面镶嵌的不锈钢梧桐叶就是其中之一
走在路上随机看到一片,真的很惊喜
梧桐树叶像一个固定嘉宾,出现在上海很多条街道
不仅在地面,还有树池
襄阳北路路边的行道树,树池上的砖就雕刻了梧桐树叶
仔细看还不只一片,随手一拍就有一大一小两片入镜
而上海的树池,除了梧桐叶还有更多的花活儿
张园的树池会做出很精致的花草镂空纹
两块地砖的拼接刚刚好作为中线穿过地灯,对强迫症太友好了
巨鹿路的树池则更精致
不锈钢的树池,刻印上巨鹿路·静安的文字和标识
其实日常很少见不锈钢的树池,不仅是因为精致
也是和刚才提到的巨鹿路地面上不锈钢梧桐叶形成统一的设计语言
所以你能从这些设计中感受到上海街头的细腻
除此之外,上海的地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标志
比如,上海会把地面也做成宣传展板
大家知道鲁迅故居在虹口吗
等你走在虹口的山阴路上,就会知道
因为靠近鲁迅故居的地面上就有这样的标识
这样的历史小课堂出现在上海很多地方的地面上
比如苏州河,因为有一片老建筑和商会旧址
所以地面上会特意做出这样的标牌,搭配马赛克地砖
审美和历史都整的明明白白的
当然上海人流最多的地点之一,南京东路也不能错过
在南京东路的街头
你能看到1882年竖起来的中国第一盏路灯
后来南京东路这个位置被保留下来,作为纪念碑式的留存
在这盏路灯周边的地面上,还有一个时间轴式的雕刻,记录了中国电力史上的大事件
上海还有一种路灯,结合地面能做出超绝氛围感
比如这样一盏路灯
复古彩色琉璃的灯罩,打在地面投影出斑斓的花纹
巨鹿路有一段,隔十来米就会有一盏这样的路灯
硬控每一个从灯下走过的路人,腔调这一块是被巨鹿路拿捏了
上海街道单是一个地面的精致审美已经让我非常意外了,但是当我们再次抬头审视的时候
发现除了精致审美,上海更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城市
所以你还能从这座城市的街头看到更多美感和实用的结合

02
每一个街头设施,都为真正的使用而存在
一座城市city不city,只有住在这座城市的人最知道,因为使用者最有发言权
于是我们趁机使用了一下街头的设施,发现每一项设施都不仅仅是街头的装点
更承担了实用的功能
比如,平时走在上海街头,累了找个路边的座椅休息一下再常见不过
于是你能在街头看到很多的公共座椅
但是上海怎么会满足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座椅呢
总得有一些抽象的座椅给我们来点视觉小震撼吧
于是出现了
波浪形栏杆和水波纹交相辉映的不锈钢座椅
比较适合现在的天气,因为夏天坐可能会太烫了
除了这种极简的,还有复杂的
比如这种功能多到让你坐下去就不想站起来的座椅
苏河湾中心绿地,有能充电的太阳能公共座椅
出门在外,手机电量满格才最让人有安全感
于是我真的发现,其他的座椅还有空的,只有这种能充电的公共座椅几乎满员
每个座椅上都长了一名一边玩手机一边充电的年轻人
那万一下雨天,怎么办呢
公众号新闻坊
那就在这种i人专座凑合避一避雨
天晴的时候还能作为情侣约会的好地点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上海已累计优化提升公共空间休憩座椅2.1万余处
街头各种样式的公共座椅,其实也是上海个性化的一部分
当然,上海也是一个“念旧”的城市
于是你可以在2024年的上海街头,依然看到很多电话亭
只不过这些电话亭已经经过几轮爆改,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首先,经过改造的电话亭除了颜色比之前更加饱满鲜亮之外,还带着一个圆圆的孔,有一个造型像“耳机”的元素挂在上面
小小的装饰看起来更像电话亭,样子有点可爱有点Q
而它的内部空间,比之前印象中的电话亭要多很多东西
比如预留了可以坐着的靠椅,增加了小台面、一些圆弧元素设计
其实上海改造电话亭的初心是关注老年群体
所以电话亭的功能主要是可以免费打三分钟的电话、一键叫车、临时休息、地图指路,当然也可以给手机充电
后来的电话亭成为了上海的一个城市微空间,并开始拥有各种各样的形态
比如成为一个迷你新华书店
来源:小红书@Akira23114
曾经这里还做过由新华书店×中国电信×新华路街道联名做的一次公益快闪活动
红色的电话亭二次利用变成了一个小书店,里面真的有书可以看,有放一些儿童、文学书籍等
附近的人甚至可以拿回家看,同时也可以把自己闲置的书放进去,于是这里就变成了一个书与书的交换分享站
再比如,还能装扮成这样
甜爱路上的电话亭,不仅有智慧电话亭的功能,在特别的节日里也能为情侣们营造一种浪漫的气氛
所以其实从这小小的1平方米空间就能看出来,上海城市建设的底色就是很细腻的
它没有忘记任何一个小小的角落,反而会赋予其新的功能
当然,上海的城市建设也不会忘记任何一个群体

