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 茅台论道2025瑞士达沃斯:做ESG理念践行者

财富   2025-01-24 17:23   北京  




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会上,茅台彰显了中国企业在ESG方面的积极努力与显著成效,展示了茅台作为“世界第一蒸馏酒品牌”的责任感与前瞻视野

文|刘亚杰

编辑 | 管东生

当前,“唯一的不变就是改变”。如何顺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在风险与挑战中把握机遇与方向,成为全球企业的必修课。茅台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瑞士时间2025年1月20日,瑞士东部小镇达沃斯举行了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论坛以“智能时代的合作”为主题,全球超130个国家的近3000名各界领袖齐聚一堂,围绕“重新构想增长”、“智能时代的产业”、“投资于人”、“保卫地球”、“重建信任”等五大核心主题展开讨论。

受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邀请,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代表茅台再次出席活动,并从多个维度分享茅台在ESG方面的实践探索。

解读茅台“ESG”

谈到在ESG领域的探索与成果,国际评级机构早已对茅台的表现给予正面认可。
2024年8月,全球权威指数机构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公布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评级结果,茅台在MSCI ESG评级中,跃升两级至BBB级,目前为中国白酒行业最高评级,5.7分是中国内地蒸馏酒与葡萄酒行业最高得分。
在王莉看来,这些都是茅台坚持“长期主义”和“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关键主题,主动拥抱新周期获得的成绩。
王莉表示,“长期主义”是组织过往的基石,现今的核心,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导向。她表示,对于组织内部,必须具备极强的供应链韧性,能够应对未来挑战,还要蓄积未来发展的动能优势;从组织外部来说,需要实现与自然及社会融合融洽,营造有利于企业生存与蓬勃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至于“高质量发展”,茅台要处理好质量和效益、质量和发展速度、长期和短期三组关系。
当前,企业正在面对宏观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同时消费场景减少、消费需求疲软的众多挑战,正是行业快速调整的“新周期”。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穿越周期快速成长,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和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始终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将ESG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蓄积起未来发展的动能和优势。
基于此,茅台建立既有助于发展,又满足客观需要的ESG理念。王莉表示,茅台源于两千年前的“濮人善酿”,从“濮”字看,“氵”是自然,代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亻”是社会,代表与社会价值共享;“业”是“敬业精业乐业”的工匠精神,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形成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美”则是最终酿得的美酒。
理论结合实践,茅台的ESG理念有了明确指向——“E”是与自然和谐共生,“S”是与社会价值共享,“G”是以工匠精神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于自身治理现代。
“与自然和谐共生”。王莉表示,茅台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以水为例,茅台酿酒从赤水河取水,酿造后尾水的排放,除了物理、化学等水质的因素符合标准外,茅台还高度关注生物等水生态因素,全方位对赤水河的生态进行保护。同时,茅台坚持产业的绿色发展,包括产业链本身的节能、降碳、减排、增效协同和产业链副产物的资源化、绿色化、高端化利用。
“与社会价值共享”。王莉表示,对于顾客,茅台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为顾客提供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情绪价值,倡导悦己·利他的消费新理念。对于员工,茅台通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做好劳动保护,让员工有获得感、幸福感、价值感。对于股东,茅台坚持长期分红,加大回购力度,密切投资者关系交流,让股东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对于合作伙伴,茅台与之构建了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情感共联、价值共享的商业生态。对于社会,成立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制定天地人文的公益规划,以生态补偿、产业带动、民生教育、文化保护和传承,全方位践行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于自身治理现代”。王莉表示,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益求精的精业,乐见其成、乐在其中的乐业是茅台工匠精神的内涵。在这一内核的基础上,持续导入卓越绩效模式、EFQM模型等国内外先进管理工具,结合茅台实际,围绕战略、预算、流程、绩效、风险构建现代管理架构,推动企业现代治理能力提升。
2023年,茅台第三次荣获了全国质量奖。
2024年,茅台成为新规下首家欧洲质量奖“七钻”中国企业,并荣获“鼓舞人心的文化”杰出成就奖。现代管理理念的加持,正在让古老的茅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蓄积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最后,王莉表示,对茅台而言,“长期主义”,就是要把良性健康的茅台一代一代传递下去;“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将已经遵崇几十年的“四服从”定律——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成本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以质量夯实发展基础继续践行下去。

历史上,茅台已经穿越了若干周期。这一轮周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是保持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和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才能穿越本轮周期,茅台相信“轻舟已过万重山”。

