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生而为人,她很抱歉,但所有的痛苦挣扎,对于不在乎她的人来说,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
文化
心灵鸡汤
2024-10-24 23:27
内蒙古
“我之所以会和这样的女人结婚,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时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在她平凡的性格里,根本看不到令人眼前一亮、善于察言观色和成熟稳重的一面。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舒坦。如此一来,我就没有必要为了博取她的芳心而假装博学多才,也无须为约会迟到而手忙脚乱,更不用自讨没趣地拿自己跟时尚杂志的男人做比较了。我那二十五岁以后隆起的小腹,和再怎么努力也长不出肌肉的纤瘦四肢,以及总是令我感到自卑的短小阴茎,这些对她来讲都是无关紧要的事。”这段文字出自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所著的《素食者》。开篇从丈夫的角度描述了普通家庭主妇英惠突然性情大变,只吃素不吃肉,一心想要变成植物的荒诞行为。之后又从姐夫、姐姐两个人的角度分别讲述了英惠性情变化后的一系列遭遇。说到女性困境,很多时候都是与原生家庭、亲密关系等脱不开关系。在受到伤害后,有的人选择默默承受,有的人选择换一种方式生活,而英惠则选择换一种生命形式去生存。小的时候,他会带领比自己小两三岁的孩子们玩耍;长大后,考进能领取丰厚奖学金的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能够珍视他微不足道能力的小公司,并为能够定期领取微薄的薪水而感到心满意足。在他看来,那些用漂亮、聪明、娇艳和富家千金来形容的女子,只会让他不自在。正因为如此,跟世上最平凡的女子结婚便成了他顺理成章的选择。每天能给自己准备丰盛的一日三餐,还能赚点钱贴补家用,任劳任怨,不追问他的行踪、不发牢骚、不找茬儿吵架,对他来说已经很满足了。他娶英惠,不是出于喜欢,更没有爱,只是觉得“恰到好处”。就像买车子,买不起豪华轿车,那就选择经济实用型小车。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女性作家站在男性角度去窥视女人,凸显出一个男人的精致利己、精明算计,还有些许的猥琐。当然,这个男人只能代表某一类人,他们自身能力不足,又想居高临下俯视异性,看不起对方,却又依赖于对方的付出。他不付出、不关心、不共情,对于妻子的情感需求视而不见,在对方“发疯”后便弃之如敝履。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之前我看到一位网友问:“我老公选择我,是不是他权衡自己的条件和能力之后的权宜之策?”很多女性会觉得男人婚前婚后判若两人,其实人还是一个人,一切的变化不过源于他已经娶到了你。反过来亦然,也有很多女性会带着目的和尺码去寻找结婚对象。当婚姻沦为资源配置的权宜之计,那么婚姻中的自私、冷漠、隔阂也由此产生。02
英惠对肉的恐怖记忆来自于小时候亲眼目睹父亲拖死了一条狗。那条狗咬了英惠,听说跑死的狗的肉更香更嫩,父亲便把它绑在摩托车后面,绕着同样的路线跑了六七圈,直到把狗拖得口吐白沫、奄奄一息。后来英惠的丈夫将英惠不吃肉的反常行为告知了她的父母,刚巧赶上英惠姐姐乔迁新居,家人们在一起吃饭时,父亲让其他人抓着英惠,自己则强行掰开英惠的嘴,要把一块肉塞到她嘴里。英惠抵死不从,怒发冲冠的父亲狠狠打了她一巴掌,并把肉塞到了英惠嘴里。在她被姐夫诱导发生关系后,她的父母也不愿再见她,甚至也不愿意见到她姐姐,就连弟弟一家人也再无往来,最后留在她身边的只有姐姐仁惠。仁惠和英惠一样拥有不美好的童年,父权压制下的两个人,一个默默反抗,一个默默承受。她们的生活都是病态的,压抑的,选择反抗的人最终还是失败了,选择承受的人也许哪天还是会崩塌。