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对抑郁症认识的突破。也是积极心理学,最有代表性的概念之一。充分了解这一概念,我们就对抑郁症的心理机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一个狗狗的实验
20世纪60年代,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经过动物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他将一只凶猛的大狗,关在铁笼子里,要知道这个笼子里可是有各类机关的。信号声一响,还没等狗狗反应过来,它立刻感觉到了通体的疼痛。它挣扎、嘶吼,拼命想逃出笼子,但是没用,铁笼子纹丝不动,它出不去。很快,第二声信号声响起“嗞……”,狗狗立刻警觉起来。这次它的反应更快,没等到感觉到痛,它已经开始用力撕咬笼子,拿头撞,试图逃跑。它仍然感受到了让自己麻痹的痛苦,再次被电得龇牙咧嘴。反复多次之后,狗狗累了,渐渐不再挣扎,甚至不再痛苦嚎叫。习得性无助,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实验听起来有些残忍,估计狗狗爱好者们更觉得难以接受。但它却揭示了一个我们一直忽略的心理现象。所谓“习得”,就是以前我们没有的,慢慢在各种经历中学会的,总结出来的。狗狗在一开始遭遇电击时,一点都不无助,它反抗、挣扎、试图逃跑。所有的行动,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反应:积极抗争,不服从命运的安排,不屈从于痛苦。然而,当它数次尝试都失败之后,经验让它习得了一个新的现实:我的行为行为无法改变结果,我怎么做都没用。这个结论,让它很绝望,却也不再挣扎。所以,当笼子的门打开的时候,它根本就不愿意再尝试逃跑,它坚信跑不掉:说不定它根本就没注意到已经打开的门;又或者它看到了,却认定门打开了,一定有别的机关。我还是躺着吧,虽然电击很痛苦,但经历了那么多次,它已经很熟悉这种痛苦。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人只是高级动物而已,我们的很多行为模式,心理状态,跟很多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地方。个体在忍受超出其控制的反复厌恶刺激后,接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停止尝试躲避或避免厌恶刺激的状态。注意,这种无助感不是先天的,是人类在生活经验中后天习得的一种乏力感。就如前文中的狗狗一样,当它无论如何挣扎都逃不脱被电击。它放弃了,躺平了,即使痛苦,它也不愿意再挣扎一点。当他在家里不管坐着、站着、做什么、说什么,都会被父母批评。久而久之,就干脆啥也不干,反正都要被批评。
在学习上,努力过,也请教过老师,也模仿同学的学习方法,上不去,但成绩孩子不停往下掉。久而久之,就没信心面对学习了。
在人际关系上,我用尽全身力气去对人好,生怕朋友不开心,不理我。结果,我还是遭遇背叛,还是失去朋友。久而久之,就不敢再交朋友,宁愿自己孤独地待在房间里。
习得性无助与抑郁
遗憾的是,孩子因为习得性无助而陷入抑郁状态,也可能因为习得性无助,难以走出抑郁的漩涡。他们坚信,无论我做什么,都还是一样的难受,无论是睡觉还是醒着,都同样煎熬。我对抑郁是无能为力的,除了被它控制,我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他们便不再愿意改变,只是无助地忍受一天天的痛苦。过往的经验告诉他,改变没用,没有任何方法能停止痛苦。既然挣扎没用,那还不如不要浪费力气了,过一天算一天吧。如何应对和调整
综上,我们得出,要改变抑郁状态,转变习得性无助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不是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现状,而是“习得性无助”在欺骗我们。就如实验中的狗狗一般,可能门已打开,只是我们不相信,不愿尝试走出第一步而已。我们这里提供几种转变习得性无助思维的方法:
(1)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把期望值维持在相比自己之前有进展,而不是理想意义上的完美。不少抑郁症孩子,都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事事都追求最好,一点瑕疵都接受不了。因此,习惯性的高目标,高要求,达不到时又会陷入挫败和自我怀疑之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恶行循环。更恰当的标准是,比现在有进步就好,不怕慢,就怕站。
对短期的反馈降低敏感性,用“合订本”的模式来进行统一的反馈管理和分析。不要期望每一天都有大成功,大收获,都比前一天有进步。这根本不现实。一个月回头总结一下,是不是比上个月有一点变化?一学期,半年再回头看看,是不是自己有往前走了一些?不要把结果,看作唯一的收获。学习只看最后的成绩和排名?人际关系,只在意这个朋友最后还在不在?评价初中的成败,就只看有没有上重点高中?过于功利化的评价方式,反而会加重我们的无助感。多刻意总结自己在过程中的经验,哪怕是失败的经验,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训练。无论成败,都有收获,换个角度,感受就会完全不同。内归因,就是总是习惯把所有问题、错误都归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无能,没用,才会做不好,学不好,经营不好关系。实际上,每件事情的成败,都是内外因相互结合的成果,过度内归因,既不客观,也不科学。留意自己过度“内归因”的模式,及时自我提醒和调整,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