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中最可悲的不是被操控了人生的马继业,也不是被放养的马大俊,而是他

文化   心灵鸡汤   2024-08-11 23:52   内蒙古  

如果说你是抱着看开心麻花喜剧的心情去看这部电影,恐怕多少会有些失望。

它并不像《夏洛特烦恼》那样从头到尾都是开怀大笑,笑到最后又觉得温暖治愈。

也不像《西虹市首富》那样荒诞无厘头,却又极具爽感。

很多人评价《抓娃娃》是开心麻花拍的最成功的恐怖片,我倒是觉得它更像是一部悬疑片,看到中间我有些如坐针毡,迫切想知道马继业拆穿父母的伪装后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当马继业看着地下室里的照片墙,头晕目眩即将昏厥,我竟然也有些反胃,像是坐海盗船被悠到半空中灵魂出了窍,当马继业打开卷帘门,阳光打进来的时候,灵魂才又晃晃悠悠回到了身体里。

幸亏这部电影的基调是喜剧,所以最后的结局依然是合家欢,如果是悬疑恐怖片,那么精神失常才是马继业的最终归宿。

有人说如果我是马继业,相比于巨额财富,父母精心编织的谎言算得了什么,那也是因为爱自己呀。

但是仔细想想,就连卫生间都装有监控,你哪里还有半点隐私和自由?

假如马继业在青春期有过什么隐私行为,被那么多双眼睛监视,被拿来逐帧分析,并找出应对的策略,你觉得你是否能接受得了?

但是电影的结尾显然是光明的,就像春晚小品最后的包饺子,不管是开心麻花,还是西虹市影业,也难以解开中国式教育、中国式家庭、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死结。

就我个人而言,觉得这部电影最可悲的不是被操控了人生的马继业,也不是被放逐了的马大俊,而是有过原生家庭之殇,即便跻身顶级富豪,也依然无法弥补创伤的马成钢。

01

马成钢有着病态的控制欲,他自恋、独裁、一意孤行,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精心策划、严密控制了儿子马继业十多年。

最终谎言被击破,他对儿子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句:“你以为是我们操纵了你的人生,你也操纵了我们的人生。”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似乎也失去了自由,必须花大量时间陪孩子,为孩子规划好每个人生阶段。

所以到底是父母抓娃娃,还是娃娃抓父母,很难去界定。

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叫《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母亲目送儿子蹦蹦跳跳去上学,说:“等你考上大学,妈就享福了。”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侵删

儿子毕业后,母亲说:“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就享福了。”

一转眼,儿子结婚生女,孙女靠在奶奶怀里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您享福。”

很多家庭,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压在孩子身上,大部分收入都用来培养孩子,于是从怀孕前就要兢兢业业备孕,怀孕后研究用最科学的方法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生下来以后住最好的月子中心,找最好的育儿嫂。

上高价幼儿园,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买学区房读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砸重金补课,希望孩子能考上985211。条件稍微好一些的,还要把孩子送到国外镀金。

养育孩子就像是做了一场风险投资,更或者是像马成钢那样,斥巨资进行了一场豪赌。

好像把孩子培养好了,自己就能好好享福。

却不想这场投资,或者赌博,很可能会赔上全部的身家,包括金钱、时间,以及自由。

马继业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后,马成钢将考卷倒转,像是揭开牌底一样,一张张地翻起试卷的一角,那神情像极了沉迷赌博的赌徒。

在这场赌局中,他自以为是操盘手,殊不知早已成为局中人。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侵删

02


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孩子的人生,让孩子行进在自以为正确的轨道上。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心智逐渐成熟,渐渐脱离了父母的掌控,有的成长蜕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有的则像火车脱了轨,走向完全失控的人生。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讲到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他们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

