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ia
2019年,四川获批设立全国首个省级果酒行业协会,率先擎起果酒产业规范化转型的大旗,深挖水果种植“富矿”,打造果酒产业高地。
五年后,果酒已经嵌入“川酒”发展脉络,成为其中的关键拼图。在日前的换届大会上,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对2023全年四川葡萄酒、果酒产业作总结报告,通过首个阶段性发展“答卷”,梳理了四川省果酒在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长足进展。
2023数据出炉:现状剖析与未来瞭望
延续前三年的惯例,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集结科研专家、企业代表,发布《2023年度四川省果酒产业发展报告》。
基于四川省内50家主要果酒(含葡萄酒)生产企业上报数据统计,2023年四川全省果酒(含葡萄酒)年产量超过2万吨、年产值超过10亿元、年销售额6亿余元;经过科学估算,加上其他未能统计汇总的果酒(含葡萄酒)生产契机,预计全省果酒(含葡萄酒)年产量为3.5万吨、年产值18亿元、年销售额近10亿元。
从总体规模与竞争态势来看,2023年与2022年数据呈现出基本持平的稳健态势,这代表着在“去泡沫化”后,果酒行业正式迈入更具持续性、稳定性与健康性的增长轨道。
作为多年研究果酒的行业观察人士,四川葡萄酒与果酒协会秘书长周劲松指出,四川果酒产业有两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表现:其一为发展趋于规范化,地方政府在果酒赛道积极作为,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助力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全力托举四川葡萄酒和果酒产业稳健根基;其二为龙头品牌领航作用凸显,梅见、悠蜜、冰清、仙林等行业翘楚已经形成规模化引领带动作用和相对成熟的营销体系,为行业提供参照示范作用。
用宏观视角审视当下果酒产业格局,果酒产业增值生态联盟副秘书长萧钦月在《2024中国果酒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中指出,品牌逻辑正经历迭代变革,果酒企业也应该顺应关键走势,重塑发展格局。一方面,应对“古法”祛魅,深挖东方美学内涵,将酿造技艺与现代科技、文化审美相融合;另一方面,叙事视角应从企业变为用户,鼓励消费者自发参与、自发创作,使品牌成为汇聚用户情感的“纽带”,提升认同感与忠诚度。
同时,鉴于消费者口味动态变化,尤其低度酒偏好更迭频繁,非葡果酒在风味的改进上仍有广袤的探索空间,亟待从业者深入探索,挖掘差异化风味的潜力。
协会执棋,撬动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四川果酒企业面临规模局限、布局分散、成本重压的困局。作为产业“引航者”,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决定将先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以此实现破局。
“四川高山葡萄酒产区”成为这场变局中的关键蓝本。四川省果酒行业协会全力托举其成为地域品牌标识,在四川高山葡萄酒产区样板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清晰看到协会贯穿全程的牵头作用。
规范根基,引领品质进阶: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完成《四川高山葡萄酒产区概论》《四川高山葡萄酒培育发展重点任务清单》等工作,牵头制定了四川省桑葚酒、青梅酒等行业标准,对产区风土、种植工艺进行理论指导;
组织品鉴,传播产区魅力:协会先后在成都、青岛等地组织举办5次产区大师班、近20场产区品鉴会,以“干货”形式,在爱好者圈层形成口碑裂变效应,推动产区声名远扬;
抱团参展,拓宽市场版图:组织会员企业抱团参与全国糖酒会、青岛国际葡萄酒博览会、成都首届新酒饮嘉年华、蜀里安逸天府有礼活动、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20个展会活动,强化整体品牌辨识度。
在协会精心耕耘的五年中,四川高山葡萄酒在国际国内赛事崭露头角,累计揽获亚洲、布鲁塞尔、柏林等权威大赛金奖近 50 个、银奖和铜奖百余个,远销英国、泰国,成功“逆袭”为川酒的一张重要名片。
四川大邑县也走上青梅产业的发展快车道,搭建起种植、酿造、包装、运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果酒行业特色发展的鲜活样板,产区影响力走在行业前列,孕育出冰青青梅酒这一标杆品牌。
省级协会的牵头成为了连接产业链各方的关键纽带。一头牵系着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一头联结着生产企业的实干热忱与创新活力,让四川省果酒产业旧貌换新颜。如今,四川甘孜州、阿坝州的山川之间现代化酒庄错落有致,旅游热潮即将兴起。在“盘活”产业的答卷上,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已然落下“参考答案”的关键笔触。
来源 | 糖酒快讯(ID:tjkx99)
本文为【糖酒快讯】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