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心月刊第四期卷首语:
人生其实少数是选择题,而多数是论述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键收看月刊)
人生其实不是选择题,而是论述题。当然,在某些需要抉择的时刻,必须是选择题。我总是认为,人生的旷野足以容纳各种轨道。我们可能在每一阶段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所体验的人生内容或许是截然不同的,或许也是有所类似的。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适合区。正是因为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才让人人活出或稳定或自由的不同人生。
“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成为我自己!我要走属于自己的路!”
本期内容精选
我的未来我做主——寻找自我,内观自我
生涯规划篇——良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大学三十六计——为你的大学生活支支招
常识小课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学长说——学长亲身经历,带你走走大学“捷径”
资源推荐——电影 歌曲 书籍:《当幸福来敲门》,《生如夏花》,《做自己,还是做罐头》
心理测试——阿拉丁神灯的奇缘
心理咨询资源——校内外心理资源一键整合
(详细内容请阅览"南心"月刊)
FIRST
我的未来我做主
从理想中寻找自我
对照成功对象,设定未来目标寻找一个“成功模板”,他就像偶像、榜样,可以给你一个前进的方向和指引。通过他,看他的发展路径,对照自己的真实情况,设定一个目标。
以大化小,逐一实现逐步突破目标也许很大、也许很远,可以将大目标化为一个个小目标,逐一实现、逐步突破。例如,目标是精读读懂万卷书,可以化作每月读1本、每周读10章、每天读1-2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享受成长过程,看到每点成功有时候无需把结果看得太重,享受追求和过程中的每个时刻:阅读共情的美妙、运动迎风的清冽、比上次考试高一点的分数.星星连起来会变成星座,你的每一步,其实都算数。
(详细内容请阅览"南心"月刊)
从兴趣内观自我
在理想的情况下,兴趣可以成为人的职业,使我们对工作更加投入与专注,获得愉快和满足的体验。如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因为深深地被动物世界所吸引,而决定终身致力于昆虫学研究。即使生活困顿,他依旧乐此不疲地专注研究,才有了后来的巨著《昆虫记》。
霍兰德认为,个人职业兴趣特性与职业之间应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
根据兴趣的不同,人格可分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运营型(E)、事务型/传统型(C)、实用型/现实型(R)六个维度,每个人的性格基本都由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
大家可以通过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测试来寻找和观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未来发展方向,把有趣变兴趣,把兴趣变志趣。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或兴趣不明确,请明白: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要培养对一件事情的兴趣,可以先去尝试某项事物,如果尝试以后觉得自己能做好,体验到了成就感,那么就会慢慢产生兴趣。
SECOND
生涯规划篇
1
对生涯规划没有
正确的认知
表达愤怒,学会拒绝都是满足自己的方式
2
就业选择过于功利化
由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且对就业的期望值大于现实,所以在职业选择时存在只顾金钱,而不考虑长远发展等问题。一些大学生将工资待遇高低与职业是否体面作为职业选择的优先考虑因素,他们只着眼于当前的短期利益,而不着眼于个人的长远发展。
3
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相应地,社会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然而现实的状况是,高校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市场反馈难于招收适合的急需人才。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详细内容请阅览"南心"月刊)
详细内容
END
排版:汪诗涵
责任编辑:朱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