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减少大学资助,内地生学费继续涨?

财富   2025-02-03 15:31   北京  




香港八所主要高校非本地生学费每年为14.5万元至18.2万元,是本地生学费3倍至4倍多。从9月新学年起,将再增加6%至23%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 | 苏琦

随着连续三年出现千亿级赤字,节流成为近期中国香港特区财政政策主题。新春伊始,当地高等教育的政府资助成为相关调整的先行领域。
2月1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接受访问时预告称:在(特区政府面临)财政(赤字)挑战下,无论是特区政府自身开支,或是给予大中小学的拨款,都会因应共同承担的原则而有所调整。基于社会共同承担的原则,当地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下称“教资会”)未来三年对八间资助大学的拨款将有所调整。
这实际是对1月底该局相关人士透露消息的确认。2月2日,中国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则在相关撰文中宏观指出:当地今年将加大节流力度,各个政府部门均需有所贡献。虽然部分支出很难削减,不过“教育、医疗都有节约的空间”。
按照中国香港特区的高等教育体制,当地共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八所高校(当地俗称“八大”)获得政府财政性资助,而教资会则按照每三年一度依照香港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划作出资助建议。
今年正值2025年至2027年的资助建议调整期。“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检视2025/2026至2027/2028的三年期资助,并即将进行公布。教育局将会调整未来三年的相关拨款。”蔡若莲称。
根据当地教育相关部门近日所公布的相关资料:在此前的三年资助期内,教育局通过教资会共计向八所高校提供了632亿元(港币,下同)的经常性拨款。其中约78%为教学用途,约20%为研究用途,其余约2%则是专业活动用途。
除了政府拨款,当地八大的运营亦有自行经营的收入部分,包括研究生院等的学费收入及接受外界捐款等多个渠道。按照蔡若莲的说法,“八大长久以来的稳健财务”,加上教育局方面有给予院校足够时间去消化并作出财政规划(调整)。因此,相信拨款调整“不会对院校的教学、研究、吸引力和竞争力造成影响”。
与亚洲区内的一些地区相比,中国香港特区对大专院校投放的资源并不十分充裕。但整体而言,教育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是特区政府财政支出的最大项目,目前亦仅次于福利与医疗。
受益于相对灵活且市场化的多元机制,香港多所高校的自主经营收益及财务状况皆可称“相对稳健”。所谓多元机制,源于当地不少高校也较为倚重在金融市场的投资回报及自费课程项目收益。
按照当地媒体此前统计的相关数据,2024年八大的年度综合盈余共计95亿元。部分大学的综合盈余甚至达到该年度教资会经常资助额一半以上。
以相关收益最高的香港大学为例,其2023/24年度所获得的经常拨款为48.9亿元,同期其综合盈余则为39.2亿元。与之相比,盈余相对较少的岭南大学相关数字也分别为4.9亿元及2.5亿元,综合盈余同样超过资助额一半以上。
前述政府对大学的资助调整将如何影响各大高校的综合盈余情况,目前仍存一系列变数。以当地学生学费为例,从2025/26年度开始,八大的本地学生学费将连续三年增加,每年增幅为5.5%。
这是当地近20多年来首次提高本地学生的大学学费价格,相关额度被指出是考虑到当地学生的家庭负担等因素后才决定的。整体而言,目前当地高校的资助学位获得特区政府超过八成的补贴。
与之相比,依照蔡若莲的解析,目前八大的非本地生学费以边际成本计算,每年为14.5万元至18.2万元,是本地生学费3倍至4倍多,到9月新学年则将再增加6%至23%。
这被认为会给当地高校的学费收入带来新的增量。而与之相关的一个开始受内地学生及其家长关注的方面,则是非本地生及外地学生在八大内所占的名额将上涨至40%。
相关的政策调整始于2024年,从当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所资助的专上院校,取录非本地学生的限额将提升一倍(至40%)。相关院校则可因应本身条件,循序渐进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赴港升学。此外,从2023年11月起,当地已暂免在港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相关安排将试行至2025年,受惠学生被预计称将超过35000人。
为发展高等教育及成为人才高地,中国香港特区正循序渐进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赴港升学 。学费涨价是否会影响外地学生决策,仍有待观察。焦建/摄
在此之前,当地有相关说法称特区政府对每个非本地学生补贴数万至十多万元,因此应逐步增加非本地学生学费至收回成本。
蔡若莲则在2月1日对此明确回应称:是否增加学费,需考虑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收费水平,平衡对人才的吸引力。如果中国香港特区贸然大幅调整至30多万港元,就会削弱自身高等教育的吸引力,难以吸引优秀学生到港。

责编 | 杨明慧

财经杂志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必读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