绿色科技是茅台特色

在《茅台玖章》中,“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是核心价值观。遵天人和谐之道,行守正创新之法,已成为茅台重要的发展原则,其中关键是如何用好绿色科技创新手段。
“美酒和音乐、艺术一样,是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无国界交流的语言之一。”王莉分享表示,酿酒是人类利用自然界微生物来制作美食的最早技术之一,被誉为“第一代生物科技”。
与世界上的其他烈酒有所不同,以茅台为代表的中国白酒,普遍通过自然混菌接种、开放式固态发酵,核心是利用微生物多样性,特别讲究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循法而成,追求自然生态、微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平衡。
这样看来,茅台酒深受喜爱的本质,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用绿色科技的创新力量支撑企业发展。因此正如王莉所言,茅台的绿色科技创新,包含“主价值链的绿色化水平提升”以及“酒产业副产物的利用”两个方面。
王莉认为,酒产业是茅台的主价值链。茅台主价值链的绿色化水平提升,主要体现在“节能、降碳、减排、增效”上。
“节能”重在强化能源管理。70多年发展历程中,茅台进行多次能源结构调整,从最初的木材、煤炭,到10年前的天然气,近年来不断提高绿色能源的比例,每一次能源结构的调整都给茅台带来了发展机会。
“降碳”伴随着能源结构调整,茅台也在探索二氧化碳热泵、余热回收以及碳捕获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集成,以解决降碳的问题。
至于“减排”,过去一年中茅台通过科学测算一瓶茅台酒的“碳足迹”“水足迹”和“物质足迹”,明确重点环节,采取措施降碳减水。
“增效”则是既讲效率、又讲效益。通过应用创新技术,茅台助力项目提质增效。
围绕“节能、降碳、减排、增效”,茅台一体化顶层设计,高效统筹推进,酒产业主价值链的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谈到酒产业副产物的利用,关键是要实现资源化、绿色化和高端化。
王莉介绍,十年前茅台积极探索副产物循环利用价值路径转化,如今已完成产业化发展,实现了酒糟、稻草等酿酒副产物100%资源化利用。
当前,茅台也致力于通过一系列技术研发,来针对性解决副产物的绿色化、高端化具体问题。以窖底水为例,茅台正在探索三个路径变废为宝:一是转化为碳源,运用于污水处理;二是转化为PHA,做成生物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三是养微藻生产功能性的蛋白。
王莉表示,茅台将大力推动副产物利用研发,在产业循环基础上,不断提高绿色化、高端化水平以增加产业附加值。

王莉总结道,酒作为一种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美食,起源于农耕文明,依赖于生态文明,崛起于工业文明。这一过程也赋予酒的人文本色、生态底色和时代特色。展望未来,茅台将致力于运用更多绿色科技的创新力量与方式方法,永葆产品的特色。

2030年,全产业链力争减排20%

关于“保卫地球”的主题,茅台同样深知其重要性。
离开茅台15.03平方公里核心产区,就没有今天的茅台酒。因此自2014年起,茅台已连续10年每年出资5000万元,专项用于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建设茅台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呵护好茅台所在地自然生态环境,是茅台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此次会议期间,旨在推动高排放行业采用突破性低碳技术,以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全球目标而成立的先行者联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也将王莉作为会议特邀嘉宾,代表食品工业企业,分享了茅台在降碳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与创新举措。

参加先行者联盟领导人会议食品工业分组讨论
王莉表示,2024年,经过对一瓶茅台酒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初步核算,其碳足迹分为原材料的获取、酿造生产阶段、产品的运输、产品销售环节、包装材料的回收和利用五个阶段。测算结果显示,第一、第二和第五阶段是减排重点环节。
得益于这些成果,茅台结合供应链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
一是能源结构转型。首先是电力100%采用绿电,其次是探索集成先进技术替代蒸馏过程天然气锅炉供能。目前,小型实验在模式和原理上已经跑通。下一步,就是解决装备集成的问题,解决之后就可能用绿色能源替代天然气供能。第三,对于暂时不能替代的天然气供能场景,探索运用先进技术捕获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碳源后再利用。
二是推动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绿色化。计划科学减少包装材料的种类,减少单体的包装重量;同时积极减少纸制品的用量,探索PLA和PHA等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王莉表示,行业在饮后包装物的回收利用方面尚有欠缺,也带来了一定量的碳排放。2025年,茅台将在中国省会城市,全面启动回收饮用后包装物,以实现资源化利用。通过以上措施,以期到2030年,一瓶茅台酒的全产业链碳排放能减少20%。
在达沃斯期间,王莉还将参加“中国之夜”对话,并与中外专家交流,就中国企业应对智能化时代的思考和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塑造等进行探讨,借此彰显中国企业在ESG方面的积极努力与显著成效,展示茅台作为“世界第一蒸馏酒品牌”的责任感与前瞻视野。

财经杂志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必读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