那么马成钢对马继业有爱吗?可能是有一些的,但相比较,马成钢爱的更多的是自己。

大儿子马大俊被养废了,马成钢毫不犹豫地就把他丢到了国外,再见面连正眼都吝啬给一个。

当得知小儿子马继业可能被绑架,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大儿子,就连作为后妈的春兰都比他更了解马大俊,坚决认为马大俊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马成钢的眼里只有资产,他培养马继业是为了继承他的家业,他觉得马大俊会绑架马继业也是为了家产。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商人“重利轻情”的本性让马成钢毫无人性温度,只有利益和交易。


03

很多老一辈到了新时代,生活条件变好了,却依然没苦硬要吃苦。

朋友家十多年前拆迁拿到补偿将近六百万,但她的妈妈依然每天精打细算,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垃圾袋塞满壁橱,餐厅里大大小小的纸箱子堆得无法下脚。

见我朋友给孩子买品牌衣服,较贵的玩具,报昂贵的兴趣班,就会提起自己过去活得如何艰苦,如何省吃俭用地带孩子。

“勤以持家,俭以养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确实是值得传扬的好品质,然而时代发展到现在,物质丰盈,生活条件比之过去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真的没有必要没苦硬吃。

成功者回顾过去,即使当过乞丐,也可以引以为傲,这就是独属于上位者的权利,而马成钢显然对自己的过往很是自豪,含着原生家庭的苦草应是让他咀嚼成带着甜味的蛋糕,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给其他人,而这个其他人先是他不成器的大儿子,继而是他寄予厚望的二儿子。

当谎言被拆穿后后,马成钢说马继业是幸运儿,即便被人操控,但有亿万资产唾手可得,谁能有他这样的运气?

马继业是否觉得自己幸运不得而知,但是马大俊无疑是幸运的,即便被放逐,他也过上了属于自己的肆意人生:有取之不竭的信用卡余额,没有没完没了的题山题海。

虽然影片里说马彼得是马大俊的结义兄弟,但观众们都可以从那些隐晦的暗示里知道他两人的关系非同寻常。

如果马大俊没有被马成钢放弃,那么他的性取向又如何被尊重?

04
这部电影借鉴了《楚门的世界》一些设定,却只借了壳,没有借到魂。

《楚门的世界》最终楚门克服恐惧,扬帆出海,搏击风浪,找到了冲破虚假世界的途径,勇敢地打开门,迈向了真实的世界。

而《抓娃娃》中的马继业最后虽然以705的高分考入了心仪的体育大学,看上去是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但他突然停下来捡瓶子的举动,无疑证明了虚假世界里的设定依然潜移默化操控着他的行为。

电影中有一节哲学课,魏翔扮演的老师想要评职称,刻意安排了一节观摩课。

作为70后尾巴的我对这节课的主题太了解了:我们的一切都是被物质决定的,物质决定意识。

这样的理论无疑弱化了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导致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生活在社会框架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个马成钢,亦或者是马继业,从生到死,都被一套严密的规则所框定,没有多少人敢于跳出框架,追求非一般的人生。

多年前曾报道过一对夫妻,卖掉所有家产,买了一艘船,带着两个孩子扬帆出海,航行全世界,周围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还有一对夫妻卖掉上亿资产,全世界旅行冒险,还拍成了纪录片《侣行》;还有苏敏阿姨大半辈子循规蹈矩,觉醒后独自踏上旅途,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却依然受到很多质疑。

刚刚结束的第33届奥运会上,90后、00后小将们展现出的自信、从容、松弛让人印象深刻,如果马成钢不是自我感动式地一意孤行,非要马继业考清北,也许马继业也会像潘展乐、徐卓一、谢瑜那样为国争光。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出生就在罗马的马继业绕了一个大圈,似乎又回到了原地,又似乎早已偏离了方向。

最后马成钢开玩笑似地说再生一个,是想再练一个小号,还只是说说而已,只有他自己知道。

废掉一个,再练一个,丝毫不会反思的马成钢即便身家不菲,也依然逃不脱狭隘认知的桎梏,在思想的牢笼里反复横跳,无法解脱。

所以说相较于马大俊和马继业,活得最不自由的人就是马成钢。






马励的书影笔记
好书相伴,快意人生!三千年读史,不过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