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不下来的一手物业费,和涨不上去的二手物业费

楼市   2024-11-25 07:07   上海  

最近在新闻中读到两则消息,让我感觉挺魔幻的

(图源:网络)

一则是,“26年未变的物业费,这次能涨成吗?”

说的是上海某个老小区为了将物业费从6毛涨到8毛

包括业委会、物业公司、街道办一同做了多少努力

终于有超过了80%以上的业主同意,完成物业费上调2毛,分两年调整,一年涨1毛的决定

另一则是,“降了!降了!成都这些小区率先降低物业费!”

这边呢是成都好几个小区物业公司换掉,并成功把物业费从2块多降到1.9块,业主欢庆

(来源:网络)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给我很大的反差感

一边是二手房万年不变的几毛物业费,另一边是新盘动辄四五块的高价物业费

一二手物业费的定价,总是存在鸿沟

低廉物业费带来社区的破败,高价物业费带来不满足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为什么在新房和二手房之间,物业费出现了如此大的鸿沟?(物业费单位:x元/平/月)

01

这两年的一手房,逐渐成了物业费“刺客

在上海的大家应该和我一样有种感觉

新房的物业费,这两年涨得比房价还要猛

为此,我特意查看一些新盘供应比较大的板块

大家来感受下涨幅

首先是大虹桥,2015年左右,这里新盘的物业费不到4元/平/月,而2024年最新的数据已经涨到4.8元/平/月了

(数据来源:网络)

郊区新盘物业费的涨幅放在全市来看,其实不算高

而如果地段越好,小区物业费涨得更快,中环附近商品房,我看了下,十多年前的宝华城市花园物业费居然只有2.3元/平/月,这个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目前上海外环外新盘的水平

这几年中环附近新盘入市,物业费也是水涨船高

在2020年左右交付的静安府西区物业费在6.9-8.8元/平/月的情况下,今年中环金茂府的物业费已经涨到了7.8元/平/月, 还不包含能源费

(数据来源:网络)

更不用说,那些内环内豪宅的物业费有多高了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信息整理)

稍微统计了下,内环内10元/平/月以上的物业费已经比比皆是,海泰北外滩36元/平/月的物业费标准,确实也震惊了四座

这里引用一房一万在今年年初统计过的数据

全市413个新开楼盘中,近4年的平均物业费涨幅为16.9%,而2024年第一季度

按照环线统计,上海内环内新盘平均的物业费为17.08元/平/月,涨幅高达56.6%,其次是中内环,平均物业费14.35元/平/月,中外环8.11元/平/月,外环外4.34元/平/月

每年上万的物业费支出,对上海的新盘业主们来说,似乎已经是不得接受的趋势和事实

对于一个户数高达千户以上的大体量社区来说,意味着物业公司年纯物业费收入最高就可以有几千万

除了上海以外,全国范围内的新盘都在掀起一股物业费涨价的风潮

不少二三线城市的新房业主也反馈,新房物业费连年上涨

新房物业费为什么越定越贵,目前来看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方面,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新房执行严格的限价政策,开发商拿地卖房的利润很低,因此物业费或许成为一种提高利润的方式

另一方面,有些城市的物业费定价其实非常市场化,就如上海,早在2015年初,就正式取消了物业费的政府指导价

而2015年后,上海就对物业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原则,所以物业费涨价就存在理论条件

而时间来到今天,我们也越来越发现,物业费涨价越来越难,很多老小区多年物业费不涨的原因就来自于,整个流程的艰难和繁琐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与其后期纠结如何涨价,反而不如从一开始就定的价格偏贵

我们看到的4块也好,10块也好,这个价格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今年而制定,可能是未来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物业费水平

因此,物业费难以抑制涨价的势头

那么,这对业主来说是否有点不太公平,他们是否承担了过多的物业费溢价

我想这就是当下很多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

矛盾点就在于

每年几万块的物业费花出去,但是并没有感受到与之相匹配的服务

于是,新房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加剧,出现了刚交房没多久就炒掉物业的案例

所以,我们才看到了文章开头的那则新闻

已经有不少业主,在业委会的带领下,成功让自己的小区把物业费降下去了

比如重庆这个叫做恒大未来城四街区的小区,物业费高层从2.4元/平/月,降到了1.9元/平/月

(图源:网络)

成都绿地锦都小区2023年在首届业委会成立之后,物业费从3.2元/平/月,调整为2.81元/平/月

重庆的这个做法,也挺具有参考意义的

(图源:网络)

