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首借年华利率(单利)最低2.88%,最高20万元”“我们降息了,新人转向年化利率(单利)3.6%,没有起”。零售贷款业务中的“卷王”——宁波银行不惜自降利差,也要把其他行的个人贷款客户抢过来。
论实力,宁波银行确实有低息放贷抢客户的能力。
截至今年三季度,论息差,宁波银行是A股四十二家上市银行中最高的前10名之一;论不良贷款率,却是所有银行的后十名。论零售、对公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度,宁波银行也能排到行业前列。这是宁波银行选择十一月低利率放贷的底气。
令外界真正惊奇的是,为什么连平安银行、招商银行都因为零售资产遭遇挑战,而开始考虑调整零售业务规模时,宁波银行却有实力将不良率控制在低位,将息差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且能持续扩大零售端的业务。直到宁波银行最新的一些司法诉讼的法律文书被公开,人们才结合黑猫投诉、公司财报以及其他公开信息,了解到公司有能力低息放贷的真相。
互联网贷款高利率:造就高毛利
在整个长三角,宁波银行的零售贷款利率,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截至今年6月30日,该行的个人贷款平均利率达到5.93%,仅次于南京银行的平均6.63%的贷款利率。即使在全国范围内,零售端的放贷利率也属于偏高的。
比如,一直被宁波银行效仿的招商银行,截至今年上半年,零售贷款的平均收益率只有4.71%,同样被经常拿来比较的平安银行,个人贷款的平均利率也只有5.9%。而与南京银行只占所有的23.88%不同,南京银行的个人贷款要占到所有贷款比重的37.12%。
正是因为毛利更高的零售贷款高占比,南京银行三季度的净息差能排到全国上市银行前25%的位置。不过,截至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高达1.67%,在长三角仅低于浙商银行,远远高于浦发、平安、招商、上海、杭州、苏州等一众同行。
贷款令人垂涎的高收益,和行业居前的不良率,让外界对宁波银行零售端资产质量疑虑重重。法律文书网新近公开的一批法律文件,暴露了宁波银行零售贷款利润高和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安徽宿州,一个宁波银行暂未有实体网点的城市。当地的法院于2024年7月29日审判了一起宁波银行与L某某的金融借款诉讼,并于今年10月25日通过中国文书网发布。根据法院公开的上述法律诉讼文件,2021年11月3日,宁波银行与L某某签订了一份合同编号为01118LT21BCKE9A的《白领通专用最高额借款合同》,合同有效期限自2021年11月3日至2022年10月29日,一共三笔借款,总金额是20万元,借期内利率为年利率13%,逾期利率为年利率19.5%。然而,2022年8月1日到期后,上述贷款本金及利息均未支付。根据法院公布的上述法律文书,在9个月时间内,上述合同的本金只归还了93.26元,因此被宁波银行告上了法庭。
中国文书网最近披露的关于宁波银行的金融借贷纠纷案件中,贷款利率在12%以上,甚至高达18%的,占到了绝大多数。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包括上述法律文书所披露的“白领通”在内的线上申请的贷款。
高比例异地贷款
然而,根据原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并且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可是,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宁波银行金融借贷纠纷案件相关文书却显示,审理法院多在安徽、河南和湖南等地。但根据宁波银行官网,截至目前,宁波银行的主要网点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温州等地城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这也意味着上述因为贷款逾期被告上法院的欠款人,住所所在地并不在宁波银行展业的区域。在其中,有一些案件是发生在2022年1月1日以后的。比如,衡阳市地方法院的一份宁波银行与Y某某关于金融借贷合同纠纷的合同纠纷就提到。2023年5月8日,宁波银行与Y某某通过在线方式达成《个人最高额借款合同》,并于当年7月19日,发放了总额21万元的合同。再比如安徽省淮北地方法院公布的一份M某某与宁波银行的金融借款诉讼,贷款发放时间也是在2022年的10月和11月,均是《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约定的正式执行日期之后。
实际上,2023年的1月,宁波银行刚因为违规开展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不到位被宁波银保监局处罚。但从文书裁判网公开的一部分法院判决看,2023年1月之后,宁波银行仍存在开展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嫌疑。
违规风险正在变大
可能是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办理比较多的缘故,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宁波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仅次于浙商银行。宁波银行今年以原告身份起诉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数量达到1292起,这一数量是招商银行同期的1.68倍,部分案件的诉讼甚至已经排队排到了2029年。
催收因此成为宁波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黑猫投诉,就有网友声称,村委会座机受到催款电话轰炸。
另有网友称,宁波银行宁来花业务催收人员因今天本人全天开会未能接听电话,向所在单位的办公电话打催收电话,要求停止暴力催收,泄露个人隐私!
放款给京东、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并导致向第三方催收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甚至刚有借款逾期,就立即上征信的案例也存在。
甚至连那些从未在宁波银行办理消费贷的网友,也上了宁波银行的征信关注名单。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绝大部分的内容都和征信以及暴力催收有关,让人因此产生草木皆兵之感。
可是,这种病急乱投医的贷款催收方式,却增加了宁波银行违规的风险。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互联网贷款市场做出了新规定,其中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委托有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贷款清收。商业银行应明确与第三方机构的权责,要求其不得对与贷款无关的第三人进行清收。
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也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严格制定并实施催收业务审计检查、投诉处理等管理制度,规范催收行为,不得违法违规提供或者公开客户欠款信息,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
而《征信业管理条例》也明确,金融机构或征信机构提供虚假征信信息是明确禁止的行为。如果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虚假或失实的征信信息,将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同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罚款金额可增加至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一位宁波银行的借款客户说,在申请借款时,宁波银行其实根本没有严格“三审”,甚至明知申请人没有还款能力,依旧为申请者提供贷款。
虽然,上述说法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核实,但对宁波银行来说,居高不下的借款合同诉讼以及消费者的投诉,已经说明加大对零售端贷款的审核力度,控制其风险,比牺牲利润来扩大规模重要得多。
“致信金融资讯”致力于尊重版权,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找到原作者,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涉及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与您协商解决!投稿邮箱:779898565@qq.com 微 信:1393388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