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钱寄哀思

文摘   2024-08-18 19:43   安徽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它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


妻一早就下山上敬亭山东大门的超市里买表芯纸和冥币去了,傍晚时分,烧给逝去的父母和亲人们。我们几十年如一日,都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我认为烧纸钱绝非迷信。



每年的烧纸,我们把表芯纸和金泊冥币分成几堆,每堆各有其主,点上火,只见/几堆冥火满天飞,一片哀思扑面来。


我觉得我们烧的不是纸钱,是对先人的哀思;是对先人的牵挂;是对先人的缅怀;是对先人的寄托。那纷纷扬扬扬的纸灰,是送给已逝亲人无微不至的关切;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是献给已逝亲人情深意切的温暖。这绝非迷信。


不要以为已故父母亲人们都已经离开尘世,离开了我们,他们时时在我们心里。萁实烧纸钱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站在那边,那火舌和纸灰就扑向那边。你躲到那里,那火舌和纸灰就围着你打转转。也许有人说这是一种热气流和冷气流产生的物理现象,冥冥之中,难道不是已故父母和亲人对我们的依恋和亲昵。血永远浓于水。阴阳相隔,亲情依旧。这绝非迷信。



我站在那一堆堆即将燃尽成灰的纸钱前,燃起一节小鞭炮,在噼噼啪啪的声响里,周围的一切归于寂静,点点的繁星、啾啾的虫鸣、悠悠的晚风、阵阵的哀思,一股莫名的孤独和恐惧突然涌上心头。环顾四周,悄无一人,他们都领了儿孙们的真情走了,只剩下孤身独影,只见:袅袅青烟随风去,缕缕哀思扑面来。


我们兄弟姐妹们也都年逾古稀,我们也老了,若干年后,我们也会离世归去,去与父母亲人相聚,共叙别离之情。是赴九泉下地府?是上天堂登极乐?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但我们想知道:苦海对岸,天堂之上,应该没有贫穷、没有病痛、没有等级、没有阶层、没有仇视、没有残杀、没有制裁、没有战争。大家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和平共处,世界大同。这样,大家对死亡就没有任何的恐惧和排斥。须知生老病死,爱别离愁,乃人之常情。自然之规律,坦然面对,悠哉悠哉!感悟死亡,这绝非迷信!



年年的七月十五,我们都会给逝去的父母亲人焚烧纸钱,寄托衰思。这烧的 不是纸钱,而是念想,是愧疚,是弥补,是不舍。每当烧纸的时候,我就想起早逝的母亲,当年她因受打击而神经分裂,卧床不起,年仅四十六岁就撒手人寰,丢下六个待哺嗷嗷的孩子。生病一年里,她没进过医院,没看过医生,没花过一分钱,没吃过一粒药。每天就吃点玉米糊,谈何治疗?谈何营养?那时家中一贫如洗,她是活生生地熬死了,太悲惨了!我们为儿女的,尚未成人,无能无力,深感无奈和愧疚。


父亲凭着一已之力,带领着我们这支从苦难中奋斗出来的小队伍,冲出命运的低谷,将我们一个个培养成人。可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师表,为人之父。清苦一辈子,九五高寿,无疾而终。没成儿女负担,我们做子女的感其思泽,深感愧疚。


岳父和岳母走时更是没有惊动儿女,一觉没醒过来就走了,如同一片落叶,无声无息,没和儿女们打一声招呼。走时都体谅儿女们,怕儿女受苦受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们深感愧疚。



今日,我们烧给他们金泊元宝,亿元冥币,美元欧元,这是一种弥补。在世之时没让他们享一天清福,我们从心里感到愧疚。逝世后,再不能让他们在那边受穷受苦了。尽自己所能,给他们烧上许许多多的纸钱,这是儿女的愧疚后的弥补。烧上成千上万上亿的纸钱,想让他们坐飞机,乘游艇,约上众多亲家们结伴出国旅游,环游世界。父母他们在世可都没跨出国门一步啊!岳父岳母更是连宣城都没走出过。他们这辈子人为儿女辛劳一生,付出一生,真是太苦太苦了!我们年年烧纸钱,就是念想、就是愧疚、就是弥补、就是感恩,这绝非迷信。


由此看来,中元节烧纸钱,祭先祖,诉衷肠、寄哀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感恩美德的传承,这绝非迷信,必须代代相传,切切不可数典忘祖矣!



千古不易
文学、音乐、书画、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