将住宅小区的物业分等级,每一级的有收费的标准,最高级的四级物业,指导价为1.9元/平/月

同时如果超过这个收费标准,物业公司需要提供具体服务方案等等

很多城市,对于物业费和对应的物业管理细则,其实是没有精细化的政策来作为指导的


02

而你向硬币的反面看,其实也能够看到,过低的物业费会给一个小区带来多少隐患

这两件事情仿佛就是天生矛盾,难道就不存在可以调节的空间么

我们先来感受下,上海作为一个一线城市,这里存在着大量的老公房、老破小

这些小区的物业费真的便宜到了非常离谱的程度

正好身边有同事在最近两年买了老小区,给大家看下她们每年缴纳的物业费

静安老小区260元,谁敢信,注意是8个月,不是一个月,平均每个月33块左右

而另个同事也买了虹口老小区,每年360块,月5毛/平,从新盘看下来,这是不是非常非常夸张的数字了

随即,我又在链家上抽样调查了15个二手房的物业费,大部分都在1元/平/月以下,占比八九成

(数据来源:链家)

其实不用把上海所有老小区的物业费统计完

也能够大致了解到,上海大部分老小区的物业费就是在0.6-0.8元/平/月

不到一块钱的物业费,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夸张

随便一个800户人家的中等社区,按户均50平,每月0.6元/平的物业费的面积计算

等于,这个小区即便是物业费缴纳率达到100%,整个社区每年缴纳的物业费总共也才不到30万

大家知道30万是什么概念吗
且不用说现在这些物业费极低的老小区,大部分从一开始就没有过公共维修基金的存在

上海普通一个老小区换一部电梯的费用就在50-80万之间

也就说,很多老小区一年的物业费,根本不够这个小区更换一部旧电梯

更别提老小区日常维护需要的基本开支

物业人员的人力成本、定期维护园林、大门、立面、等等等

而对于一个1块每月都不到的小区来说,这笔钱拿来能做的社区维护,捉襟见肘

上海大部分老小区进入无法维修,折旧较快的困境

而当老房子越来越旧,没有及时定期维护

那么无法及时止损,后期投入的更新立面、电梯、甚至拆迁、原拆原建费用则更高,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所以,大部分老小区目前的破旧衰败是物业费无法伴随着时间上涨带来的

话又说回来,都知道一个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会带来多少隐患,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初会有关于房屋养老金的探讨

因为在物业费极低的情况下,恶性循环会持续发生

虽然我在询问同事老破小物业费的时候

她非常有情绪的说,即便是很便宜很便宜的物业费,但依旧对老小区的物业公司存在很多不满

在新小区里虽然每年几千的物业费砸下去,至少能够看到一些反馈,看到有人在管理着社区的方方面面

但是老小区每年几百块的物业费,除了门口的保安大爷是标配外

用她的话形容就是“人家花1000块买到了至少500块的东西,但是对她们来说,是花了200块买到的是近乎0元购。”

而对这些住在老破小里的业主来说

他们都知道物业的重要性,即便缴纳着非常低的物业费费用,但也比任何人都对这笔钱涨价产生抗性


03

所以,就来到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这个话题

有的业主每年要缴5000、上万块,有的业主每年只需缴300块的物业费

有的小区每年物业费几千万,有的小区每年物业费不到30万

但他们都存在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时间

甚至是同一板块,同一条街区的隔壁

一边是新小区物业费上涨的夸张程度,另一边是老小区物业费低的离谱

但魔幻的的是,无论是缴5000的,还是缴300块的,大家都觉得不合理

这背后折射出了怎样的矛盾

今天也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所有的不满意,肯定还是质和价的不匹配导致的

那么,对于不同标准的物业费的制定,我们是否可以对应有更精准的服务范围来约束,比如达到一定水平的物业费,必须硬件和软件都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行

(比如,小区有XXXX平会所,单元楼下必须有配置1-2个管家,才能收费x元/平/月以上...之类的等等)

而过低的二手物业费上调较难的原因则是因为流程的复杂

其中有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在于很多小区甚至都很难成立一个业委会,那么物业费的调节不管是上浮还是下调,流程有没可能更加简化

无论是高还是低的物业费,都让大家心生种种抱怨

如果我们仍在期待一个百年建筑的时代

物业费对每个社区来说,毋庸置疑是一笔必要的支出

该如何定价,以及如何让一个跨越几十年周期的小区,如何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合理的调价

才能够让这笔钱真正发挥它该有的作用

欢迎大家一起留言也和我们探讨这个话题

以上为正文,来自乔不丝

这是真叫卢俊公众号的第5700篇原创文章

真叫卢俊
认认真真聊地产,实实在在谈买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