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会作为上海近代消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上海近代消防事业的发展,不仅在城市火灾救援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推动了上海公共安全制度的建立。
晚清时期,上海尚无专门消防机构,仅在民间有慈善机构兼办消防,例如厚仁堂、果育堂和济善堂等。伴随着西方消防技术和设备的引入,配备现代设备设施进行消防救援的救火会最早出现在了上海。
△租界早期消防车辆
(图片来源:杨浦消防支队博物馆)
1866年,工部局火政处成立,拉开了上海现代化消防体系建设的序幕。到19世纪20年代,部分区域内的市政消防建筑及设施已趋于完备。受到不同国家的建筑文化及建筑所处环境的影响,上海不同区域的救火会产生了不同的建筑特征,例如同时期建成的原法租界救火会、原公共租界杨树浦救火会和虹口救火会均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这些建筑在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成为了见证上海近代市政建筑的重要史料。
衡山路2号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920年代原法租界救火会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VisualShanghai)
衡山路2号原为贝当路2号,建于1920年代,曾是原法租界救火会。根据《字林西报行名录》,这里后曾被Universal Engineering Co.(通用工程公司)、Asia Construction Co.(亚洲建造公司)、China Handicrafts(中国手工艺品)等公司使用。
△历史地图中原法租界救火会(注:Y为消防署)
△从左到右依次为1936、1938、1941年行名录
1961年4月至1987年5月,原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音乐家丁善德居住于此。1992年4月,中国青年旅行社上海分社迁于此。经更新与活化利用,现为商业使用。
△丁善德及夫人庞景瑛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丁善德百年诞辰纪念集》)
建筑特征
风格与结构:衡山路2号救火会建筑属于英国外廊式风格,采用砖木结构,设计为假三层,多坡屋面覆盖着红色机平瓦,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外观。
立面装饰:东立面典雅庄重,清水红砖墙面饰有爱奥尼式壁柱、古典式三角山花、水平线脚等装饰性构件。山花、柱头、门楣、铁艺栏杆等多处细部均有精美装饰,立面整体构图严谨、比例适宜,这些装饰不仅提升了建筑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当时建筑设计的精致与考究。
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选址与功能:救火会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筑,其选址至关重要。衡山路2号救火会位于原法租界较为中心的位置,推测该选址是为了快速抵达火灾现场。救火会的规模、平面布局往往与区域内的城市功能、建筑和人口密度、路网交通、水源、救火设备等条件密切相关,确保了其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周边社区。
建筑平面布局:相较于上海其他救火会,衡山路2号显得小巧精致,布局紧凑。这种设计不仅适应了当时区域环境的限制,也体现了建筑师在有限的空间内追求最大效能的设计理念。
△衡山路2号
杨树浦救火会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杨树浦救火会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左为杨浦消防支队博物馆,右为《杨浦区地名志》)
杨树浦救火会位于杨树浦路1307号,原为1890年公共租界杨树浦警察局旧址。1920年,杨树浦救火会由工部局创办,于当年建成使用,旧时又称“兰路救火会”,因东侧的兰路(现兰州路)而得名。1945年,成立上海市警察局消防总队,设杨树浦分队。1965年,杨浦分队划入部队编制。1982年,在紧邻禽蛋三主厂房平顶上设瞭望台,高55米。1983年起隶属武警上海消防第四大队。现为杨浦区杨浦消防中队。
△消防救援训练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杨浦消防支队博物馆)
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呈“L”形,这种布局既适应了地形条件,又确保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划分。东北角的院子为建筑提供了必要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同时也为消防人员提供了紧急疏散和训练的空间。
立面设计:南立面中轴对称,纵横三段式构图,这种设计手法赋予了建筑庄重、稳定的视觉效果。清水红砖外墙与底层白色水泥墙面水平勾缝的对比,以及柱、梁、窗套及檐口等部位的白色水泥粉刷,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底层中部并列的三扇大门,不仅满足了消防车辆进出的需求,也增强了建筑的入口感。二、三层的封闭式阳台和两侧精美的窗套,则赋予了建筑更多的古典样式特征。
功能配置:中部耸立的四方形瞭望塔,是建筑中最具标志性的部分。瞭望塔上的圆形窗洞和五角星装饰,以及顶部的八角亭,不仅满足了瞭望和通讯的功能需求,也成为了建筑中最具装饰性的部分。瞭望塔的竖向体量使救火站成为了一种易被识别的建筑类型,同时也彰显了其作为城市安全守护者的身份。
△杨浦区杨浦消防中队
虹口救火会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虹口救火会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老上海影集》)
虹口救火会位于哈尔滨2路,吴淞路与武进路交叉口的东北端。1852年,租界内第一个消防队成立,即沈家湾义勇消防队。1866年,第二虹口救火车队成立,又称为虹口机队。该机队则是虹口救火会的前身,因靠近沈家湾,得名“沈家湾救火会”。1915年,虹口机队迁到吴淞路560号,更名为虹口救火会。1945年,虹口救火会由上海市警察局消防处接办,改名为虹口区消防队。1949年后,由上海市公安局消防处接管,建筑底层主要为消防车库,二层为办公室、值办室,三层为宿舍,靠哈尔滨路处设有仓库。现为虹口消防中队。
△沈家湾救火会(左)、虹口救火会(右)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老上海影集》)
风格与结构:该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转角立面以巨大凹弧形呈现,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巧妙地适应了其位于两条道路交叉口的地理位置。建筑整体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特征,展现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美感。
立面装饰:底层采用仿石墙面,营造出一种坚固而稳重的视觉效果;二、三层则使用清水红砖外墙,与底层的仿石墙面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建筑的层次感。檐口线脚丰富,带有齿状装饰,中间刻有“HONG KOU FIRE STATION”字样,彰显其消防站的身份。
构图与细节:建筑整体采用对称构图,中部二、三层设有通廊,每层栏杆均饰有四个矩形铁艺装饰,这些细节设计不仅美观,还体现了建筑师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通廊两侧的窗套同样精美,墙面转角处饰有隅石装饰,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艺术价值。
△瞭望塔
来源:百度图片
功能配置:据《上海市虹口区地名志》,平面布局中的正中亦设有标志性的瞭望塔,楼高36米,根据当时周围的建筑高度情况,推测远眺半径可达5千米,足以确保消防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响应火情。塔身为清水红砖外墙,饰有转角隅石,中部开矩形窗洞;塔顶为仿石墙面,开半圆券式窗洞,饰有拱顶石;檐口线脚丰富,上方建有六角亭。
结
束
语
从工部局火政处的成立,到各区救火会的相继组建,上海近代消防体系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是近代上海火政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百年风雨,部分救火会已被活化利用,部分救火会依然传承着消防救援的意志,守护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安全。虽然“救火会”的辉煌已被现代化的消防体系取代,但这些建筑遗产共同编织着上海市政建设的发展历程,通过保护和修缮也必将继续谱写上海的新篇章。
*本文无特别标注的图片来源于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史梅定.上海租界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易, 慶瑶.上海公安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3]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杨浦区地名志[M].学林出版社,1989.
[4]应云龙.上海市虹口区地名志[M].百家出版社,1989.
[5]张晓春 宫文婧.火政空间的演变:近代上海租界救火站的选址与建筑形制研究[J].时代建筑,2021(6).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素材: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编辑: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来稿请投:SHl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