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100+律师聊完后,我发现他们做不好IP的真相(附赠律师IP运营sop)| 律斗云孙霞说

文摘   2024-06-03 18:00   北京  



最近做了几场线下训练营、圆桌论坛,认识了不少新的律师朋友,我非常开心的发现对打造个人IP感兴趣的律师越来越多,也有不少律师自己也正在运营着短视频账号,但是多数账号效果平平,在经过沟通之后,我发现了他们做不好IP的真相!

自媒体,以短视频平台为核心,从2018年开始,就有一批有市场意识的律师入局。为了完成法律赛道的内容初始化,平台开始大力扶持这些先入局的律师,持续注入流量包福利。这个时期出现一批千万级、百万级的律师大号,不夸张的说,那几年发什么都能火!

但是这几年,做短视频的律师越来越多,由于对运营缺乏经验,也出现了大批同质化模仿内容,涨粉和转化都变得困难。有一些律师另辟蹊径,靠夸张内容、擦边视频频频出圈,但是对于以获取案源为核心的运营而言,这样的内容实在不合适,不仅容易遭到平台的限流甚至封号,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内容不足以建立用户信赖,我能够理解他们想要快速出圈变现的意愿,但是说到底,他们其实没有抓住律师这个职业应有的流量密码!

目前网络上短视频运营、IP包装等课程不少,有一些律师听了几节课程之后就开始自己尝试,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运营是一门“听来简单,上手却难”的专业,所以很多律师听了很多课仍然不知如何上手,或者在个人视角下没有很好的找到自己优势、无法确定IP人设,但是,最重要的是内容,不懂如何撰写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方向!

其实,由于职业特性,多数律师都是律师视角,是解决案件的法律视角,因此,很难捕捉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那么,到底什么是用户视角呢?
想要了解我们的用户,尤其是不同业务的用户,我一般会采用倒推法,我带着大家一起梳理下。首先,我们主做业务是什么,业务不同阶段、程序下的需求人群有哪些?在这些不同需求的目标人群之中,我是希望全部覆盖,还是在考虑未来发展中选择其中的中高端人群,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我又能如何差异化解决?回答完了这几个问题,就能更好的规划我们的内容。

我对一位刑事律师可以说记忆深刻,他本人资历深厚,形象出众,非常适合打造个人IP。在账号搭建初期,他无法理解我们撰写的用户视角文案,认为文案在法律专业方向过于初级,坚持发布专业学术型内容,可以说把文案改的面目全非。几次沟通无果后,我建议按照他的想法测试一段时间,在发布两周后,视频播放量越来越低,评论的也都是一些同行律师探讨专业问题,经过再次沟通,这位律师终于同意采用我们撰写的内容,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条潜在客户咨询。

其实很多律师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直在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但是并不了解用户,对于用户关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做深入研究或者发布,导致吸引来的都是同行。对于律师而言,两方视角转换的确存在困难,但是运营毕竟是另一门专业赛道,如果不转换思维,即使付出很多努力,用错误的方式也仍然拿不到最终的结果。


有很多律师在运营短视频时都有这样一种情况,一味普法,持续讲述自己主做业务的法律法规、流程等,那为什么说不要一味普法呢?其实,我的观点不是不普法,而是不能一味普法,更不能只普那些没有律师操作空间的法!这才是核心。如果我们一味普法,无法吸引精准用户,吸引来一批了解法律流程但是不委托的用户群体,只会增加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光普法,无法建立用户信赖!普法,可以代表一个律师职业属性中的专业部分,但是,在目前大量同质化普法内容、同业务律师的市场竞争中,光有律师的专业属性,而没有个人独特的人设风格,很难在用户心中形成差异和信赖,更别说获得咨询、委托了,所以光普法远远不够。


截至目前,我已经打造了近100位律师IP,为了准确把握律师的人设,我设计了律师IP包装北斗盘,为不同定位的律师设计针对性的运营元素。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律师IP定位,内容永远是核心,而内容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信赖。

 
目前,很多律师光普法不变现,只是在徒增工作量。我设计律师个人IP包装产品的目的,就是帮助律师通过低投入的新媒体快速获取案源,以内容为载体打通“律师专业”和“用户信赖”,在目标用户心中塑造一位值得信赖的律师形象。

 
因此,抖音也好,小红书也好,光普法并不能带来案源,追求发布量也只是渠道运营的表象。我们需要做的,是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律师IP,有别于同质化律师,拥有独特的人设情感倾向与个人风格,在客户真实见到律师之前,就建立信任,降低在面谈过程中的不信赖,可以说,律师IP包装就是一场“信任前置”的过程。

很多想尝试打造个人IP的律师都问过我类似问题:没效果怎么办?同行看到觉得不专业怎么办?有人黑我怎么办?在种种的担心之下,很多律师会陷入犹豫,有的会直接选择放弃。选择放弃,从心理学角度是一种保护自我的方式,因为不做就不会错,但追其内核,还是源自律师根深蒂固的防范风险意识。

 


同时,我发现很多律师对打造IP的期待过高,在一开始就能拥有像李叔凡律师这样的粉丝量和表现力,但是多数律师都是没出镜过的“小白”,需要持续训练、积累才能逐渐提升自我表现力。像李叔凡律师、龙飞律师、律师张大姐等,这些大v律师也都平均经历了2年以上的积累才成为今天的大v,现在开始做的律师起码坚持半年到一年,不可能起步就到达顶峰,这一点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

 
其次,我们必须要正视的是,现在再入局,律师们的对手早已不是个人律师,而是其他专业运营团队的竞争,甚至是高额资金投入下的双向比拼。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运作,将真正释放律师的精力,让律师拥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运营的后半场闭环,达成案件的咨询和委托,持续优化提升团队各个环节的转化率,真正将业务和业务做做强,强强联合,最终实现团队创收的突破。

 
最后,对于想要自己启动自媒体运营打造IP的律师朋友,我分享两份资料,帮助大家更好的启动个人IP的打造工作,一份是律师IP人生画布,可以很好的对IP打造进行整体运营规划,第二份是律师IP内容布局sop表,可以帮助律师合理安排内容的发布计划,循序渐进,才能逐渐看到效果。



结语:
有人说目前是法律行业的“混沌时期”,法律咨询公司抢占市场,给律所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中青年律师的生存越来越难,改行比例逐年增高,很多律师认为律师职业已经不再是前几年的精英职业了。但是,我想说,任何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一定是惨痛的,会出现黑马,出现颠覆行业者,更会抛下时代的守旧者。

 
唯一不变的是,得市场者得天下,得客户心者得天下。

 
希望所有的选择都是主动的,所有的改变都是积极的,积极应对,永远走在被动跟从的前面。



我是律斗云,关注我!每周给律师朋友分享不同干货内容及公司动态!让我们一起加速成长!


关注并添加“律斗君”微信

即可领取价值189元的

“主任律师互联网案源宝典”




    律斗云
    您的律师的案源运营专家,专注垂类律师IP孵化,目前已成功孵化100+律师IP,base北京,合作全国。我们致力于帮助律师实现创收跨越,持续分享法律行业的运营与案源洞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