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放寒假时,小学时的好朋友突然问我,什么时候放寒假,说想和我回去的时候见面聊聊天。
我不知道怎么回复,纠结再三还是只回复了两个字“快了”。
他也没有再给我发消息了,显然他明白我的意思了。
这样的推开式回复其实也是我所不愿的。但是上一次的见面实在是让我认识到我们两个人真的已经没有任何的共同话题了。
我们俩同一个小学,同一个初中,同学五年,那时候真的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互相抄作业,考试对答案,课间玩游戏楼上楼下乱窜,被老师抓时互相打掩护,这些回忆几乎构成了我们的青葱岁月。
但是高中三年异校,我们去到了不同的地方上学,断了联系。
去年寒假,时隔三年,我们第一次见面,坐在商场里的奶茶店里喝着奶茶。
他讲他的高中时期发生的故事,我拉着他玩我喜欢玩的游戏。我发现我对他所讲的一切都不再好奇,他对我的喜好也不再感兴趣,而我们各自礼貌地聆听与陪伴仿佛就像是在耗尽着我们最后的缘分。
很累,真的很累,本想着是老友重逢,几年的故事话匣子打开,谈天说地,又能亲密无间,而事实却截然相反。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份友谊,见面之前我以为我们之间的友谊能够跳出一些情感定律,可事实还是证明我们都对这份友谊太过乐观了。
其实当我们开始断了联系之后这份关系就开始变了质,开始渐行渐远,直到留着与对方回忆而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
断联的三年,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让我们失去了与眼前的人交流的勇气。执着地努力寻找他身上与记忆中的相似点,却发现对方已经不曾记得,原来我们本就是如此不同的人,连对于同一个事情的记忆点都大不相同。
我也开始想小时候我们的友谊到底是通过什么连接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的好纯粹,好青涩,坐在同位,问一句“你平时玩什么游戏”,就能打开无限的话匣子。
感情就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逐渐升温,一起放学走路回家,一起上辅导班,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仿佛友情就是最简单最轻易的事情了。
现在发现原来能够拥有这样一段回忆的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现在的我们都认识到原来没有一段感情是自然而然就会发展起来的,离开了那一间教室,我们都是形单影只的人。
于是我们对于再见面,一开始都对这段再续的友谊抱有一种理想化的想象。但是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在还没有深刻认识自己的时候的我们,其实也没有与他人产生深厚的连接,思想上的连接。于是随时间更迭,感情自然也就淡了。
现在偶尔和他们交谈,聊近况会掩饰,谈未来会觉得空虚,聊爱好会不感兴趣。但是我们一起做过的事情成了我们在小时候的回忆,也让我们自己那时的模样不再模糊。
现在总是感觉那些小时候的记忆从来是不属于自己的,是属于朋友的,属于童真的。那时候的我们没有选择,也不懂选择,按照既定的轨道不断地走着,走下去,与他们产生羁绊,也就构成了回忆。
或者就这样,放着这段友谊,留着这份回忆。
毕竟路还长着,留着些期许,未知数需要方程组来解。
你说,对吧。
文案&排版:姜润基
编辑:于逸冰
责任编辑:朱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