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疲惫感的蔓延,真的会让一个人的思想慢慢崩解。这是我寒假做兼职每天九小时连轴转的最大感受。
从前以为只要想做,任何事情就都可以靠毅力和努力去慢慢达成,现在发现是自己太过乐观,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环境与工作中的压力。就像这些文字,当我写下来时就已经是经过改造与反思了的,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欲辨已忘言”。在当时的处境下,习惯性的呆滞与思考,总会让自己的情绪先行一步,让自己被情绪操控。
比如自己打包错了害怕被批评会非常的自责,忙起来的时候互相叫唤着不管不顾的会让我很不自在,累的时候又缄默不言,疲惫感一直在身上挥之不去。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或许还可以用我自己还是学生来自我安慰,“没事的,我只是来兼职的”,甚至还可以这样想“没事的,我只要把钱赚到手就好了,以后又不会真的干这样的工作”。
但是,情绪的产生就像潮水的涨落一样,看起来是自然涌上,又自然消落,但是留下的一片潮湿,会成为心中的阴翳,慢慢生出青苔。这将成为一生的潮湿。
能解决这种情绪的,也只有让自己的心主动地炙热起来,主动地祛湿。
原来一些事情是可以通过主动沟通来纾解压力的。很多时候是自己揪着自己的错误不放过,把精力过多放到了自己错误的后果与别人的看法上,也就是过度反思。这样反而会让自己以消极悲观的态度面对接下来的工作,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动摇。
从行为的方法论上来讲,有更好的“生存策略”,比如说可以通过和伙伴之间的聊天吐露出自己的焦虑,会发现原来大家在新手期都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问题。你并不特殊,也不脆弱,你也是很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大家都是从生疏,犯错,再犯错误来过的。心态在自己行为被认同的归属感中慢慢摆正。
“最好的教育是实践教育”,情绪和心态在慢慢修正的过程,这句话正中眉心。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地认识到,主体意识很重要,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想要活成什么样。但是意识上的清醒,没有经历过实践和现实的打磨,往往真的就会不堪一击。这时候不得不低下倔强的头,承认阅历丰富的长辈对于很多人生道理的把握是正确的,即使时过境迁,时代不再。踏上他们的路,会走得更顺畅,更安稳。但是谁让我们是年轻人,就是不信,不服气,不想让别人定义我们的人生,任何人都不行。
其实最可惜的不是自己跌跌撞撞,伤痕累累地依然在摸爬滚打,而是失去了站在泥泞中仰望星空的勇气。
最近DeepSeek很火,当我去问DeepSeek,“过好这一生”的真相是什么,其中的几句话让我非常动容:人生是体验而非任务,我们不是用来“赢”的,而是感受花开、日落、爱与被爱的。临终之人最后悔的,从不是失败,而是“不敢活出自己”。
其实过好这一生的真相一直都在我们自己身上。人生是我们自己的,当我们不再渴望爱情,只是去爱,当我们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当我们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我们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
放轻松,年轻人,人生是我们的,去勇敢体验吧,毕竟就活这一次。
你说,对吗,未知数。
文案&排版:姜润基
编辑:于逸冰
责任编辑:朱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