03
这座城市,还在照顾更多的人群
我们在街头很少有机会能见到障碍人士,因为这几乎是一座城市里弱势的群体之一
而且,没有几个“史铁生”能遇到他们的“余华”
障碍人士出趟门要面临的困难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上海的城市建设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群体,也在努力的照顾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比如,尽可能去完善盲道体系
你可能会在上海的一些地铁扶手上看到这样的小凸点
这是地铁楼梯的盲文,一般会标注向上或向下
当视障人群在走到楼梯时,也许能摸到扶手上的盲文,作为一个外界的提示音
再比如,你见过盲人独自过马路吗
听起来就很危险对不对
于是在上南路的路口斑马线做了这样的盲道
每当红绿灯变动,就会传来语音提示
而人行道上不仅有贯通的盲道,还在路口特别设置了过街盲道
路口人行道上的禁车柱上,也贴心地写上了盲文,提醒路口注意安全
对特殊人群来说,城市能做的就是不仅是让物理环境更友好,不仅是硬件的完善,还有更多是精神层面的
这也是我这次扫街的感受
其实障碍人士也只是被自己的身体困住
就像一个正常人突然感冒发烧,所以会无力;突然崴脚了,所以会行动不便
所以对障碍人士另一种关心,可能是给到他们尽可能和正常人一样的行动条件和情绪关怀
比如,出来玩的时候,当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想去接水
杨浦滨江做了这样一个饮水机
首先,会有一条无障碍通道通往饮水机,然后,饮水机本身还做了三个高度
分别是给到坐轮椅的人方便的饮水高度、方便小朋友喝水的饮水高度,以及常规的饮水高度
所以一个人可以坐在轮椅上,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自主接到水
甚至在上海的一些城市建设中,也会让障碍人士参与进来
比如苏州河沿岸有一些标识牌,上面会介绍周边的老建筑,或者刻上一首诗
相应的,旁边也会有一块盲文牌
这块标识牌上的盲文是由残联组织盲人参与翻译的
在这件事中,他们以主导的角色参与到城市建设中
于是以后路过苏州河的视障人士,也能通过翻译摸得到诗歌,摸得到历史
我想起去年过年前后,在淡水路的新年烟花节
图源:青年报
参与活动的年轻人把刻有盲文和烟花的一块3D浮雕牌“藏”在了淡水路的一面墙上
上面写了一句“送你一句新年烟花,祝你新年快乐”,烟花则做成了浮雕图案
很妙的是这个浮雕,正常人能看到,视障人士也能摸到
于是两个人群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浮雕产生了交集
产生了“共情”,而不是“同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件发生在上海关于烟花的小事实在很美妙
已经开始期待今年过年了

04

分享到这里,本来已经接近尾声
但最后的最后,还是想拿出两张很喜欢的照片
一张是在这场扫街接近尾声的时候,路过一个小小木屋看到的

这个小木屋叫街猫驿站
里面有干净的水和食物,旁边有个路人在给流浪小猫喂吃的
另一张是今年年初,一位网友的偶然发现

图源@小红书昳小样,拍摄时间:2024.02

由于涂斑马线时偶然一片落叶盖住了涂料,于是留下这样一个浪漫的印记

一座城市让人心动的地方可能不是高楼大厦

而是一只小猫、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的位置

上海的街头就是这样,能包容很多人,但也能思虑到很多小事
所以你会发现上海的生生不息来源于城市建设的细腻和温暖
也来源于生活在这里的人给到的千千万万次正反馈
没有谁能去定义上海,但上海总能给你惊喜
如果你们有发现上海街头隐藏的惊喜,欢迎评论区留言

以上为正文,来自Once

这是真叫卢俊公众号的第5707篇原创文章

真叫卢俊
认认真真聊地产,实实在在谈买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