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天才姜萍只读了中专,中考分流真的有必要吗?

文化   心灵鸡汤   2024-06-15 08:03   内蒙古  

  

一夕间,姜萍这个名字刷爆了各个平台,她传奇般的经历引发了全网热议。

姜萍,今年17岁,就读于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服装设计,在阿里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中,以第12名的成绩杀入决赛。排在她前后的基本都是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清华大学、麻省理工这样顶级名校的大学生。

一名中专生在全球范围的数学竞赛中名列前茅,媒体用“爆冷”来形容,却忽略了姜萍一直以来对数学的偏爱。

说起偏科,家长们总是痛心疾首。本来只是用来形容一种学习状态,却莫名带了些贬义,就好像偏科就意味着学习不好,意味着某种缺失。

发现孩子哪一科没学好,赶紧想办法去补救。为了让孩子把每一科都匀匀地学好,家长们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到了高中自然就分开了文理,这也是基于孩子的学习偏好制定的规则。

然而很多孩子却被拦截在了普通高中的大门外,被分流到了职高、中专,还有技校,总成绩打败了偏好,一场考试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01

姜萍所在的江苏省属于教育大省,竞争激烈,即使她在小学、初中阶段数学成绩都很好,但是中考总成绩无法达到普通高中标准,也只能选择去中专就读,这就是分流的残酷性。
对于江苏的中考情形我不是太了解,但是作为一名高中生的妈妈,曾陪同儿子一起经历中考,对于本地区中考的状况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这里从2015年开始施行中考50%分招,也就是全市八所公立高中对半接收统招生和分招生,导致很多统招生考了五百多分,却没能成功报到普通高中,只能选择职业高中,这就导致众多家长拥堵在教育局门口讨要说法。

当时我们单位旁边的中学连着好几天都有家长举横幅拦路抗议。

后来教育部门更改了分招政策,要求只有达到出库分数线的学生才能享受分招。

出库线的划定标志着分流的正式开始,低于出库线的只能报职高、中专和技校。

时间到了2021年,我的外甥女参加中考,她的成绩刚刚过出库线两分,与职高擦肩而过,虽然选择的学校在市里排名垫底,但对于能够进入普高仍然觉得很庆幸。

而我小学同学的儿子,中考成绩280分,没能出库,只能去职高。同学为了儿子能去普高,花了七万元钱给他弄了一个体育特长生的身份,把他送进了一所郊区的普通高中。

2022年,我儿子参加中考,考场门口送考之隆重堪比高考,人们都说中考决定高考,它的地位甚至要重于高考。

成绩出来的当天晚上十二点,系统崩溃。我和儿子守到了凌晨一点,查到成绩后又在班级群里接龙,班主任收集完大家的成绩又连夜进行统计。

中考报名那两天,因为我们这里实行的是网络实时排名,刺激程度就像是在参与一场豪赌。

教育部门按分数段规定了报名时间,依照我儿子的成绩,需要在第一天下午四点到六点完成报名。那两个小时我一直都守在电脑前,选择好学校以后,就是不停地刷排名,偶尔报到别的学校去试试排名。到了最后几分钟的时候,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让我稳住,坚持目标学校不动摇,最终我儿子以倒数第八名的位次进入了这所学校。

几天后分招开始报名,我大学室友的女儿在她所在的学校分招排名第六,正巧市里最好的高中给他们学校的分招名额是六个,所以这个孩子顺利进入了这所学校。

我儿子的成绩比这个孩子低4分,但是在全校分招名额排第843名,不过因为他们学校大部分孩子放弃了分招,所以如果我儿子选择分招,至少可以去到比现在选的学校更好的一所公立中学。得知这个消息后,后悔的我差点吐血,连续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

02


 

如今又两年过去了,当初凭借细微优势进入普通高中的外甥女刚刚参加完高考,成绩如何尚未可知,但以三次模拟的成绩来看,能否考上大专依然是个未知数。

花了七万块念普高的那个孩子也参加了高考,但在这之前,他已经休学两年,早早脱离学校步入了社会,跑跑外卖,做做销售。

大学室友那个分招到好学校的孩子,虽然学校名义上都是平行班,但实际还是分火箭班和普通班,分招去的基本都在普通班,这个孩子也不例外。因为不受重视,加上青春期的纷扰,她的成绩一落千丈,无奈之下选择走美术特长生这条路,前不久花四万多进了集训营。

我儿子的班级也挂上了高三的牌子,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开足马力冲刺高考。

前几天去妹妹家吃饭,见到了我儿子小时候的玩伴,和他同岁,中考时考入了一所铁路中专。

那个孩子梳着偶像组合成员式的时髦发型,上身蓝底印花短袖,下身略带微喇的牛仔裤,和我儿子常年寸头、校服的装扮相比,完全是两种画风,据说已经带着女朋友回家,而他们也仅仅都刚满18周岁。

虽然职高、中专、技校依然可以参加高考,但是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它们所面对的高校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对这类学校开放。

很多孩子初中时成绩一般,到了高中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智发育的变化,可能成绩就会有所改变,然而在中考时就被一刀切到了职业技术类院校,可以说命运被一朝改写,不可谓不残酷,所以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选拔人才。

也有人会说学习不好,学一门技能也挺好。我们当然希望职高、中专、技校的管理和教学水平都能符合社会要求,但现实是很多孩子去了这些学校,就等于被放了羊。

管理之松散、教学质量之恶劣、实践环节之敷衍,都让家长和学生望而生畏。

九十年代,我上中学的时候,当时的中专普遍优于高中,很多人中专毕业后获得了不错的工作和社会待遇。时至今日,中专教育却越来越有倒退的趋势。

未来,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

至少目前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读普通高中、考上大学依然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03

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最重要。但是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我们就像是被扔进了一个大滚筒里,不停地跟着卷动。

在命运的激流里,我们都是卷不起风浪的水滴,像姜萍这样一鸣惊人的天才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都是随波逐流,任凭漂浮。






马励的书影笔记
好书相伴,快意人生!三千年读史,不过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