在仁惠看来:活着是一件很令人诧异的事。人不管经历了什么,哪怕是再惨不忍睹的事,也还是会照样活下去,有时还能畅怀大笑,真是不可思议。她也会做和英惠同样的梦,那像树一样的影子缠绕着她,如果不是有对英惠和儿子智宇的爱和责任,恐怕她也早已发疯,或者自我了断。这也许就是血脉亲情存在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撑不下去了,想想父母孩子,就又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因为曾经多年被韩国影视剧浸淫,我对韩国的社会文化还算有一些了解。在我看来,韩国女性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我国。狭小的疆域,盲目自大的子民,大男子主义横行的社会文化,女性的处境非常糟糕,很多女性一旦结婚生子,就成了男性的附属。很多女性艺人为了在演艺圈生存,沦为权贵们的玩物,例如张紫妍;还有很多明星接二连三自杀,像崔真实、郑多彬、崔雪莉、具荷拉等等。深植于韩国女性内心深处的自杀情结让她们遭遇不幸时,会更多选择极端的方式。03
英惠疯了以后,喜欢在墙边倒立,因为她觉得,所有的树都在倒立。二姥爷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残了一条腿,没有结婚,就抱养了一个男孩。孩子的妈妈有精神疾病,属于家族遗传,但是二姥爷没有理会。男孩一天天长大,样子喜人,聪明伶俐,一直到二十多岁,都没有发病的征兆。就在大家都放下心来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和别人聊着天的同时,猝不及防倒立在了墙边。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他在我面前倒立,还一直笑着和我说话,具体说了什么我早已忘记,但是他倒立的样子却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媳妇对他管教森严,从小自由惯了的他想要反抗,却无济于事,加上精神病发,上吊自杀了。在他死后,媳妇改嫁了,女儿留给我二姥爷,孩子八岁时过马路被大车撞死了。如果把他的故事写出来,也可以成就一本现实主义的荒诞小说。《素食者》这本书从头到尾,除了第一部分在丈夫视角中偶尔插入英惠关于梦境的独白,其他大部分时间,她都是被观察、被审视的。在别人看来,她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一个可以被丢弃、被侵犯、被同情的可怜人。她像“五十岁阿姨自驾游”的苏敏一样被生活所禁锢,却没有苏敏的勇气和决心,没能成功走出去,没能逃离现实的枷锁。《素食者》中英惠的丈夫对妻子毫无兴致,却能被听筒里大姨子传来的声音激起性欲;姐夫享受着姐姐的辛劳付出,一心搞文艺创作,最后却搞到了小姨子身上。表面上爱护女儿的老父亲可以当着众人的面掌掴女儿,逼女儿就范,一旁帮忙的弟弟看上去想要阻止父亲,却紧紧抓着姐姐的胳膊。书里出现的四个男人,没有亲情、爱情,只有自上而下的俯视,和别有深意的窥视。其实这又何尝单单是女性的困境,在困住女性的同时,男性又有几分自由?与其说这本书在探讨女性困境,倒不如说是全人类的困境。我们被规训、被程式化、被文明化,读书、工作、结婚、生子......按部就班。不喜欢吃肉是怪人,不读书是废人,不结婚生孩子是罪人,反正都不是正常人。人,倒过来是丫,这也是英惠的行为逻辑:人生颠倒了,不当人,就可以成为树了。碎碎念:
1.看完《素食者》,我的第一感觉是,如果改编成影视剧,拍得平铺直叙,一定不够精彩(电影版拍得非常失败),如果拍成像《蔷花红莲》那样带有恐怖氛围的悬疑剧,可能还有点看头。
2.可能是个人文学素养浅薄,我感觉诺贝尔文学奖的调调大多都差不多,阴郁的、颓丧的,压抑的,还总会夹杂一些色情。上学时看大江健三郎的《性的人》,实在看不下去,骂骂咧咧看了一半,还回了图书馆。看这本《素食者》的时候就像裹着紧紧的胸罩,胸闷气短,想象英惠那样把胸罩丢掉,站在阳台上,大口呼吸,才能缓过劲来。
3.第一期共读营新鲜出炉了,具体内容见图片和海报。
注明